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71655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50例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I。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1.35±0.48)cm,N,、N:淋巴结果样为阴性,行系统淋巴结清扫。单独离断切除肺段的动、静脉,通过肺段间的膨胀萎陷交界确定肺段平面,肺段间分离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平均手术(191.5±50.4)min,平均术中出血(49.2±54.6)ml,平均胸管引流(3±1)天。术中分离肺段间肺实质钉仓平均使用(3.9±0.8)枚。每例淋巴结清扫平均(12.6±2.8)枚,(6.0±1.5)组。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1.4个月。随访期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结合淋巴结清扫可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肌胰岛素抵抗在心肌缺血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组,每组24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缝扎术建立心肌缺血致心力衰竭模型.在离体心脏灌注工作试验中,测定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氧化率及其在胰岛素刺激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束时取心肌组织以免疫蛋白印迹杂交法检测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心肌梗死后导致心脏明显扩张、射血分数下降(<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ulmonary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的难治性并发症.早期发现的BPF,不伴有胸腔感染者,治疗效果较好.伴有胸腔感染的BPF,若胸腔感染引流不畅势必影响瘘口周围肉芽形成,影响瘘口的愈合,需联合脓腔引流、胸腔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全身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现将近年来肺切除术后BPF的手术修补与内镜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诊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中20例SVCS EBUS-TBN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35 ~ 77岁,平均(59.1 ±14.6)岁.上腔静脉周围病变短径1.69~9.50cm,平均(3.32±1.79) cm,其中6例隆凸下淋巴结肿大,短径1.73 ~3.01 cm,平均(
目的 探讨微创食管癌手术的医学经济学特点及解决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及开放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对影响住院总费用的相关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再将相关因子做为自变量,对住院费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合并内科疾病、住院天数、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按影响因素对住院费用的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术后并发症(β=0.439,P=0.00
目的 比较右胸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行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128例(微创组)与同期行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120例(传统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瓣膜病变、合并心脏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再次开胸止血、新发房颤、肺炎、脑血管意外、伤口愈合不良等)发
肺缺如(PA,pulmonary agenesis)是临床比较罕见的畸形,是指气管隆起以下无气道、血管组织及肺实质存在.最早系1例女性尸检时发现[1].缺如类型分为:双侧肺缺如、肺叶缺如或肺发育不良、单侧肺缺如[2].单侧肺缺如常合并其他如心血管、骨骼、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系统畸形[1,3-4].现就1994至2011年我们收治的6例单侧肺缺如患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道如下,结合国外文献复习提高
期刊
目的 探讨肺腺癌多位点EGFR基因突变及异质性存在状态及对患者整体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间76例Ⅲa期N2肺腺癌患者手术获取肺部原发灶组织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组织标本.通过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针对腺癌原发灶和配对淋巴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
目的 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72例PA/IVS患儿(婴),生后1天~5.2岁.平均(1.3±0.6)岁;三尖瓣(TV)中到重度反流58例;均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首次就诊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行BT分流术(A组)16例;体外
由中华医学会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CHC)2013”将于2013年8月8—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预防、转化与合作(HealthyHeart-BetterLife—Prevention,TranslationandCooperation)”为主题,全面展示心血管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新成就,介绍转化医学研究的新进展,探索未来的个体化
期刊
1959年,Carlens[1]采用特制的纵隔镜行纵隔组织活检,奠定了现代纵隔镜检查术的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其临床价值不断显现.电视纵隔镜的出现使得这一技术更加安全有效,已成为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分期的金标准[2-4].现将我们临床实践中有关电视纵隔镜手术的经验总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