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中的愚与智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愚与智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而且往往通过它们各自的反面表现出来,即通过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表现出来。
  笔者的研究与观察发现,无论中国企业还是外国的企业,真正称得上成功者,尤其是持续的成功者,常常表现出大智若愚的特征,而失败的企业,则常常表现出大愚若智的特征。就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比较而言,似乎外国企业(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企业),更多地表现出大智若愚特征,而我国的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包括其他一些组织),则更多地表现出大愚若智的特征。比如在诚信、法治、民主决策等等方面,大体上都是如此。
  大智若愚者胜,大愚若智者败,这是从中外企业发展史中得出的结论。
  大智者诚信,大愚者欺诈。商业上有一句谚语,叫“巧诈不如拙诚”。可我们有许多人并不相信这个道理,而把“无奸(诈)不成商”当作座右铭,坑蒙拐骗、弄虚作假,无所不用其极。靠诈术经营管理企业,虽然的确可以奏效于一时,但必不能长久。在中外持续成功的企业中或者百年老店中,很难找出一家是靠诈术成功的。
  同仁堂风雨三百年,靠“炮制虽繁却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长寿基因;胡庆余堂能成百年老店,“戒欺”是其长寿基因。这与目下我国企业的假药泛滥形成鲜明对照。海尔的成功,“真诚到永远”是重要原因之一。松下幸之助退休时,记者问:“靠什么发家?”答曰:“待人以诚。”国际著名的安达信公司驰骋世界大半个世纪,却因做假账而毁于一旦。等等。
  大智者抱诚守拙,好像很愚笨;大愚者奸巧狡诈,似乎很聪明。然而企业发展史一再证明:诚者胜而诈者败。尽管诈者可能会得势于一时,得利于一时,显赫于一时,但终究是大智者寿而大愚者夭。
  大智者尽人之能,大愚者尽己之能。韩非子云:“上君尽人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下君尽己之能。”“上君”即大智者,“下君”即大愚者。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上君并不独断专行,自以为聪明,而是在决策时注重集思广益,从不同意见、多种意见的比较中正确抉择,因而使决策的科学性大大增强,失误率大幅度降低;即便发生失误纠正也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杜拉克强调,没有反对意见,或不同意见,就不能正确决策。雷诺日产总裁戈恩认为,“答案就在现场中,员工都知道。”诺基亚则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想法不值得一听,没有任何一个想法不值得尝试。”陈毅元帅生前也认为:“高价收购不同意见”。这些是大智慧的表现。
  大智者表现得“好像”没有主见,若愚;相信群众(职工),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等等。从而“人心齐,泰山移”;得人心者而得天下(市场)。大愚者若智:只相信自己,把自己奉若神明;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议事时“一言堂”,把自以为是当作高明和有主见,把一意孤行当作有魄力和有权威,从而成为“孤家寡人”、“失道寡助”。
  大智者治企以德,大愚者治企以唯利。古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而非唯一目标。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不能唯利是图。中外历史上,百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强调以德治企,以义驭利,深谙“义者利也,大义者大利”、“德者得也,大德者大得”的经营之道。在当今时代,优秀的成功企业,也非常强调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担当起生态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等社会责任。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既在于“待人以诚”,也在于他把“消灭贫困作为企业家的使命”,把振兴民族和繁荣国家作为自身的追求,把培育和提高人置于产品的制造之上,因而才赢得“全球民众的启蒙人”的盖棺之评,创造了闻名于世的“三长”纪录:当总经理的时间最长——达60年之久,企业寿命长——从1917年至今达90年而生命力仍强,个人寿命长——在常年体弱多病之中高质量地活了95岁。
  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在谈到其成功的生意经时说:“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是还是拿9%为上策(若愚)。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百十来件生意源源而来。”他还在《肯用心思考未来》中说:“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都不赚……有些生意,已经知道对人有害,就算社会允许做,我也不做”,“如果为赚钱而损害名誉,我不做”。
  西门子说:“我从事发明创造,首先考虑这些产品是否有益于社会;我选择的创新技术总是以用户利益为前提,但最后总是有利于我自己。”
  松下幸之助、李嘉诚、西门子等等成功的国际大师级的企业家及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在那些大愚若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以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等“聪明”手段而谋取黑心钱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看来,是难以理解的愚昧之举。然而历史与市场都成就了前者,已经并必将继续淘汰后者。
  大智者以法治企,大愚者以權术治企。对比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战略层面的重大差距之一,就是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以权谋为中心,而世界级的公司则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事实上,战略智慧才是大智慧,失却正确战略指导的权术谋略的智慧则要低几个层次,充其量算是中等的聪明甚至是小聪明。为什么“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问题恐怕就出在这一个或三个中国人太聪明了,都在想方设法动权术方面的脑筋,形成了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内斗,造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这种聪明(智)只是一种“若智”,其实是一种战略之愚,即大愚。
  重权谋之术的文化是人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制度化生存是相对立的,也与世界的发展趋势相悖。美国企业之所以能在全球竞争中快速成长,并强大起来,其完备而严格的法律体系是有力保障。而中国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不完善自不待言,即使有法可依,也往往信奉法无定法的“变通”之术而有法不依。不然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在目前的中国企业中,违法经营、违规称霸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观察还发现,从短期看,中国企业好像都聪明绝顶、灵活之极,而欧美企业依法经营,显得呆板愚笨,但时间一长,中国企业的发展就被依法经营、制度化生存的欧美企业拉开了差距。从短期看,靠权术经营管理的企业可能会因一时、一事“发迹”,但依法治企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这是真正的大智慧,以此治国,国必强盛;以此治企,企必兴旺。
  大智者求真务实,大愚者弄虚作假。在企业发展史上,卓越的企业是求真务实的企业。这是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中研究的结论。卓越的企业是具有大智慧的企业而非要玩小聪明的企业。“在那里,真理被接受,残酷的事实被勇敢地面对。……在实现卓越的公司里,就是要让职工有机会说真话,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你诚实而勤奋,努力弄清所面临的真实情况,那样的话,正确的决策就会不言自明。不首先面对事实,永远不可能作出一系列正确的决策。”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中强调:“坏消息要尽快往上传。”他说:“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素质:有信心处理各种令人措手不及的坏消息,发现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评价一家公司的好坏,就是看它是否能快速地调集所有才智来处理一个严重问题”“忽视坏消息是走向衰败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接受基层雇员的批评,他们受到鼓励时,会告诉我们许多我们需要知道的东西”“许多管理者根本不想听到坏消息,毫无疑问,公司组织和文化可能会成为真正的障碍”“带来坏消息的人应当予以鼓励,而不被视为犯上。业务领导必须倾听来自销售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和客户的警告。您不可能关掉闹钟而继续酣睡,除非您不想让您的公司生存下去”“我认为作为首席执行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倾听坏消息。如果您不对此采取行动,您的人最终将会不再告诉您坏消息,这将是破落的开端”。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是治国安邦的法宝,治党强党的法宝,也是立企治企兴企的法宝。可是我们许多企业却把求真务实当作“犯傻”,而把弄虚作假、虚张声势当作法宝,把“一直骗到国务院”、“一直骗到总书记”当作智慧。这种大智与大愚的普遍的颠倒,如不能及时扭转,在国际化的竞争中,恐怕尚未登台开打,胜败已经早定了。
  大智者大度谦逊,大愚者偏狭自傲。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先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可以说是经营管理的大智慧、市场竞争的大智慧。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从优秀到卓越》说:“要将公司领导得出色,不是意味着要从答案开始,然后让你的雇员跟着你走,而是意味着要虚怀若谷。你得承认这样的事实,你还没有了解全部情况,应该多提些问题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情况。”领导卓越公司或实现向卓越跨越的第五级经理人有“令人折服的谦虚”:他们认为公司还有许多人比我更能胜任这项工作“而非非我莫属”。在一切顺利的时候,第五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人或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进展得不顺利,他们会朝镜子里面看,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運气不好。第五级经理人一般拒绝把公司的成功归于他本人,而是归功于优秀的同事、接班人和前任(若愚)。
  而大愚若智的经理管理者往往相反,把推诿责任、抢揽功劳作为聪明(若智),把嫉贤妒能、排除能人的武大郎思维当作智慧(实愚),坚信“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其他人没有真理”,从而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同时千方百计全盘否定前任的贡献,又绞尽脑汁压制继任的崛起,以求突出自己的“政绩”和“辉煌”。
  大智者自我超越,大愚者墨守成规。大智者是大明白人,懂得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事皆宽,何事该严,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度的把握有深刻的理解和高超的平衡技巧。他们尽一切力量争取成功,但只是把已经取得的成功当作前进的起点,而不把成功当作包袱,不会使已有的成功经验、思路、方式或模式成为继续前进的束缚。换句话说,大智者也是大勇者,他们敢于严格地解剖自己,超越自己,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或事业的优势在保持中不断扩大。他们不吃老本,不沉迷于既有成绩和辉煌,随时准备告别今天,开创明天,从而做到基业长青,事业长青。大智者的这种自我超越,意味着自我否定(若愚)、自我扬弃,因而才能够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
  而大愚者则相反,他们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他们却把成功绝对化、凝固化,把因成功而取得的那一套经验、思路、方式和模式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面对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曾经成功的老眼光、老方法去解决。已有的成功不是作为起点,而是作为衡量当前和未来事物的标准或尺度,这就使成功成为继续前进的阻碍与束缚,守成而不知创新应变。他们因害怕自我否定,而绝对地完全地肯定自我(若智),而使成功成为失败的母亲和可怕的教员。
  比尔·盖茨在总结微软公司20年的发展时有一段话是发人深醒的。他说:“询问任何一个在微软工作过的人,他都会告诉您如果我们有一个优秀品质的话,那就是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我今天仍然认为我们是失败者,就像在过去20年的每一天,我都认为我们是失败者一样。如果我们不坚持这种看法,我们的竞争对手就会吃掉我们的午餐。”就是这种自我否定的大智慧,使微软公司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富甲天下。对小胜即满、小富即安、小成即骄、居功自炫,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的企业经营者来,相对于微软的“失败”,我们取得的成功还称得上是成功吗?我们所聪明地抱住不放的成规还算得上是成和规吗?墨守成(陈)规的聪明还能算作聪明吗?
  经营管理中的大智若愚与大愚若智的表现还可以列出一些,如大智者系统全面地看问题,大愚者局部性片面地看问题等等,但主要的是以上几种。对此,需要我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并区别本质的真象与假象。
  目前我们中国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和做久,这就需要大智若愚而不是大愚若智。靠“商场厚黑学”那一套“聪明”是成就不了企业的大而强、强而久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此文之大愚,不是弱智之愚,也不是痴呆之愚,而是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智障之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愚。大愚若智者的智商,往往是很高的。不然的话,目前市场中各种掺杂使假、弄虚作假、学历造假、年龄造假、干部造假、毒酒、毒食、毒粮等等违法经营、犯规谋利的“高招”怎么做得出来呢?
  中国企业要真的强大起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或企业家,唯有在经营管理中实践若愚的大智慧,摒弃若智的大愚蠢。这既需要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持之以恒的自我修炼和主观努力,也需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科技等等体制的改革优化相配合,使大智若愚者获得强大的制度和文化支持,大愚若智者失却生长的制度和文化土壤。
  (责任编辑:任真)
其他文献
在现代战争中,常常实施“斩首行动”,摧毁敌军发号施令的中央首脑,进而将其各个击破。传统企业亦是如此,总部崩溃则全盘皆输。但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些新型企业,它们像海星一样,没有中央首脑,重击或斩断它的“头”,它不仅不会死掉,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大。      作者简介:欧瑞布莱福曼,硅谷创业家,斯坦福大学MBA  洛德贝克斯壮,斯坦福大学MBA,摩根斯丹利前衍生品交易员    长久以来,我们的思维是,有架构
广大的二、三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却依然没有谁能主宰格局。当前,还没有渠道商能够真正对三线以下的城市彻底精耕细作,这更加凸显二、三线市场上防守反击的残酷性。  一切都还没有定论,一切都还有变数,处处都是机会和陷阱。  过江龙和地头蛇第一次如此短兵相接,它们的成败得失,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摘 要: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抚养群体的复杂性、家长群体的差异性、教育观念的多元性等新的家长工作问题。笔者从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教师角色的丰富性、沟通方式的多样性方面提出了有效应对的策略。让家园合作产生有效互动,发挥教育的最佳效益。  关键词:家长工作;教师角色;沟通方式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群体及需求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