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弊”——“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用欺骗的手段做不合法或不合规定的事。“作弊”绝对是个贬义词,为世人所鄙视,尤其是在积极构建诚信社会的今天。在学龙网承办的“常熟市中小学生安全网络竞赛”活动中,因竞赛系统的一个漏洞而引发的一次“作弊”,却是另外一种情形。
“安全知识竞赛”系统设计得还是相当不错的,竞赛之前我们安排了“知识学习”和“在线练习”两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消防、网络等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在学生完成竞赛以后,系统可即时显示成绩,告知学生哪些题答错了以及正确答案。然而,正是这个环节,竞赛系统的一个小漏洞引发了本文讲述的小插曲。师生共同经历了另类的探究过程,分享了“作弊”的成功和喜悦。
初见“作弊”
学生完成竞赛,显示成绩之后,有的在与同桌交流成绩,有的在查看错题。我不急于“收官”,而是让学生先缓冲一下。查看成绩,八九十分居多。我心中期待有100分出现,于是随口问道:“有没有哪位同学是100分?”学生们都在左顾右盼,并没有人回应。沉寂片刻之后,有人回应了:“老师,我有办法得100分。”100分这几个字说得特别响亮,把我和学生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杨同学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信息技术课上虽然坐得住,话不多,看似安分守己,但时不时也“陶醉”于益智游戏,和我玩“猫捉老鼠”的花招。他能得100分?我虽然满腹疑惑,但毕竟100分对学生还是极具诱惑力的,我不可能对他不理不睬。
我走上前一看,他电脑屏幕显示的是“96分”。你小子竟然想糊弄我,看你怎样解释。正当我心里嘀咕时,只见杨同学单击浏览器上的“返回”按钮,页面竟然回到了答题界面。他修改了其中一道题的答案,然后点击“提交”,一个鲜红的“100分”跃然眼前。“真的是100分!”“真的呀!”杨同学的“左邻右舍”早已按捺不住欢呼起来。我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他。心里暗自庆幸没有急于批评他,否则就该轮到我尴尬了。虽然杨同学所说的100分是非正常途径取得的,但也是实实在在的100分。他只是利用了竞赛系统的一个漏洞,在单击“提交”按钮出现成绩页面后,仔细查看错题所在和正确答案,然后单击浏览器的“返回”按钮,修改答案。数次往返,不想得100分也难。如此操作,算是投机取巧吧。
集体“作弊”
如果没有这个插曲,这次竞赛可能就到此结束了,因为每个学生只有一次竞赛的机会。杨同学的招数让我大开眼界,也让学生们兴奋不已。我快速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趁热打铁,请杨同学做经验介绍。“你能把你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接着,杨同学演示操作步骤,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没有人马虎。以前我演示的时候学生都没这么安静过,看来100分的诱惑还真不小。“小老师”的演示简明、到位,学生们随即一个个埋头苦干起来。不一会儿,“我得100分了!”“我也得100分了!”一声声“100分”此起彼伏。沉浸在“作弊”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满足学生的愿望,能够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试想一下,有哪位教师能将学生订正后的试卷重新打上“100分”?学生们受此礼遇,能不开心吗?因为这次集体“作弊”,学生们对错题印象深刻,对相应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有此收获,教师又何必吝啬100分呢?分数仅仅代表一个结果,我们注重的是过程,了解安全知识、强化安全理念才是学生参加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
“作弊”之争
“老师,我们这样算不算作弊呀?”当我同样沉浸于满足中时,一个学生发问了。我一愣,学生的脑袋永远转得比我快,我压根就没想到“作弊”这个词。“你认为呢?”我反问他。“我想,应该不算吧?”他的回答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回答。我随即意识到,这个问题反抛给学生可能有点欠妥,于是接过话来,说:“我们这样不算作弊。答题系统会记录我们的每一次成绩,竞赛是以第一次成绩为准的。俗话说得好,进步就是优秀。你们从70分、80分,到90分、100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大家获得了更多的安全知识。”学生听了我的解释,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有如释重负之感。
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养成了远离作弊的意识,“作弊”的“罪名”是学生不可承受之重。虽然我不知道竞赛系统是不是有意这样设置的,但为了化解学生心中的作弊阴影,就算是说一回谎又何妨?况且,这也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反思“作弊”
从学生心理角度来讲,竞赛完成以后他们最关心的无非就是成绩,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淡化成绩,关注成绩之外的东西。借此机会,我又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这节课收获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们也猜到了我的用意,发言积极,表示今后在学习中要多尝试、多探索,甚至有学生从漏洞联想到了黑客。我也借机讲解了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强调要遵守网络文明。
一次平常的网络实践活动,因“作弊”几经波折,又因“作弊”师生均感收获颇丰。一切均源于一个系统漏洞,一次偶然的尝试,一次另类的探究。这一次“作弊”,让我看到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看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这节课学生的收获又何止100分?面对学生另类的探究成果,是批评还是表扬,是戛然止步还是发扬光大,是对教师的挑战。与其墨守成规,倒不如放手一搏,让学生充分享受再学习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吴市中心小学)
“安全知识竞赛”系统设计得还是相当不错的,竞赛之前我们安排了“知识学习”和“在线练习”两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消防、网络等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在学生完成竞赛以后,系统可即时显示成绩,告知学生哪些题答错了以及正确答案。然而,正是这个环节,竞赛系统的一个小漏洞引发了本文讲述的小插曲。师生共同经历了另类的探究过程,分享了“作弊”的成功和喜悦。
初见“作弊”
学生完成竞赛,显示成绩之后,有的在与同桌交流成绩,有的在查看错题。我不急于“收官”,而是让学生先缓冲一下。查看成绩,八九十分居多。我心中期待有100分出现,于是随口问道:“有没有哪位同学是100分?”学生们都在左顾右盼,并没有人回应。沉寂片刻之后,有人回应了:“老师,我有办法得100分。”100分这几个字说得特别响亮,把我和学生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杨同学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信息技术课上虽然坐得住,话不多,看似安分守己,但时不时也“陶醉”于益智游戏,和我玩“猫捉老鼠”的花招。他能得100分?我虽然满腹疑惑,但毕竟100分对学生还是极具诱惑力的,我不可能对他不理不睬。
我走上前一看,他电脑屏幕显示的是“96分”。你小子竟然想糊弄我,看你怎样解释。正当我心里嘀咕时,只见杨同学单击浏览器上的“返回”按钮,页面竟然回到了答题界面。他修改了其中一道题的答案,然后点击“提交”,一个鲜红的“100分”跃然眼前。“真的是100分!”“真的呀!”杨同学的“左邻右舍”早已按捺不住欢呼起来。我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他。心里暗自庆幸没有急于批评他,否则就该轮到我尴尬了。虽然杨同学所说的100分是非正常途径取得的,但也是实实在在的100分。他只是利用了竞赛系统的一个漏洞,在单击“提交”按钮出现成绩页面后,仔细查看错题所在和正确答案,然后单击浏览器的“返回”按钮,修改答案。数次往返,不想得100分也难。如此操作,算是投机取巧吧。
集体“作弊”
如果没有这个插曲,这次竞赛可能就到此结束了,因为每个学生只有一次竞赛的机会。杨同学的招数让我大开眼界,也让学生们兴奋不已。我快速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趁热打铁,请杨同学做经验介绍。“你能把你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接着,杨同学演示操作步骤,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没有人马虎。以前我演示的时候学生都没这么安静过,看来100分的诱惑还真不小。“小老师”的演示简明、到位,学生们随即一个个埋头苦干起来。不一会儿,“我得100分了!”“我也得100分了!”一声声“100分”此起彼伏。沉浸在“作弊”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兴奋劲儿溢于言表。
满足学生的愿望,能够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试想一下,有哪位教师能将学生订正后的试卷重新打上“100分”?学生们受此礼遇,能不开心吗?因为这次集体“作弊”,学生们对错题印象深刻,对相应的安全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有此收获,教师又何必吝啬100分呢?分数仅仅代表一个结果,我们注重的是过程,了解安全知识、强化安全理念才是学生参加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
“作弊”之争
“老师,我们这样算不算作弊呀?”当我同样沉浸于满足中时,一个学生发问了。我一愣,学生的脑袋永远转得比我快,我压根就没想到“作弊”这个词。“你认为呢?”我反问他。“我想,应该不算吧?”他的回答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回答。我随即意识到,这个问题反抛给学生可能有点欠妥,于是接过话来,说:“我们这样不算作弊。答题系统会记录我们的每一次成绩,竞赛是以第一次成绩为准的。俗话说得好,进步就是优秀。你们从70分、80分,到90分、100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大家获得了更多的安全知识。”学生听了我的解释,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有如释重负之感。
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养成了远离作弊的意识,“作弊”的“罪名”是学生不可承受之重。虽然我不知道竞赛系统是不是有意这样设置的,但为了化解学生心中的作弊阴影,就算是说一回谎又何妨?况且,这也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反思“作弊”
从学生心理角度来讲,竞赛完成以后他们最关心的无非就是成绩,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淡化成绩,关注成绩之外的东西。借此机会,我又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这节课收获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们也猜到了我的用意,发言积极,表示今后在学习中要多尝试、多探索,甚至有学生从漏洞联想到了黑客。我也借机讲解了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强调要遵守网络文明。
一次平常的网络实践活动,因“作弊”几经波折,又因“作弊”师生均感收获颇丰。一切均源于一个系统漏洞,一次偶然的尝试,一次另类的探究。这一次“作弊”,让我看到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看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这节课学生的收获又何止100分?面对学生另类的探究成果,是批评还是表扬,是戛然止步还是发扬光大,是对教师的挑战。与其墨守成规,倒不如放手一搏,让学生充分享受再学习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吴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