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切除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yx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效果,并对其适应证、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进行临床研究.方法从食管癌高发现场的普查和门诊工作中发现的病例,选择符合内镜粘膜切除适应证者,在镇静麻醉下完成154例内镜粘膜切除术.对术中发生的一些并发症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完成154例内镜粘膜切除术,发生创面小动脉出血发生18例(11.7%),食管穿孔2例(1.3%),经处理后均顺利痊愈.结论内镜粘膜切除术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Kaposi肉瘤与人疱疹病毒8(HHV8)或Kaposi肉瘤相关病毒的关系;建立适合于临床病理诊断的原位杂交方法.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单链HHV8 DNA探针,辅以增强探测敏感性的信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sCD44v6含量及其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 ,探讨sCD44v6含量 /CD44v6蛋白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胃癌患
目的报道改进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腕背以远的皮肤缺损创面,设计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血管蒂,沿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轴切取皮瓣逆
目的总结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切取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最大面积12 cm×7 cm,最小面积4 cm×6 cm.结果皮瓣
目的 从不同剂量氟化钠 (NaF)对大鼠成骨细胞 (OB)功能表达的影响 ,研究氟剂促进成骨作用的机制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经酶消化法从新生 2 4hSpregne Dawley (SD)种乳鼠头
目的 :通过三维与二维超声成像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检查及比较 ,了解三维诊断技术的优越性。方法 :应用 OTI3Di- Scan眼科专用超声仪首先进行二维 B超检查 ,取肿瘤最清晰方位
目的回顾总结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在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1991年10月~2000年12月,采用14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对67例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分别采用吻合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师开展个别化家庭干预的特点、方式和可行性及其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0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出院后获
目的:探讨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总结20例患危重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行急诊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植入人造血管的改良Blalock-Taus
目的构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GF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