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草根明星”的代表,“选秀明星”的处境显得越来越尴尬,收视率低开低走,人气下跌,影响力下降。尽管不能完全归结为“七年之痒”,但得承认现实-“草根成为明星越来越难。”
比“选秀明星”处境更尴尬的,则是“网络红人”。一方面网友免疫力大大提高,网络江湖一举成名之路越走越难,另一方面网络成名后的现状也并不乐观,不少一心借“网络红人”之名闯荡娱乐圈的草根,几乎都碰了个头破血流。
能够走红网络,大多靠着争议性极强的话题起家,甚至是面倒的负面声音。第一代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就是靠着系列出位的臭美动作,一跃成为当年网络第一人,名声虽响,形象却一直不佳,依然是“恶心”的代名词。
然后是“专业”。尽管很难说清“演技”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闯荡娱乐圈,必要的专业素养还是必须具备的。非专业出身的北漂代表王宝强,因为傻根、许三多,举成名,近年参演的电视剧也广受好评,但在演技以及为人处事方面,依然受到不少批评。
娱乐是个大圈子,既然是圈子,就有圈内和圈外之分。“网络红人”贸然闯入娱乐圈,并要与圈内人抢饭碗,很自然会受到排斥。以选秀之王李宇春为例,自2005年超女夺冠进入娱乐圈以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也不乏重量级的作品,但始终难以得到主流音乐人的认可,摘不掉“选秀出身”的帽子。
除此以外,网络红人大多算个体户,没有经纪公司的上下打点以及人力财力支撑,也很难得到商演、代言、接拍影视剧的机会,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这也就形成目前网络红人“网络年有红人出,各领风骚十来天”的尴尬局面。
“网络红人”转战娱乐圈,只能说“看上去很美”。
鲁迅的“悲哀”是只有他一个
唐辛子
2010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国内的中学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鲁迅先生的作品被从教科书中删除了N篇,网络上为这一“鲁迅大撤退”而闹得沸沸扬扬,网易甚至为此还做了个《别了,鲁迅?!》的热点专题。从网友们的观点PK投票显示:84%以上的人不赞成鲁迅先生的作品撤出语文教材。
我也是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长大的,对于鲁迅先生作品撤出语文教材,个人认为:中国孩子们的学习课本早,是否有鲁迅并不重要,因为想要阅读鲁迅,是件十分简单的事,教科书里没有,自己就不可以去书店买套鲁迅全集来好好学习么?
我觉得国内的老师们、教育专家们,与其将心思都花费在研究鲁迅是否该退出教科书还是不该退出教科书这一既成事实的“研究课题”上,还不如多花赞些精力,好好想一想:作为对后代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出不但拥有独立生活能力、并且拥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下一代。
我看到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崇拜鲁迅,赞美韩寒,我以我肤浅的见识,弱弱地说一句:“如果中国永远只有一个鲁迅,只有一个韩寒,那才是中国真正的悲哀。”
比“选秀明星”处境更尴尬的,则是“网络红人”。一方面网友免疫力大大提高,网络江湖一举成名之路越走越难,另一方面网络成名后的现状也并不乐观,不少一心借“网络红人”之名闯荡娱乐圈的草根,几乎都碰了个头破血流。
能够走红网络,大多靠着争议性极强的话题起家,甚至是面倒的负面声音。第一代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就是靠着系列出位的臭美动作,一跃成为当年网络第一人,名声虽响,形象却一直不佳,依然是“恶心”的代名词。
然后是“专业”。尽管很难说清“演技”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闯荡娱乐圈,必要的专业素养还是必须具备的。非专业出身的北漂代表王宝强,因为傻根、许三多,举成名,近年参演的电视剧也广受好评,但在演技以及为人处事方面,依然受到不少批评。
娱乐是个大圈子,既然是圈子,就有圈内和圈外之分。“网络红人”贸然闯入娱乐圈,并要与圈内人抢饭碗,很自然会受到排斥。以选秀之王李宇春为例,自2005年超女夺冠进入娱乐圈以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也不乏重量级的作品,但始终难以得到主流音乐人的认可,摘不掉“选秀出身”的帽子。
除此以外,网络红人大多算个体户,没有经纪公司的上下打点以及人力财力支撑,也很难得到商演、代言、接拍影视剧的机会,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这也就形成目前网络红人“网络年有红人出,各领风骚十来天”的尴尬局面。
“网络红人”转战娱乐圈,只能说“看上去很美”。
鲁迅的“悲哀”是只有他一个
唐辛子
2010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国内的中学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鲁迅先生的作品被从教科书中删除了N篇,网络上为这一“鲁迅大撤退”而闹得沸沸扬扬,网易甚至为此还做了个《别了,鲁迅?!》的热点专题。从网友们的观点PK投票显示:84%以上的人不赞成鲁迅先生的作品撤出语文教材。
我也是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长大的,对于鲁迅先生作品撤出语文教材,个人认为:中国孩子们的学习课本早,是否有鲁迅并不重要,因为想要阅读鲁迅,是件十分简单的事,教科书里没有,自己就不可以去书店买套鲁迅全集来好好学习么?
我觉得国内的老师们、教育专家们,与其将心思都花费在研究鲁迅是否该退出教科书还是不该退出教科书这一既成事实的“研究课题”上,还不如多花赞些精力,好好想一想:作为对后代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出不但拥有独立生活能力、并且拥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下一代。
我看到许多专家学者都在崇拜鲁迅,赞美韩寒,我以我肤浅的见识,弱弱地说一句:“如果中国永远只有一个鲁迅,只有一个韩寒,那才是中国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