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对课文内容、教学过程、课堂活动、教学节奏有着牵引力、支撑力、凝聚力和调节力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人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问题 设计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1],在阅读教学中,有没有一种新颖高效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方法,让它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呢?有,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主问题”教学设计。
1.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就是教师为实现有效阅读而设计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与一般性的课堂提问相比,“主问题”设计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主问题”设计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赏析,强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所以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
2.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策略
要设计出高含金量的“主问题”,需要教师厚实的技能基础,除了科学求实的教学理念外,还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具体来说,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拟定“主问题”。
2.1 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设计出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各种阅读“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
如:著名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所说: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可依据“人类的命运和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旨,在深度阅读课文的环节上,设计了主问题:学生既明确了文章要反映的主题,也达到了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的要求。
2.2 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文眼词句。有些课文中往往某一个关键词便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这就是“文眼”。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文眼”来提出我们的“主问题”,便可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比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时,可设计主问题:阅读全文后,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学生静心阅读全文后,通过讨论可以突出“骗”字,进而梳理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故事情节。学生围绕这一能带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问题,引动其阅读与探究。
2.3 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结构层次和艺术手法。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从文章结构、艺术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雪》教学时,结合文章的结构特点设计主问题如下:本文先写了南方温润可喜的雪,再写了朔方坚强感人的雪,能否调换顺序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虽然喜欢南方之雪的可爱,但更赞赏北方之雪的坚强,从而自然地让学生理解了两者之间的衬托关系,突破了重难点。
3.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3.1 运用“主问题教学法”并不排斥其它的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虽然我们说“主问题教学法”是优化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但教无定法,并不是任何文章都需要和适合“主问题教学法”的。例如:教学九年级《威尼斯商人》这一戏剧体裁,我们可以采取表演法;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斜塔上的实验》,我们可以采取实验法等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法是互补的,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学生的有效阅读,就是好的教学法。
3.2 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设计的主问题与课堂上学生意外生成的、有价值的、想的、碰撞的想法。我认为,此时教者应该对主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這样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获得更佳的阅读实效。
可见,设计高质量的主问题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只要我们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相信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设计高水准的主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一定会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
[3] 余映潮.《主问题的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对课文内容、教学过程、课堂活动、教学节奏有着牵引力、支撑力、凝聚力和调节力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人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问题 设计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1],在阅读教学中,有没有一种新颖高效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方法,让它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呢?有,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主问题”教学设计。
1.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就是教师为实现有效阅读而设计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与一般性的课堂提问相比,“主问题”设计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主问题”设计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赏析,强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所以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
2.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策略
要设计出高含金量的“主问题”,需要教师厚实的技能基础,除了科学求实的教学理念外,还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具体来说,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拟定“主问题”。
2.1 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设计出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各种阅读“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
如:著名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所说: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可依据“人类的命运和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旨,在深度阅读课文的环节上,设计了主问题:学生既明确了文章要反映的主题,也达到了整体上感知、理解课文的要求。
2.2 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文眼词句。有些课文中往往某一个关键词便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这就是“文眼”。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文眼”来提出我们的“主问题”,便可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比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时,可设计主问题:阅读全文后,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学生静心阅读全文后,通过讨论可以突出“骗”字,进而梳理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故事情节。学生围绕这一能带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问题,引动其阅读与探究。
2.3 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结构层次和艺术手法。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从文章结构、艺术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雪》教学时,结合文章的结构特点设计主问题如下:本文先写了南方温润可喜的雪,再写了朔方坚强感人的雪,能否调换顺序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虽然喜欢南方之雪的可爱,但更赞赏北方之雪的坚强,从而自然地让学生理解了两者之间的衬托关系,突破了重难点。
3.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3.1 运用“主问题教学法”并不排斥其它的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虽然我们说“主问题教学法”是优化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但教无定法,并不是任何文章都需要和适合“主问题教学法”的。例如:教学九年级《威尼斯商人》这一戏剧体裁,我们可以采取表演法;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斜塔上的实验》,我们可以采取实验法等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法是互补的,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学生的有效阅读,就是好的教学法。
3.2 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设计的主问题与课堂上学生意外生成的、有价值的、想的、碰撞的想法。我认为,此时教者应该对主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這样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获得更佳的阅读实效。
可见,设计高质量的主问题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只要我们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相信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设计高水准的主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一定会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
[3] 余映潮.《主问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