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西藏18所中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及资源建设现状的调研,探究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教学成果奖专项课题“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编号XZJKY11720)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設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大中学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力度,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意义重大。
一、探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我区部分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情况,探索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寻找提升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价值,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把行政人员从琐碎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有精力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研究,助力于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状调研
(一)教师信息化能力
通过走访了解到,各校教师大部分2000年后参加工作,这部分教师在大学期间都学习过计算机课程,掌握了相关知识,对计算机操作都比较熟悉,不到10%的教师是2003年后才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大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课,但每个学校都有个别老教师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不熟悉,对信息化教学软件不会用,也不愿意学。教师经常使用的信息化软件见图1。
在调研中,所有教师都会使用Microsoft Office或WPS Office办公软件的WORD基本功能进行教案、教学设计、试题等编写。对WORD功能熟悉程度中,非常熟悉占11.11%,熟悉且各类文字排版功能没有问题的教师占66.67%,一般仅会基本操作占22.22%;对EXCEL基本功能会使用的占83.33%,经常用于统计学生基本信息、教学成绩等资料,对于EXCEL数据分析功能大部分教师会进行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简单操作,对EXCEL功能熟悉度中没有教师能够做到每个选项卡中的功能都有所了解并会用函数进行统计和分析,会用菜单中提供的快捷键进行统计和分析占55.56%,仅会基本操作占44.44%;所有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即PPT制作基本课件进行教学演示,对PPT功能熟悉度中能熟练使用PPT模版占66.67%,能够做简单展示幻灯片占33.33%,对于课件文本优化设计、动画美化、图片精度处理等技术难度稍大的操作难以实现;会用音频软件辅助教学的教师占50%,但对音频能够进行录制、剪辑、编辑等处理的教师非常少;经常借助视频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占44.44%,但教师利用视频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等加工处理的能力非常欠缺;会用录屏及图形处理软件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教师占33.33%,但都停留在简单和一键处理等没有技术含量的水平上。
(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教学资源是指以图片、音频视频文件、文档为主的素材类教育资源。如各类教学用微课、素材、课件、试题、教案等。教师日常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来源见图2。教师教学使用的主要数字资源的类型见图3。
三、影响因素
(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1.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有待融合完善
所调研的学校都是区内比较知名的中学,学校软硬件代表区内中学的最高水平。在调研中,并没有出现集教学教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及分析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于一身的学校,所有学校都或多或少建有信息化系统,系统大都是购买的,不能与学校教学环境相适应,使用最多的是教学教务系统,大部分学校仅用于排课,日常管理还采用传统手段。部分学校有数字化办公系统、购买系统和自编系统,使用率都不太高(购买系统与学校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自编系统优化性能弱)。
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教学,软件系统缺少对学生的过程性管理的跟踪记录、学习成绩的管理及分析系统,缺少教师教学工作的过程记录、分析及评价系统。为了适应高考需求,大部分学校都有网上阅卷系统,所有全校性考试都采用网上阅卷,由于没有适合西藏学情的专用数据分析软件,阅卷系统所产生的数据缺乏详细的分析,数据分析还停留在手工分析上,不能很好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指导作用。
2.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教育教学有待融合完善
在校本资源建设方面,所调研的学校都建有自己的校本资源库,由于租用电信服务器费用高,服务器大都设在校内(2所学校租用电信服务器),资源库内容以教案、课件、试题为主,所有资源只是简单地积累,没有专业的使用和浏览次数的记录,都是以文件夹归整状态,没有形成简捷的目录供教师使用,由于查找麻烦(主要是只能针对标题联想内容,不能够直接预览),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大部分教师并不太愿意使用。
在网络资源使用方面,所有学校都与网络资源库(如学科网、中华资源库等)有合作,教师在该资源库享有免费使用权,但仅停留于下载教学设计、课件、试题上。教师自己出资购买数字资源不多,大部分教师习惯从百度文库和道客巴巴中下载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数据容量大,可选择多,但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差甚大,与所用教材的配套性不好,有的甚至与教学实际需求差距明显,不适用于我区课堂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素材使用。教师在下载这部分资源后如果不进行二次加工,不能满足我区课堂教学的需要。至于网络提供的其他资源,很难与本地教学接轨,教师凭借自身能力难以制作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音像资源、视频资料、微视频等。
除音、体、美、信息技术外,几乎所有学校使用部编教材的科目都订有一套教辅资料,随书配送与资料一致的光盘电子文档,便于教师有选择使用,但除公开课、汇报课等公开课外,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选择粉笔传统教学方式。 (二)教师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1.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急待提高
教师信息化基础弱,大部分教师信息化水平停留在会用WORD文字编排本科目的试卷及教学资源上,针对专业科目如图形等编辑只会复制别人现成资源,自己并不会制作;会用EXCEL统计学生成绩,进行简单的总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统计,不会使用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跟踪仅停留在感官认识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会用PPT制作简单的幻灯片,能够把视频、音频插入到PPT中播放,但对素材不会进行美化等编辑,PPT产生的效果有限;对于音频、视频的剪辑、编辑,屏幕的录制、简单动画的制作完全不会。这说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仅限于辅助教学,并不能把信息化资源和工具的多样性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應用水平偏低,要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2.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效果不佳
调研中,部分教师认为有些培训者经验不丰富,讲授内容不接地气,有些培训者专注于理论方面,缺少实际操作与应用,所讲授内容很难实践;有些培训在内容方面很好,很全面,实用性强,但在时间安排上与实际教学冲突,教师没精力沉下心来学习。调研中,61.11%的学校认为教师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77.78%的学校认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足以适应现有的教学需求,61.11%的学校认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升信息技能,66.67%的学校认为教师是被动参与和接受信息化能力培训,缺乏培训自主性,61.11%的学校认为缺少可参考的教学案例或其他资源。
四、对策及建议
江卫华等在《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一文中指出西藏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对策与措施应从加快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整体发展,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西藏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西藏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与扶持力度方面入手,以教育信息化实现西藏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1]。李文兵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指出应发挥政府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2]。
(一)建设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
1.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完善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对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化管理为教育教学服务。
(1)用信息化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提质增效。学校管理人员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方式,根据学校需要建立校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管理进行大数据收集处理,把教师信息、教师任课情况、教师日常工作检查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学业成绩等学校工作集中在一个管理系统中,不仅仅是以电子资料存档,更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在数据间建立关联,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让数据服务于教育教学,指导学校管理,逐渐由人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化,让信息化真正为学校管理服务。
(2)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促进学校教学准确增效。建设适合本校特点的可跟踪学生在校行为、消费等过程性管理软件,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跟踪内容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提供借鉴。
(3)提升信息化大数据对教学的分析力度。升级学生成绩过程性记录、学习成绩的管理及分析系统,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明确,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大数据分析教师对教学的定位与学生学习的能力是否契合,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清楚,能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为教师教学方向和重点提供保障,促进教与学的紧密结合。为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并对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鉴定和评价,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评价教师过程中提供借鉴,全面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教师。
2.构建适合本校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在原有校本资源库的基础上,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梳理归整,扩展重建。
(1)整理资源方便查找。组织教师对现有资源进行整理,形成简捷的目录,使其条理清晰,更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目录的确定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查阅喜好,可以按年级分类,如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第二章-第1节;可以按学科分类,如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3节;可以按资源类别分类,如课件、教学设计、单元测试、课堂训练等;也可以按资源类型分类,如微课视频、音频素材等。无论怎么分类,一定要让资源查找容易,使用方便。
(2)建设校本化优质资源。不论是学科资源还是媒体素材,对于早期教师收集不需要再进行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比较好的资源,直接归入资源目录;对于可以使用但与学校切合不太紧密的资源,鼓励优秀教师对当前资源进行加工,按学校实际进行修改,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优质教学资源,再纳入资源目录,成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校本化优质资源。
(3)建设区域优质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资源平台建设推进力度,解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常规“备上批辅考”各环节用时多,自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力少,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助力少的问题。当前自治区珠峰旗云平台在国家平台资源的基础上正在开发本地资源平台,但还需要加快推进速度,注重质量,早日为区内学校提供更多适合本地学校教学的优质资源,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
(二)提升教师教育信息能力
1.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思想
张波在《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基本功的新要求》一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具有自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基本功,教育信息化赋予‘三字一话’基本功以新内涵。”当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的形象工程,更要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融合,改变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形态,教学中要改变“一支粉笔话春秋”的状况,改变由于信息技术能力欠缺,操作不熟练和不会操作,不仅没有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大量重复的工作量,为教法研究、学情分析、学法研究提供时间保障和技术支持,还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使其工作更加繁杂和难懂的思想。因此,树立教师教育信息化思想,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至关重要。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各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层次差距大,有的教师大学期间就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计算机操作能力强,信息化技术知识接受快,提升快,有的教师毕业之后才接触计算机,有的教师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信息化技能仅停留于Office办公软件WOED和EXCEL简单的输入操作上,思想保守、封闭,对信息技术学习无欲望。因此,分层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至关重要,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国培计划(2016)”——西藏自治区林芝、那曲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培训中,从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信息技术专项能力、规划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全区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应用技巧涉及编辑文档、制作演示文稿、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加工图像、制作动画等多方面多个技巧;互动交流能力涉及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在线交流、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协同备课的组织与管理、思维导图及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Edmodo网络教学快速入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内容呈现的技巧等。内容非常实用,培训时大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一直保留着培训内容,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组织再学习。
中学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强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其价值。除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国培、区培计划外,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江卫华,胥建,苏肖萌,等.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1):54-58.
李文兵.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47-248.
【关键词】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教学成果奖专项课题“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编号XZJKY11720)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設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大中学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力度,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意义重大。
一、探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我区部分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情况,探索教育信息化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寻找提升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价值,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把行政人员从琐碎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有精力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研究,助力于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状调研
(一)教师信息化能力
通过走访了解到,各校教师大部分2000年后参加工作,这部分教师在大学期间都学习过计算机课程,掌握了相关知识,对计算机操作都比较熟悉,不到10%的教师是2003年后才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大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课,但每个学校都有个别老教师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对多媒体教学设备不熟悉,对信息化教学软件不会用,也不愿意学。教师经常使用的信息化软件见图1。
在调研中,所有教师都会使用Microsoft Office或WPS Office办公软件的WORD基本功能进行教案、教学设计、试题等编写。对WORD功能熟悉程度中,非常熟悉占11.11%,熟悉且各类文字排版功能没有问题的教师占66.67%,一般仅会基本操作占22.22%;对EXCEL基本功能会使用的占83.33%,经常用于统计学生基本信息、教学成绩等资料,对于EXCEL数据分析功能大部分教师会进行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简单操作,对EXCEL功能熟悉度中没有教师能够做到每个选项卡中的功能都有所了解并会用函数进行统计和分析,会用菜单中提供的快捷键进行统计和分析占55.56%,仅会基本操作占44.44%;所有教师都会用PowerPoint即PPT制作基本课件进行教学演示,对PPT功能熟悉度中能熟练使用PPT模版占66.67%,能够做简单展示幻灯片占33.33%,对于课件文本优化设计、动画美化、图片精度处理等技术难度稍大的操作难以实现;会用音频软件辅助教学的教师占50%,但对音频能够进行录制、剪辑、编辑等处理的教师非常少;经常借助视频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占44.44%,但教师利用视频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等加工处理的能力非常欠缺;会用录屏及图形处理软件对教学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教师占33.33%,但都停留在简单和一键处理等没有技术含量的水平上。
(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教学资源是指以图片、音频视频文件、文档为主的素材类教育资源。如各类教学用微课、素材、课件、试题、教案等。教师日常使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来源见图2。教师教学使用的主要数字资源的类型见图3。
三、影响因素
(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
1.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有待融合完善
所调研的学校都是区内比较知名的中学,学校软硬件代表区内中学的最高水平。在调研中,并没有出现集教学教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及分析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于一身的学校,所有学校都或多或少建有信息化系统,系统大都是购买的,不能与学校教学环境相适应,使用最多的是教学教务系统,大部分学校仅用于排课,日常管理还采用传统手段。部分学校有数字化办公系统、购买系统和自编系统,使用率都不太高(购买系统与学校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自编系统优化性能弱)。
学校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教学,软件系统缺少对学生的过程性管理的跟踪记录、学习成绩的管理及分析系统,缺少教师教学工作的过程记录、分析及评价系统。为了适应高考需求,大部分学校都有网上阅卷系统,所有全校性考试都采用网上阅卷,由于没有适合西藏学情的专用数据分析软件,阅卷系统所产生的数据缺乏详细的分析,数据分析还停留在手工分析上,不能很好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指导作用。
2.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教育教学有待融合完善
在校本资源建设方面,所调研的学校都建有自己的校本资源库,由于租用电信服务器费用高,服务器大都设在校内(2所学校租用电信服务器),资源库内容以教案、课件、试题为主,所有资源只是简单地积累,没有专业的使用和浏览次数的记录,都是以文件夹归整状态,没有形成简捷的目录供教师使用,由于查找麻烦(主要是只能针对标题联想内容,不能够直接预览),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大部分教师并不太愿意使用。
在网络资源使用方面,所有学校都与网络资源库(如学科网、中华资源库等)有合作,教师在该资源库享有免费使用权,但仅停留于下载教学设计、课件、试题上。教师自己出资购买数字资源不多,大部分教师习惯从百度文库和道客巴巴中下载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数据容量大,可选择多,但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差甚大,与所用教材的配套性不好,有的甚至与教学实际需求差距明显,不适用于我区课堂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素材使用。教师在下载这部分资源后如果不进行二次加工,不能满足我区课堂教学的需要。至于网络提供的其他资源,很难与本地教学接轨,教师凭借自身能力难以制作一些教学辅助工具,如音像资源、视频资料、微视频等。
除音、体、美、信息技术外,几乎所有学校使用部编教材的科目都订有一套教辅资料,随书配送与资料一致的光盘电子文档,便于教师有选择使用,但除公开课、汇报课等公开课外,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选择粉笔传统教学方式。 (二)教师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1.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急待提高
教师信息化基础弱,大部分教师信息化水平停留在会用WORD文字编排本科目的试卷及教学资源上,针对专业科目如图形等编辑只会复制别人现成资源,自己并不会制作;会用EXCEL统计学生成绩,进行简单的总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统计,不会使用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跟踪仅停留在感官认识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会用PPT制作简单的幻灯片,能够把视频、音频插入到PPT中播放,但对素材不会进行美化等编辑,PPT产生的效果有限;对于音频、视频的剪辑、编辑,屏幕的录制、简单动画的制作完全不会。这说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仅限于辅助教学,并不能把信息化资源和工具的多样性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應用水平偏低,要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2.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效果不佳
调研中,部分教师认为有些培训者经验不丰富,讲授内容不接地气,有些培训者专注于理论方面,缺少实际操作与应用,所讲授内容很难实践;有些培训在内容方面很好,很全面,实用性强,但在时间安排上与实际教学冲突,教师没精力沉下心来学习。调研中,61.11%的学校认为教师缺乏使用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77.78%的学校认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足以适应现有的教学需求,61.11%的学校认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升信息技能,66.67%的学校认为教师是被动参与和接受信息化能力培训,缺乏培训自主性,61.11%的学校认为缺少可参考的教学案例或其他资源。
四、对策及建议
江卫华等在《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一文中指出西藏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对策与措施应从加快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整体发展,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西藏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西藏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与扶持力度方面入手,以教育信息化实现西藏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1]。李文兵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指出应发挥政府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2]。
(一)建设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
1.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完善教育信息化软件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对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化管理为教育教学服务。
(1)用信息化管理促进学校管理提质增效。学校管理人员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方式,根据学校需要建立校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管理进行大数据收集处理,把教师信息、教师任课情况、教师日常工作检查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学业成绩等学校工作集中在一个管理系统中,不仅仅是以电子资料存档,更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在数据间建立关联,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让数据服务于教育教学,指导学校管理,逐渐由人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化,让信息化真正为学校管理服务。
(2)用信息化大数据分析促进学校教学准确增效。建设适合本校特点的可跟踪学生在校行为、消费等过程性管理软件,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进行总结,并对跟踪内容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提供借鉴。
(3)提升信息化大数据对教学的分析力度。升级学生成绩过程性记录、学习成绩的管理及分析系统,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明确,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大数据分析教师对教学的定位与学生学习的能力是否契合,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清楚,能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为教师教学方向和重点提供保障,促进教与学的紧密结合。为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并对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鉴定和评价,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评价教师过程中提供借鉴,全面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教师。
2.构建适合本校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在原有校本资源库的基础上,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梳理归整,扩展重建。
(1)整理资源方便查找。组织教师对现有资源进行整理,形成简捷的目录,使其条理清晰,更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目录的确定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查阅喜好,可以按年级分类,如高一年级-语文-必修2-第二章-第1节;可以按学科分类,如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3节;可以按资源类别分类,如课件、教学设计、单元测试、课堂训练等;也可以按资源类型分类,如微课视频、音频素材等。无论怎么分类,一定要让资源查找容易,使用方便。
(2)建设校本化优质资源。不论是学科资源还是媒体素材,对于早期教师收集不需要再进行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比较好的资源,直接归入资源目录;对于可以使用但与学校切合不太紧密的资源,鼓励优秀教师对当前资源进行加工,按学校实际进行修改,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优质教学资源,再纳入资源目录,成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校本化优质资源。
(3)建设区域优质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资源平台建设推进力度,解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常规“备上批辅考”各环节用时多,自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力少,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助力少的问题。当前自治区珠峰旗云平台在国家平台资源的基础上正在开发本地资源平台,但还需要加快推进速度,注重质量,早日为区内学校提供更多适合本地学校教学的优质资源,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
(二)提升教师教育信息能力
1.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思想
张波在《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基本功的新要求》一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具有自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基本功,教育信息化赋予‘三字一话’基本功以新内涵。”当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的形象工程,更要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融合,改变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形态,教学中要改变“一支粉笔话春秋”的状况,改变由于信息技术能力欠缺,操作不熟练和不会操作,不仅没有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大量重复的工作量,为教法研究、学情分析、学法研究提供时间保障和技术支持,还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使其工作更加繁杂和难懂的思想。因此,树立教师教育信息化思想,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至关重要。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各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层次差距大,有的教师大学期间就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计算机操作能力强,信息化技术知识接受快,提升快,有的教师毕业之后才接触计算机,有的教师对计算机一窍不通,信息化技能仅停留于Office办公软件WOED和EXCEL简单的输入操作上,思想保守、封闭,对信息技术学习无欲望。因此,分层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至关重要,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国培计划(2016)”——西藏自治区林芝、那曲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培训中,从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信息技术专项能力、规划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全区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应用技巧涉及编辑文档、制作演示文稿、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加工图像、制作动画等多方面多个技巧;互动交流能力涉及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在线交流、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协同备课的组织与管理、思维导图及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Edmodo网络教学快速入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内容呈现的技巧等。内容非常实用,培训时大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一直保留着培训内容,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组织再学习。
中学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强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其价值。除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国培、区培计划外,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江卫华,胥建,苏肖萌,等.西藏教育信息化进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1):54-58.
李文兵.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