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音频、视频、特技、字幕等方面,介绍电视新闻、专题、片花的制作概要。
【关键词】电视节目 节目制作 非线性编辑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县级台的广告创收压力也愈发凸显,如果节目(包括广告)的包装还是老一套画面加字幕的话,观众的收视率只会越来越低,因此如何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和收视兴趣,节目的制作包装就成了县级台创新的一大重点。笔者从1998年开始在县电视台负责节目制作包装工作,利用各类编辑软件的特点对节目进行了大胆实践,并对演播室灯光、音响、提示器与电脑的串并联,音视频与非编线的双轨链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现联系自己多年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新闻节目的包装要简洁、大方,具有亲和力
新闻节目传达的是政府的声音,百姓的呼声,因此新闻节目不需要变幻的特技,更不需要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字幕,要端庄得体,而且每个细节都要精心修饰,才能体现出她的品味和韵味。播音员出镜时应该衣着端庄,举止大方,播音时带有亲和力,不张扬、不抢眼但要很耐看。握摄像机机位的高低和距离的远近对播音员的出镜给人的视觉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制作人员把握摄像机机位时要反复调整,使视觉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时方可定位;其次音频采集时要及时通过调音台调节左右声道的音调、音频和振幅,防止出现自激、啸叫、振幅过大等现象,我台播音员出镜是通过卡伦头直接采集音视频信号的,而文字稿录音时是通过调音台录入电脑的,因此经常出现音频、音调反差很大的现象,而制作人员使用的监视器是单声道的,这样在播出时给观众的音频效果反差很大,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要非常细心,我在使用EDUS非编软件中先分离出口播的AV轨道,将对应的音频信号同步进行双声道处理,再与文字稿的音频效果做比较,然后做微调,调整好后将音频轨全部锁定,并对画面采用波纹编辑,这样就避免了丢帧现象。
新闻节目对画面进行剪接时要尽量使用固定画面,如“两会”报道,政治性强、内容严肃、气氛庄重,就要用长镜头去表现沉稳、舒缓的节奏,对推拿摇移镜头,要特别注意画面的起伏和落幅,因为滥用画面会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干净整洁、每幅画面控制在4秒左右。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要有相当的耐心,我台制作人员和采编人员是分开的,制作人员没有经历采访的全过程,对摄像撰稿人员的意图不是很了解,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要多学习,了解编播意图,选择好的素材,突出节目定位,镜头的上下衔接合理有序,力争用最好的画面语言表达出稿件所要达到的意图。另外,新闻节目画面过渡最好少用特技,简单的ALPHA通道、淡入淡出等的恰当应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新闻节目字幕的添加也要简洁大方,多以蓝底黄字黑边、红底白字黑边为主,透明度选择在50%左右为好,考虑到新闻节目的紧凑感,字幕的切换一般采用比较干净、利落的左右拉幕和淡入淡出划像方式。
笔者觉得有条件的电视台可以设置主交换机,每个采编人员的电脑与主交换机并网并安装采集系统,这样采编人员可以将自己采访的素材进行编辑后上传到主交换机,制作人员再进行后期音频制作、字幕添加、播音员口播的合成,这样会大大减少制作人员的工作量,采编人员也可以通过对自己采集素材的剪辑提高拍摄和撰稿的水平,县级台也可以通过采编播人员的整合缓解人力不足的现状。
二、专题节目的包装要围绕主线,突出细节
县级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一般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多以情感人。专题节目的制作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何将室内播音、摄像、户外现场、临时发挥有机结合,并配以音乐、特技、片花,这就看制作和包装人员的技巧了,高质量的后期制作可以提高节目的可视性,一档好的专题节目可以吸引整个城市的目光。在制作过程中,如何保持节目的协调性和整体效果,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和语言很重要,但更需要制作包装人员的二度创作。2010年我台开设了《天下绩溪人》栏目,在首期开播时,用了一个序集,将绩溪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制墨大师胡开文、抗倭名将胡宗宪、博学大师胡适等历代名人进行了浓缩,并由历史人物延伸出绩溪的风土人情。在制作时,我对音频适当地进行了段落分割,背景配以高山流水的古筝音乐,开场时用全景和贯穿地域特色的慢镜头,采用时长较长的淡入淡出,由远到近、先粗后细,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勾起人们对古城的好奇与向往。在音乐过渡期间,采用白墙黑瓦、徽墨制作、徽菜小吃的镜头,给观众以震撼,在剪切记者现场采访在外多年游子的镜头时,经常有很多人带着不很流畅的家乡话拉家常,讲述离家时的情景,在外创业的艰辛,说到动情处常常泪流满面,这类同期声画面采用的是特写镜头——颤抖的双手,老泪纵横的场景往往能打动观众的心,这些镜头采用放慢的特技效果突出细节,衬托主题,勾起观众的共鸣。但是这些镜头长度要控制好,如果太长,观众会产生反感,所以尺度的把握很重要。
好的专题栏目在制作时要有团队意识,多与编导记者沟通,通过镜头的处理,使得视频的节奏生动自然,强烈地感染观众,音乐的搭配要得体,多以古筝、琵琶为烘托,以故乡的老画面作背景,有时候往往一只小黄狗,一座老房子,一个老人的笑脸等无声的语言便能充分展现出节目的内涵,激起观众的共鸣。《天下绩溪人》栏目在我台首期开播,点击率就突破了历史纪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当时策划是两年结束这档栏目的,结果两年后观众要求继续开设该栏目,所以又增开了一年,因为这档栏目,我台的广告创收连年增长。县级台的广告创收受网络、3G、户外广告的冲击很大,所以也要改变增长方式,走以好栏目吸引赞助商和广告客户的方法形成良性循环无疑不是一种新的探索。
县级台专题类节目还包括与警方合作的政法类和百姓关注的民生类节目,这类节目的制作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特别是公安类节目就要特别注意特写、近景、远景、全景等等的应用。在拍摄一位酒驾后造成交通事故的肇事者时,要特别注意脸部表情的特写和被铐着手铐的手的特写,通过特写展现出他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拍摄肇事车辆时就要远景和近景相结合,镜头的长短要搭配合理,在这类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技巧,否则就会出现不伦不类的感受,在景别的切换时,要过渡自然,平滑,切勿出现突兀、生硬的感觉,另外还要注意运动图像与静止图像之间的过渡要缓和,最好是动动相接、静静相接,切勿动静相接,镜头的组接也要体现节奏感,剪辑时应选择给观众印象最深,最有感染力的镜头,并恰到好处地掌握镜头的长短。制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电视节目的创作环节和方法,使自己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字稿内容,迅速体会编导意图,经过反复实践,节目制作人员就能以丰富的创造力,运用多种手段表达情感。
三、片头片花的制作要主题鲜明,配乐贴切
节目片花制作是一项创新的工程,看似不经意间的交错、闪现,都会使人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视觉冲击力,衬托和强化出节目的思想和灵魂。本人充分利用EDUS软件的特点和优势,在“喜迎十八大专题报道”中,以红色为主色调,用飘扬的党旗为背景,利用50%的透明度配以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画面,将记者现场报道的画面用关键帧快速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左上角位置停留,并将画面加以黄色边框,用齿轮快速飞转的近景采用同样的特技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右上角位置停留,用百姓欢庆舞龙舞狮的画面采用同样的特技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左下角位置停留,用五谷丰收的画面采用同样的特技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右下角位置停留下来,四幅画面整体停留3秒后淡出,同时将“喜迎十八大专题报道”的3D字体由小到大快速冲击到整幅画面并定格4秒,此时音乐达到高潮,整个片头制作15秒,在每天十八大专题报道的开场白前播出,对整个节目的包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受观众好评。
其实电视节目片花制作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特技与技巧也就十几种,例如闪白,不同类型的叠化、淡入淡出、划像等。其实只要将这十几种基本的特技,做不尽相同的发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的组合和技巧性的衔接,会有非同寻常的效果产生。但是,其选择使用的前提都必须与片花画面的内容、与音乐的节奏、与风格的体现相匹配,并能够最大程度地融为一体。多年来,我还通过摸索和实践,使用ALPHA通道、高级键控制、多用途抠像和滤镜等剪接、划像、移动、叠画、替换、插入和覆盖,制作了《美丽的绩溪欢迎您》《廉政经纬》《天下绩溪人》《聚焦大建设》《湖村探访》《走登源》《小辣椒监督岗》《两会报道》等专题片及片头片花,并多次获奖。
总之,节目制作的艺术是在一帧、一秒之间流动并呈现着的,而更多表达出来的,则是一种韵律,从最初的剪辑处理,到最后的制作完成的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作者单位:绩溪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电视节目 节目制作 非线性编辑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县级台的广告创收压力也愈发凸显,如果节目(包括广告)的包装还是老一套画面加字幕的话,观众的收视率只会越来越低,因此如何满足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和收视兴趣,节目的制作包装就成了县级台创新的一大重点。笔者从1998年开始在县电视台负责节目制作包装工作,利用各类编辑软件的特点对节目进行了大胆实践,并对演播室灯光、音响、提示器与电脑的串并联,音视频与非编线的双轨链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现联系自己多年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新闻节目的包装要简洁、大方,具有亲和力
新闻节目传达的是政府的声音,百姓的呼声,因此新闻节目不需要变幻的特技,更不需要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字幕,要端庄得体,而且每个细节都要精心修饰,才能体现出她的品味和韵味。播音员出镜时应该衣着端庄,举止大方,播音时带有亲和力,不张扬、不抢眼但要很耐看。握摄像机机位的高低和距离的远近对播音员的出镜给人的视觉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制作人员把握摄像机机位时要反复调整,使视觉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时方可定位;其次音频采集时要及时通过调音台调节左右声道的音调、音频和振幅,防止出现自激、啸叫、振幅过大等现象,我台播音员出镜是通过卡伦头直接采集音视频信号的,而文字稿录音时是通过调音台录入电脑的,因此经常出现音频、音调反差很大的现象,而制作人员使用的监视器是单声道的,这样在播出时给观众的音频效果反差很大,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要非常细心,我在使用EDUS非编软件中先分离出口播的AV轨道,将对应的音频信号同步进行双声道处理,再与文字稿的音频效果做比较,然后做微调,调整好后将音频轨全部锁定,并对画面采用波纹编辑,这样就避免了丢帧现象。
新闻节目对画面进行剪接时要尽量使用固定画面,如“两会”报道,政治性强、内容严肃、气氛庄重,就要用长镜头去表现沉稳、舒缓的节奏,对推拿摇移镜头,要特别注意画面的起伏和落幅,因为滥用画面会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干净整洁、每幅画面控制在4秒左右。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要有相当的耐心,我台制作人员和采编人员是分开的,制作人员没有经历采访的全过程,对摄像撰稿人员的意图不是很了解,这就要求制作人员要多学习,了解编播意图,选择好的素材,突出节目定位,镜头的上下衔接合理有序,力争用最好的画面语言表达出稿件所要达到的意图。另外,新闻节目画面过渡最好少用特技,简单的ALPHA通道、淡入淡出等的恰当应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新闻节目字幕的添加也要简洁大方,多以蓝底黄字黑边、红底白字黑边为主,透明度选择在50%左右为好,考虑到新闻节目的紧凑感,字幕的切换一般采用比较干净、利落的左右拉幕和淡入淡出划像方式。
笔者觉得有条件的电视台可以设置主交换机,每个采编人员的电脑与主交换机并网并安装采集系统,这样采编人员可以将自己采访的素材进行编辑后上传到主交换机,制作人员再进行后期音频制作、字幕添加、播音员口播的合成,这样会大大减少制作人员的工作量,采编人员也可以通过对自己采集素材的剪辑提高拍摄和撰稿的水平,县级台也可以通过采编播人员的整合缓解人力不足的现状。
二、专题节目的包装要围绕主线,突出细节
县级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一般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多以情感人。专题节目的制作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何将室内播音、摄像、户外现场、临时发挥有机结合,并配以音乐、特技、片花,这就看制作和包装人员的技巧了,高质量的后期制作可以提高节目的可视性,一档好的专题节目可以吸引整个城市的目光。在制作过程中,如何保持节目的协调性和整体效果,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和语言很重要,但更需要制作包装人员的二度创作。2010年我台开设了《天下绩溪人》栏目,在首期开播时,用了一个序集,将绩溪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制墨大师胡开文、抗倭名将胡宗宪、博学大师胡适等历代名人进行了浓缩,并由历史人物延伸出绩溪的风土人情。在制作时,我对音频适当地进行了段落分割,背景配以高山流水的古筝音乐,开场时用全景和贯穿地域特色的慢镜头,采用时长较长的淡入淡出,由远到近、先粗后细,先局部后整体的方式勾起人们对古城的好奇与向往。在音乐过渡期间,采用白墙黑瓦、徽墨制作、徽菜小吃的镜头,给观众以震撼,在剪切记者现场采访在外多年游子的镜头时,经常有很多人带着不很流畅的家乡话拉家常,讲述离家时的情景,在外创业的艰辛,说到动情处常常泪流满面,这类同期声画面采用的是特写镜头——颤抖的双手,老泪纵横的场景往往能打动观众的心,这些镜头采用放慢的特技效果突出细节,衬托主题,勾起观众的共鸣。但是这些镜头长度要控制好,如果太长,观众会产生反感,所以尺度的把握很重要。
好的专题栏目在制作时要有团队意识,多与编导记者沟通,通过镜头的处理,使得视频的节奏生动自然,强烈地感染观众,音乐的搭配要得体,多以古筝、琵琶为烘托,以故乡的老画面作背景,有时候往往一只小黄狗,一座老房子,一个老人的笑脸等无声的语言便能充分展现出节目的内涵,激起观众的共鸣。《天下绩溪人》栏目在我台首期开播,点击率就突破了历史纪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当时策划是两年结束这档栏目的,结果两年后观众要求继续开设该栏目,所以又增开了一年,因为这档栏目,我台的广告创收连年增长。县级台的广告创收受网络、3G、户外广告的冲击很大,所以也要改变增长方式,走以好栏目吸引赞助商和广告客户的方法形成良性循环无疑不是一种新的探索。
县级台专题类节目还包括与警方合作的政法类和百姓关注的民生类节目,这类节目的制作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特别是公安类节目就要特别注意特写、近景、远景、全景等等的应用。在拍摄一位酒驾后造成交通事故的肇事者时,要特别注意脸部表情的特写和被铐着手铐的手的特写,通过特写展现出他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拍摄肇事车辆时就要远景和近景相结合,镜头的长短要搭配合理,在这类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技巧,否则就会出现不伦不类的感受,在景别的切换时,要过渡自然,平滑,切勿出现突兀、生硬的感觉,另外还要注意运动图像与静止图像之间的过渡要缓和,最好是动动相接、静静相接,切勿动静相接,镜头的组接也要体现节奏感,剪辑时应选择给观众印象最深,最有感染力的镜头,并恰到好处地掌握镜头的长短。制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电视节目的创作环节和方法,使自己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字稿内容,迅速体会编导意图,经过反复实践,节目制作人员就能以丰富的创造力,运用多种手段表达情感。
三、片头片花的制作要主题鲜明,配乐贴切
节目片花制作是一项创新的工程,看似不经意间的交错、闪现,都会使人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视觉冲击力,衬托和强化出节目的思想和灵魂。本人充分利用EDUS软件的特点和优势,在“喜迎十八大专题报道”中,以红色为主色调,用飘扬的党旗为背景,利用50%的透明度配以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画面,将记者现场报道的画面用关键帧快速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左上角位置停留,并将画面加以黄色边框,用齿轮快速飞转的近景采用同样的特技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右上角位置停留,用百姓欢庆舞龙舞狮的画面采用同样的特技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左下角位置停留,用五谷丰收的画面采用同样的特技缩小到整体四分之一右下角位置停留下来,四幅画面整体停留3秒后淡出,同时将“喜迎十八大专题报道”的3D字体由小到大快速冲击到整幅画面并定格4秒,此时音乐达到高潮,整个片头制作15秒,在每天十八大专题报道的开场白前播出,对整个节目的包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受观众好评。
其实电视节目片花制作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特技与技巧也就十几种,例如闪白,不同类型的叠化、淡入淡出、划像等。其实只要将这十几种基本的特技,做不尽相同的发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的组合和技巧性的衔接,会有非同寻常的效果产生。但是,其选择使用的前提都必须与片花画面的内容、与音乐的节奏、与风格的体现相匹配,并能够最大程度地融为一体。多年来,我还通过摸索和实践,使用ALPHA通道、高级键控制、多用途抠像和滤镜等剪接、划像、移动、叠画、替换、插入和覆盖,制作了《美丽的绩溪欢迎您》《廉政经纬》《天下绩溪人》《聚焦大建设》《湖村探访》《走登源》《小辣椒监督岗》《两会报道》等专题片及片头片花,并多次获奖。
总之,节目制作的艺术是在一帧、一秒之间流动并呈现着的,而更多表达出来的,则是一种韵律,从最初的剪辑处理,到最后的制作完成的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作者单位:绩溪县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