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215例。按照病变部位分为嗜铬细胞瘤组(173例)及副神经节瘤组(42例),比较其临床特点。
结果215例患者中副神经节瘤42例,占19.5%。病变部位腹膜后最多见,占66.7%(28/42),膀胱19.0%(8/42),腹主动脉旁11.9%(5/42),盆腔2.4%(1/42)。69.0%(29/4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多达31.0%(13/42)为寂静性。经比较,两组间高血压比例、年龄、性别、病程、糖代谢异常、低钾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嗜铬细胞瘤组肾上腺素升高更为多见(13.4%比9.5%,P=0.004),副神经节瘤组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更多见(80.8%比59.2%,P=0.001);副神经节瘤组恶性比例更高(21.4%比4.6%,P<0.001),肿瘤直径更大[(6.67±3.24)cm比(5.55±2.76) cm,P=0.024),肿瘤体积最大者分别为18.0cm×18.0 cm×10.5 cm和14.0 cm×13.0 cm×7.0 cm,最小者分别为1.8 cm×1.3 cm×1.3 cm比1.2 cm×1.0 cm×1.0 cm。两组病理表现无明显差异。11.9%(5/42)的副神经节瘤首诊误诊或诊断不明确。
结论与嗜铬细胞瘤相比,副神经节瘤侵犯部位广泛,临床表现更多样,寂静性多见,瘤体更大,恶性比例更高。提高认识、早期识别、早期诊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