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收藏也打假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籍收藏史。时至今日,不仅宋版书价超黄金,明版书的市价亦可与金价比肩。而大量与古书有关的近代书籍和广告画,也成为大众收藏的新宠。
  像所有的收藏品一样,市场需求是使造假者疯狂的动力。而造假成本最低,市场需求最广泛的,当数低价收藏品。近现代书籍报刊和广告招贴画正符合这个特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旧货市场刚出现时,尚能见到清代的、民国时期的广告招贴画,以民国时期居多,市价几角钱一张。只是收藏者稀少。90年代中期,市场中还能见到真品,民国时期的一张广告画40元左右。当时,对广告招贴画的收藏南方盛于北方,已有收藏成系列者,并出版了相关书籍,市场价格攀上千元之幅,已不在少数。古旧年画多为木刻,以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所产最受追棒。目前,尺寸不大、无伤无残的清代一般木刻年画在拍卖会上已轻松过万元。市场中已难见到真品。
  月份牌画曾风行上个世纪前叶,为画家郑曼陀所创,近见资料有谓徐悲鸿年青时曾创作过此类作品。此类作品绘美女居多,妖娆多姿,煞是好看。收藏时主要看绘制者和存世量。目前在市场中真品零星可见,每幅千元左右。但若系统收藏,现在动手已晚。
  商品广告画大小尺寸不等,大可盈尺,小者盈寸,年代自民国至上个世纪60年代,均能在市场中零散见到,价格从十数元至数千元不等。
  目前市场中能见到的真品多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印制的政治宣传画,已由早年各地书店库房中的积压变成了当今收藏品市场中的新宠,并有一定的存世量,每幅在数十元左右,可以在目前介入。而常见的赝品多仿自各类广告画和月份牌画,虽然每幅仿品的售价不高,但积少成多的厚利让市场中充满了诱惑。大的旧货市场中还有专门批发各类古旧广告画、年画、月份牌画及书刊的摊位。
  几年前,这类仿品主要被批发到旅游景点,当成旅游纪念品卖给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近年转向了收藏市场,而拍卖市场中也出现了古旧年画、广告画,价格不菲,把拍卖成交价与旧货市场中的成交价相比,价差百倍以上,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其中的收藏投资机遇。殊不知,现在旧货市场中真品价格与拍卖价格已相差无几,所谓市场中的低价广告画、年画,皆为仿品。
  从下面照片中,可以看到古旧广告画、年画、月份牌画和书刊仿品的泛滥程度。从照片1至照片7,可以看到各个时期,不同内容,大小数量的赝品。这些赝品采用照相制版技术,有的纸张有作旧处理,销路不错。大量仿品被批发到全国各地中小城市中的旧货市场,被一些初涉此途的收藏者购走。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旧时书籍的收藏,讲求的是孤本、善本,宋版书为藏书者之必求,而今日之收藏已脱离文化之内含,追寻价值洼地。结果,找来找去,价值上升缓慢者成为资本涌入的对象。
  旧时广告画、月份牌画,就如今天超市散发的海报,不被时人所重。今天人们对它们的追宠,多出于投资的考虑,能够在收藏中进行研究者甚少。让一项有趣的收藏活动被动地跟在市场后面,人云亦云,很容易被赝品所蒙骗,得不偿失。
  这些赝品从印刷技术、工艺所用纸张、油墨等方面与真品的差异很大,只要见过真品,仔细上手观察,还是不难鉴别真伪的。
  


  另外,几年前还被当成废品的现代书籍,现在价格飞涨的同时也出现了赝品。照片8是一册现在仿印的“文革”画刊,封面印毛泽东半身立像,旁印“大海航行靠舵手”,下印“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新北大井冈山兵团美术队”,系从真品翻印而来。鉴定此作时应注意到以下三点:纸张为现在用纸染旧;彩墨偏色;非当时铅印,且无凹凸感。照片9也系现代仿品,真品出现在30年前,现在不少家庭中都存有此类刊物,但仍出现了仿品。鉴别时依然要从下面几点把握:纸张不符合自然老旧的特点,鉴者可在家中随便找一本同期书籍对比体会;彩墨偏色明显;印刷特点差异明显——30年前的此类书籍多为铅印,此种方式早已不用,但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铅印书籍表面有明显的凹凸感,而现代印刷书籍表面是平滑的。
  建议热爱书刊收藏的朋友认真选择收藏对象。近现代书籍虽市价不高,投入小,但藏之后如何牟利脱手?常见藏友成摞地购买书刊,若用以闲看、研究就罢了,若是投资宜谨慎。试想,日后每人都存有相当数量的藏品卖给谁呢?
  现代书刊收藏市场很热,其中有人在炒作,为使自己的藏品高价出手制造氛围,普通藏友看看就行了。当然,若花费不大也可一试。大不了,书籍是纸张所做,在现代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没用的书籍还可以送到废品收购站,有利于保护环境呢!
其他文献
四、验证    在我们身边,时而会发现“身份不明”的东西,如UFO目击者的讲述可能被认定是错觉或想象,但也可能是历史性发现。因此,遇到“不明物体”时,应该有“这是什么”的好奇心和“我要弄清楚!”的探求欲,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去伪存真。  1938年,南非博物馆员科特尼·拉提曼在一艘从印度洋归来的渔船上发现了一条没见过的鱼。她翻阅了许多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怎么也弄不明白这条鱼为何物。于是,她把绘有这
期刊
作为纯观赏性的画绣,在晚明顾绣饮誉江南之前,尚未成为一种拥有广泛受众和相当规模市场需求的刺绣品种。17世纪以前,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实用品而制作的,即便是苏、粤、湘、蜀四个绣史悠久的地区亦莫能外,其产品主要是背面、床帐、服装和佩饰如荷包、香囊、汗巾之类,这与我们今天一提到“四大名绣”,脑海里首先浮现出一幅幅色彩鲜艳、意境优雅的“画绣”是大相庭径的。其原因自然是随着近代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刺绣日益失去其
期刊
1644年至1911年,历十帝享国祚267年的清王朝最值得夸耀时代的是历史所称的“康乾盛世”,这也是今日影视剧的热门题材。这一时期,在帝王重视下,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出了享誉全球的彩瓷,渐臻中国陶瓷烧制史的高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拍卖业、艺术品收藏投资热的兴起,清代彩瓷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的主要拍卖项目。  1997年至2007年这十年间,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
期刊
从名片上看,于明的身份只有一个,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其实,在2005年以后,他就多了一个更让人感兴趣的身份——《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副主编和《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执行策划人之一。  2005年10月,15巨册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以下简称《玉器全集》)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将全国范围内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结集成册的大型考古和收藏工具书。该书集合了全国各地260家考古所及文博部门的力
期刊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集大成的时代,名家辈出高手如云,在二百多年间书法风格产生了多次变化,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不多见的。  我认为就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清早期,书风沿续着明末烂漫书风的,代表书家有王铎、傅山等皆以行草书见长,他们的狂草纵横开合变化无端,将自己内心世界情怀表现地淋漓尽致。在他们身后有一大批书家追随着这股烂漫主义的风潮,人数之多、整体水平之高,
期刊
陈增弼:1933年出生,1948年入北京四中学习,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60年至1981年在中国建筑科学院担任建筑师,1981年至1994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90年筹建成立明式家具学会,2005年始受聘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7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系创建中国家具学系。生前担任明式家具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理工大
期刊
公元1088年,38岁的书画家米芾在自己的书斋“宝晋斋”中面对着一块状若千年灵芝的石头欣喜不已。眼前的石头大约也就一掌多高,小巧可爱。石色黝黑,却有一种凝润如膏脂的质感。从远处看,只觉石势蜿蜒纵恣,千蹊万径,穿孔勾连,竟有峰峦洞壑、层叠窈窕之态。而站近了看,石头上面的每一种纹理都是叫得出名头来的:卧沙、水道、襞摺,最明显的是一种像胡桃壳的纹路。轻轻敲打之下,石头竟然发出了清亮悦耳的叮咚之声。更妙的
期刊
状元、榜眼、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诞生的产物。据《明史·选举志》载:“(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指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过程中产生的一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书法自成为自觉的艺术形式始,就一直与文人士大夫结合在一起
期刊
我国的织绣工艺相当发达,历史悠久,品种多样。织绣书画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它有别于在纸绢上用笔墨表现的书画作品,而以细致的织工、缜密的刺绣,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书画作品。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织绣书画大致可分为织造书画和刺绣书画两大类。织造书画是由织匠在织机上完成的,由于织造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不同,形成缂丝、缂毛、织锦和漳绒等不同的品种。刺绣书画是绣工以绣针引彩线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
期刊
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 阴(图1)    上午十点左右,一位女士带来一把团扇请我们鉴定。这把团扇圆形,质地为绢本,边缘镶花绫边。扇面直径25厘米,扇柄长13厘米。因为年代久远,绢的颜色已经发黄。团扇正面工笔绘观士音菩萨像,菩萨身着白衣,一手持钵,一手持柳枝,正跣足行走。面容丰满,双目微垂,鼻梁高挺,双唇闭合,嘴角含笑,仪态娴静。衣纹飘逸,细发如丝。用笔细秀,设色淡雅。画家在团扇右侧用楷书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