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地方公办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的动机、考研存在的问题,建议从树立正确择业观、分类培养、合理确定目标、开展心理教育四个方面制定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科生 考研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078-02
中国考研网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比2010年的140.6万增加了97.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0万人。[1]考研人数居高不下,“考研热”成为本科高校的一大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比率也快速增长,为更好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学生考研现状,本文通过访谈方法对考研学生进行了解。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际访谈法,以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63名2015级学生为调研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226份,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82.89%。因时间有限,访谈仅限于各专业部分考研专业学生。
一、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动机
1.提升学历,增加就业优势
问卷分析显示,为增加就业优势而选择考研的同学占总考研人数的63%,这是所有影响考研因素中占比最大的因素。与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关。自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近4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工科行业,因对技术要求高,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对大部分工科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想在一出校门就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导致更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选择考研。
2.缓解就业压力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575.4万,2018年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20万人[2],在这九年里,毕业生平均每年增加27.2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闻的广泛宣传,也让部分在校表现平平的毕业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感觉无业可就,进而选择考研,缓解压力。
3.名校情结和父母期望
“学而优则进名校”观念也深深地印在高中毕业生头脑中,名校情结根深蒂固在学生和父母心中。根据对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被调研学生入学成绩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高于湖北省一本线几分进来的,最低分数也只比一本线低10分以内。访谈了解到,认为自己是因高考落榜而到这里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自己如果发挥正常,很可能就在“985”或者“211”高校就读,考研则是给了他们圆“名校梦”的另一次机会。此外,部分父母和亲戚也认为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试一试,不断地为其灌输考研成功后有广阔就业前景的思想,导致部分学生因父母的期望而选择考研。
4.相关专业兴趣
专业兴趣可以分为对本专业兴趣,或者对非本专业兴趣。对本专业依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认为在本科期间所学不足以满足其需要,所以在本科结束后选择考研,满足自己对专业的求知欲望,更好地钻研学术。而对本专业不够感兴趣的学生,因高考落榜或调剂而到本专业,且中途也未转专业,毕业时不愿“将就”,考研是其实现自己专业愿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存在的问题
调查和访谈了解到,考研是很多同学的梦想,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主要存在考研方向较为迷茫、考研个人毅力不够以及考研成功率不高三个方面问题。
1.考研方向较为迷茫
调研和访谈发现,很多考研同学对考研方向比较迷茫,主要表现在考研目的不够明确和考研方向选择上。
考研目的不够明确。部分同学是考研是因“随大众”心理,因大三下学期课程较少,很多非考研学生整天无所事事,受周围人考研影响,转而加入考研大军;只有少部分同学是因为有了明确方向,才决定考研。
考研方向选择迷茫。具体分为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两方面。对本专业考研学生而言,其迷茫较少,选择考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研究生;对非专业考研学生而言,在具体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障碍,主要是因为平时积累不多,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竞争优势不足。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则是众多考研学生的纠结之处。很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内心的名校情结,大多数学生考研意向是“985”“211”高校,对于一般的省属高校,则考虑较少,但又害怕考研失败。此外,部分考研同学对学校的信息搜集并不充分,多是依靠往届学生的考研经验而选择学校,容易出现扎堆报考的现象,同班同学之间存在竞争。
2.考研个人毅力不够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耐得住“寂寞”。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因为考研战线较长,感觉整天泡在图书馆很无聊而选择放弃;还有同学因听到周围同学找到好工作或好的实习单位而动摇;有部分同学因为英语科目实在是太难而选择放弃,等等,中途放弃考研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个人毅力不够,意志不够坚定。
3.考研成功率不高
信息工程学院这三年的考研数据显示,考研成功率是呈下降趋势,2016年考研成功率是15.32%,2017年考研成功率为14.7%,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报考学校和能力不匹配。部分学生没有准确衡量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过多的学校,导致考研失败;二是因考研学校信息较为封闭,很多學生扎堆报考同一学校,比如很多学生选择武大、华科相同专业,自相竞争,降低了考研成功率;三是部分学生是为了实现父母和亲戚的期望而考研,抱着“不求能过,只求经过”的心态,也降低了考研成功率;四是现在很多高校都倾向于招本校学生,保研学生占用的名额较以往更多,外校招生人数逐渐减少;五是竞争压力大,数据显示,全国考研人数平均每年增加约10万人,而在录取人数上,2016年为58.98万人,相比2010年的47.4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5万人。[3]报名人数严重超过录取人数,致使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研成功率下降。 三、提升本科高校工科学生考研成功率的建议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现状,本文从树立正确择业观、分类培养、合理确定目标、开展心理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1.正确看待学历,树立正确择业观
在当前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大学教育更像是一个加工厂,加工者注重产量的提升,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种类,致使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面对挫折的勇气,却仍旧希望自身可以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获得安全的保证。[4]然而,进入社会后,学历不再是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因此,要从大学伊始,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成绩和文凭,帮助其树立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竞争意识,使大学生走出盲目的“考研热”误区。同时,大力弘扬职业无贵贱之分,各行各业都可以出人才的理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2.分类培养,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类培养体系是高校以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为原则,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根据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培养方案,在校生大四开有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考研和就业进行指导。工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别较大,因此,对毕业生进行考研和就业分流,分类培养,对考研学生,从考研准备、考研心理调适、考研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训练,并邀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考研复习和报考选择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也是缓解当前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实现精细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考研引导,合理确定目标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研是其人生的重要抉择之一,因此要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然而,大部分工科学生因名校情结和学历提升原因,抱着搏一搏的心理,加上心高气傲,对考研学校的选择容易盲目乐观。学校应该进行合理的考研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进行去名校情结引导。虽然学校对个人今后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后期发展更多的需要看个人的专业实力和努力程度。因此,引导考研学生根据个人综合实力,合理确定考研城市和考研学校,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求热门城市和名校情结。二是考研学校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应该抱着考上的心理去面对,而不是试一试的心理,要对自己的时间和选择负责。三是进行分散报考教育。同班同学如果选择相同的考研学校和专业,会形成互相竞争的不良局面,不利于考研信息共享,而分散报考,则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考研梦想,也可以提高学院的考研成功率。
4.开展心理教育,保持健康心态
心理学家曾对考研学生调查发现,目前考研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在抑郁情绪方面非常严重,其中男女抑郁症状总的比率分别高达69.9%和72.4%。[5]这主要是因为考研学生肩负了太大的心理和学习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未能及时释放,导致抑郁症状产生。考研与高考既相同又有区别:相同点是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去学习;不同的是,高考时有家长和教师督促大家学习,而考研则完全凭借自律去学习,需要极大的恒心和毅力,同时还要抵御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诱惑和身边就业单位较好同学带来的压力。三者共同作用下,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的心理问题。高校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要重点关注考研學生各种心理问题,成立相应的辅导团队,对考研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常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自我调整。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减轻其压力,将问题处理在萌芽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3]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2017.http://www.eol.cn/html/ky/2017report/page1.shtml#1.1.
[2]教育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OL].2017-12-06.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712/t20171206_320700.html.
[4]王丽君.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探索[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版,2010(4):3-4.
[5]林自强.对考研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以韶关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150-152.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工科生 考研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078-02
中国考研网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比2010年的140.6万增加了97.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0万人。[1]考研人数居高不下,“考研热”成为本科高校的一大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比率也快速增长,为更好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学生考研现状,本文通过访谈方法对考研学生进行了解。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际访谈法,以湖北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63名2015级学生为调研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226份,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82.89%。因时间有限,访谈仅限于各专业部分考研专业学生。
一、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动机
1.提升学历,增加就业优势
问卷分析显示,为增加就业优势而选择考研的同学占总考研人数的63%,这是所有影响考研因素中占比最大的因素。与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关。自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近4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工科行业,因对技术要求高,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对大部分工科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不继续深造,想在一出校门就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导致更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选择考研。
2.缓解就业压力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575.4万,2018年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20万人[2],在这九年里,毕业生平均每年增加27.2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闻的广泛宣传,也让部分在校表现平平的毕业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感觉无业可就,进而选择考研,缓解压力。
3.名校情结和父母期望
“学而优则进名校”观念也深深地印在高中毕业生头脑中,名校情结根深蒂固在学生和父母心中。根据对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被调研学生入学成绩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高于湖北省一本线几分进来的,最低分数也只比一本线低10分以内。访谈了解到,认为自己是因高考落榜而到这里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自己如果发挥正常,很可能就在“985”或者“211”高校就读,考研则是给了他们圆“名校梦”的另一次机会。此外,部分父母和亲戚也认为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试一试,不断地为其灌输考研成功后有广阔就业前景的思想,导致部分学生因父母的期望而选择考研。
4.相关专业兴趣
专业兴趣可以分为对本专业兴趣,或者对非本专业兴趣。对本专业依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认为在本科期间所学不足以满足其需要,所以在本科结束后选择考研,满足自己对专业的求知欲望,更好地钻研学术。而对本专业不够感兴趣的学生,因高考落榜或调剂而到本专业,且中途也未转专业,毕业时不愿“将就”,考研是其实现自己专业愿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存在的问题
调查和访谈了解到,考研是很多同学的梦想,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主要存在考研方向较为迷茫、考研个人毅力不够以及考研成功率不高三个方面问题。
1.考研方向较为迷茫
调研和访谈发现,很多考研同学对考研方向比较迷茫,主要表现在考研目的不够明确和考研方向选择上。
考研目的不够明确。部分同学是考研是因“随大众”心理,因大三下学期课程较少,很多非考研学生整天无所事事,受周围人考研影响,转而加入考研大军;只有少部分同学是因为有了明确方向,才决定考研。
考研方向选择迷茫。具体分为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两方面。对本专业考研学生而言,其迷茫较少,选择考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研究生;对非专业考研学生而言,在具体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障碍,主要是因为平时积累不多,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竞争优势不足。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则是众多考研学生的纠结之处。很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内心的名校情结,大多数学生考研意向是“985”“211”高校,对于一般的省属高校,则考虑较少,但又害怕考研失败。此外,部分考研同学对学校的信息搜集并不充分,多是依靠往届学生的考研经验而选择学校,容易出现扎堆报考的现象,同班同学之间存在竞争。
2.考研个人毅力不够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要耐得住“寂寞”。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因为考研战线较长,感觉整天泡在图书馆很无聊而选择放弃;还有同学因听到周围同学找到好工作或好的实习单位而动摇;有部分同学因为英语科目实在是太难而选择放弃,等等,中途放弃考研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个人毅力不够,意志不够坚定。
3.考研成功率不高
信息工程学院这三年的考研数据显示,考研成功率是呈下降趋势,2016年考研成功率是15.32%,2017年考研成功率为14.7%,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报考学校和能力不匹配。部分学生没有准确衡量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过多的学校,导致考研失败;二是因考研学校信息较为封闭,很多學生扎堆报考同一学校,比如很多学生选择武大、华科相同专业,自相竞争,降低了考研成功率;三是部分学生是为了实现父母和亲戚的期望而考研,抱着“不求能过,只求经过”的心态,也降低了考研成功率;四是现在很多高校都倾向于招本校学生,保研学生占用的名额较以往更多,外校招生人数逐渐减少;五是竞争压力大,数据显示,全国考研人数平均每年增加约10万人,而在录取人数上,2016年为58.98万人,相比2010年的47.4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5万人。[3]报名人数严重超过录取人数,致使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研成功率下降。 三、提升本科高校工科学生考研成功率的建议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现状,本文从树立正确择业观、分类培养、合理确定目标、开展心理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1.正确看待学历,树立正确择业观
在当前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大学教育更像是一个加工厂,加工者注重产量的提升,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种类,致使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面对挫折的勇气,却仍旧希望自身可以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获得安全的保证。[4]然而,进入社会后,学历不再是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因此,要从大学伊始,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成绩和文凭,帮助其树立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竞争意识,使大学生走出盲目的“考研热”误区。同时,大力弘扬职业无贵贱之分,各行各业都可以出人才的理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2.分类培养,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类培养体系是高校以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为原则,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根据湖北经济学院学生培养方案,在校生大四开有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考研和就业进行指导。工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别较大,因此,对毕业生进行考研和就业分流,分类培养,对考研学生,从考研准备、考研心理调适、考研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训练,并邀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考研复习和报考选择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也是缓解当前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实现精细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考研引导,合理确定目标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研是其人生的重要抉择之一,因此要全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然而,大部分工科学生因名校情结和学历提升原因,抱着搏一搏的心理,加上心高气傲,对考研学校的选择容易盲目乐观。学校应该进行合理的考研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进行去名校情结引导。虽然学校对个人今后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后期发展更多的需要看个人的专业实力和努力程度。因此,引导考研学生根据个人综合实力,合理确定考研城市和考研学校,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求热门城市和名校情结。二是考研学校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应该抱着考上的心理去面对,而不是试一试的心理,要对自己的时间和选择负责。三是进行分散报考教育。同班同学如果选择相同的考研学校和专业,会形成互相竞争的不良局面,不利于考研信息共享,而分散报考,则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考研梦想,也可以提高学院的考研成功率。
4.开展心理教育,保持健康心态
心理学家曾对考研学生调查发现,目前考研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在抑郁情绪方面非常严重,其中男女抑郁症状总的比率分别高达69.9%和72.4%。[5]这主要是因为考研学生肩负了太大的心理和学习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未能及时释放,导致抑郁症状产生。考研与高考既相同又有区别:相同点是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去学习;不同的是,高考时有家长和教师督促大家学习,而考研则完全凭借自律去学习,需要极大的恒心和毅力,同时还要抵御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诱惑和身边就业单位较好同学带来的压力。三者共同作用下,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的心理问题。高校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要重点关注考研學生各种心理问题,成立相应的辅导团队,对考研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常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自我调整。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减轻其压力,将问题处理在萌芽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3]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数据调查报告[EB/OL].2017.http://www.eol.cn/html/ky/2017report/page1.shtml#1.1.
[2]教育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OL].2017-12-06.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712/t20171206_320700.html.
[4]王丽君.大学生考研与就业分类培养探索[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版,2010(4):3-4.
[5]林自强.对考研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以韶关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150-15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