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7-ZZJH-303]
摘要:本文从人生视角出发,解读电影作品《寻枪》,深刻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对影片中隐含的人生哲理一一解读,使电影作品散发出更具魅力的意蕴。
关键词:人生视角;解读;电影《寻枪》
被称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的陆川在其银屏处女作《寻枪》中讲述了一个小镇民警丢枪寻枪的故事。该片以低成本的制作在世界杯期间院线淡季中仍然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年度票房奇迹,这不仅得力于实力派演员姜文的精彩演绎,更主要的是在警匪类型片中所表现出的较为深厚的人文思考。
导演陆川在影片《寻枪》中的情节、镜头、音乐、表演等所有手段上最着力渲染的就是“寻找”,“寻找”成为影片的重要主题之一。“寻找”,自古以来就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母题。从古希腊神话中伊阿宋对金毛羊的寻找,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对自行车的寻找,以及国产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昔日情怀的寻找,都是“寻找”母题的具像化和深层意味的演绎。
枪是影片《寻枪》叙事的重要线索,故事随着枪的丢失而展开,并在寻找过程中发展,最后终结于追回失枪。枪在本片中不仅承载着贯穿故事发展的叙事线索,而且还有着浓厚的象征意味。
在艺术作品中,无论东西方的文化,枪常常作为男性的生殖图腾而出现,隐含了权力的指向。马山在小镇上备受尊重,这尊重不仅源自对马山的为人,更多的来自于马山的警察身份。马山的配枪丢失,作为公职人员的他当然知道应该立即向上级报告。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希望通过自己暗自寻回手枪,逃避丢枪的惩处,因为他知道这个惩处很有可能意味着被开除公职,而这是他无力承担的。事实也是如此,当他寻枪无果,无奈之下报告上级后,他立刻被要求脱下警服。影片中,马山警服被收缴之后,只穿了短裤离开了派出所,情绪沮丧而低落。
马山失去的不仅是警察的身份,还有权力的象征。在失去警察身份之后,马山不仅也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还在社会定位上也迷失自我。正如马山的朋友陈军所说“你穿上警服我当你是警察,你没有穿警服你是什么东西?”失去警察身份的马山,他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和质疑。
“寻找”是表层的, 表象的深处则是对“寻找”客体的潜意识欲望, 这种客体必然会改变寻找者的命运。找得到所追寻的客体,那么寻找者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找不到也同样会使寻找者发生改变, 所以非找不可。在电影《寻枪》中,枪是马山追寻的客体,失去这个客体,马山失去的将是职业、社会地位、男权和父亲权威,所以马山的寻找显得极其重要又容易引起观众的认同与共鸣。
但是,聪明的观众已然发现,马山执着追寻失枪的活动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任务。尽管枪在影片最后出现,但是已经是一把打尽所有子弹失去了原有功效的“枪”。执着追寻的客体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妄,所有的执着仿佛都是无价值的虚无,人生的悲剧意义和荒诞感油然而生。
可是,如果说人们追寻的目的永不可及,寻找的任务永不能实现,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何处呢?实际上,人生的意义并非是寻找的客体,而是体现在寻找本身。寻找的过程,使人生充实而丰满,让生命变得丰富而多彩。人生的实质实际上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在此起点上人们就知道结果和答案,但是人的意义如果是只停留在追寻目的的层面,那一切都归于虚无。之所以人生精彩纷呈,生命弥足珍贵让人留恋,不在于它最终的结果,而是在寻求结果的道路上所有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使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影片最后,马山找到了盗枪行凶的凶手,为了制止暴力的发展,马山一再激怒凶手,引他开枪并用自己的身体阻挡了子弹。故事讲述的最后,马山的寻枪之路似乎是终结了,他找回了失枪,制止了犯罪,抓获了凶犯,一切似乎很完美,只是马山失去了生命。影片最后马山的灵魂从血泊中爬起,手持失枪,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引起了笔者的思索。究竟是谁杀了马山?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再回到影片《寻枪》中,马山丢了佩枪,内心十分的焦虑、恐慌、无奈和紧张,为什么会有如此急躁的心态呢?这个压力來自于丢枪的后果,丢了配枪意味着将失去警察的身份,而随之而来的是丢失社会定位、男权和父权。寻枪的压力并不止于来自家庭和亲人,更来自于职业附着的社会责任感。公安局长召开的紧急寻枪会议上直言不讳:“一支枪三发子弹,就是三条人命;遇上职业杀手,一枪两命,就是六条人命!”“要是罪犯去了北京,给党和国家带来多么大的危害?!”马山的领导对他的指责全部基于丢枪所带来的社会层面的危害以及丢枪本身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对于事故当事人的关怀却都选择性的忽视了。对物的强调,对人的忽视并非马山领导一人,就连至亲的妻子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只关注物的发展,而忽略人的关怀。马山在丢枪之后,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心理负担巨大,在夫妻之事上就显得力不从心。她的妻子并没有对马山的人体贴和关怀,而是质疑:“你有问题!”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马山的初恋情人出现的事件上来。
这个世界的主体是人,事物的发展和运动也由人的参与而显示出独有的性质。但是,人们在问题的看待和处理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人”的存在,而仅仅把目光投向“物”。马山寻枪的过程中,所有人一无例外的关注事件本身的进程,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带来的实际影响,对马山的心理感受都集体的选择无视。“人”与“物”位置的颠倒暴露的恰恰是生存的荒诞和悲凉。马山的死,与其说是犯罪分子的凶狠或者褒扬他大无畏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所导致,倒不如说是这个社会上的所有人,包括他的领导、妻子、儿子、朋友、小镇的居民以及死去的初恋情人给他的压力以及大家对他个人内心的关怀缺失所造就。
影片中,宿醉后的马山发现配枪丢失,摄影机用手摇跟拍的方式来处理画面, 镜头在杂乱的脚步、千回百转的小巷中不停的来回切换,狂躁的背景音乐、马山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各种电影元素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强烈的感受到丢枪之后马山内心中濒于疯狂的焦虑状态。这种状态,在影片中贯穿始终,焦虑感通过快速跳切的镜头、乱无头绪的对白以及纷乱嘈杂的背景音乐感染着所有的观众。
焦虑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不仅是马山丢枪后的心理体验,实际上也是现代社会中浮躁心态的投射。这种心理体验源于社会生活的极快节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工作、家庭、婚姻和友谊都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道德体系下所获得的认知已经被人所广泛质疑。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生存压力,不仅对传统文化下的事物和情感的认知产生质疑,而且对压力下的生存本质产生质疑。质疑人生的目的,质疑生命的价值,甚至对人本身都充满着疑问。这种质疑与不肯定感带来的最直接的心理体验就是焦虑。导演在不经意间表达出人生的困境:我们总是追问人生的意义,可当我们发现所有的价值都归于荒诞和虚无的时候,都进而会对生命价值的产生质疑。在追问着没有答案的问题时,必然带来焦虑的心理体验,而这一心理体验是每一位严肃思考生命的生存者所必须面对,而且是伴随终身的。
摘要:本文从人生视角出发,解读电影作品《寻枪》,深刻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对影片中隐含的人生哲理一一解读,使电影作品散发出更具魅力的意蕴。
关键词:人生视角;解读;电影《寻枪》
被称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的陆川在其银屏处女作《寻枪》中讲述了一个小镇民警丢枪寻枪的故事。该片以低成本的制作在世界杯期间院线淡季中仍然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年度票房奇迹,这不仅得力于实力派演员姜文的精彩演绎,更主要的是在警匪类型片中所表现出的较为深厚的人文思考。
导演陆川在影片《寻枪》中的情节、镜头、音乐、表演等所有手段上最着力渲染的就是“寻找”,“寻找”成为影片的重要主题之一。“寻找”,自古以来就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母题。从古希腊神话中伊阿宋对金毛羊的寻找,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对自行车的寻找,以及国产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昔日情怀的寻找,都是“寻找”母题的具像化和深层意味的演绎。
枪是影片《寻枪》叙事的重要线索,故事随着枪的丢失而展开,并在寻找过程中发展,最后终结于追回失枪。枪在本片中不仅承载着贯穿故事发展的叙事线索,而且还有着浓厚的象征意味。
在艺术作品中,无论东西方的文化,枪常常作为男性的生殖图腾而出现,隐含了权力的指向。马山在小镇上备受尊重,这尊重不仅源自对马山的为人,更多的来自于马山的警察身份。马山的配枪丢失,作为公职人员的他当然知道应该立即向上级报告。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希望通过自己暗自寻回手枪,逃避丢枪的惩处,因为他知道这个惩处很有可能意味着被开除公职,而这是他无力承担的。事实也是如此,当他寻枪无果,无奈之下报告上级后,他立刻被要求脱下警服。影片中,马山警服被收缴之后,只穿了短裤离开了派出所,情绪沮丧而低落。
马山失去的不仅是警察的身份,还有权力的象征。在失去警察身份之后,马山不仅也失去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还在社会定位上也迷失自我。正如马山的朋友陈军所说“你穿上警服我当你是警察,你没有穿警服你是什么东西?”失去警察身份的马山,他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和质疑。
“寻找”是表层的, 表象的深处则是对“寻找”客体的潜意识欲望, 这种客体必然会改变寻找者的命运。找得到所追寻的客体,那么寻找者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找不到也同样会使寻找者发生改变, 所以非找不可。在电影《寻枪》中,枪是马山追寻的客体,失去这个客体,马山失去的将是职业、社会地位、男权和父亲权威,所以马山的寻找显得极其重要又容易引起观众的认同与共鸣。
但是,聪明的观众已然发现,马山执着追寻失枪的活动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任务。尽管枪在影片最后出现,但是已经是一把打尽所有子弹失去了原有功效的“枪”。执着追寻的客体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妄,所有的执着仿佛都是无价值的虚无,人生的悲剧意义和荒诞感油然而生。
可是,如果说人们追寻的目的永不可及,寻找的任务永不能实现,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何处呢?实际上,人生的意义并非是寻找的客体,而是体现在寻找本身。寻找的过程,使人生充实而丰满,让生命变得丰富而多彩。人生的实质实际上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在此起点上人们就知道结果和答案,但是人的意义如果是只停留在追寻目的的层面,那一切都归于虚无。之所以人生精彩纷呈,生命弥足珍贵让人留恋,不在于它最终的结果,而是在寻求结果的道路上所有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使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影片最后,马山找到了盗枪行凶的凶手,为了制止暴力的发展,马山一再激怒凶手,引他开枪并用自己的身体阻挡了子弹。故事讲述的最后,马山的寻枪之路似乎是终结了,他找回了失枪,制止了犯罪,抓获了凶犯,一切似乎很完美,只是马山失去了生命。影片最后马山的灵魂从血泊中爬起,手持失枪,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引起了笔者的思索。究竟是谁杀了马山?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再回到影片《寻枪》中,马山丢了佩枪,内心十分的焦虑、恐慌、无奈和紧张,为什么会有如此急躁的心态呢?这个压力來自于丢枪的后果,丢了配枪意味着将失去警察的身份,而随之而来的是丢失社会定位、男权和父权。寻枪的压力并不止于来自家庭和亲人,更来自于职业附着的社会责任感。公安局长召开的紧急寻枪会议上直言不讳:“一支枪三发子弹,就是三条人命;遇上职业杀手,一枪两命,就是六条人命!”“要是罪犯去了北京,给党和国家带来多么大的危害?!”马山的领导对他的指责全部基于丢枪所带来的社会层面的危害以及丢枪本身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对于事故当事人的关怀却都选择性的忽视了。对物的强调,对人的忽视并非马山领导一人,就连至亲的妻子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只关注物的发展,而忽略人的关怀。马山在丢枪之后,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心理负担巨大,在夫妻之事上就显得力不从心。她的妻子并没有对马山的人体贴和关怀,而是质疑:“你有问题!”并直接把矛头指向了马山的初恋情人出现的事件上来。
这个世界的主体是人,事物的发展和运动也由人的参与而显示出独有的性质。但是,人们在问题的看待和处理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人”的存在,而仅仅把目光投向“物”。马山寻枪的过程中,所有人一无例外的关注事件本身的进程,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带来的实际影响,对马山的心理感受都集体的选择无视。“人”与“物”位置的颠倒暴露的恰恰是生存的荒诞和悲凉。马山的死,与其说是犯罪分子的凶狠或者褒扬他大无畏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所导致,倒不如说是这个社会上的所有人,包括他的领导、妻子、儿子、朋友、小镇的居民以及死去的初恋情人给他的压力以及大家对他个人内心的关怀缺失所造就。
影片中,宿醉后的马山发现配枪丢失,摄影机用手摇跟拍的方式来处理画面, 镜头在杂乱的脚步、千回百转的小巷中不停的来回切换,狂躁的背景音乐、马山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各种电影元素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强烈的感受到丢枪之后马山内心中濒于疯狂的焦虑状态。这种状态,在影片中贯穿始终,焦虑感通过快速跳切的镜头、乱无头绪的对白以及纷乱嘈杂的背景音乐感染着所有的观众。
焦虑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不仅是马山丢枪后的心理体验,实际上也是现代社会中浮躁心态的投射。这种心理体验源于社会生活的极快节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工作、家庭、婚姻和友谊都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道德体系下所获得的认知已经被人所广泛质疑。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生存压力,不仅对传统文化下的事物和情感的认知产生质疑,而且对压力下的生存本质产生质疑。质疑人生的目的,质疑生命的价值,甚至对人本身都充满着疑问。这种质疑与不肯定感带来的最直接的心理体验就是焦虑。导演在不经意间表达出人生的困境:我们总是追问人生的意义,可当我们发现所有的价值都归于荒诞和虚无的时候,都进而会对生命价值的产生质疑。在追问着没有答案的问题时,必然带来焦虑的心理体验,而这一心理体验是每一位严肃思考生命的生存者所必须面对,而且是伴随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