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聚会的风景总是难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一座大城,地铁立交桥穿越在红墙与摩天楼之间,无尽的喧闹的缝隙里,偶尔也嵌入若干僻静的场所,这些场所,除了置身高楼丛中那些盆景似的公园,便是类似公园的那些浓荫覆盖的大学校园了。说北京有一个大的“学术气场”,此话不假。我揣摩,这些气场的核心应该是在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宛若一块块磁铁,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向往者,他们在这里汇聚,汇聚碰撞出火花,从而构成了这座大城急匆匆的喧腾之外的静谧的风景——人们注意到,这就是所谓的北京的“学术气场”了。
  上面的这番话,是由王泉根教授的新著引起的,他的书名就叫《北京的“学术气场”》,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都围绕着这个“场”展开。他写京城里各式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写“黑五月”(大学流行的戏谑语)里一场又一场的论文答辩会、写教授们优雅的或杂乱的客厅、写忙碌的刊物编辑部,以及写茶聚、写书市,写文人们的温情的或随意的往来。他展示的是那些有异于官场、商场或游艺场的别样的风景,篇页间散发着浅浅淡淡的书香墨韵。因为同是学界中人,活动的内容和场所大抵相近,王泉根所展示的这些场景都是我所熟悉的、所经历的,因此也是感到格外亲切的。王泉根就用这些笔墨来传达他对北京这一“气场”的深深的情感。他说:气场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彼此激发、辩驳、切磋、对话、守望的平台与场景。它会让你想起你就是其中一份子,时刻提醒着你的身份与担当。
  王泉根写的,不仅是我所经历的,更是我所想说的。我读他的文章,就像是我在北大校园的某一间客厅,某一座茶室,某一场饭局上所感受到的,也许这些就是我在燕园的林荫道旁偶遇老友,倚车晤谈而忘归的一个情景。我不把他的散文随笔当作一般的作品来读,在我,是因为他的言谈深得我心而有如对故人——尽管他比我年轻——的感觉。王泉根写过许多书,有关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有关于中国姓氏研究的,也有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说的,那些著述,都凝聚着作为学者的专业性,体现他精深的学养,这本书与之相通,尽管他标明是散文随笔,但我却在这些原本长于抒情的文体中,依然看到了他作为学者对于事物的观察与省思的特点。
  他为这些文章融进了许多议论和辨析,从而在感性中融进了理性的成分。这造成了他文章的一种特殊魅力。他的这些观察与思考,总围绕着读书、写书、评书以及与书斋、课堂、讲席相关的场面而展开,言说总与文人生平逸事息息相关。这是文集中最耐人欣赏与回味的部分——尽管他的抒情文字,如“曹娥江的回忆”中的那些文字,也都饱含着温情与暖意,但相较而言,我似乎更喜欢他的这些与他现今的工作环境紧密联系的随笔,从隐秘的愿望说,特别看重他的文字中流露出来的“书斋趣味”,那些书面的和口头的逸闻趣事,那些咖啡厅和茶座上香气氤氲中的奇思异想,阅读在此时成了一场欢愉的精神盛宴。
  他以他所生活、工作的校园为核心,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是他亲身闻见,有的是他阅读心得,有的则是场内场外的闲谈偶拾,纵横交错,终成美文。大抵总以校园、学界、文友、读书诸项为核心,就总体而言,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文”字而展开,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他写了许多学界前辈的印象记,有的是他直接接触,是第一手印象,有的则是间接获得。文集中有许多前辈学人:冯友兰、郑逸梅、钱钟书、季羡林、王瑶、陈伯吹、吴宓等,其中尤以写吴宓先生的居多,就我读到的至少已有五六篇,可见他对吴先生的景仰之情。其中的《谁是中国最博雅的教授》一文,以众学者品茗清谈论学,“公推”吴宓为“中国最博雅汇通的教授”为题旨。
  王泉根的随笔,传达的不仅是情感,更有一种与学问相关的理念,推崇吴宓即是一例。他有感于今日学界与往哲之间的差距,引前人以为今人之鉴,这是他用意所在,前面举的关于吴宓的言谈即是。在论述中,他无意间发挥了他治学研究的习惯,综合归纳吴先生治学的若干特点,由此指明不同学者在“会通与专业”、“志业与职业”、“有我与无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他在标举吴宓治学的“有我”境界之后,历数当下一些学者治学“无我”的弊端,指出:“无我是一种自卑与失落。由于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言说不敢负责,因而无我者的笔下往往貌似惊人,实质满纸虚空:或堆砌术语,新名词新概念轰炸,借以张目(其实连他自己也没搞懂);或拉出几位洋人,罗列若干伪注,借以唬人……”他总是有所为而发。
  由此可以看出王泉根的为文之道,他不事空谈,往往在看似碎笔闲墨中遥有所指,必以针砭时弊为旨归。他关心的是文脉的传承与发扬,或以古喻今,或发微杜渐,总是让人在轻松随意的谈论中,感受到为学、为文、为人的道理。当然,因为他“重理”,难免“轻情”,除了那些抒写曹娥江以及父亲等文字外,大抵也还是偏重学术和教育的凝重的话题,这些话题是我所感到兴趣和亲切的——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业界中人,从事的职业相同,经常念想的也总是如此这般。但换位想象一般的读者,那感受也许会有不同,也许会因之感到隔膜和陌生。
  不过,我要强调的是,作为一名读者,对这本书是非常地欣赏和喜悦的。那些熟悉的会场和课堂,那些熟悉的热烈的、冷静的甚至是尖锐的交谈和驳难,还有那些香气氤氲的咖啡座,觥筹交加的诗酒酣畅,那些岁月中的聚会,那些无所不在的充满自由精神的宽广的“气场”,总是这般地令人难忘和神往。
其他文献
“我的祖父周莲波公在老家,因原宅过于简陋,他亲到南京向临时政府申请,购买这所已经颓败的都司衙门旧居,以廉价获得。于是祖父大兴土木,拆除碉堡等军事设施,改建亭榭,增设住宅书馆,再广植果木、园艺。大伯父再于杭州物色古董、字画、图书运至故里,俨然成为古镇世家,祖父改题居处为‘晦侬别墅’,以诗礼、耕读治家。衙门的刀光剑影,已成为蕴藉的诗情画意。”不需高旷,但求雅致,正是从这段文字,我走入“晦侬”,走近周素
翻开世界文明史关于巴比伦和亚述的篇章,几十年不变的“专制统治”、“等级制度”、“奴隶制”和“灌溉农业”等论述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随着越来越多的楔形文字原始文献为我们所熟知,更重要的是随着研究方法论的不断丰富,研究视角的“多方位”,以及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亚述学研究领域,有关巴比伦和亚述文明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本书力图根据楔形文字原始文献,援用社会科学理论,揭示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巴比伦与
当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是振奋人心的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让世界各国都关注的现象。然而,当代文化领域和电影从业者,都很少提及“艺术”二字了,电影似乎离“艺术”越来越远,就好像文学作品离“文学”越来越远一样,开始浮躁,开始忘本。  电影本身是多属性、多身份的。它是娱乐,是艺术,是商品,是当代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个支撑产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让大家都去做“穷艺术家”,电影需要的是一个更
哈佛是世界一流学府,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无疑是所有青年学子的梦想。就上本科来说,进入哈佛本科生学院(Harvard College),就成了站在哈佛门外的人们所谈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的大学是“考”上的,一次高考基本确定终身。而美国大学特别是像哈佛这样的一流高校,则不是依靠考试来决定的,但就其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来说,则绝对高于中国高考对于考生的要求——因为学生要接受的是全面的考察与检阅。  想必
雁阵长空,漫山枫叶如醉。  1991年秋,已经垂暮之年的康克清老人健康状况欠佳,身患多种疾病,精气神远不如从前,根据医嘱,她已经很少出门参加外面活动了。但是有一天,她却显得非常的兴奋,非要出去参加一个颁奖仪式,我们这些在她身边工作的人自然是出来,千方百计地阻挡和劝阻。这是一个什么活动呢,怎么会引起她这么大的兴致呢?  原来,这年秋天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了一项“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一书开头,作者便如此定义全球媒体所面对的剧变现实。在重大变革、激烈竞争、深度整合、局部洗牌的现代舆论之海中,传统媒体又应去向何方?该书作者以一名资深记者和世界级媒体掌舵人的身份,为中国媒体规划了崭新的航程。  变局之帆  这个世纪对媒体从业者来说,正如狄更斯所言是最好也最坏的时代,也正如在这二百多页文字中可以同时嗅到作者的雄心与危机感一样。这个
系统方法,包格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都是自然料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方法论。现在把它用于看书学习,不过是取其科学精神而已。  一、目的性  一个人无论想什么,干什么,总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毫无目的,那就干不成事。但是,有两句谚语,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人因此认为不需要什么目的,也有可能“瞎猫碰着死老鼠”。这是对事情未加深究之谈。“有意栽花花不发”,是因为条件不具备或方法
壹  老舍出身寒门,长于贫困,是地道的草根作家。大杂院的生活经历对其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是老舍之为老舍——老舍的情感倾向、个性气质、生命形态、人生选择以及创作追求、作品风格、文化品味、成败得失等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他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创作风格和审美追求迥异于其他作家的重要原因。大杂院出身是走进老舍、解读老舍的原始密码。  比如说,老舍创作风格的“大众化”问题,这是由语言风格、 审美情趣、人
《重启改革议程》,吴敬琏、马国川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2月版  吴敬琏曾说:“我个人的生命是同中国改革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多年来,他一直站在改革前沿,他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一个月中,吴敬琏与马国川的新书《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更名为《重启改革议程》重版(三联书店2013年1月版),原书名“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成为副题。  “难得的改革窗口
世界华文文学,正在地球上滚滚流动。其中的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就是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新移民文学”。  百年沧桑的历史长河  任何一个文学浪潮的兴起,都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我们鸟瞰“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时候,只要回首百年历史,就能听到那真切的历史钟声的回响,看到那清晰可辨的血脉源流。  回望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文坛,正是借着庚子赔款后的滚滚留学浪潮,直接催生和影响了整个现代文学的华丽局面。虽然在“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