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56岁,因腰背部疼痛伴胸腰椎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20年余,不能行走1.5年入院.患者既往无外伤及手术病史.体格检查:强迫性软椅状态,胸腰椎后凸畸形.右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0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及浅感觉减退.Babinski征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片示:方形椎体,椎间盘纤维环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在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表
【机 构】
: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6岁,因腰背部疼痛伴胸腰椎后凸畸形进行性加重20年余,不能行走1.5年入院.患者既往无外伤及手术病史.体格检查:强迫性软椅状态,胸腰椎后凸畸形.右下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0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0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及浅感觉减退.Babinski征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正常.X线片示:方形椎体,椎间盘纤维环及椎旁韧带广泛钙化和骨化,在椎体两侧形成骨桥连接,表现为竹节状脊柱.矢状面MRI示:T_(11,12)椎体后缘脊髓向腹侧疝出,腹侧蛛网膜下腔消失,继发出现背侧蛛网膜下腔增大(图la),T_(11,12)椎体后缘有一个"C"形缺损,伴脊髓和脑脊液疝出突人缺损的椎体(图1b,1c).人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脊髓疝伴不全瘫。
其他文献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岁,空中客车A-320飞机驾驶员,总飞行时间1300 h.2004年6月22日踢足球时右小腿外伤,当时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诊断为:右小腿胫腓骨骨折(胫腓骨中下1/3处骨折).当即行右胫腓骨切开复位,胫骨、腓骨钛板内固定术。
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因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减压充分,手术疗效同开放手术等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MED手术视野局限.难以按照开放手术时显露的解剖标志定位.目前,一般可采用以下定位方式:(1)术中透视定位.但占用手术时间,操作繁琐~([1-3]);(2)棘突插针定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且棘突与椎间隙化置有偏差~([4]).(3)腰椎定位器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急性重型减压病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20例重型潜水减压病并发ARF患者,经再加压、高压氧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itration,CVVH)和间断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Lasègue征是脊柱外科和神经科医生都很熟悉的查体方法,然而对这一特殊查体方法的具体操作以及与直腿抬高试验、Kemig征的关系等问题,在不少著名的专著、期刊文献中一直存在一些令人混淆的表述,有的观点甚至自相矛盾。
目的 研究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维生素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2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只,2组均按3g/kg剂量单次灌服维生素C注射液.HBO组灌
介绍了北京中泰多功能模入模出接口卡PCI-8333的功能特点以及动态链接库在VB环境下的调用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该板卡用VB6.0实现采集系统的整体思路及基本编程实现方法,并给
目的 分析歼击机飞行员的基础+Gz耐力检查结果. 方法 对580例歼击机飞行员的基础+Gz耐力分布、平均+Gz耐力、检查合格率,以及检查结果与年龄、飞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基础+Gz耐力的检查在六三型载人离心机上进行,采用SPSS 10.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该组飞行员的平均基础+Gz耐力为4.26±0.43 G,离心机检查合格率为81.4%.27~31岁年龄组飞行员的合格人数
原发性高血压是航海人员的常见病,且呈上升趋势.“近海”一般认为船只在国内两个港口或国内至东南亚某港口之间的航程,一般一次航行时间在一昼夜以内.近海作业人员为近海客、货、渔轮船上以及近海海上工程、钻井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包括水手、轮机工、捕捞技工、工程技术人员及海上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因其生活、工作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或在钻井平台上,故有职业的特殊性,其职业特点又与常年漂泊海上的远洋船员有区别。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8岁,民航波音757机长教员,总飞行时间20000h.2006年4月参加半年度体检时,主诉右手不自主震颤3年余,安静时震颤明显,随意运动可减轻,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可短时控制,症状逐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