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特征分析,借此分析国内高校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走向。
【关键词】高校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
一、国内外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研究
1994年,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出版了《战略规划的衰落与兴起》一书,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战略规划”一词出现于管理领域。于1972年,美国学者申达尔和哈顿发表了论文《战略规划与高等教育:概念问题和机会》,第一次将战略规划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学校战略规划”,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才真正从商业领域引用到高教领域的一个概念。
随后,于1978年,哈佛大学的霍斯默在其所著的《学术战略》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将战略规划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形成了高校战略学术思想。美国的凯勒于1983年发表的《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掀起了高教人员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热潮。至此,制定战略规划的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但是,这一研究领域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我国,最早进行高教战略规划研究的是,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唐才进教授。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本完整的独立成为体系的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专著,战略规划只是作为高校战略管理的子部分进行阐述。早期由华中科技大学组织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是目前国内翻译的较完整的一本探讨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专著。除此之外,厦门大学也组织出版了关于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著作。目前我国在高校战略规划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战略规划的含义、依据以及特征
(一)高校战略规划的含义
“战略”一词最早出现于军事领域,随后由军事领域引入商业领域,到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被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规划”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前期工作,规划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质量的高低。
高校战略规划,是一所高校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是一个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目标和思路的具体体现,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高校战略规划具有全局的导向作用,是一定时期内高校发展所依据的主要目标。高校的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一起是构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是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战略规划制定的依据
1.办学定位是高校战略规划制定的核心。
高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方面,实际是指一所学校如何在整个高教系统内去定位。高校学科群的建设以及学科群的整体优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定位是一所学校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有效竞争力。
2.科学分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组织形式和高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是制定高校战略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凯勒认为高校战略规划分析有两个领域:一个是组织:主要从组织的传统、价值和期望;组织的优势和劣势——从学术和经费;领导——能力和优先取向,三个层面考虑。另外一个是环境:主要从环境趋势——挑战和机遇;市场的偏好、观点和方向;竞争形势——挑战和机遇,三个方面考虑。
只有充分认清影响高校战略规划的因素,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才会有所着重,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高校战略规划的基本特征
国外学者乌森和乌特认为高校战略规划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重视灵活性:由于高校处于多变的环境之中,战略规划的设计和制定不能完全的包罗万象。高校规划的制定者也不可能对高校建立全面肯定的认识,因此,高校的规划者也只有在做出宏观决策之后,放权于院校的各方活动主体,通过他们的合作来促使规划的真正运行。
二是激励一致性:乌特和马森指出,规划组织的自我形象只能是原子性的。一所高校的形象是多面性的,大多数的规划都必须意识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去激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决策是商议和政治过程的产物,不能有一方的权力中心强加于他人,也不能权威式的从上到下的贯彻执行。高校的战略规划应该是来自高校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决策方式。
三、我国高校战略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研究高校战略规划起步比较晚,对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的研究也尚不充分、方法认识多有不足,致使我国现存的高校战略规划存在一些问题:
(一)战略目标与发展定位不当
高校要制定战略规划发展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只有定位明确,才能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的战略定位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定位褊狭,缺乏前瞻性:对于战略规划认识不足,过于迷信于权威和专家,对自身大学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反省。
二是定位过高,缺乏可行性: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把“争创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高校首先要明白自己本来所属于的高校类型,而不是盲目的趋同。
(二)战略规划缺乏科学依据性,竞争力不足
有一部分高校只是在响应战略规划实施这一政策要求,实际的战略规划文本中既缺乏现实依据又缺乏理论依据。在严峻而又激烈的外部市场环境下,高校制定规划目标的趋同性,致使他们在竞争中缺乏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三)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高校战略规划的定位过高或者过低,都是偏离高校的实际。出现这种偏离的原因之一,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只是高校的上层领导拍案定稿,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却很少参与其中,即使是参与也只是角落里的“旁听生”,没有举手发言的权利,导致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得到廣大师生理解和支持。 四、高校戰略规划未来走向的简要评析
高校的战略规划,最终是要通过战略实施来检验,从而对高校实施有效的管理。因此,从高校战略规划发展到高校战略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进步,是必然的选择。
(一)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达,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西蒙,针对充分理性这一模式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西蒙指出:战略目标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结果。传统的战略规划是以充分理性、充分信息为理论基础的,而战略管理中的战略规划则是以“有限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理论基础的。
(二)高校战略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战略管理则是强调外部的管理,注重从外部环境的层面来看待组织问题,而不是内在的自我诠释。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想求得自身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就要善于利用外部的机会以化解或回避外部的威胁,实施战略管理成就自我的发展。
首先,增强高校战略管理意识。高校战略规划目标不清晰,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没有能够完全实施战略目标的保障体系。这些都导致高校在战略规划层面阻力重重,很难进行下一步骤的战略管理实施。
其次,加强战略领导是高校战略管理的必然选择。大学的领导者要有先导性的预见力,要能够深入的分析学校内外部的环境以及发展趋势,科学的判断高校应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领导者要有明确战略管理的方向,善于突出重点,能够优化人才队伍,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最后,提高战略执行力是关键。战略执行力的提高是要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抓住重点、把握全局协调推进的过程,是提高高校的战略执行力是走向高校战略管理的关键。
总之,目前,我国对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提高,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基本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今后,高校战略管理将会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战略规划的科学制定、得力实施、有效评估都将会很大程度上去丰富和充实我国高校的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 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效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41.
[2]余新荣.高校战略规划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8(4):9-10.
【关键词】高校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
一、国内外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研究
1994年,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出版了《战略规划的衰落与兴起》一书,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战略规划”一词出现于管理领域。于1972年,美国学者申达尔和哈顿发表了论文《战略规划与高等教育:概念问题和机会》,第一次将战略规划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高等学校战略规划”,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才真正从商业领域引用到高教领域的一个概念。
随后,于1978年,哈佛大学的霍斯默在其所著的《学术战略》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将战略规划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形成了高校战略学术思想。美国的凯勒于1983年发表的《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掀起了高教人员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热潮。至此,制定战略规划的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但是,这一研究领域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我国,最早进行高教战略规划研究的是,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唐才进教授。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本完整的独立成为体系的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专著,战略规划只是作为高校战略管理的子部分进行阐述。早期由华中科技大学组织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战略到变革——高校战略规划实施》,是目前国内翻译的较完整的一本探讨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专著。除此之外,厦门大学也组织出版了关于高校战略规划研究的著作。目前我国在高校战略规划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战略规划的含义、依据以及特征
(一)高校战略规划的含义
“战略”一词最早出现于军事领域,随后由军事领域引入商业领域,到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被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规划”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前期工作,规划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质量的高低。
高校战略规划,是一所高校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是一个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目标和思路的具体体现,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高校战略规划具有全局的导向作用,是一定时期内高校发展所依据的主要目标。高校的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一起是构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是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战略规划制定的依据
1.办学定位是高校战略规划制定的核心。
高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方面,实际是指一所学校如何在整个高教系统内去定位。高校学科群的建设以及学科群的整体优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定位是一所学校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有效竞争力。
2.科学分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组织形式和高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是制定高校战略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凯勒认为高校战略规划分析有两个领域:一个是组织:主要从组织的传统、价值和期望;组织的优势和劣势——从学术和经费;领导——能力和优先取向,三个层面考虑。另外一个是环境:主要从环境趋势——挑战和机遇;市场的偏好、观点和方向;竞争形势——挑战和机遇,三个方面考虑。
只有充分认清影响高校战略规划的因素,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才会有所着重,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高校战略规划的基本特征
国外学者乌森和乌特认为高校战略规划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重视灵活性:由于高校处于多变的环境之中,战略规划的设计和制定不能完全的包罗万象。高校规划的制定者也不可能对高校建立全面肯定的认识,因此,高校的规划者也只有在做出宏观决策之后,放权于院校的各方活动主体,通过他们的合作来促使规划的真正运行。
二是激励一致性:乌特和马森指出,规划组织的自我形象只能是原子性的。一所高校的形象是多面性的,大多数的规划都必须意识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去激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决策是商议和政治过程的产物,不能有一方的权力中心强加于他人,也不能权威式的从上到下的贯彻执行。高校的战略规划应该是来自高校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决策方式。
三、我国高校战略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研究高校战略规划起步比较晚,对国外高校战略规划的研究也尚不充分、方法认识多有不足,致使我国现存的高校战略规划存在一些问题:
(一)战略目标与发展定位不当
高校要制定战略规划发展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只有定位明确,才能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的战略定位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定位褊狭,缺乏前瞻性:对于战略规划认识不足,过于迷信于权威和专家,对自身大学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反省。
二是定位过高,缺乏可行性: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把“争创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高校首先要明白自己本来所属于的高校类型,而不是盲目的趋同。
(二)战略规划缺乏科学依据性,竞争力不足
有一部分高校只是在响应战略规划实施这一政策要求,实际的战略规划文本中既缺乏现实依据又缺乏理论依据。在严峻而又激烈的外部市场环境下,高校制定规划目标的趋同性,致使他们在竞争中缺乏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三)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高校战略规划的定位过高或者过低,都是偏离高校的实际。出现这种偏离的原因之一,是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只是高校的上层领导拍案定稿,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却很少参与其中,即使是参与也只是角落里的“旁听生”,没有举手发言的权利,导致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得到廣大师生理解和支持。 四、高校戰略规划未来走向的简要评析
高校的战略规划,最终是要通过战略实施来检验,从而对高校实施有效的管理。因此,从高校战略规划发展到高校战略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进步,是必然的选择。
(一)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达,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西蒙,针对充分理性这一模式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西蒙指出:战略目标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结果。传统的战略规划是以充分理性、充分信息为理论基础的,而战略管理中的战略规划则是以“有限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理论基础的。
(二)高校战略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战略管理则是强调外部的管理,注重从外部环境的层面来看待组织问题,而不是内在的自我诠释。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想求得自身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就要善于利用外部的机会以化解或回避外部的威胁,实施战略管理成就自我的发展。
首先,增强高校战略管理意识。高校战略规划目标不清晰,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没有能够完全实施战略目标的保障体系。这些都导致高校在战略规划层面阻力重重,很难进行下一步骤的战略管理实施。
其次,加强战略领导是高校战略管理的必然选择。大学的领导者要有先导性的预见力,要能够深入的分析学校内外部的环境以及发展趋势,科学的判断高校应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领导者要有明确战略管理的方向,善于突出重点,能够优化人才队伍,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最后,提高战略执行力是关键。战略执行力的提高是要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抓住重点、把握全局协调推进的过程,是提高高校的战略执行力是走向高校战略管理的关键。
总之,目前,我国对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还待进一步提高,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基本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今后,高校战略管理将会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高校战略规划的科学制定、得力实施、有效评估都将会很大程度上去丰富和充实我国高校的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 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效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41.
[2]余新荣.高校战略规划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战略规划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8(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