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旧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创新教育管理。实现教育管理创新,为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使其创新潜能得以激发、展现和生长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推进人本科学管理。追求管理和谐高效
1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学校常规管理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学校常规管理也是学校实行人本管理的基础,它需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以进一步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将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并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独特的高效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2 构建人本管理模式——实践管理创新。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融入人文管理,把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现代教育管理的方式,实施超越规范管理。构建人本管理模式。实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人文管理。
(1)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相互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需要。一是建立优良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情感融融、心情舒畅、相互给予鼓励和尊重。二是学校领导与教师互动交往、了解与沟通,在交往中形成共识。三是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创造机会让教师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让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身心得以愉悦,从而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四是使每位教师自觉把实现学校的总目标与实现自身价值及自身利益相统一,从而实现现代文明的人文科学管理。
(2)倡导动态柔性管理。治校不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行为,实行刚性管理。而且更侧重于实行柔性管理,以学校领导的人格魅力感召人。以学校的发展目标激励人,以事业的发展成全人,以学校的文化造就人。以纯真的感情维系人。在教师管理中贯彻人本原则,知人善任,发挥教师的整体效能,尊重教师人格。促进教师价值的自我实现。实行情感激励,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实施刚柔相济的韧性管理。
(3)创设教师成长空间。发展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是人本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和谐育人”的理想追求。要使理想目标达成,必须创设一个团结、自主、信任、平等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创造精神,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为教师的成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成长空间,让教师充分展示才华。首先,创设一种支持性的成长氛围。使教师成长具备和谐的环境。其次。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有计划开展“互助相长”等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展示才干机会,让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提升自我。最后,对教师的成长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促其自主成长。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学校的管理要从传统的形式约束走向实质管理,要通过思想去影响行为。才能提高管理的实效。而教师动态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教师动态评价办法,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学校管理,并在实施过程中,把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与激励机制。不断探索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力求趋向多元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还要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评定,也包括对学生态度、情感和身体发育情况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能自主、和谐、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践行和谐文化立校,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建构校园文化人手。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
1 创设和谐的校园氛围。一个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文化环境,将校园建成精神的家园。
2 培植和谐的校园文化。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是新课程改革的沃土,也是提升管理品位的源泉。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历史、育人环境、特色等的综合体现,是具有鲜明特色、浓厚文化底蕴、自然和谐的学校理念形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实施素质教育潜在的隐性课程。
3 确立师生认同的文化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即她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特质和人文精神。为此,在师生中开展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旗的征集活动,开展忆校史、讲传统、访校友、抓好校史教育等活动,培养师生的认同感和母校意识,多维渗透学校精神。同时,以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倡导文化科技育人,建设宽松、自然、高雅、和谐的学校文化。
4 塑造学校文化的品牌亮点。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已举办九届校园文化周活动,搭建起展示学校文化教育成果的平台,打造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通过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气息。致力于培养品质高尚、人格健全、内涵丰富的现代文化人。
三、夯实学生主体实践。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教育应促使每位学生身体、认知、情感、社交、审美、灵性等方面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开展,进而开发智力、培养情感、唤醒精神,最终达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学校教育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就要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差异中学习。教会他们重视自己的力量和互相帮助;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和谐地健康成长。通过学生的体验让其自然、健康地成长;让其在自然和生活的实践中与奇妙的自然世界相连。在真实的生活中与社会生活相连:在艺术、真诚的对话和沉思反省中熟知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让每一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地共同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学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自觉行动,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键。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相信。只要我们发扬团队精神,形成教育合力,切实实施人体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必能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责任编辑 彭 琳
一、推进人本科学管理。追求管理和谐高效
1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学校常规管理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学校常规管理也是学校实行人本管理的基础,它需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以进一步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将依法治校落到实处,并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独特的高效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2 构建人本管理模式——实践管理创新。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融入人文管理,把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现代教育管理的方式,实施超越规范管理。构建人本管理模式。实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人文管理。
(1)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积极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相互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需要。一是建立优良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情感融融、心情舒畅、相互给予鼓励和尊重。二是学校领导与教师互动交往、了解与沟通,在交往中形成共识。三是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创造机会让教师发挥自主创新精神,让教师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身心得以愉悦,从而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四是使每位教师自觉把实现学校的总目标与实现自身价值及自身利益相统一,从而实现现代文明的人文科学管理。
(2)倡导动态柔性管理。治校不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行为,实行刚性管理。而且更侧重于实行柔性管理,以学校领导的人格魅力感召人。以学校的发展目标激励人,以事业的发展成全人,以学校的文化造就人。以纯真的感情维系人。在教师管理中贯彻人本原则,知人善任,发挥教师的整体效能,尊重教师人格。促进教师价值的自我实现。实行情感激励,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实施刚柔相济的韧性管理。
(3)创设教师成长空间。发展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是人本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和谐育人”的理想追求。要使理想目标达成,必须创设一个团结、自主、信任、平等的工作环境。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创造精神,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为教师的成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成长空间,让教师充分展示才华。首先,创设一种支持性的成长氛围。使教师成长具备和谐的环境。其次。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有计划开展“互助相长”等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展示才干机会,让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提升自我。最后,对教师的成长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促其自主成长。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学校的管理要从传统的形式约束走向实质管理,要通过思想去影响行为。才能提高管理的实效。而教师动态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教师动态评价办法,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学校管理,并在实施过程中,把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功能与激励机制。不断探索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力求趋向多元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还要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评定,也包括对学生态度、情感和身体发育情况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能自主、和谐、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践行和谐文化立校,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建构校园文化人手。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
1 创设和谐的校园氛围。一个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文化环境,将校园建成精神的家园。
2 培植和谐的校园文化。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是新课程改革的沃土,也是提升管理品位的源泉。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历史、育人环境、特色等的综合体现,是具有鲜明特色、浓厚文化底蕴、自然和谐的学校理念形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实施素质教育潜在的隐性课程。
3 确立师生认同的文化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即她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特质和人文精神。为此,在师生中开展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旗的征集活动,开展忆校史、讲传统、访校友、抓好校史教育等活动,培养师生的认同感和母校意识,多维渗透学校精神。同时,以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倡导文化科技育人,建设宽松、自然、高雅、和谐的学校文化。
4 塑造学校文化的品牌亮点。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已举办九届校园文化周活动,搭建起展示学校文化教育成果的平台,打造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通过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气息。致力于培养品质高尚、人格健全、内涵丰富的现代文化人。
三、夯实学生主体实践。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教育应促使每位学生身体、认知、情感、社交、审美、灵性等方面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开展,进而开发智力、培养情感、唤醒精神,最终达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学校教育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就要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差异中学习。教会他们重视自己的力量和互相帮助;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和谐地健康成长。通过学生的体验让其自然、健康地成长;让其在自然和生活的实践中与奇妙的自然世界相连。在真实的生活中与社会生活相连:在艺术、真诚的对话和沉思反省中熟知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让每一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地共同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一办学理念要变成学校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自觉行动,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是关键。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努力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相信。只要我们发扬团队精神,形成教育合力,切实实施人体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必能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责任编辑 彭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