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主要凸现在:教学资源的整合性、教学课堂的完全开放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所谓教学资源的整合性,即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将互联网上以及其它优秀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使得我们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真实有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究性、发散性和创造性;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显得和谐、互动、“新”、“趣”、“活”、“实”。所谓数学课堂的完全开放性,即信息技术具有创设多界面、多维度的教学情境的功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动态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在极为丰富的资源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择、组合学习内容,自愿点击某些资源信息,并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再创造,最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谓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即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化学习,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提炼,最后形成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运用技术平台互相转发、传递、交流信息。在学习中他们还通过自探、自查、自纠来检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质疑,自己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知晓情况,自行打开资源课件,分析、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又是知识的探究者。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
1.改革教学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难点、重点的学习主要靠教师讲解分析,或在老师的一步步启发下理解,学生不但学得被动,而且理解一些特别抽象的数学概念或情境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大大减少这种困难。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查阅有关参考资料,获得帮助,另一方面,用先进的数学软件演示,能使学生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感到豁然明朗,促使他们从感觉到领会、从意会到表达、从具体到抽象、从猜想到证明,理解得更深刻。例如,椭圆第一定义的教学,教材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当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要从一次实验发现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很困难,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这一实验,保持椭圆的长轴不变,在焦距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晰感知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
(2)指导学生用数学软件进行探索发现一些优秀的计算机软件,如几何画板、超级画板、函数作图器、ExCel及统计软件等,非常适用于高中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把这些软件介绍给学生,变成他们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工具,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改革学习方式。
归纳和演绎是数学推理的基本方法,传统数学教学有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重演绎,比较轻视归纳,使得學生习惯于证明种种现有的命题,却不知道这些命题是如何被发现的,缺乏这种能力的学生势必缺乏创造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理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事实上,高中数学的很多定理、性质、规律和结论,是数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归纳整理才猜想出来的,并表现为命题的形式,最后通过证明加以证实,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进行拓展.如果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即使能成功地进行演绎证明,对知识的发生过程仍是毫无感受的。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反思
1.从教师角度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较弱,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只有在开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经常使用的是少数。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偏低,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习了基本操作和一些软件使用的基础知识,但应用水平不高。二是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明确。多数教师仅仅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没有在改革数学事实的呈现方式、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上下功夫。
2.客观认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信息技术推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了数学内容呈现方式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等优势,但我们不能用“直观化、具体化”取代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演示不能取代空间想象,实验探索得到的结论,或由实验启发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经过严谨的数学推理才能验证其正确性。《课标》在告诉我们要克服“双基异化”倾向的同时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概念,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认真研究数学教学的自身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哪些活动适宜在各种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哪些活动必须离开计算机;哪些运算可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哪些运算必须安排笔算训练,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中每个步骤,适时、适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到制作课件的效率,以尽量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主要凸现在:教学资源的整合性、教学课堂的完全开放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所谓教学资源的整合性,即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将互联网上以及其它优秀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使得我们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真实有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究性、发散性和创造性;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显得和谐、互动、“新”、“趣”、“活”、“实”。所谓数学课堂的完全开放性,即信息技术具有创设多界面、多维度的教学情境的功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动态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在极为丰富的资源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择、组合学习内容,自愿点击某些资源信息,并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综合、研究、再创造,最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谓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即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化学习,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提炼,最后形成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运用技术平台互相转发、传递、交流信息。在学习中他们还通过自探、自查、自纠来检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质疑,自己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知晓情况,自行打开资源课件,分析、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又是知识的探究者。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
1.改革教学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难点、重点的学习主要靠教师讲解分析,或在老师的一步步启发下理解,学生不但学得被动,而且理解一些特别抽象的数学概念或情境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大大减少这种困难。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查阅有关参考资料,获得帮助,另一方面,用先进的数学软件演示,能使学生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感到豁然明朗,促使他们从感觉到领会、从意会到表达、从具体到抽象、从猜想到证明,理解得更深刻。例如,椭圆第一定义的教学,教材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当然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要从一次实验发现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很困难,利用几何画板来展示这一实验,保持椭圆的长轴不变,在焦距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清晰感知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
(2)指导学生用数学软件进行探索发现一些优秀的计算机软件,如几何画板、超级画板、函数作图器、ExCel及统计软件等,非常适用于高中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把这些软件介绍给学生,变成他们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工具,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改革学习方式。
归纳和演绎是数学推理的基本方法,传统数学教学有过分注重形式化的倾向,重演绎,比较轻视归纳,使得學生习惯于证明种种现有的命题,却不知道这些命题是如何被发现的,缺乏这种能力的学生势必缺乏创造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理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事实上,高中数学的很多定理、性质、规律和结论,是数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归纳整理才猜想出来的,并表现为命题的形式,最后通过证明加以证实,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进行拓展.如果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即使能成功地进行演绎证明,对知识的发生过程仍是毫无感受的。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反思
1.从教师角度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较弱,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只有在开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经常使用的是少数。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偏低,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习了基本操作和一些软件使用的基础知识,但应用水平不高。二是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明确。多数教师仅仅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没有在改革数学事实的呈现方式、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上下功夫。
2.客观认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信息技术推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了数学内容呈现方式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等优势,但我们不能用“直观化、具体化”取代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演示不能取代空间想象,实验探索得到的结论,或由实验启发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必须经过严谨的数学推理才能验证其正确性。《课标》在告诉我们要克服“双基异化”倾向的同时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概念,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认真研究数学教学的自身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哪些活动适宜在各种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哪些活动必须离开计算机;哪些运算可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哪些运算必须安排笔算训练,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中每个步骤,适时、适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到制作课件的效率,以尽量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