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本科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的衡量标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从创新与实践的角度探讨毕业论文的教学革新,使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阶段能够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广博知识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必须具备对问题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教学中毕业论文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正是检验该专业学生是否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的高等院校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实践技法的积累,缺乏理论知识积累和练习。因而面对毕业论文,感到无从下笔。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高校对艺术专业毕业论文重视不够。从教务部门到分院或专业都没有针对高艺术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毕业论文中的实际问题,而是把毕业论文安排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完成这样大而难的任务,使学生无能力和无时间去完成,使老师无时间和无法去指导好毕业论文。另外,管理部门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不力,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制度不规范,答辩、评阅走过场等。
2、学生在面临就业、升学等的压力,一方面对毕业论文在没有一点经验的基础上,仓促上阵,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平时的有效训练,中学教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造成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缺乏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
3、部分教师在指导观念上,只是停留在为了完成任务的水平上,有些敷衍了事;有的院校也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双师"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指导教师缺少研究和实践背景,指导效果较差。致使在选题上缺乏实用性,大部分题目是"空对空",脱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况且难易程度把握不好,学生很难完成,因此,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指导论文的不力或无力。
当前,面对社会发展处于快速与高效的阶段,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融汇"创意+工艺+市场"的整体思路进行实践演练,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创意、创新开发人才的迫切需求。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要以创新思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论文与设计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模式。
一、选题突出创新思维
一个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首先要源自于其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吻合毕业设计实践。只有通过设计创作实践才能使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开启创造性思维,发挥出一定的视觉表达和理论阐述能力。从以往情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且思想活跃,但其专业强调实用性的特点,在校四年中更多的是侧重于技能的训练,文化课基础较其他本科专业弱,其基本写作能力与理论论文的写作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如果毕业论文选题脱离了毕业设计,纯粹的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不仅内容上空洞、材料简单堆彻,甚至出现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的现象。同样,如果毕业论文选题过于具体化,如只是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描述或设计作品的简单说明,其结果往往使论文成为设计说明,达不到本科毕业生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失去学位论文的内涵。在此状况下,选题应注重艺术和人文结合,对设计中某元素的时代文化特征、某产品的审美价值评价,以及某一特定人群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等展开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转化为对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的现实指导。例如"某设计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内容写作,先是了解某设计元素的概念定义和发展历史等背景知识内容,其次需要对包装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市场上的该类产品感知、观察和调查,从中发掘创新元素。通过这些能让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索解答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对强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探索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论文的构思写作过程中,学生要亲自设计选题,搜集资料获得第一手数据,这有效地和积极地训练了组织能力。在整理文章结构和资料利用过程中,能提高其掌握研究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小组完成设计(论文)和交流答辩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现;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和综合,谋求解决实际问题作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写作应理论与实践相连
毕业论文中要完美呈现艺术与工艺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不能仅仅依靠毕业设计环节,它需要长期的教学积累。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应采用与企业合作,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包括行业专家和知名品牌企业设计师)联合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需求信息,学习实战应对经验。可将此纳入日常教学中逐步形成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模式及教学特色。也可以引入企业合作课题作为部分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和设计方案制定环节中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实际要求和消费需求,这样能够改变以往学生更多关注设计画稿,对产品的理解力匱乏的状况。操作方法主要根据企业实际产品设计任务,结合毕业设计具体要求,以市场流行为导向,突出创新。校企的合作、产学的结合可以给毕业设计提供一个直接面对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通道和平台,加速其毕业设计作品转化为商品。这种强调艺术与工艺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培养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行业和专业整体设计的理解力,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整体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扩展创新思路和手段,提高设计能力。同时对于论文的写作提供真实案例,也为理论层面的归纳和总结带来了实际参考。从而使学生写作更有的放矢,又提升设计的人文高度,与专业发展方向相一致。
因此,改变当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与教学的状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达到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阶段能够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把知识转化为实用技术能力的进程,不仅使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毕业设计的创作真正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台阶,也促进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设计艺术教育,2012(10).
[2] 郑晓静.探索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的新方法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
[3]叶云,袁心平. 现象学视野下的毕业设计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J].湖北社会科学,2012(3).
作者简介:
谢秋莎(1973年10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副教授,艺术设计专业,硕士。
项目:该文章是"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MSJG2016067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是具有广博知识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必须具备对问题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教学中毕业论文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正是检验该专业学生是否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的高等院校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实践技法的积累,缺乏理论知识积累和练习。因而面对毕业论文,感到无从下笔。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高校对艺术专业毕业论文重视不够。从教务部门到分院或专业都没有针对高艺术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毕业论文中的实际问题,而是把毕业论文安排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完成这样大而难的任务,使学生无能力和无时间去完成,使老师无时间和无法去指导好毕业论文。另外,管理部门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不力,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制度不规范,答辩、评阅走过场等。
2、学生在面临就业、升学等的压力,一方面对毕业论文在没有一点经验的基础上,仓促上阵,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平时的有效训练,中学教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造成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缺乏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
3、部分教师在指导观念上,只是停留在为了完成任务的水平上,有些敷衍了事;有的院校也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双师"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指导教师缺少研究和实践背景,指导效果较差。致使在选题上缺乏实用性,大部分题目是"空对空",脱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况且难易程度把握不好,学生很难完成,因此,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指导论文的不力或无力。
当前,面对社会发展处于快速与高效的阶段,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融汇"创意+工艺+市场"的整体思路进行实践演练,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创意、创新开发人才的迫切需求。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要以创新思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论文与设计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模式。
一、选题突出创新思维
一个适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首先要源自于其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并吻合毕业设计实践。只有通过设计创作实践才能使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开启创造性思维,发挥出一定的视觉表达和理论阐述能力。从以往情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且思想活跃,但其专业强调实用性的特点,在校四年中更多的是侧重于技能的训练,文化课基础较其他本科专业弱,其基本写作能力与理论论文的写作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如果毕业论文选题脱离了毕业设计,纯粹的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不仅内容上空洞、材料简单堆彻,甚至出现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的现象。同样,如果毕业论文选题过于具体化,如只是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描述或设计作品的简单说明,其结果往往使论文成为设计说明,达不到本科毕业生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失去学位论文的内涵。在此状况下,选题应注重艺术和人文结合,对设计中某元素的时代文化特征、某产品的审美价值评价,以及某一特定人群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等展开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转化为对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的现实指导。例如"某设计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内容写作,先是了解某设计元素的概念定义和发展历史等背景知识内容,其次需要对包装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对现有市场上的该类产品感知、观察和调查,从中发掘创新元素。通过这些能让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索解答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对强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探索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论文的构思写作过程中,学生要亲自设计选题,搜集资料获得第一手数据,这有效地和积极地训练了组织能力。在整理文章结构和资料利用过程中,能提高其掌握研究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小组完成设计(论文)和交流答辩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得以充分展现;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和综合,谋求解决实际问题作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写作应理论与实践相连
毕业论文中要完美呈现艺术与工艺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不能仅仅依靠毕业设计环节,它需要长期的教学积累。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应采用与企业合作,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包括行业专家和知名品牌企业设计师)联合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需求信息,学习实战应对经验。可将此纳入日常教学中逐步形成艺术设计专业的育人模式及教学特色。也可以引入企业合作课题作为部分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和设计方案制定环节中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实际要求和消费需求,这样能够改变以往学生更多关注设计画稿,对产品的理解力匱乏的状况。操作方法主要根据企业实际产品设计任务,结合毕业设计具体要求,以市场流行为导向,突出创新。校企的合作、产学的结合可以给毕业设计提供一个直接面对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通道和平台,加速其毕业设计作品转化为商品。这种强调艺术与工艺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培养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行业和专业整体设计的理解力,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整体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扩展创新思路和手段,提高设计能力。同时对于论文的写作提供真实案例,也为理论层面的归纳和总结带来了实际参考。从而使学生写作更有的放矢,又提升设计的人文高度,与专业发展方向相一致。
因此,改变当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与教学的状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达到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阶段能够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把知识转化为实用技术能力的进程,不仅使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毕业设计的创作真正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台阶,也促进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设计艺术教育,2012(10).
[2] 郑晓静.探索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的新方法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
[3]叶云,袁心平. 现象学视野下的毕业设计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J].湖北社会科学,2012(3).
作者简介:
谢秋莎(1973年10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副教授,艺术设计专业,硕士。
项目:该文章是"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MSJG201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