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行山是中外闻名的英雄山,抗战时期,无数的先烈在此牺牲,他们的精神需要弘扬啊……”今年清明节前夕,笔者联系苑桂生時,这位76岁的老共产党员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心系太行,情真意切。苑桂生从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局长助理岗位上退休后,“用脚丈量太行,用心传颂英烈”,自费寻觅英烈墓碑,担任义务国防教育宣传员。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要用实际行动继续宣传太行英雄,宣讲爱国主义精神。
一座座山岭,一片片荒原,他跋山涉水2万公里,走遍太行三省65个县市、1000多个村镇,自费寻访1100多座英烈纪念碑、上万个烈士墓,拍摄照片5600多张,只为让英烈精神永存
退休之后,15年来苑桂生就干了一件事,马不停蹄,四处奔波,花费6万元积蓄,走进太行山脉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65个县市,寻访太行山的英灵。
苑桂生是山西阳泉人,生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时刻,从那时起到解放战争后,苑桂生在太行山麓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历程。苑桂生说,那段难忘的岁月里,太行山的八路军牺牲很多人,当地党员干部也牺牲很多人,没有这些革命先烈的热血和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忘了千千万万英烈。可是,一次出差,他看到某县县委办公楼盖得富丽堂皇,而这个县的一些抗战烈士墓地却被淹没在杂草丛中。一次,他路过一处抗战烈士墓地,问问当地的孩子,你们知道这里埋葬的是哪位烈士吗,孩子们也是一脸茫然。他感到,多年的和平建设,烈士们渐渐被人们淡忘了,革命传统教育亟待加强。
从年轻时就爱好摄影的苑桂生决定,到太行山去,把散落在八百里太行的一座座抗战纪念碑和抗日英烈墓碑拍摄下来,举办一个国防教育专题摄影展,让人们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让爱党爱国有更丰富的精神依托。决心下定,苑桂生打起行囊,踏上探寻革命遗迹的漫漫征程,开始了特殊的长征。
翻越一山又一山,走了一程又一程,苑桂生曾经四上阳曲山,为了见证一座烈士纪念碑。
山西晋中和顺县东部有一座阳曲山,海拔2000多米,悬崖绝壁,地势险要。1943年5月14日,这里发生过一场惨烈战斗。当时,日寇调集重兵围攻阳曲山,八路军200多名战士在阳曲山峰坚守阵地至弹尽粮绝,最后折枪毁械跳崖殉国。后来,群众在阳曲山北台梁建立一处无名烈士墓。抗战胜利后,当地立碑于山顶,以兹纪念。
为了见证此碑此墓,苑桂生第一次来到阳曲山。山上的树丛从山脚往上延伸,树枝倾斜交错,石阶高低不平。他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太阳快落山了还没有爬到山顶。途中,他遇到一位村支书。支书说山高路险,容易迷路,也很难找到墓地和纪念碑。这样,他便遗憾地回去了。第二次来到阳曲山,苑桂生历尽艰辛在山上找到了无名烈士墓,可是,没有找到纪念碑,只好空手而返。然而,下山之后,他又听村里的老乡讲曾亲眼看见过纪念碑,心想一定找机会再来。这样,苑桂生又第三次来到阳曲山。当天他在半山腰一户村民家里住下。他的执着感动了村民。第二天,村民做向导,苑桂生又向山顶攀登。山路越来越陡,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攀爬峭壁。他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可还是没有找到纪念碑。他的心里虽然五味杂陈,但依旧没有死心。后来,有消息传来,当地政府在山上重新为抗日烈士修建了纪念碑。他第四次上了阳曲山,面对纪念碑按动相机快门,终于如愿以偿。
苑桂生节衣缩食,戒掉40多年的烟瘾,住着便宜的旅店,吃简单的饭菜,前后花掉6万多元积蓄,经历过恶劣天气、危险道路、疾病折磨,甚至生命的威胁。从北到南,沿着太行山脉,他走遍山西、河北、河南三省65个县市、1000多个村镇,“只要有烈士陵园的地方都要去一趟,大大小小的烈士墓地我都跑遍了”。从平型关大捷发生地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从击毙日军“名将之花”的雁宿崖到左权将军殉国的十字岭;从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的墓碑到一些抗日干部牺牲纪念碑,他先后寻访1100多座英烈纪念碑、上万个烈士墓,拍摄照片5600多张,并与数百位史志工作者、老八路、老民兵、老区民众座谈,搜集抗战史料数千万字。他成为研究太行山烈士殉难地、墓地、纪念地最权威的专家学者。
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汇集成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无声墓碑述说着惊天动地英雄壮举,大型摄影展《太行丰碑》撞击着万千人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苑桂生精心筹办的《太行丰碑》摄影展在山西阳泉隆重推出。整个展览以位于太行山区的抗战烈士纪念碑为主体,配以碑文说明,图文并茂。其中,《众志成城》展现了太行山区各个县市为抗战作出的贡献和牺牲。《烽火太行》展现了八路军将士和广大民兵的辉煌战绩。《浩气千秋》展现了为国捐躯烈士的悲壮人生。墓碑无声,却述说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七天的展期,观众多达十几万人。一位七旬老人李桂林在留言簿上写道:“为殉国者留名,给后来者启迪。”阳泉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贾爱寿说:“这个展览生动形象地展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阳泉市供电局退休职工赵秋兰连着三天观看展览,她在留言簿上写道:“金秋观展心不平,丰碑无数载英名;华胄不忘国难史,精神树吾中华魂。往事历历烟如云,烈士浩气永驻心;吾辈奋发强国日,笑慰泉下捐躯人。”后来,摄影展还在山西太原、河北石家庄多次展出,观众达几十万人次。河北驻军某部还专程将《太行丰碑》摄影展放到部队展出,以配合开展“中国梦强军梦”主题教育活动。
苑桂生说过:“通过寻访了解烈士们英勇献身的过程,我对太行精神和爱国主义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想通过我的镜头、我的视角,给人们留下更深的印象,让英烈的浩然正气代代传承。”
为了拍到清晰满意的烈士墓地和纪念碑照片,苑桂生多次往返于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平型关大捷战场、左权将军牺牲地、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等,这些纪念地都在大山深处,分布于十几个县市,可想而知,苑桂生历经怎样的长途跋涉。 苑桂生的老伴和同事,为了却苑桂生的一番心愿,也付出很多辛苦。特别是苑桂生的老伴荊义萍,多次跟着他一路颠簸,一趟行程下来,少说也得半个月。荆义萍说过:“人家退休了,都是游山玩水,你却领着我往大山里的墓地跑啊!”说归说,实际上对苑桂生还是一种感佩和支持。苑桂生所在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领导了解他的事迹后,也提出过要给他报销一些费用,对此,苑桂生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就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为了那些远去的英灵,再苦再累也值!”
在寻访拍摄抗战纪念碑和烈士墓地过程中,他感到最无奈的就是自己的行动不被一些人理解,甚至有熟人、朋友和亲戚也都劝阻过他:“多少年过去了,谁现在还有这个闲心!”对此,苑桂生的想法是:“我们今天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幸福来自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有很多无名英雄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最后连一个名字都没留下。每当看到无名烈士墓碑时,我都禁不住潸然泪下。我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把英烈的事迹传播出去,让英烈的事迹感动更多人,感动全社会。”
后来,从未写过书的苑桂生又拿起笔,历经无数不眠之夜,整理出100多个鲜为人知的抗战英烈故事,有30万字之多,名为《丰碑背后的故事》。自从推出《太行丰碑》摄影展之后,苑桂生又开始了走城乡、到企业、跨军营、进学校的漫漫之旅,宣讲展出烈士英雄事迹160多场(次)。多年来,通过展览、画册、故事、博客,苑桂生精选汇集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教材,“以碑讲史、以碑叙事、以碑明理、以碑警世”,让烈士的事迹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为了表彰苑桂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国防教育”的突出贡献,中宣部、教育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曾联合授予他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的殊荣。
一段感恩之旅,一次心灵对话。他说,与英烈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那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次次震撼着心灵、荡涤着污浊
去年清明节这天,苑桂生约请一些媒体记者来到巍峨壮丽的娘子关脚下。前年,这里矗立起一座抗战英烈纪念碑。说起这座纪念碑,还有一段故事呢。
苑桂生告诉记者,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娘子关曾发挥过防守作用,也就成为日寇侵华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攻占而后快。1937年10月的娘子关争夺战、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抗日军民都在此地与来犯日军进行过殊死较量。当时的战斗之残酷,阵亡的将士之多,在整个全民抗战史上也是少见的。
苑桂生感慨而言,据史料记载,当时有很多铁心以死相拼的官兵仅存一个心愿,那就是身后给他们建一个纪念碑,“我们不怕去死,只要我们死后有人给我们立个碑就行了”。可是,多少年过去了,娘子关下就没有建立一座纪念碑。为此,苑桂生一直焦虑万分。不是吗,很多人都知道娘子关是旅游胜地,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娘子关也是一处抗日战场,更不知道为了反抗日寇入侵,有众多抗日军民曾在这里慷慨捐躯。苑桂生多次在媒体上写文章呼吁,还给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反映情况。最终,娘子关下矗立起这座纪念碑。欣慰之余,苑桂生说,烈士们有知,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苑桂生说:“实际上,了解搜集革命先烈的事迹,本身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例如1942年,在左权将军牺牲的那次战斗中,《新华日报》女干部黄君珏带领几名同志分散突围,当时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洞内。她们见突围不成,便抱定宁死不当俘虏的信念,随即冲出洞口,纵身跳崖,壮烈牺牲,留下感天动地的英雄魂。对此,苑桂生说,与英烈们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话,那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次次震撼着心灵、荡涤着污浊。
年过七旬的苑桂生,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2016年6月,来自京津冀豫晋等地的2000多名摩托车友汇聚山西阳泉,举办一场“太行山英雄会”,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年,旨在旅游交往的同时,不忘先烈遗志,传承太行精神。本次活动邀请苑桂生莅临。他欣然前往,并深情地告诉年轻人:“太行山的光荣历史应该传承下去,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不能白流。你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看看当年的战场,想想那些牺牲的先烈,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老骥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75岁的老共产党员苑桂生还在为宣传英烈精神奔波着,虽然有些步履蹒跚,但却从不停步。 (责任编辑:杨连元)
一座座山岭,一片片荒原,他跋山涉水2万公里,走遍太行三省65个县市、1000多个村镇,自费寻访1100多座英烈纪念碑、上万个烈士墓,拍摄照片5600多张,只为让英烈精神永存
退休之后,15年来苑桂生就干了一件事,马不停蹄,四处奔波,花费6万元积蓄,走进太行山脉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65个县市,寻访太行山的英灵。
苑桂生是山西阳泉人,生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时刻,从那时起到解放战争后,苑桂生在太行山麓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历程。苑桂生说,那段难忘的岁月里,太行山的八路军牺牲很多人,当地党员干部也牺牲很多人,没有这些革命先烈的热血和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忘了千千万万英烈。可是,一次出差,他看到某县县委办公楼盖得富丽堂皇,而这个县的一些抗战烈士墓地却被淹没在杂草丛中。一次,他路过一处抗战烈士墓地,问问当地的孩子,你们知道这里埋葬的是哪位烈士吗,孩子们也是一脸茫然。他感到,多年的和平建设,烈士们渐渐被人们淡忘了,革命传统教育亟待加强。
从年轻时就爱好摄影的苑桂生决定,到太行山去,把散落在八百里太行的一座座抗战纪念碑和抗日英烈墓碑拍摄下来,举办一个国防教育专题摄影展,让人们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让爱党爱国有更丰富的精神依托。决心下定,苑桂生打起行囊,踏上探寻革命遗迹的漫漫征程,开始了特殊的长征。
翻越一山又一山,走了一程又一程,苑桂生曾经四上阳曲山,为了见证一座烈士纪念碑。
山西晋中和顺县东部有一座阳曲山,海拔2000多米,悬崖绝壁,地势险要。1943年5月14日,这里发生过一场惨烈战斗。当时,日寇调集重兵围攻阳曲山,八路军200多名战士在阳曲山峰坚守阵地至弹尽粮绝,最后折枪毁械跳崖殉国。后来,群众在阳曲山北台梁建立一处无名烈士墓。抗战胜利后,当地立碑于山顶,以兹纪念。
为了见证此碑此墓,苑桂生第一次来到阳曲山。山上的树丛从山脚往上延伸,树枝倾斜交错,石阶高低不平。他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太阳快落山了还没有爬到山顶。途中,他遇到一位村支书。支书说山高路险,容易迷路,也很难找到墓地和纪念碑。这样,他便遗憾地回去了。第二次来到阳曲山,苑桂生历尽艰辛在山上找到了无名烈士墓,可是,没有找到纪念碑,只好空手而返。然而,下山之后,他又听村里的老乡讲曾亲眼看见过纪念碑,心想一定找机会再来。这样,苑桂生又第三次来到阳曲山。当天他在半山腰一户村民家里住下。他的执着感动了村民。第二天,村民做向导,苑桂生又向山顶攀登。山路越来越陡,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攀爬峭壁。他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可还是没有找到纪念碑。他的心里虽然五味杂陈,但依旧没有死心。后来,有消息传来,当地政府在山上重新为抗日烈士修建了纪念碑。他第四次上了阳曲山,面对纪念碑按动相机快门,终于如愿以偿。
苑桂生节衣缩食,戒掉40多年的烟瘾,住着便宜的旅店,吃简单的饭菜,前后花掉6万多元积蓄,经历过恶劣天气、危险道路、疾病折磨,甚至生命的威胁。从北到南,沿着太行山脉,他走遍山西、河北、河南三省65个县市、1000多个村镇,“只要有烈士陵园的地方都要去一趟,大大小小的烈士墓地我都跑遍了”。从平型关大捷发生地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从击毙日军“名将之花”的雁宿崖到左权将军殉国的十字岭;从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的墓碑到一些抗日干部牺牲纪念碑,他先后寻访1100多座英烈纪念碑、上万个烈士墓,拍摄照片5600多张,并与数百位史志工作者、老八路、老民兵、老区民众座谈,搜集抗战史料数千万字。他成为研究太行山烈士殉难地、墓地、纪念地最权威的专家学者。
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汇集成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无声墓碑述说着惊天动地英雄壮举,大型摄影展《太行丰碑》撞击着万千人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苑桂生精心筹办的《太行丰碑》摄影展在山西阳泉隆重推出。整个展览以位于太行山区的抗战烈士纪念碑为主体,配以碑文说明,图文并茂。其中,《众志成城》展现了太行山区各个县市为抗战作出的贡献和牺牲。《烽火太行》展现了八路军将士和广大民兵的辉煌战绩。《浩气千秋》展现了为国捐躯烈士的悲壮人生。墓碑无声,却述说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七天的展期,观众多达十几万人。一位七旬老人李桂林在留言簿上写道:“为殉国者留名,给后来者启迪。”阳泉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贾爱寿说:“这个展览生动形象地展现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阳泉市供电局退休职工赵秋兰连着三天观看展览,她在留言簿上写道:“金秋观展心不平,丰碑无数载英名;华胄不忘国难史,精神树吾中华魂。往事历历烟如云,烈士浩气永驻心;吾辈奋发强国日,笑慰泉下捐躯人。”后来,摄影展还在山西太原、河北石家庄多次展出,观众达几十万人次。河北驻军某部还专程将《太行丰碑》摄影展放到部队展出,以配合开展“中国梦强军梦”主题教育活动。
苑桂生说过:“通过寻访了解烈士们英勇献身的过程,我对太行精神和爱国主义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想通过我的镜头、我的视角,给人们留下更深的印象,让英烈的浩然正气代代传承。”
为了拍到清晰满意的烈士墓地和纪念碑照片,苑桂生多次往返于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平型关大捷战场、左权将军牺牲地、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等,这些纪念地都在大山深处,分布于十几个县市,可想而知,苑桂生历经怎样的长途跋涉。 苑桂生的老伴和同事,为了却苑桂生的一番心愿,也付出很多辛苦。特别是苑桂生的老伴荊义萍,多次跟着他一路颠簸,一趟行程下来,少说也得半个月。荆义萍说过:“人家退休了,都是游山玩水,你却领着我往大山里的墓地跑啊!”说归说,实际上对苑桂生还是一种感佩和支持。苑桂生所在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公安局领导了解他的事迹后,也提出过要给他报销一些费用,对此,苑桂生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就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一件事,为了那些远去的英灵,再苦再累也值!”
在寻访拍摄抗战纪念碑和烈士墓地过程中,他感到最无奈的就是自己的行动不被一些人理解,甚至有熟人、朋友和亲戚也都劝阻过他:“多少年过去了,谁现在还有这个闲心!”对此,苑桂生的想法是:“我们今天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幸福来自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有很多无名英雄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最后连一个名字都没留下。每当看到无名烈士墓碑时,我都禁不住潸然泪下。我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把英烈的事迹传播出去,让英烈的事迹感动更多人,感动全社会。”
后来,从未写过书的苑桂生又拿起笔,历经无数不眠之夜,整理出100多个鲜为人知的抗战英烈故事,有30万字之多,名为《丰碑背后的故事》。自从推出《太行丰碑》摄影展之后,苑桂生又开始了走城乡、到企业、跨军营、进学校的漫漫之旅,宣讲展出烈士英雄事迹160多场(次)。多年来,通过展览、画册、故事、博客,苑桂生精选汇集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教材,“以碑讲史、以碑叙事、以碑明理、以碑警世”,让烈士的事迹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为了表彰苑桂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国防教育”的突出贡献,中宣部、教育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曾联合授予他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的殊荣。
一段感恩之旅,一次心灵对话。他说,与英烈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那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次次震撼着心灵、荡涤着污浊
去年清明节这天,苑桂生约请一些媒体记者来到巍峨壮丽的娘子关脚下。前年,这里矗立起一座抗战英烈纪念碑。说起这座纪念碑,还有一段故事呢。
苑桂生告诉记者,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娘子关曾发挥过防守作用,也就成为日寇侵华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攻占而后快。1937年10月的娘子关争夺战、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抗日军民都在此地与来犯日军进行过殊死较量。当时的战斗之残酷,阵亡的将士之多,在整个全民抗战史上也是少见的。
苑桂生感慨而言,据史料记载,当时有很多铁心以死相拼的官兵仅存一个心愿,那就是身后给他们建一个纪念碑,“我们不怕去死,只要我们死后有人给我们立个碑就行了”。可是,多少年过去了,娘子关下就没有建立一座纪念碑。为此,苑桂生一直焦虑万分。不是吗,很多人都知道娘子关是旅游胜地,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娘子关也是一处抗日战场,更不知道为了反抗日寇入侵,有众多抗日军民曾在这里慷慨捐躯。苑桂生多次在媒体上写文章呼吁,还给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反映情况。最终,娘子关下矗立起这座纪念碑。欣慰之余,苑桂生说,烈士们有知,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苑桂生说:“实际上,了解搜集革命先烈的事迹,本身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例如1942年,在左权将军牺牲的那次战斗中,《新华日报》女干部黄君珏带领几名同志分散突围,当时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洞内。她们见突围不成,便抱定宁死不当俘虏的信念,随即冲出洞口,纵身跳崖,壮烈牺牲,留下感天动地的英雄魂。对此,苑桂生说,与英烈们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对话,那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次次震撼着心灵、荡涤着污浊。
年过七旬的苑桂生,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2016年6月,来自京津冀豫晋等地的2000多名摩托车友汇聚山西阳泉,举办一场“太行山英雄会”,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三年,旨在旅游交往的同时,不忘先烈遗志,传承太行精神。本次活动邀请苑桂生莅临。他欣然前往,并深情地告诉年轻人:“太行山的光荣历史应该传承下去,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不能白流。你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看看当年的战场,想想那些牺牲的先烈,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老骥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75岁的老共产党员苑桂生还在为宣传英烈精神奔波着,虽然有些步履蹒跚,但却从不停步。 (责任编辑:杨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