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藏微观剩余油渗流机理与孔喉动用特征

来源 :新疆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港东油田密闭取心分析化验,开展微观渗流机理特征、孔喉动用特征及水驱过程中不同孔径剩余油饱和度定量分布研究。数学物理推理表明,毛细管半径与渗流流速呈平方级数关系,这种关系得到压汞实验数据分析及微观渗流实验证实。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岩心微观驱替实验分析,认为水驱过程中不同岩样、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注水倍数水驱后剩余油分布情况不同。驱替20 PV以前,中、大孔喉水驱效果较好,小孔喉的油少量动用;驱替20 PV以后,主要是小孔喉的油被驱替出。小于0.01 μm的微孔喉表现为先微幅升高后回落,最终回到原始状态。实验表明,水驱油主要发生在中、大孔喉及部分小孔喉中,对微孔喉中剩余油无明显效果。
  关键字:渗流机理;孔喉动用特征;剩余油饱和度;高含水油藏;核磁共振
  我国陆上油田经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开发,已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老油田效益稳产面临严峻挑战。针对以注水为主要开发方式的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特点,水驱动用程度差异及剩余油的分布研究成为此类油藏效益开发的攻关重点,对促进油田持续开发具十分重要意义[1-3]。密闭取心技术是进行剩余油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岩样分析,可较准确地求取不同动用程度油层的剩余油、水饱和度数据,较准确地认识油层动用程度与不同层位岩性相带的水洗特征,定性-定量确定剩余油宏观分布规律和微观赋存状态。研究表明,油藏中剩余油赋存状态与分布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微观孔隙结构,水驱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仍具一定潜力。微观剩余油流动特征及运移规律的研究对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提高采收率具重要意义[4-6]。
  研究区港东油田沉积类型为河流相,新近系明化镇为曲流河沉积,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东营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区域油层发育,油层以中-细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31%,平均空气渗透率975×10-3 μm2,属高孔、高渗的疏松砂岩储层。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和接触式,胶结成分以泥质为主[7]。主要孔隙类型为高孔渗粗喉型。孔喉特征普遍较好,连通孔喉半径为10.7~25.8 μm,分选系数0.32~0.46。近年来,为探索岩心尺度微观剩余油的分布机理,大港油田在港东油田部署实施了多口密闭取心井,开展了大量与微观剩余油研究相关的室内实验。
  1  微观渗流机理特征
  油藏开发实践表明,由于注水开发的冲洗,含油储层的岩性、物性发生了变化,油藏储层的剩余油饱和度随开发进程不断发生变化。实验表明,饱和原油岩石样品在注水驱替过程中,影响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因素主要有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岩石润湿性、注水过程或注水倍数等。下面先从理论上探讨毛细管半径与渗流流速的关系[8]。
  1.1  毛细管半径与渗流流速关系
  一般来说,在多孔介质中,孔喉半径越大,孔喉连通性越好,原油渗流条件就较好。储集层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在水驱油时有大量剩余油滞留于细小孔隙中,驱油效率低。通过利用单相流模型可从渗流定量理论模型论述上述现象,模型中只考虑粘滞力作用情况,毛管流动公式为:
  由上述公式可见,在压差、粘度和毛管长度均相同时,毛管中流动速度与管径平方成正比。如取孔隙毛细管半径分别为R1及R2,且R1>R2,流速之比为:V1/V2=(R1/R2)2,故V1=(R1/R2)2×V2。表明毛细管半径与渗流流速呈平方级数关系,若两孔隙毛细管半径相差10倍,则储层渗流速度会相差100倍。因此,在外加压差作用下,油藏渗流主要发生在岩石储层的大孔道中,小孔道受毛细管力的阻碍,可能渗流作用很弱或未参与流动。
  1.2  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相关关系
  储层孔隙度是储层空间大小的体现,渗透率是岩心中孔隙、喉道系统允许流体通过的一种能力体现,岩心渗透率与岩心孔隙结构(孔喉大小、孔径分布)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所以,渗透率与平均孔喉半径间的数理关系是定量表达两者之间关系的完美结果。据GX4-23井密闭取心压汞实验数据统计(表1,图1),渗透率与孔喉半径(毛细管半径)的关系:K=21.252r1.952,R2=0.846 1,完全符合据毛管流动公式表明的毛细管半径与渗流流速呈平方级数关系。
  1.3  微观渗流机理实验特征分析
  为验证上述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相关关系,据GX4-23井1 330.76 m处岩心孔喉尺度微观渗流水驱油实验照片(图2),可看出样品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1.5~21.6 μm。蓝色为驱替动用孔喉,暗黄色为未波及的剩余油分布区,水驱方向由左向右。水驱前缘首先被驱替部分是按最小阻力原则优先沿大孔喉向前推进,水驱孔喉动用区间主要发生在大于5.0 μm的孔喉半径。驱替过程中,微观孔喉的非均质性越强,水驱前缘推进的指进现象越严重,小孔喉分布区域驱替阻力较大,易形成剩余油滞留区。
  2  孔喉动用特征与剩余油饱和度动态分布
  2.1  不同驱替倍数下孔喉动用特征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岩心微观驱替实验,测量岩石中油和水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具共振并产生信号特性。据氢原子在低场条件下衰减与弛豫时间关系,通过数学反演可快速获得岩样的含油饱和度等参数,广泛应用于油田储层评价、核磁测井和核磁岩屑錄井等领域[9-11]。G2-62-4井共完成4块样品核磁共振成像驱替实验,样品基础数据见表2。实验以1.0 ml/min的驱替速度将标准盐水驱替入岩心,每个PV下(0.3 PV、0.6 PV、1.0 PV、20.0 PV、30.0 PV、50.0 PV、80.0 PV)进行核磁共振T2谱测试及核磁共振不同方向切片成像。同时记录出口端出油出水量,不再出油时结束实验。核磁共振成像驱替不同阶段信号量及剩余油饱和度见表3,核磁共振驱替过程的不同PV下T2弛豫时间谱及成像见图3。
  (1)据核磁T2谱数据和压汞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将核磁T2谱数据转换为岩石孔径分布数据[12-13]。从核磁T2谱扩散系数分离油水相信号谱知岩心孔喉大小分段(图3):大孔喉(弛豫时间为大于200 ms,相当于孔径大于10 μm)、中孔喉(弛豫时间为50~200 ms,相当于孔径1~10 μm)、小孔喉(弛豫时间为1~50 ms,相当于孔径0.01~1 μm)、微孔喉(弛豫时间为小于1 ms,相当于孔径小于0.01 μm)。   (2)驱替前饱和油时,1#和27#样品中含油饱和度信号量主要分布在大、中孔喉段(弛豫时间为50~700 ms),孔径大于1 μm(图3-a,b);33#和50#样品中含油饱和度信号量主要分布在大、中孔喉段(弛豫时间为50~800 ms),孔径大于1 μm,和微孔喉段(弛豫时间为0.01~1 ms),孔径小于0.01 μm(图3-c,d)。
  (3)水驱油过程中,驱替20 PV以前,大、中孔喉水驱效果较好,水驱过程中小、微孔喉的油也有动用,但下降幅度很小;驱替20 PV以后,主要是小、微孔喉的油被驱替出。经驱替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大、中孔喉段(弛豫时间为50~700 ms),其次分布在微孔喉(弛豫时间为0.1~1 ms),孔径0.01~1 μm的小孔喉(弛豫时间为1~50 ms)剩余油分布较少。
  2.2  水驱过程中各孔径剩余油饱和度变化分析
  以27#样品为例,分析各孔径区间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及水驱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1)针对饱和油岩石样品,岩石剩余油饱和度随注水开发进程不断发生变化[14-15]。實验表明,原油主要富集在1~50 μm大、中孔喉中,少量分布在0.01~1 μm小孔喉中,小于0.01 μm的微孔喉中剩余油饱和度偏高。
  (2)在外加压差作用下,油藏渗流主要发生在岩石储层的大、中孔喉中。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易被驱替,形成低剩余油饱和度[16]。在大于1 μm的中、大孔喉中,随驱替倍数的增加,剩余油饱和度呈快速下降趋势。在纳米级微孔喉中,则出现完全不同现象。注水驱替初期,微孔喉中剩余油饱和度反而有一定幅度升高,饱和度一度超过10%。随着驱替倍数的增加,剩余油饱和度有所回落,少量剩余油被驱替出,最终回到原始饱和状态。实验表明,储层微细孔喉空间,孔喉连通性较差,原油渗流条件非常差,注入水难以高效驱替原油,是形成高剩余油饱和度的主要原因(图4,5)。
  3  结论
  (1) 数学物理推理认为,毛细管半径与渗流流速呈平方级数关系。若两孔隙毛细管半径相差10倍,则储层渗流速度会相差100倍。微观渗流实验表明,微观孔喉的非均质性越强,指进现象越严重,小孔喉分布区易形成剩余油滞留区。
  (2) 孔喉动用直接影响微观剩余油的分布。驱替20 PV以前,中、大孔喉的水驱效果较好,随驱替倍数的增加,小孔喉的油少量动用。驱替20 PV以后,主要是小孔喉的油被驱替出。而小于0.01 μm的纳米级微孔喉在注水初期含油饱和度反而微幅度升高,随驱替倍数的增加又有所回落,最终回到原始状态。
  (3) 据实验分析,认为水驱过程中不同岩样、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注水倍数水驱后剩余油分布情况是不同的。水驱油主要发生在中、大孔喉及部分小孔喉中,水驱对微孔喉中的剩余油无明显驱替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宝珺,谢俊,张金亮. 我国剩余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J]. 西北地质,2004,37(4):1-6.
  [2]    林承焰,孙廷彬,董春梅,等. 基于单砂体的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表征[J]. 石油学报, 2013, 34(6): 1131-1136.
  [3]    周宗良,蔡明俊,石占中,等. 油气田开发地质方法论与实践[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6:10-121.
  [4]    曹宝格,韩永林,余永进,等.马岭油田南二区延9油藏注水开发储集层特征变化研究 [J]. 新疆地质,2019,37(3):373-377.
  [5]    周宗良,蔡明俊,张凡磊,等. 高含水油藏多介质驱替剩余油赋存状态与时移特征[J]. 断块油气田,2020,27(5):608-612.[6]    于滕龙. 基于CT扫描的微观剩余油量化表征[D]. 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7:27-40.
  [7]    石占中,张一伟,熊琦华,等. 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 2005, 26(1): 79-86.
  [8]    吕鸣岗,毕海滨. 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5):63-66.
  [9]    王怀忠,郑振英,张桂明等. 核磁共振在孔南官195断块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J]. 新疆地质,2009,27(4): 399-402.
  [10]  岳文正,陶果,赵克超. 用核磁共振及岩石物理实验求地层束缚水饱和度及平均孔隙半径[J]. 测井技术,2002,26(1):22-25.
  [11]  刘曰强,朱晴,梁文发,等.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丘陵油田低渗储层可动油的研究[J].新疆地质,2006,24(1): 52-54.
  [12]  李志愿,崔云江,关叶钦,等. 基于孔径分布和 T2 谱的低孔渗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4): 34-40.
  [13]  李宁,潘保芝. 岩心核磁T2谱转换为岩心孔径分布谱及其应用[C].合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2009:248.
  [14]  陶光辉,李洪生,刘斌. 特高含水期驱替倍数量化表征及调整对策[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26(3):129-134.
  [15]  许长福,刘红现,钱根宝,等. 克拉玛依砾岩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8(6): 725-732.
  [16]  宁宁,李怡超,刘洪林,等.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2):92-96.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物理课程特点和国情价值观,提炼出了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要素框架。同时,我们以《文科物理》为实践课程,根据要素框架设计了课程思政案例,并以趣味漫画为案例载体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开展教学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案例,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及效果,但教师会付出更多的备课时间。
本文利用几何光学的反射原理,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法对旋转液体抛物液面的焦距与转速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一定程度上为同学们深入理解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帮助。同时,在实验室现有的旋转液体综合实验仪的基础上,对旋转液体抛物液面焦距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转速条件下液体抛物液面的焦距进行了实验测量;同时利用拟合曲线图的形式,对旋转液体抛物液面焦距的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本文针对玻尔共振实验设计了一套基于电子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配合Arduino的振动角度和角速度采集装置。本装置可以对玻尔共振仪摆轮的运动状态进行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绘制相图。实验分析了多个稳定受迫振动周期下使用该装置测量的振动角度,角速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角度的相对误差在0.8%以内,测量角速度的相对误差在0.5%以内。本装置采集数据间隔较短,误差小,绘制的相图精度较高且连贯性好,可以满足实验拓展需求。这项功能改进提升了实验数据采集的信息化程度,增加了原有实验项目的实验内容,可为玻尔共振实验的拓展研究
液体折射率是表征液体光学特性的重要参数,在许多研究领域对液体的折射率进行直接测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依据全反射定律的物理原理并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完成了对透明液体的折射率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实现透明液体折射率的实时测量,相对误差较小,具有成本低、快捷有效等特点,在实验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等积球体在无限长圆管中的周期性最密堆积结构,可称之为柱状晶体.这类系统的最密结构种类繁多,并随着圆管与球体的直径比D连续变化.在一些较大D值的情况下,晶胞的颗粒数较多,
居家自主实验是疫情期间大学开展线上实验教学新的尝试和探索,眼镜度数测量及镜片面型判别是众多创新实验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眼镜度数一般是通过专业仪器测量,论文通过分析透射过眼镜的激光点位置会随眼镜的平移而移动这个现象,提出用激光笔和直尺来测量眼镜度数的居家简便测量方案。分析了激光入射角偏转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改进了实验方法,同时给出了镜片面型判别的方法。此外本文还采用Tracker视频分析软件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实现了居家条件下便捷准确测量眼镜度数和镜片面型的判定。
针对复杂断裂储层分布规律复杂、横向特征变化剧烈、微小断裂识别难的问题,结合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的微观特征和断裂敏感属性的宏观特征,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复杂储层微小断裂系统特征预测方法研究。根据断裂系统的发育规律建立复杂储层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预测井位处的各向异性参数,计算各向异性梯度并将其作为微小断裂系统指示因子;从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构造类地震属性并进行优化处理,运用相关聚类算法优选微小断裂系统属性集;选取已知井点处的微小断裂系统属性集和微小断裂系统指示因子作为训练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算法建
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中我们依托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合多年来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及西藏宇宙射线实验研究的经验,将大学物理中的粒子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与宇宙射线科学研究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融合。虽然目前宇宙射线并未全面进入教育视野,但宇宙射线研究是物理界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为人类认识粒子及宇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将两者有机融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为大学物理教学打开新窗口与对接接口,又可以同时宣传宇宙射线知识,使大学本科生了解宇宙射线,为拔尖学生的培养开创新的渠道。
在线教学互动面临着信息交流渠道扁平化和学生学习状态不可知化的双重挑战。探讨如何突破在线教学互动的时空壁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多维化的在线互动策略由基于社交软件的日常互动策略、基于直播课的在线互动策略和基于线上学习平台的其他互动策略构成。基于社交软件的在线互动不宜过分强调互动的同时同步性以便给更多的学生创造自由探索的机会。直播课的在线互动包括基于线上学习平台的预习评估交互和基于直播平台的夯基础、拓广度、求深度的教学交互。基于线上学习平台的其他互动主要聚焦在以同伴互评推动多人互动和以思维导图激活自我互动两
页岩总有机碳(TOC)含量是反映页岩生烃潜力及页岩气富集程度的关键参数之一。四川盆地渝西地区Z井区的页岩气勘探,存在钻探程度低、地质资料少和岩心样品实验分析数据不全等不利因素,难以利用测井资料得到精确的总有机碳含量曲线。而通过地震正演、地震多属性反演和叠前反演等方法预测的总有机碳含量又存在精度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总有机碳含量精细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页岩气总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首先,根据总有机碳含量与测井资料的交会关系,确定自然伽马、密度和纵横波速度比等与计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