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德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发展与个人品质,还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如今,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衡量因素。本文对化学教师师德教育的创新模式展开探究,从教师的再教育、师德教育内容创新与发挥互联网作用三方面入手,为教师师德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师德;教育;创新;提升;教师
一、高中化学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以教师为本,而教师则以师德为本。师德是指教师体现出来的道德追求、道德感与思想行为规范的总和。通常来说,教师的师德主要为教师的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爱生爱校、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等。
首先,一名有仁爱之心、道德情操与理想信念的高素质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许多教师抛弃城市学校优厚的工资待遇而选择到边远地区教学,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奉献精神,学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教师最核心、最基础的个人素养就是爱,爱让教育更加美好;对学生的责任心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最基本要求,责任心让教育更加丰满。良好的师德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引导学生追寻正能量、树立正确三观。
其次,化学是一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实验教学对教师的师德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化学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做好繁杂且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实验准备工作做铺垫;还要关爱学生,做学生进实验室的安全把关者等。总之,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学生科研创新等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创新化学教师师德教育模式的路径
目前,我国师德教育存在教育课程不完善、教育資源不均衡、教学模式固化、教师对师德教育不重视、被动学习师德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创新教师师德教育模式的几个路径,以便有效提升教师师德。
(一)重视对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首先,化学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为人师表的自律意识与职业素养,这是加强化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严格把关,争取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化学教师队伍,在生活工作中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其次,学校要重视对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学校的培训与再教育不应当只重视化学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更要注重教师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学校可定期举行教研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师德师风等,日常还可积极在教师平台上发布正能量知识,这些对于坚定化学教师的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高校应结合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针对不同职责、不同岗位的教职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操守准则与职责规范,并完善师德素养的评价机制,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例如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处理普通教师基本的价值观正确外,还要对其实验教学中要求的责任心、严谨性、安全意识等进行规范。
(二)创新师德教育内容
新时代的教师要塑造美的师德典范。首先,教师品格美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悦纳的精神与博大的胸怀,对一些调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以自己的情、才、德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感化与影响。其次,师德教育模式的内容还要注重教师的语言美。学生敏感的心灵可以准确感受到教师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对此,教师要掌握“动之以情”的情感美,学会用美的语言来承载美的品德,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来激活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信其道、敬其行、亲其师。例如化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化学教师用词要尽可能地准确精炼、规范严谨,表现出自然科学的语言美。另外,教师的形象美、板书美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总之,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师德教育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对教师品格的教育,还要关注教师的语言、板书、形象等美的塑造,塑造美的师德典范。
(三)借助互联网创新师德教育模式
首先,传统的师德教育主要依赖于教材,而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缺乏二次创新和加工,无法适应新时期师范生对师德教育创新性、时代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综合道德品质的提升。互联网的开放性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结合师德教育的实际现状选择最新的教育资源。例如2020年6月贵州碧峰中学的正安老师在特大暴雨中,不顾个人安危从山洪中救出29名学生,是师德教育“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运用互联网资源,学校可将更多最新发生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师师德教育的资源,展开二次加工,以达到师德教育素材的创新。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师德教育平台从传统课堂转移到网络互动平台,借助网络平台,可由多所学校联合打造师德教育教师团队,互相合作研究,打造精品师德教育课程,并将课程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各高校教师共享、学习。总之,互联网时代创新了师德教育工作的教学形式,通过全媒体时代的QQ、微信、微博等全天候全覆盖的互动,并利用传媒图片、视频等对教学工作中的德育难点、时事热点等的跟踪分析指导,可培育出“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文化生态圈,让师德的旗帜在校园中高高飘起。
三、结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创新与探索师德教育的实践路径,促进师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不断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与手段,是有效提升教师师德整体水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郭钰铭,左香华.教师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会学习”的影响机制探析——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0):48-59.
[2]袁厚群,钟宇菲,贺雪梅,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175+190.
[3]智杨,王绍宁,张伟,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无机化学党支部立足教学加强师德建设[J].高教学刊,2017(08):152-153.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新时代县域师德养成教育载体与方式创新研究”(编号XJK20CJC056)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师德;教育;创新;提升;教师
一、高中化学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以教师为本,而教师则以师德为本。师德是指教师体现出来的道德追求、道德感与思想行为规范的总和。通常来说,教师的师德主要为教师的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爱生爱校、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等。
首先,一名有仁爱之心、道德情操与理想信念的高素质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许多教师抛弃城市学校优厚的工资待遇而选择到边远地区教学,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奉献精神,学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教师最核心、最基础的个人素养就是爱,爱让教育更加美好;对学生的责任心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最基本要求,责任心让教育更加丰满。良好的师德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引导学生追寻正能量、树立正确三观。
其次,化学是一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实验教学对教师的师德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化学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做好繁杂且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实验准备工作做铺垫;还要关爱学生,做学生进实验室的安全把关者等。总之,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学生科研创新等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创新化学教师师德教育模式的路径
目前,我国师德教育存在教育课程不完善、教育資源不均衡、教学模式固化、教师对师德教育不重视、被动学习师德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创新教师师德教育模式的几个路径,以便有效提升教师师德。
(一)重视对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首先,化学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为人师表的自律意识与职业素养,这是加强化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严格把关,争取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化学教师队伍,在生活工作中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其次,学校要重视对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学校的培训与再教育不应当只重视化学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更要注重教师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学校可定期举行教研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师德师风等,日常还可积极在教师平台上发布正能量知识,这些对于坚定化学教师的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高校应结合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针对不同职责、不同岗位的教职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操守准则与职责规范,并完善师德素养的评价机制,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例如化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处理普通教师基本的价值观正确外,还要对其实验教学中要求的责任心、严谨性、安全意识等进行规范。
(二)创新师德教育内容
新时代的教师要塑造美的师德典范。首先,教师品格美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悦纳的精神与博大的胸怀,对一些调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以自己的情、才、德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感化与影响。其次,师德教育模式的内容还要注重教师的语言美。学生敏感的心灵可以准确感受到教师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对此,教师要掌握“动之以情”的情感美,学会用美的语言来承载美的品德,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来激活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信其道、敬其行、亲其师。例如化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化学教师用词要尽可能地准确精炼、规范严谨,表现出自然科学的语言美。另外,教师的形象美、板书美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总之,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师德教育内容不应只局限于对教师品格的教育,还要关注教师的语言、板书、形象等美的塑造,塑造美的师德典范。
(三)借助互联网创新师德教育模式
首先,传统的师德教育主要依赖于教材,而教师对教材中的内容缺乏二次创新和加工,无法适应新时期师范生对师德教育创新性、时代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综合道德品质的提升。互联网的开放性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结合师德教育的实际现状选择最新的教育资源。例如2020年6月贵州碧峰中学的正安老师在特大暴雨中,不顾个人安危从山洪中救出29名学生,是师德教育“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运用互联网资源,学校可将更多最新发生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师师德教育的资源,展开二次加工,以达到师德教育素材的创新。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师德教育平台从传统课堂转移到网络互动平台,借助网络平台,可由多所学校联合打造师德教育教师团队,互相合作研究,打造精品师德教育课程,并将课程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各高校教师共享、学习。总之,互联网时代创新了师德教育工作的教学形式,通过全媒体时代的QQ、微信、微博等全天候全覆盖的互动,并利用传媒图片、视频等对教学工作中的德育难点、时事热点等的跟踪分析指导,可培育出“以人为本”的师德教育文化生态圈,让师德的旗帜在校园中高高飘起。
三、结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创新与探索师德教育的实践路径,促进师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不断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与手段,是有效提升教师师德整体水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郭钰铭,左香华.教师核心素养对学生“学会学习”的影响机制探析——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0):48-59.
[2]袁厚群,钟宇菲,贺雪梅,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1):175+190.
[3]智杨,王绍宁,张伟,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无机化学党支部立足教学加强师德建设[J].高教学刊,2017(08):152-153.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新时代县域师德养成教育载体与方式创新研究”(编号XJK20CJC056)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