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特点 有效训练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和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问题做适当的点拨、讲解,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
  关键词:夜莺的歌声;目标;有效训练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两方面:一是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二是了解开头三个自然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教学时,笔者抓住特点,将课文的教育性、情感性和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融于一体。
  一、紧扣课题质疑,初探导学目标
  从课文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提问,理清文章的脉络。可设计以下层次的教学:
  1.齐读课题,思考从课题中你想到什么?(夜莺是鸟,还是人?夜莺的歌声是从哪来的?)
  2.再读课题和预习部分,你还想知道什么?(什么是苏联卫国战争?德国法西斯怎样侵略苏联?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夜莺的歌声是哪儿来的?……)
  3.教师把学生读课文时的质疑归纳为三个问题:①夜莺的歌声是从哪儿来的?②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③课文为什么几处都写到“夜莺”的歌声?这三个问题正属于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应相机引导,让学生明确。
  二、突出课文重难点,强化语言训练
  这篇课文结构清楚,文字浅显,情节引人入胜,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和故事情节,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难作适当的点拨、讲解,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语言训练。
  1.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进行语言生动性的训练。如讲第三段时,将“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与“孩子不见了”两句做比较。学生经过讨论,明确第一句里的“站”“转”“钻”几个动词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2.抓住用词精当的句子,进行语言准确性训练。如学习第二段孩子把德国兵带进茂密的树林,对于“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这一句群,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议一议这一句群分几层,各写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并观察课本插图,再表演一下夜莺的间断性动作,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孩子与敌人打岔的那一自然段,议一议: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写“夜莺”的动作与语言?(领悟孩子故意麻痹敌人,表现孩子的机智)引导学生品味写游击队员听“夜莺”的歌声的句子: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凝神的站着,好象钉在那里似的。教师问:“把‘凝神’删去,‘钉’改成‘盯’好吗?”再与这句的缩句“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站着”比较,讨论怎么写好,从中品位作者用词的准确。
  3.抓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行语言条理性训练。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在哪几处写了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课文有五处写了“夜莺”的歌声,分别起了引诱敌人、报告敌情、麻痹敌人、坚守岗位、观看敌情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些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语言条理性叙述的训练。
  4.抓住课文的表情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本课的语感训练可以从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首先,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
  其次,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主要人物“夜莺”和“德国军官”进行评价,把握朗读时的语调、语音及语速,然后找出那些描写具体、生动的句段,指导学生进行有表情的朗读。
  再次,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讲读结合,同时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读的训练。
  三、深入讨论,体味写法
  指导学生学习“相互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时,结合讲读,引导学生就课文重点训练项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自求自得中提高认识能力,学到作文的方法。
  在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读读、议议,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相互照应的。让学生按照课后思考练习3的要求,深入议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夜莺”的歌声,以便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
  通过以上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是相互照应的,这样写,可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不少高校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国家商务教学中渗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国际商务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商务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对国际和国内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师资资源等进行有机融合,并渗透到课程体系、教学
期刊
摘 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文本之美?本文认为,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对其进行多元化解读不失为有效的途径。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进而体会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创新能力  当你无意间将一个苹果拦腰横切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横切面会呈现出一颗精致的五角星。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竖切,所以一次又一次地与惊喜和美丽擦肩而过。  在生活
期刊
教师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开口讲英语的好机会。教师要擅于运用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给予及时和适当的反馈,使师生的互动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交际过程。  一、教师提问  1.问题的类型  课堂提问可以分为两种:限答性问题(closed questions)和非限答性问题(open questions)。限答性问题的答案是既定的,学生只需要直接把答案讲出来就可以了,主要是考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语言就是“单击某某菜单或命令、右击某某选择命令”,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讲的方法练习并记住每一个操作过程,学习过程是枯燥的,学生积极性也不高,学生不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比赛主要是想把学生推向前台,还给学生学习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关键词:活力课堂;比赛;热情  形式多样的竞赛是创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走访和调查学生实习情况,就学生实习期间常见的能力不足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教学及管理感受,简要说明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旨在探讨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途径,为培养高素质医药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能力缺失;教学培养;医药人才  2012年8月15日至19日,笔者与护理系李翰卿老师一行来到柳州和来宾检查2010級学生的实习情况,共调查走访包括柳州市人民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
期刊
摘 要:纵观现在的少先队活动,队员对家乡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体验,结合乡土资源,开展爱家乡的体验活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从“品乡之韵,赞家乡之美”,“寻乡之史,感历史之久”,“聆乡之人,抒崇敬之情”,“感乡之情,扬纯朴民风”,“看乡之变,倾自豪之情”五个方面阐述结合乡土资源开展少先队体验活动的策略。在一点一滴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学生的爱乡教育。  关键词:乡土资源;体验活动;整合策略  体验
期刊
从教三十年,现在忽然让我谈教育,总有点难为情,这不是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历练,更不是什么功成名就的逊词,而是一种无法言表的伤感。三十多年了,从一上班就倡导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三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呢?难道只收获了钱老科学家临终前的感叹?难道只收获了一种莫言的无奈? 回顾这三十年来的教学经历,我们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呕心沥血,疲于奔命,按照统一的“模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谓“人才”。他们在单位
期刊
摘 要:就选进教材的文章而言,它的被选择性就决定了其本身作为教学内容的指向性。因此,按照一定的指向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不随意、盲目。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三堂课为例,就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分别从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和内容指向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内容;文体指向;专题指向;内容指向  前有王荣生教授的“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后有郑桂华教授的“‘教什么’比‘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是幼教工作者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填鸭式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主动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无法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让幼儿快乐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数学问题及解决方式,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学习数学。  关键词:快乐学习;幼儿;数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本文从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为幼儿创设学习和创编舞蹈的环境,让幼儿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尊重幼儿首创精神等方面谈了一些见解和体会,以探索幼儿创编舞蹈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幼儿;创编舞蹈;创新教育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要培养具有开拓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