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城镇化率崇拜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tiger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没有捷径可走,想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就必须将该解决的解决掉。不要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由原来的GDP崇拜转为城镇化率崇拜。”陈锡文日前在长安讲坛上说。
  孤立的城镇化不可持续
  35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显示,2012年达到52.6%。
  陈锡文说,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这就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了机会,两亿多农民从耕地上解脱出来,转到城市二、三产业就业。
  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需要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他举例道,建国以来,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逆城市化”的现象,都是由于农业凋敝而不能供给足够的食品满足城镇需要。
  他认为,城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因为冒进、孤立的城镇化是不可能持续的。城镇化进程中能不能处理好“三农”问题,是城镇化生死攸关的话题。
  农业需要积极走出去
  虽然城镇化在大规模推进,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不到9%的耕地、19%的人口、22%的粮食。以如此条件支撑城镇化,必须大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陈锡文认为,城镇化无非就是“两大”,一是大规模农民进城,二是进城的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两大”都意味着对农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但目前情况是,中国的农业还赶不上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于是,进口粮食明显增加在所难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没有必要死守着这些地,采取破坏生态、破坏长远的手段,从自己的土地上获取粮食。适当进口不影响粮食安全。”陈锡文认为,应该更积极地采取农业走出去战略,更充分地利用国际资源来满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快速增长需求。
  用途管制下的土地权益
  陈锡文表示,土地作为城镇化的载体,不得不面对三大挑战。首先,已经显现出赶不上需求增长的粮食产量,如何使其继续增长;其次,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土地将作为闸门之一;最后,占用农民土地后,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陈锡文认为,一方面要考虑到土地的产权归属,但更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但涉及产权人,还关系社会、国家和民族,这就必须施行用途管制。不能偏颇地为了土地权益,而放弃或者放松了对土地的管制。
  陈锡文认为,现代社会,土地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跟规划相关。由规划来确定土地的用途,从而确定土地价值。
  他举例道,美国西雅图最好的土地,如果按照农地来算,只有5000美元/英亩,但是如果农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就可以达到20万美元/英亩,二者相差39倍。显然有一部分人会突然之间暴富,更多的人并不是直接受益,而是靠规划受益。同时,对于暴富群体,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调节其巨大收益。
其他文献
文化创意应该以人类的生存诉求为出发点,讲求人性化,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使创意真正为生活服务。  从人类的根本生存需求来看,城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田园被摩登大楼替换,农民进城变成市民,这只是城镇化的初级阶段。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虽然他所说的“城市”是城邦之意,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但此话对于现代生活的民众却同样适用。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
期刊
我们的城市化需要加快,它确实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需要加快。但是,另一方面现在这个成本已经很高了,效率已经很低了。这样,就出现一个很大的矛盾,在这个城市化的问题上。一方面需要加快城市化,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有两个效率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一个是城市化本身的效率,大量的投资投入,大量的土地投入,但是按人的城市化来说,它实现的不是很高,所以效率
期刊
“文化半径有多大,市场半径就有多大”,这句话无意般从亲和谦恭的王崇亮口中随意而出。但在场的记者还是敏锐地感到,这句话其实就是他致胜的不二法宝。  媒体称他为“云南文化旅游大鳄”,政府称他为云南“创意经济的代表”,朋友称他为“儒商”,王崇亮在云南业界有很好的“人缘”。  对于近年来元谋旅游业惨淡经营的情况,王崇亮说:“我们很清楚元谋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元谋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元谋人170万年的远古文化
期刊
花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城市文化的研究和决策服务工作。  文化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必须要与当地资源相匹配,与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相适应。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探索最适合各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
期刊
去年美国经济增长只有1%多,中国增长7.8%,核心原因无非是中国是一个低城镇化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现在恰恰就卡在这个地方。一方面每年最低需要至少2万亿元的投资,另外,又担心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之一,就是既筹到钱又不爆发金融危机。换一种说法,就是要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把中国特色的国情、市场经济的创新思维和效率精神,以
期刊
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土地使用有以下弊端:  一、城镇布局和用地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低。从现在的布局来看,部分地区的开发力度比较高,生产、生活用地的失衡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另外,城镇工业用地比例偏高,工业用地比例达到了26%,有的城市甚至超过50%。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延续。  二、建设用地的利用比较粗放,承载人口和产业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十年里,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根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点中
期刊
影响21世纪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直接结果,也是产业结构进一步演进的前提条件。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城镇化的原因,也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的结果。  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进推进了城镇化发展,它的突出表现就是产业数量比例的变化,是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流动,形成城市化的发展。  上世纪很长时间,我国属于工业化的中长期,做的最多的就是固定资产投资,水
期刊
创意城市的形成过程是城市基因改造,从农业或工业转进到重视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环境。  这里是台湾最后拓垦的“后山”。这里实施台湾最严格的环保规定造成企业出走。这里因为缺乏资源,运用文化和创意寻找活路,写下 “文化立县”的典范。  这里是宜兰县,位在台湾东北部,倚山面海,地形独立。土地面积2143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境内12乡镇市除了宜兰市、罗东镇人口稍微稠密,前者9.5万人、后者约7.4万人,其余
期刊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和支撑,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将人口、土地、居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纳入到统一的框架
期刊
去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之间存在着17.3个百分点的差距。这说明2.5亿农民工和约75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如果按照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意味着我国的城镇人口将会达到8亿人左右。进城的农民工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亿人。如果不及时解决他们的公共服务和进城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