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常态下,我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注意的大概都是文章的标题。标题是作者的第一声呼唤,同文章的思想内容一样,也是作者心血凝聚的产物。可以说,标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在正常的阅读教学流程中,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标题,并由此入手带着推测去读文章,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作为课文的标题。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位老师反问道:“走一步,再走一步,不就是走两步吗?作者好像连‘一加一等于二’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节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为什么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阐述“遇到困难,要鼓足勇气,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是再大的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教师通过这样的导入,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这是从课文标题导入新课的成功课例。反观我们看到的很多阅读指导课,包括各类课堂教学大赛,甚至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有的以声情并茂的独白开场,有的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开场,有的以色彩绚烂的画面开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导入”在形式上下足了工夫,费尽了心思,看似新颖热闹,实则背离了正常的阅读流程。还有的“导入”本身就明确提示了作品的意义(这种“意义”基本上都是从教学参考书上得来),框定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意义范围,掌控着学生的阅读意志。这就更加背离了阅读的基本规律。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这三角关系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作出反应的环节。文本诞生之后,虽然有了自身的生命,但读者未参与之前,这种“生命”还是一种黑暗的存在,一叠白纸上印着一串串符号;文本未经阅读,其意义应该处于“潜在的存在”或“可能的存在”,只有读者参与,阅读才有了意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一种主动的态度,参与创造文学作品,甚至创造文学的历史。这种“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接收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二是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与阐释;三是读者的想象性再创造。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一方面与第二、第三方面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即“期待视野”存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欣赏以前,而理解、阐释和想象性再创造则存在于接触具体作品以后的欣赏过程之中。
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都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任何新事物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期待视野”是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即阅读前即已存在的意向。这种意向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的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作者在作品中总是通过种种特征、记号、暗示等手段唤起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将其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进而生成一种期待。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阅读期待和阅读实际有时是和谐一致的,有时是偏离矛盾的,这种巨大的张力使得阅读过程生气勃勃,读者将不再是被动接受作品的洗礼,而是不断以自己的“前理解”去理解作品,与作品对话并主动获得意义。
“期待视野”是文学作品相互关联的中介。作者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作品,常常有意识地利用这个中介,在作品预留种种有利的位置。而标题则集中展示了文章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重要的内容,作家给作品命名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一样煞费苦心。因此,从标题导入,通过设疑来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从而使他们产生阅读期待,逐步“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语),是一种很直截了当、很实用的方法。兹举几例:
“土地的誓言”: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还是把土地拟人化,让土地自己发出誓言?学生在此问的引领之下,经过探究,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
“伟大的悲剧”: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剧的伟大之处何在?通常伟大与胜利、成功相关,这里用“伟大”形容“悲剧”,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里的“花儿落了”预示着什么?作者对“花儿落了”暗含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命生命”:文章取名为“生命”不也可以吗?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生命”?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声?
“紫藤萝瀑布”:紫藤萝是一种植物,怎么跟“瀑布”连在一起呢?其中有什么讲究?
“陈太丘与友期”:文章写陈太丘儿子陈元方的事,可是标题与陈元方无关,这合适吗?如果不合适,大家考虑一下,给文章拟一个怎样的新标题才好?
“背影”:为什么不用“爸爸”、“我的爸爸”或“爸爸为我送行”为标题?以“背影”为题,让我们悟出怎样的散文写作之道?
“化石吟”:这个标题的意思是作者在吟颂化石,还是化石本身在吟诵着什么?如果直接用“化石”作标题,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你身边的人为例,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说”的和怎样“做”的;有一个成语叫“言行一致”,要做到言行一致很难吗?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
“真正的英雄”:“英雄”还有“真正的”和不是真正的之分吗?“真正的”这三个字是否多余?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俗世奇人”:从这个标题中,可以看出文章的写作要领是什么?何以称之为“俗”,又何以称之为“奇”?一“俗”一“奇”,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
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需要教师细心推敲作者命题的意图所在,把握标题与文章思想的内在联系,发掘标题与作者心情契合的内在因素,从而真正起到唤醒学生阅读意识、建立阅读期待的作用。当然,上面设计的一些问题也只是引玉之砖,标题的价值值得我们大力挖掘;至于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就更值得研究了。
著名作家萨特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不断重复“预测(包括设问与质疑)——期待(包括阅读与思考)——证明(包括证实与证伪)”的过程。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愚以为,与其煞费苦心地弄出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华而不实的花样,不如就实实在在地从课文标题开始“预测”吧。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作为课文的标题。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位老师反问道:“走一步,再走一步,不就是走两步吗?作者好像连‘一加一等于二’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节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为什么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阐述“遇到困难,要鼓足勇气,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是再大的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教师通过这样的导入,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这是从课文标题导入新课的成功课例。反观我们看到的很多阅读指导课,包括各类课堂教学大赛,甚至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有的以声情并茂的独白开场,有的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开场,有的以色彩绚烂的画面开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导入”在形式上下足了工夫,费尽了心思,看似新颖热闹,实则背离了正常的阅读流程。还有的“导入”本身就明确提示了作品的意义(这种“意义”基本上都是从教学参考书上得来),框定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意义范围,掌控着学生的阅读意志。这就更加背离了阅读的基本规律。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这三角关系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作出反应的环节。文本诞生之后,虽然有了自身的生命,但读者未参与之前,这种“生命”还是一种黑暗的存在,一叠白纸上印着一串串符号;文本未经阅读,其意义应该处于“潜在的存在”或“可能的存在”,只有读者参与,阅读才有了意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一种主动的态度,参与创造文学作品,甚至创造文学的历史。这种“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接收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二是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与阐释;三是读者的想象性再创造。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一方面与第二、第三方面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即“期待视野”存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欣赏以前,而理解、阐释和想象性再创造则存在于接触具体作品以后的欣赏过程之中。
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都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任何新事物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期待视野”是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即阅读前即已存在的意向。这种意向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的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作者在作品中总是通过种种特征、记号、暗示等手段唤起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将其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进而生成一种期待。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阅读期待和阅读实际有时是和谐一致的,有时是偏离矛盾的,这种巨大的张力使得阅读过程生气勃勃,读者将不再是被动接受作品的洗礼,而是不断以自己的“前理解”去理解作品,与作品对话并主动获得意义。
“期待视野”是文学作品相互关联的中介。作者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作品,常常有意识地利用这个中介,在作品预留种种有利的位置。而标题则集中展示了文章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重要的内容,作家给作品命名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一样煞费苦心。因此,从标题导入,通过设疑来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从而使他们产生阅读期待,逐步“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语),是一种很直截了当、很实用的方法。兹举几例:
“土地的誓言”: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还是把土地拟人化,让土地自己发出誓言?学生在此问的引领之下,经过探究,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
“伟大的悲剧”: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剧的伟大之处何在?通常伟大与胜利、成功相关,这里用“伟大”形容“悲剧”,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里的“花儿落了”预示着什么?作者对“花儿落了”暗含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命生命”:文章取名为“生命”不也可以吗?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生命”?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声?
“紫藤萝瀑布”:紫藤萝是一种植物,怎么跟“瀑布”连在一起呢?其中有什么讲究?
“陈太丘与友期”:文章写陈太丘儿子陈元方的事,可是标题与陈元方无关,这合适吗?如果不合适,大家考虑一下,给文章拟一个怎样的新标题才好?
“背影”:为什么不用“爸爸”、“我的爸爸”或“爸爸为我送行”为标题?以“背影”为题,让我们悟出怎样的散文写作之道?
“化石吟”:这个标题的意思是作者在吟颂化石,还是化石本身在吟诵着什么?如果直接用“化石”作标题,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你身边的人为例,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说”的和怎样“做”的;有一个成语叫“言行一致”,要做到言行一致很难吗?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
“真正的英雄”:“英雄”还有“真正的”和不是真正的之分吗?“真正的”这三个字是否多余?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俗世奇人”:从这个标题中,可以看出文章的写作要领是什么?何以称之为“俗”,又何以称之为“奇”?一“俗”一“奇”,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
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课文,需要教师细心推敲作者命题的意图所在,把握标题与文章思想的内在联系,发掘标题与作者心情契合的内在因素,从而真正起到唤醒学生阅读意识、建立阅读期待的作用。当然,上面设计的一些问题也只是引玉之砖,标题的价值值得我们大力挖掘;至于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就更值得研究了。
著名作家萨特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不断重复“预测(包括设问与质疑)——期待(包括阅读与思考)——证明(包括证实与证伪)”的过程。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愚以为,与其煞费苦心地弄出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华而不实的花样,不如就实实在在地从课文标题开始“预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