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3月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卢光绣教授在人类克隆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她的成果确定了中国在治疗性克隆领域的领先地位。该报道立即引起全球关注,著名学术杂志《新科学家》发表以《藏龙》为题的专门社论,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先后派记者来参观她的实验室,《自然》杂志随后专题报道了她在干细胞领域的成就。
不惑之年的抉择
卢光琇,著名生殖遗传学家、人类优生学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籍湖北天门,1939年4月出生于湖南沅陵,196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曾在湖南衡阳、广东梅县等地做过17年外科医生,1980年进入生殖与遗传工程研究领域。
卢光绣进入这个领域的导师是其父亲卢惠霖教授。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摩尔根和威尔逊教授。摩尔根教授是现代遗传学奠基人,193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威尔逊教授是世界公认的细胞学大师。父亲的这些经历,使她很早就接触到了现代科学知识,并奠定了她以后为我国医学遗传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基础。
1978年,英国诞生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消息,引起了全球轰动。父亲不仅看到了试管婴儿技术将给不孕症治疗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且他一直倡导通过生殖技术结合遗传工程来进行遗传优生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希望。“我们也要搞试管婴儿!”老先生激动地说。此时,卢光琇也从广东梅县调回母校湖南医学院,父亲对遗传优生事业的执着追求感染了她,她最终决定接过这位八旬老人手中的接力棒,进入生殖遗传学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制作新生命
一切从零开始,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心中燃烧的希望之火。1980年,卢光琇开始创建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实验室。1981年,在一位患者来信的激励下,卢教授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改行到亲手“制作”的第一例试管婴儿呱呱坠地,“孕育期”竟长达八年之久。1988年6月7日,曾发誓“不亲眼看到中国试管婴儿出生,我死不瞑目”的父亲卢惠霖教授终于如愿以偿。试管婴儿的成功,在我国当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一成果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而精子库和冷冻精液人工受精技术解决了男性不育症、男性遗传病患者和生育遗传病患儿高风险的男性携带者的生育问题,并可以进行男性生育保险。
同时,卢教授也进行了女性不孕症治疗的研究。1981年,开始了人类胚胎移植与冷冻保存这一课题,并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的资助。随后,在1990年建立了冷冻胚胎库。
试管婴儿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卢教授的不孕与遗传门诊变得门庭若市起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患者近5万人次,已有4000多例人工受精婴儿和近3000名试管婴儿在她手中诞生,她被广大患者亲切地称为“送子娘娘”。
舞起克隆之剑
1996年,在攻克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几个难题之后,卢光琇教授很快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领域——生命克隆技术。1996年12月,她领导的小组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6只克隆小鼠,这比当年英国的多莉克隆羊还要早1年。
克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它能够合理地应用到医学领域,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会有害,还会给人类健康增加新的保障。随着科学的发展,器官移植,即给患者植入健康人体器官以代替原有病变器官,已成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器官移植技术面临着供移植用的器官来源困难和器官移植后患者出现排斥反应两大问题,且一直未能解决好,而治疗性克隆和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则能解决这两大难题。
大家都知道,细胞是构成身体的基本单位。由不同类型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类型组织再形成器官进而形成一个生命。其中有很多类型的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细胞,一旦这些细胞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它的机能就不能再恢复,例如神经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等。由于这些细胞异常导致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帕金森氏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细胞和器官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可供移植的细胞和器官极为缺乏,而且无法避免异体移植所带来的免疫排斥问题。而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的胚胎中分离得到的特殊细胞,它可以在体外无限的扩增并且可以定向诱导它向我们需要的各种细胞分化,如果是与病人的基因相同的胚胎干细胞系建立成功,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从而得到没有排斥反应的目的细胞来移植。这就是卢教授研究的逻辑思路。
造福全人类
2005年,卢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经卫生部批准成为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现在已初步掌握了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造血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技术,成功建立了60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胚胎干细胞系,并着手建立了干细胞库。可喜的是,目前卢教授已带领学生研发了一种新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使克隆胚的体外发育成功率达到82%,囊胚形成率达5%,为真正实现克隆人体组织与器官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就是说,卢教授目前建立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将来完全可以诱导分化形成人体的某些组织直至器官。
卢光琇因在生殖和干细胞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重要奖励9项,申请国际国内专利8项。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十大女杰”。
在学生的印象中,卢教授对工作总是充满着百分之百的热情和专注,正如她所说的:“在工作中才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她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她以强烈的责任心为患者排忧解难,她的智慧和人格吸引着她的团队共同为生殖、遗传和干细胞工程事业努力拼搏,为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命科学发展尽一份力。
展望前景,卢光琇教授非常自信的说:“生殖技术能够解决1%人口的不孕不育症问题,而干细胞技术可以使占总人口10%的患者得到根治,相比起我当初从零开始研究试管婴儿技术,我对干细胞研究更加充满信心,深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不惑之年的抉择
卢光琇,著名生殖遗传学家、人类优生学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籍湖北天门,1939年4月出生于湖南沅陵,196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曾在湖南衡阳、广东梅县等地做过17年外科医生,1980年进入生殖与遗传工程研究领域。
卢光绣进入这个领域的导师是其父亲卢惠霖教授。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摩尔根和威尔逊教授。摩尔根教授是现代遗传学奠基人,193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威尔逊教授是世界公认的细胞学大师。父亲的这些经历,使她很早就接触到了现代科学知识,并奠定了她以后为我国医学遗传学作出杰出贡献的基础。
1978年,英国诞生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消息,引起了全球轰动。父亲不仅看到了试管婴儿技术将给不孕症治疗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且他一直倡导通过生殖技术结合遗传工程来进行遗传优生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希望。“我们也要搞试管婴儿!”老先生激动地说。此时,卢光琇也从广东梅县调回母校湖南医学院,父亲对遗传优生事业的执着追求感染了她,她最终决定接过这位八旬老人手中的接力棒,进入生殖遗传学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制作新生命
一切从零开始,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心中燃烧的希望之火。1980年,卢光琇开始创建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实验室。1981年,在一位患者来信的激励下,卢教授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改行到亲手“制作”的第一例试管婴儿呱呱坠地,“孕育期”竟长达八年之久。1988年6月7日,曾发誓“不亲眼看到中国试管婴儿出生,我死不瞑目”的父亲卢惠霖教授终于如愿以偿。试管婴儿的成功,在我国当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一成果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而精子库和冷冻精液人工受精技术解决了男性不育症、男性遗传病患者和生育遗传病患儿高风险的男性携带者的生育问题,并可以进行男性生育保险。
同时,卢教授也进行了女性不孕症治疗的研究。1981年,开始了人类胚胎移植与冷冻保存这一课题,并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的资助。随后,在1990年建立了冷冻胚胎库。
试管婴儿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卢教授的不孕与遗传门诊变得门庭若市起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患者近5万人次,已有4000多例人工受精婴儿和近3000名试管婴儿在她手中诞生,她被广大患者亲切地称为“送子娘娘”。
舞起克隆之剑
1996年,在攻克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几个难题之后,卢光琇教授很快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领域——生命克隆技术。1996年12月,她领导的小组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6只克隆小鼠,这比当年英国的多莉克隆羊还要早1年。
克隆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它能够合理地应用到医学领域,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会有害,还会给人类健康增加新的保障。随着科学的发展,器官移植,即给患者植入健康人体器官以代替原有病变器官,已成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器官移植技术面临着供移植用的器官来源困难和器官移植后患者出现排斥反应两大问题,且一直未能解决好,而治疗性克隆和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则能解决这两大难题。
大家都知道,细胞是构成身体的基本单位。由不同类型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类型组织再形成器官进而形成一个生命。其中有很多类型的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细胞,一旦这些细胞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它的机能就不能再恢复,例如神经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等。由于这些细胞异常导致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帕金森氏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细胞和器官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可供移植的细胞和器官极为缺乏,而且无法避免异体移植所带来的免疫排斥问题。而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的胚胎中分离得到的特殊细胞,它可以在体外无限的扩增并且可以定向诱导它向我们需要的各种细胞分化,如果是与病人的基因相同的胚胎干细胞系建立成功,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从而得到没有排斥反应的目的细胞来移植。这就是卢教授研究的逻辑思路。
造福全人类
2005年,卢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经卫生部批准成为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现在已初步掌握了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造血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技术,成功建立了60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胚胎干细胞系,并着手建立了干细胞库。可喜的是,目前卢教授已带领学生研发了一种新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使克隆胚的体外发育成功率达到82%,囊胚形成率达5%,为真正实现克隆人体组织与器官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就是说,卢教授目前建立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将来完全可以诱导分化形成人体的某些组织直至器官。
卢光琇因在生殖和干细胞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重要奖励9项,申请国际国内专利8项。成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十大女杰”。
在学生的印象中,卢教授对工作总是充满着百分之百的热情和专注,正如她所说的:“在工作中才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她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她以强烈的责任心为患者排忧解难,她的智慧和人格吸引着她的团队共同为生殖、遗传和干细胞工程事业努力拼搏,为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命科学发展尽一份力。
展望前景,卢光琇教授非常自信的说:“生殖技术能够解决1%人口的不孕不育症问题,而干细胞技术可以使占总人口10%的患者得到根治,相比起我当初从零开始研究试管婴儿技术,我对干细胞研究更加充满信心,深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可以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