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说过,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当我们静心欣赏自剧的铿锵悠扬,或是干脆就加入到热闹喜庆的弥渡花灯的队伍中去,自剧作为白族的剧种,花灯作为汉族的剧种,都在苍洱大地上共生,共长。演绎着过去,又把今天作为历史记录。
大理州白剧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知有多少文化艺术品种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和不同时代审美趣味被无情淘汰,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白剧,却经受住了无情的历史检验、幸运地被保留下来。白剧剧目十分丰富,含吹吹腔戏,大本曲剧,同时融进部份白族民歌、舞蹈。到目前其有400多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300多个。可以下里巴人,可以阳春白雪,这就是白剧的魅力。
吹吹腔、大本曲、白剧仍在民间活跃演出。每逢正月初三,云龙县大达村里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吹吹腔”戏开演了。古戏台前人山人海,村里每家人几乎是阖家出动。年纪大的自己带了板凳坐在前排,年轻的站在后面,小孩们四处游走、爬高串低。台下的喧嚷静了下来,台上先出来的是乐队,在台侧坐下。接着出来一个老者,用白语敬献天地。又出来一位武将打扮,铜锤花脸的演员,直接上了戏台中央的桌子,一动不动;老者转同后台,提了一只活鸡上台,作供奉状,口中念着唱词。旁边的老乡告诉我们,每场演出的第一出戏叫“三出首”,是由扮演的财神、魁星、天官登台赐福给大达村。第二出戏是村里戏班自编自演《竹林拾子》,是反映白族人家日常生活、宣传勤劳致富的现代戏。整出戏语言通俗,风趣诙谐,表演起来轻松活泼,在传统唱腔里加入了许多白族的山歌小调,让全场观众笑得前仰后台。
白族人总说,“不放盐巴的菜饭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成。”几乎大人小孩都能哼上几调,吼上两板,祝寿生子、竖柱盖房,婚丧嫁娶、农闲工暇,乃至劳动中都要唱大本曲。是白族人民融娱乐,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听过央视青歌赛阿鹏演绎的《老鼠提亲》,你就能感受这种白族的民间弹说唱曲艺,听的是那一个个的故事,愉悦的是白族民间文化的可爱与智慧。
如今的白剧,除了传统的《兵团燕山》、《柳荫记》、《望夫云》等传统剧目外,现代大型白剧《情暖苍山》、《白月亮白姐姐》、《白洁圣妃》、《益民风尚》等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奖励,并被改编成了电视戏曲片。白剧先后到北京、天津、台湾等地巡回演出,一批著名白剧演员组团或参与组团到日本、美国、北欧五国、新加坡、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白剧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支消丽的山茶花,这在少数民族剧种中,也实属罕见。
弥渡县花灯
要热闹,正月十五,到弥渡县密祉乡闹灯去。头几天,各村各寨的老艺人们早早用彩纸、竹篾扎成了彩牌灯、龙、狮、麒麟、蛤蚌、凤凰、白鹤、彩船(旱船)等各式各样的唱灯道具。十五一早,不仅弥渡县,还有相邻的南涧、巍山、祥云、下关、大理古城等地的观灯者都来了,数百个灯班,万人花灯的表演何其壮观。百灯跃动,双狮翩翩起舞,二龙戏珠滚滚翻腾,麒麟奔腾双凤朝阳,金鸡独立鹤蚌相争,彩船荡漾鲤鱼翻身……好个热闹。这里的舅女老少花灯唱腔随口就来,甩扇走步有横有样,难怪有“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之说,不愧是《小河淌水》的发祥地和“花灯之乡”。
早从庄踽开滇,南诏统一六诏,大理国的建立,元世祖征滇并统一云南,明初兰玉、沐英入滇,直到清初吴三桂一统云南,这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随之而来的人口的大迁徙,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的融合,为弥渡花灯的形成造就了深厚的积淀。细细听来,可以听出相邻省份至中原省份的民歌小调,其它戏曲音乐的元素,而《朝山调》、《普漆匠招亲》、《大风刮来树头歪》等又都具有彝族、白族音乐韵味和风格。
密祉作为荼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来来往往的马帮客商每晚落脚客栈会馆后,常常以听戏看花灯打发漫漫长夜。花灯剧目的娓娓唱来,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人生如戏。眼前,正月十五闹灯,平常百姓们在数万喝彩声中尽情尽兴表演,不禁被他们这份潇洒自如,这份畅快淋漓,这种快乐人生深深地感动。
Tips
指路:经楚大高速从祥云收费站出口下,从祥云到弥渡走祥临公路,只有十多公里。
不能错过:弥渡历史悠久,南诏铁柱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旅游小镇密祉马帮文化积淀深厚;太极顶一山观四县,自然生态完好,风光秀丽;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和田间休闲风情。卷蹄、芋头、酸菜等很出名。
大理州白剧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知有多少文化艺术品种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和不同时代审美趣味被无情淘汰,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白剧,却经受住了无情的历史检验、幸运地被保留下来。白剧剧目十分丰富,含吹吹腔戏,大本曲剧,同时融进部份白族民歌、舞蹈。到目前其有400多个剧目,其中传统剧目300多个。可以下里巴人,可以阳春白雪,这就是白剧的魅力。
吹吹腔、大本曲、白剧仍在民间活跃演出。每逢正月初三,云龙县大达村里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吹吹腔”戏开演了。古戏台前人山人海,村里每家人几乎是阖家出动。年纪大的自己带了板凳坐在前排,年轻的站在后面,小孩们四处游走、爬高串低。台下的喧嚷静了下来,台上先出来的是乐队,在台侧坐下。接着出来一个老者,用白语敬献天地。又出来一位武将打扮,铜锤花脸的演员,直接上了戏台中央的桌子,一动不动;老者转同后台,提了一只活鸡上台,作供奉状,口中念着唱词。旁边的老乡告诉我们,每场演出的第一出戏叫“三出首”,是由扮演的财神、魁星、天官登台赐福给大达村。第二出戏是村里戏班自编自演《竹林拾子》,是反映白族人家日常生活、宣传勤劳致富的现代戏。整出戏语言通俗,风趣诙谐,表演起来轻松活泼,在传统唱腔里加入了许多白族的山歌小调,让全场观众笑得前仰后台。
白族人总说,“不放盐巴的菜饭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成。”几乎大人小孩都能哼上几调,吼上两板,祝寿生子、竖柱盖房,婚丧嫁娶、农闲工暇,乃至劳动中都要唱大本曲。是白族人民融娱乐,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听过央视青歌赛阿鹏演绎的《老鼠提亲》,你就能感受这种白族的民间弹说唱曲艺,听的是那一个个的故事,愉悦的是白族民间文化的可爱与智慧。
如今的白剧,除了传统的《兵团燕山》、《柳荫记》、《望夫云》等传统剧目外,现代大型白剧《情暖苍山》、《白月亮白姐姐》、《白洁圣妃》、《益民风尚》等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奖励,并被改编成了电视戏曲片。白剧先后到北京、天津、台湾等地巡回演出,一批著名白剧演员组团或参与组团到日本、美国、北欧五国、新加坡、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白剧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支消丽的山茶花,这在少数民族剧种中,也实属罕见。
弥渡县花灯
要热闹,正月十五,到弥渡县密祉乡闹灯去。头几天,各村各寨的老艺人们早早用彩纸、竹篾扎成了彩牌灯、龙、狮、麒麟、蛤蚌、凤凰、白鹤、彩船(旱船)等各式各样的唱灯道具。十五一早,不仅弥渡县,还有相邻的南涧、巍山、祥云、下关、大理古城等地的观灯者都来了,数百个灯班,万人花灯的表演何其壮观。百灯跃动,双狮翩翩起舞,二龙戏珠滚滚翻腾,麒麟奔腾双凤朝阳,金鸡独立鹤蚌相争,彩船荡漾鲤鱼翻身……好个热闹。这里的舅女老少花灯唱腔随口就来,甩扇走步有横有样,难怪有“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之说,不愧是《小河淌水》的发祥地和“花灯之乡”。
早从庄踽开滇,南诏统一六诏,大理国的建立,元世祖征滇并统一云南,明初兰玉、沐英入滇,直到清初吴三桂一统云南,这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随之而来的人口的大迁徙,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的融合,为弥渡花灯的形成造就了深厚的积淀。细细听来,可以听出相邻省份至中原省份的民歌小调,其它戏曲音乐的元素,而《朝山调》、《普漆匠招亲》、《大风刮来树头歪》等又都具有彝族、白族音乐韵味和风格。
密祉作为荼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来来往往的马帮客商每晚落脚客栈会馆后,常常以听戏看花灯打发漫漫长夜。花灯剧目的娓娓唱来,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人生如戏。眼前,正月十五闹灯,平常百姓们在数万喝彩声中尽情尽兴表演,不禁被他们这份潇洒自如,这份畅快淋漓,这种快乐人生深深地感动。
Tips
指路:经楚大高速从祥云收费站出口下,从祥云到弥渡走祥临公路,只有十多公里。
不能错过:弥渡历史悠久,南诏铁柱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旅游小镇密祉马帮文化积淀深厚;太极顶一山观四县,自然生态完好,风光秀丽;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和田间休闲风情。卷蹄、芋头、酸菜等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