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历届考生的经验,提炼出高考答卷的策略,简言之,答案中应紧扣“三个循环”、“四先四后”和“一慢一快”。其具体内容是:第一循环,通览全卷,知题之深浅。第二循环,先易后难,全面答题。第三循环是复查检漏,力争多得分。“四先四后”是指: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后低,即对难题,选择较高分的题下手;先同后异,将同类型的题放在一起作,有利于唤醒记忆。“一慢一快”说的是审题要慢,答题要规范快速。在做题时要注意抓好审题、答题、攻克难题和最后检查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审题
1.开考前,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生疏难做。
2.看清题目要求。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3.看清题目本身。要看清符号。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所不同。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考生应从题目的文字叙述,或从给出的示意图中去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要记住
题意,在头脑中保持课题清晰、完整的印象。不能瞎子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个环节:答题
1.稳定情绪,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增加大脑的供氧,尽快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2.合理分配时间。现在的考试都是限时考试,既考答题的准确度,又考答题的速度,要求既快又准确。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
3.先易后难。拿到考卷,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这不但是经验之谈,而且符合心理学原理。刚进考场时,人的心情都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小题越多,拿到的分数也就越多,心里就越有底。
4.准确快速解题。在认真审题后,要力求答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提高效率。每道题求解的原始式尤其要注意准确性。这就要求平时应掌握好“双基”,养成周密思考、严谨解题的好作风,克服一知半解,好高鹜远的习气。
5.遇难题,先跳过去。因为思维卡壳或其他原因,一时解不出某一题,不要过多地纠缠,浪费时间。待其他会做的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攻它。
6.草稿纸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草稿纸上的字迹要清楚;标明题号,以备自己检查时用;选择题也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的论证过程;草稿纸上做好后,应立即抄到正式卷子上,并应准确无误。
7.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答案布局合理,保证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表明,一个人对某人有了一定认识后,会影响到对该人其他方面的认识和评价。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人家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糊涂者的
得分差上加差,两者分数比客观分数的差距拉得更远了。
第三个环节:攻克难题
高考中遇到疑难题是正常现象。如遇这种情况,一要冷静对待,不必紧张。须知我感棘手的,别人未必不费工夫。二要暂时放下,迂回包抄。前面讲按题序解答,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有的考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就遇到难点,这时就应暂且将难题记下,跳过去先抢易做可得分的,然后视时间多少,再回过头来收拾疑难题。高考分数多一分,人生道路便不同,因此,能否突破难题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每位考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难;要易,大家易。这样一想,考题再难也不足畏惧了。在思路上可以这样考虑:分析这道题难在哪里?命题意图是什么?存在哪些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有哪些依存、制约关系?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来解题?对于“从不相识者”,应设法转化为已相识的问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第四个环节:检查
高考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没有做完所有试题,也要抽出15分钟做最后的复查。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有:
1.浏览。对整份试卷做个粗略的检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是不是所有题目都答了,是不是按要求做了,有没有弄错题号的。另外在检查卷面时,还要检查卷面背面有答题。
2.逆向检查。这种方法在理科各学科中用得比较多。原来用加法,检查时用减法;原来用乘法,检查时用除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错误的思维定势,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方
3.变换方式检查。如果某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在检查时就换一种解法,以判断原来解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方法适宜检查演算和证明题。这种检查法有一定难度,且要有充裕的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检查时不要轻率地改动原来的答案。一般来说,在模棱两可、不能对知识作正确回忆,而且自己也无法进行检验与推导的时候,宁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
第一个环节:审题
1.开考前,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生疏难做。
2.看清题目要求。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3.看清题目本身。要看清符号。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所不同。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考生应从题目的文字叙述,或从给出的示意图中去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要记住
题意,在头脑中保持课题清晰、完整的印象。不能瞎子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二个环节:答题
1.稳定情绪,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增加大脑的供氧,尽快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2.合理分配时间。现在的考试都是限时考试,既考答题的准确度,又考答题的速度,要求既快又准确。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
3.先易后难。拿到考卷,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这不但是经验之谈,而且符合心理学原理。刚进考场时,人的心情都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小题越多,拿到的分数也就越多,心里就越有底。
4.准确快速解题。在认真审题后,要力求答题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路,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且书写清楚,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提高效率。每道题求解的原始式尤其要注意准确性。这就要求平时应掌握好“双基”,养成周密思考、严谨解题的好作风,克服一知半解,好高鹜远的习气。
5.遇难题,先跳过去。因为思维卡壳或其他原因,一时解不出某一题,不要过多地纠缠,浪费时间。待其他会做的题完成后,再回过头来攻它。
6.草稿纸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草稿纸上的字迹要清楚;标明题号,以备自己检查时用;选择题也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的论证过程;草稿纸上做好后,应立即抄到正式卷子上,并应准确无误。
7.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答题时要注意字迹清楚,标点正确,答案布局合理,保证整张试卷卷面的整洁美观。这除了能得到客观上的好分数外,还能得到主观上的“感情分”。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表明,一个人对某人有了一定认识后,会影响到对该人其他方面的认识和评价。阅卷老师在枯燥、单调的批改过程中,看到整洁美观的卷子,会产生赏心悦目的舒适感觉,会觉得这考生不错,其他能力也肯定比人家好,于是卷面清楚者的得分好上加好,糊涂者的
得分差上加差,两者分数比客观分数的差距拉得更远了。
第三个环节:攻克难题
高考中遇到疑难题是正常现象。如遇这种情况,一要冷静对待,不必紧张。须知我感棘手的,别人未必不费工夫。二要暂时放下,迂回包抄。前面讲按题序解答,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有的考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就遇到难点,这时就应暂且将难题记下,跳过去先抢易做可得分的,然后视时间多少,再回过头来收拾疑难题。高考分数多一分,人生道路便不同,因此,能否突破难题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每位考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难;要易,大家易。这样一想,考题再难也不足畏惧了。在思路上可以这样考虑:分析这道题难在哪里?命题意图是什么?存在哪些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有哪些依存、制约关系?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来解题?对于“从不相识者”,应设法转化为已相识的问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第四个环节:检查
高考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没有做完所有试题,也要抽出15分钟做最后的复查。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有:
1.浏览。对整份试卷做个粗略的检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是不是所有题目都答了,是不是按要求做了,有没有弄错题号的。另外在检查卷面时,还要检查卷面背面有答题。
2.逆向检查。这种方法在理科各学科中用得比较多。原来用加法,检查时用减法;原来用乘法,检查时用除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错误的思维定势,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方
3.变换方式检查。如果某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在检查时就换一种解法,以判断原来解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方法适宜检查演算和证明题。这种检查法有一定难度,且要有充裕的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检查时不要轻率地改动原来的答案。一般来说,在模棱两可、不能对知识作正确回忆,而且自己也无法进行检验与推导的时候,宁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