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操行困难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培养操行困难生的成功心理是对其进行转化的有效切入点。笔者从“用操行困难生自身的闪光点照亮前进的路”“讓操行困难生体验成功 适时获得‘助动力’” “多‘方’共用 巩固成果”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操行困难生;转化;成功心理
  操行困难生通常是那些在品行上表现差或学习上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级里为数不多,但给班主任的班务管理和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均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品行、学习“双差生”更是“不可小觑”。
  操行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有一个共同点:曾多次失败,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看不到自身价值,而又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基于这种心理,往往通过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来获取“成功”。要转化操行困难生,笔者认为:不妨从他们成功心理的培养入手,使其逐渐增强自信心,进而取得“正向”的成功。
  一、用操行困难生自身的闪光点照亮前进的路
  案例一:笔者班上有一位公认的操行困难生李某,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学习毫无兴趣。虽多次做工作,但效果甚微,让老师们颇为头疼。笔者尝试了如下做法:
  1.密切关注 伺机而动
  一次批阅李某的周记,笔者发现周记中有以下两段内容:“那天晚上挠(浇)地,我怕爸出车危险,便让他到地边体(休)息。”“妈妈的胳膊扭伤了。我第一次骑车去卖鸡蛋,当时,的确很难为情,但过后想想,很高兴。妈妈说:‘我(你)懂事了。’”语文课上,笔者请李某为同学们读了他的周记。虽时而卡壳,但同学们的掌声证明了一切。
  2.初尝“成功” 借题发挥
  紧接着,笔者做了简短的总结:“几件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某为人子女的责任心、孝心。我们其他同学和李某比一比,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如何?让我们再次为李某鼓掌。(话锋一转)同学们,我们在家都是为人子女者,在校呢?我们肩负着父母和老师的希望,担当着学生的责任——一名初中生的责任。我们能把‘子女’的角色扮演好,那该如何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呢?”顿时,包括李某在内的几位同学都低下了头。
  3.追根剔“源” 再接再厉
  课下,笔者又及时找李某谈话,再次肯定了他的优点,指出了他的不足,并争求他的意见,委以劳动委员助理的重任。果然,他开始变了,开始进步了。
  这一案例的成功,源于“闪光点”的发现。而借助作业途径来发现“闪光点”只是“百川之一流”,诸如查阅档案,跟学生、其他教师了解,家访等都是很好的途径。发现了“闪光点”之后,加大表扬力度,让教师赞许的目光、学生羡慕的眼神,让集体的温暖和期待、家长的希望和重托注入学生的心田,为他们营造一种“别人不嫌弃我,别人都夸我”的外界氛围,激发其“我必须改”的内动力,让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自己前进的契机,燃烧自己、照亮自己。
  二、让操行困难生体验成功 适时获得“助动力”
  如果说发现“闪光点”、燃起“希望明灯”是起点,那么,适时地让操行困难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是将那份希望和热情保持下去、发展下去的“助动力”。具体做法如下:
  1.创造机会 体验成功
  成功是最好的催化剂。它能诱发操行困难生的兴趣,增强成功的欲望,进而获得长久的内动力。为做到这一点,应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环节,将爱心、耐心、细心、偏心更多地送给这些学生。利用“容易题”“容易事”等更多地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经常性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受到少有的“关注”。另外,可吸纳部分操行困难生参与班务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之能更多次地锻炼自己、证明自己。
  2.欲抑先扬 防止反弹
  操行困难生多存在反复的现象。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应特别注意保持冷静,分析一下:旧病复发,是屡教不改的倒退,还是转化过程中的正常反复,不应轻言放弃。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别让这棵“伤口刚愈合的小苗”再被“误伤”。在发现有反复苗头时,可尝试“欲批评先表扬”。如学生赵某,学习基础差,听课习惯不良,但自尊心强。基于这些特点,一次无意的调桌,让他与班长张某(自制力强,听课相当认真,且爱帮助人)为“伴”,并及时与赵某谈话,让他明白了“老师想让班长来帮我,争取共同进步”。之后一段时间,总体变化明显,但还偶尔反复,连班长也几次成为“共犯”。笔者想及时批评指正,但又担心已有成果“半途夭折”。故抓住一次语文课上同桌共答题的机会做了“处理”。他们两个通过合作,回答得很圆满。于是,笔者借此机会,对二人同桌以来的进步大加表扬,并号召全体同学以他们为榜样,互帮互助,并请同学们来监督他们。时间一长,不仅赵某的毛病有了根本性地改观,而且全班也形成了“互学、互帮、互比”的良好氛围。
  3.“近”化目标 循序而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除采取上述措施外,笔者还教育学生合理地确定自己的远期(将来)、中期(本学期)、近期(一个月或两周内)目标。并将近期目标以录音方式记录下来,到达一定期限后即当众播放,对比验证目标是否实现。以此“低起点,小步幅”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渐获取更大的成功。
  三、多“方”共用 巩固成果
  为进一步巩固操行困难生尚未稳定的成功心理,彻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配合上述措施,笔者还采取了一些辅助手段。如:在班级日志中,专设操行困难生成功档案,由其他同学轮流值日填写,记录点滴进步,并选择典型事件在板报中呈现,公示于全班;通过书面形式或家访将他们的明显进步随时通报家长,改变那种操行困难生喊家长“只报忧不报喜”的状况;另外,充分调动班内的优等生,号召他们主动为操行困难生补课,增强他们学习上的信心,争取学习上的进步。
  操行困难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成功心理的培养,是操行困难生转化工作中一个有效的切入点。
其他文献
小王因琐事而感到心情郁闷,朋友为了帮她排忧,陪她一起外出散心。两人去的时候乘坐地铁。在列车上,小王一直闷闷不乐,朋友一直耐心开导;回来的时候,依旧乘坐地铁,小王还是一脸愁容,朋友依旧不停劝慰。小王有些不耐烦,说:“你别说了,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时间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就像咱们乘坐的地铁一样,去的时候,列车是朝左手的方向开着;回来的时候,虽然时间变了,列车也变了,可却还是朝左手的方向开着。”朋友听
期刊
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王子变青蛙》  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挑战时没有失败,放弃时才是失败。  ——稻盛和夫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王守仁  现在没有一条路是能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的,但是我们迂回前进,或攀缘障碍而过。不管世界怎样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书不记,熟读可记
期刊
把握風向标,解决圆锥曲线问题
期刊
@兔兔图图:为了减肥,我和老公约定每晚去街上慢跑半个小时。我们坚持了一个月,效果真的很明显,沿街的烧烤摊都被我们吃遍了,一共胖了10斤。  @ Liiy:初二的一天,我实在不想学习,就对妈妈说:“妈,我可以看电视吗?”妈妈:“当然可以,但是你不能打开它。”  @蜡笔大新:有一次我在路边摊买橘子,挑了几个卖相好的,結果老板又拿起几个有斑点的给我,说:“这种长得不好看的其实更甜。”我颇有感悟地说:“是
期刊
高考备考资料用什么较好?答案无疑是高考真题。可现实情况往往是不少同学拿到真题后,做过了就不再细究,只是单纯用来检测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仅仅用来感受高考试题的难度,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高考真题这样的好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纵观高考英语试题的变迁,我们发现高考英语越来越重视语篇的考查。下面就以2020年英语高考试卷中的几篇语篇为例,来探究如何对高考试题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以助力读写训练。  一、利用高考语
期刊
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會成为文学长廊中独特的“这一个 ”,就在于他有迥异于他人、不可复制的突出个性,以至于一提起一个熟悉的名字,我们脑海中立即活灵活现地浮现出他最经典、最个性的音容笑貌来:一提起林妹妹,我们立即想起她从春流到冬的眼泪;一说到葛朗台,我们就看到他面对金子时的贪婪眼光;一提起武松,眼前就浮现出他景阳冈上打虎的英武姿态;一说到哈姆雷特,脑海里放映的是他身负国仇家恨的忧郁神情……我们
期刊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无限多个正整数相关命题的有力工具.其本质是用有限的步骤(奠基与递推)取代难以实现的无限验证,实现从有限到无限的飞跃.高中阶段,数学归纳法主要应用在恒等式、不等式、整除性、三角及几何等方面.其中,圆锥曲线(广义)划分平面区域问题是一个难点.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文字、符号及图形三种语言密切配合,详细论述n=k+1与n=k之间的本质联系.事实上,发现从n=k到n=k+1之间的内在联系与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将建构主义与批判性思维融合,提出“4S”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结合实例,具体示范“4S”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最后根据课后评价反馈进行总结。  关键词:建构主义;实施路径;实例示范;评价反馈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要充分解释学习是什么,则必须首先解释个体学习者是怎样进行建构和创造的,而不仅仅是怎样重复和复制的。建构意味着创造,创造必须要批判。  
期刊
高考作文一直是当下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对学生来说,对生活真相的远离和对个人情感的克制,使得他们很难细致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变化。另外,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很难被学生当成有用的例子,学生难以把课本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做题技能。那么,如何使作文“脱胎换骨”?我们借一道作文题进行详细分析。  作文题目如下: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
期刊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围绕着这些要求,笔者阐述了诗歌的有效朗读方式对学生情感培养的作用;再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教学为例,论述了落实诗歌的有效朗读方式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课程标准;诗歌的有效朗读方式;情感培养;方法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