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来源 :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长Q—T间期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女性10例.男性1例;先天性5例(首次发病4~27岁),获得性6例(首次发病58~80岁);首发症状9例为晕厥,2例为心悸。6例予补钾治疗,5例予补镁治疗,5例先天性者均接受13受体阻滞剂治疗。其中植入ICD 1例,植入起搏器1例。治疗后Q—T,Q—Tc间期缩短;有5例晕厥患者随访期间未再发。结论长Q—T间期综合征为心源性晕厥原因之一;先天性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较早;补钾、镁为重要治疗措施。先天性患者
其他文献
在一维有限移动震源模式下,根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利用S波或P波拐角频率的方向性来确定地震破裂面的方法,计算了2003年11月~2005年10月阳江地区13次ML≥2.5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结果显示:利用S波、P波拐角频率得到的2004年9月阳江4.9级地震破裂方位角分别为167°和166°,地震序列以NNW为主要破裂方向。
首先简述了当代地学前沿交叉新学科———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的形成和内涵。地壳形变大地测量学开拓了现今地壳运动与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新领域 ,使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促进地球动力学等地学基础研究 ,证实地壳动力学的基本状态不是“SOC”而是“SO” ,因而地震是可能预报的 ,有助于击破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 ,从根本上推进地震预报。然后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 7项建议 ,包括 :将地
2000年6月底,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在伊豆岛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8月底,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对潮汐与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地
为了监视北京地区的地壳稳定性 ,北京测绘院对 10多个基岩点和北京市区进行了多次沉降观测 ,结果表明香山点近 10多年来高程变化只有几毫米 ,其重力效应可略而不计 ,但测点东北和东南方有两个较大的下沉区。用线积分法计算了两个局部沉降的重力效应 ,在沉降区中心其影响可达 0 .38μms-2 ,但对香山点的重力效应非常小 ,完全可以忽略。因此得出如下结论 :香山点观测到的重力变化不是地壳变形引起的。
心律失常是心导管检查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现通过对90例婴幼儿心导管检查与造影术后的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