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悟诗歌》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课,这是一篇诗歌导入作品,属于课程的延伸与拓展,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人借助了学校新创设的智慧教室的多媒体功能,尝试将传统诗歌教学与多媒体的使用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发展脉络的阐发,延伸到对中国诗歌新发展的预期。
诗歌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课 语文教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96-01
信息技术进课堂,这个话题近年来不断被人们提及,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始终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此次给高一学生上的诗歌入门——《感悟诗歌》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课,这是一篇诗歌导入作品,属于课程的延伸与拓展,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人借助了学校新创设的智慧教室的多媒体功能,尝试将传统诗歌教学与多媒体的使用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发展脉络的阐发,延伸到对中国诗歌新发展的预期。
1.突出诗歌主线,切忌喧宾夺主
语文课堂它首先必须是文化的传播,是文学的熏陶,诗是最美的语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寥寥数字,却是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勾勒出或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音乐。“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刘勰《文心雕龙》),这些美好的诗歌语言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细细品读与认真揣摩。
信息技术、多媒体功能在其中起的应该是辅助功能,它应该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传统课堂所没办法呈现的多媒体优势,信息技术、多媒体功能使用环节必须出现,但是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现象。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对于传统教学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中国诗词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但是诗歌的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难在学生对于诗歌更多地只是当成一种过往历史,年轻人对诗歌的关注越來越少,中国传统诗歌在发展中正逐渐流失,诗歌亟须保护。同学们对于诗歌更多地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缺乏切身的感受,无法引起共鸣。希望通过此次课程引起学生对传统诗歌、传统文化的关注。
此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刚好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录好同学对于诗歌的朗诵视频与演唱视频,耳熟能详的音乐节奏,同班同学的现身演唱,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嵌入,足以激发学生学习和传唱诗歌的热情。“诗言情、诗言志”,比起其他体裁来说,诗词的情感因素,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黑格尔说过“情致最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有了兴趣,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更高了,教会学生赏析中国诗词的语言美、自然美、真情美、意境美,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平时在诗歌及文言文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了解中国诗词的传统积淀,理清传统诗词的特色,这也便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了。
2.直面传统教学不足,拓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出现的关键点应该是传统课堂所无法触及的拓展思维之处,既有利于抽象概念的形象化展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智慧教室投票功能的使用,有利于教师及时地捕获学生在诗歌情感把握上的不足,能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习是基本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在教学伊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新生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另外信息技术中“研讨环节”的推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依据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进行设计问题,这是一个关键而且重要的环节,它是落实三维目标化知识为习题进行全程反馈的有效手段,既要注意操作的显性内容的量化,又要注意一些隐性内容的定性结论,既可以让学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直接输入自己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建议,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点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展示朴实无华,突出语文素养
于信息技术使用环节中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实际内容,背景的选取上,要注意不能过于花哨,过多缤纷的图片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课件的字体颜色选取上,应以柔和中性为主,过于刺眼的底色,可能造成视觉的疲劳,关注度的下降,同时要注意重难点的突出。
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信息技术多媒体的适当加入,可以让语文的传统课堂迸发出新的魅力。通过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多媒体讲解,让学生们看到古人身上特有的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理解中国诗词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及独立学习的能力。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教学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在诗歌发展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诗歌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课 语文教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096-01
信息技术进课堂,这个话题近年来不断被人们提及,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始终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此次给高一学生上的诗歌入门——《感悟诗歌》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课,这是一篇诗歌导入作品,属于课程的延伸与拓展,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本人借助了学校新创设的智慧教室的多媒体功能,尝试将传统诗歌教学与多媒体的使用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发展脉络的阐发,延伸到对中国诗歌新发展的预期。
1.突出诗歌主线,切忌喧宾夺主
语文课堂它首先必须是文化的传播,是文学的熏陶,诗是最美的语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寥寥数字,却是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勾勒出或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音乐。“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刘勰《文心雕龙》),这些美好的诗歌语言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细细品读与认真揣摩。
信息技术、多媒体功能在其中起的应该是辅助功能,它应该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传统课堂所没办法呈现的多媒体优势,信息技术、多媒体功能使用环节必须出现,但是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现象。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对于传统教学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例如中国诗词以它独特的文化魅力,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但是诗歌的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难在学生对于诗歌更多地只是当成一种过往历史,年轻人对诗歌的关注越來越少,中国传统诗歌在发展中正逐渐流失,诗歌亟须保护。同学们对于诗歌更多地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缺乏切身的感受,无法引起共鸣。希望通过此次课程引起学生对传统诗歌、传统文化的关注。
此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刚好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录好同学对于诗歌的朗诵视频与演唱视频,耳熟能详的音乐节奏,同班同学的现身演唱,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嵌入,足以激发学生学习和传唱诗歌的热情。“诗言情、诗言志”,比起其他体裁来说,诗词的情感因素,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黑格尔说过“情致最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有了兴趣,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更高了,教会学生赏析中国诗词的语言美、自然美、真情美、意境美,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平时在诗歌及文言文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了解中国诗词的传统积淀,理清传统诗词的特色,这也便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了。
2.直面传统教学不足,拓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出现的关键点应该是传统课堂所无法触及的拓展思维之处,既有利于抽象概念的形象化展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智慧教室投票功能的使用,有利于教师及时地捕获学生在诗歌情感把握上的不足,能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习是基本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在教学伊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新生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另外信息技术中“研讨环节”的推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依据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进行设计问题,这是一个关键而且重要的环节,它是落实三维目标化知识为习题进行全程反馈的有效手段,既要注意操作的显性内容的量化,又要注意一些隐性内容的定性结论,既可以让学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直接输入自己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建议,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点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展示朴实无华,突出语文素养
于信息技术使用环节中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实际内容,背景的选取上,要注意不能过于花哨,过多缤纷的图片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课件的字体颜色选取上,应以柔和中性为主,过于刺眼的底色,可能造成视觉的疲劳,关注度的下降,同时要注意重难点的突出。
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信息技术多媒体的适当加入,可以让语文的传统课堂迸发出新的魅力。通过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多媒体讲解,让学生们看到古人身上特有的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理解中国诗词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及独立学习的能力。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教学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在诗歌发展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