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增速今年能否保持8%?热烈的争论让人想起货币经济学大师蒙代尔讲的一个笑话:两点事实能够证明哥伦布是位经济学家——出发时他不知去往何方,到达后他也不知身在何处。
2009年是中国经济大船的探险之旅。与“保八”相比,旅途中的路线和风浪更值得讨论。
为何要“保八”?一位知名中国经济学者称,政府注重信心、强调稳健的执政风格在“保八”中得到体现,而这种风格,不但是中国特色,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处理棘手经济问题的法宝。以国企改革为例,当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公开宣布,占据国民经济98%的国有企业没有前途,结果一夜间人去厂空,苏联经济顿时陷入停滞。而中国总理朱镕基提出三年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事实上国企改革绵延远不止三年,并渐进平稳地摸索出一条独特的道路。目前,海外对中国特色的经济治理风格正从以往的批评和不解,转向好奇和逐步理解。《商业周刊》的一篇中国经济评论,就以“中国不按牌理出牌”作为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的论据。
当前中国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自然令人想起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同样巨大的出口压力。但两次出口压力的来源和中国经济所处的状况却非常不同。
199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经济的1/3,而今已占到2/3;当前的出口压力来自全球需求不足,而非1997年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措施有限,而中国有财政和外储两个鼓鼓的口袋。1997年中国不选择货币贬值这条路,今天更不可能以此作为危机出路,因为贬值无法提振“外需”,还可能引发深重的国际矛盾。因此,扩大内需恐怕是中国走出危机的唯一选择,也大有文章可做。
1997年中国以投资拉动经济,主要着力于突破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10多年后,这些瓶颈多已大为拓宽。中国今天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恐怕需要从头痛医脚转向直接医头,从用投资带动内需转向直接提振内需,即财政支出应该偏“软”轻“硬”:偏重社会支出,而不是纯粹的经济扩张性支出。具体而言,改善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生活的投资应进一步加重,医疗卫生、失业救助等社会投资也应大力扩张,而在基础设施方面“画蛇添足”的投资则应力图避免。
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投向潜藏着一个悖论,简单地概括就是:没消费,工厂订单哪里来?没有订单,更宽的大桥给谁用?没用武之地,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意义何在?经济学家周其仁表示,他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调研,发现有些企业已长达两个月没有订单。虽然政府表态将作中小企业的强大后盾,为其提供担保,协助贷款,但周其仁质疑道,“如果没有订单,贷款能解决什么问题”?
4万亿投资的45%投向了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这固然体现出保增长的目的,但恐怕也有重GDP增量、轻经济结构“质量”的倾向。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4万亿以投资为重点,可能令过热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等进一步过热,而政府发债筹集资金,可能令私人板块的融資渠道进一步遭受挤压。
那么钱到底应该花在哪里?这是一个无法尽其言的大话题,却不难从一个小角度获得启发。
当全球紧盯着中国鼓囊囊的钱袋时,中国数量众多的贫困失学儿童也正仰赖慈善赋予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根据联合国2007年的数据,大洋彼岸“负债累累”的美国,以仅占全球4%的学龄人口,花费了全球28%的教育支出,且主要是公共教育开支。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法案”,其中920亿美元投向教育,达11.6%,而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计划中,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资的总和仅占11%。
花着借来的钱的“穷”美国构造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教育网络,并进而发展出无可匹敌的科技创新软实力;被世界捧为“救世金主”的中国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结束“寒窑苦读”,甚至连“寒窑苦读”的机会都没有的局面,这让人忍不住探寻和思考货币的真正价值。假设美国经济真的陷入崩溃,留下的将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但留给我们什么?是一文不值的美元!这只是个假设,希望提供给国人4万亿该如何花的思考。
汉语中的“危机”有着微妙的含义:危险中总是蕴含着机遇。正如世界银行中蒙局局长David Dollar在其新近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这次危机如果擅加利用,很可能成为中国的“三赢”机遇:解决困扰中国的贫富差距、改善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在将经济引向和谐的同时实现平稳增长。
2009年是中国经济大船的探险之旅。与“保八”相比,旅途中的路线和风浪更值得讨论。
为何要“保八”?一位知名中国经济学者称,政府注重信心、强调稳健的执政风格在“保八”中得到体现,而这种风格,不但是中国特色,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处理棘手经济问题的法宝。以国企改革为例,当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公开宣布,占据国民经济98%的国有企业没有前途,结果一夜间人去厂空,苏联经济顿时陷入停滞。而中国总理朱镕基提出三年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事实上国企改革绵延远不止三年,并渐进平稳地摸索出一条独特的道路。目前,海外对中国特色的经济治理风格正从以往的批评和不解,转向好奇和逐步理解。《商业周刊》的一篇中国经济评论,就以“中国不按牌理出牌”作为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的论据。
当前中国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自然令人想起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同样巨大的出口压力。但两次出口压力的来源和中国经济所处的状况却非常不同。
199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经济的1/3,而今已占到2/3;当前的出口压力来自全球需求不足,而非1997年的人民币坚持不贬值。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措施有限,而中国有财政和外储两个鼓鼓的口袋。1997年中国不选择货币贬值这条路,今天更不可能以此作为危机出路,因为贬值无法提振“外需”,还可能引发深重的国际矛盾。因此,扩大内需恐怕是中国走出危机的唯一选择,也大有文章可做。
1997年中国以投资拉动经济,主要着力于突破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10多年后,这些瓶颈多已大为拓宽。中国今天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恐怕需要从头痛医脚转向直接医头,从用投资带动内需转向直接提振内需,即财政支出应该偏“软”轻“硬”:偏重社会支出,而不是纯粹的经济扩张性支出。具体而言,改善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生活的投资应进一步加重,医疗卫生、失业救助等社会投资也应大力扩张,而在基础设施方面“画蛇添足”的投资则应力图避免。
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资金的投向潜藏着一个悖论,简单地概括就是:没消费,工厂订单哪里来?没有订单,更宽的大桥给谁用?没用武之地,更多的固定资产投资意义何在?经济学家周其仁表示,他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调研,发现有些企业已长达两个月没有订单。虽然政府表态将作中小企业的强大后盾,为其提供担保,协助贷款,但周其仁质疑道,“如果没有订单,贷款能解决什么问题”?
4万亿投资的45%投向了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这固然体现出保增长的目的,但恐怕也有重GDP增量、轻经济结构“质量”的倾向。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4万亿以投资为重点,可能令过热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等进一步过热,而政府发债筹集资金,可能令私人板块的融資渠道进一步遭受挤压。
那么钱到底应该花在哪里?这是一个无法尽其言的大话题,却不难从一个小角度获得启发。
当全球紧盯着中国鼓囊囊的钱袋时,中国数量众多的贫困失学儿童也正仰赖慈善赋予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根据联合国2007年的数据,大洋彼岸“负债累累”的美国,以仅占全球4%的学龄人口,花费了全球28%的教育支出,且主要是公共教育开支。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法案”,其中920亿美元投向教育,达11.6%,而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计划中,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资的总和仅占11%。
花着借来的钱的“穷”美国构造了全球首屈一指的教育网络,并进而发展出无可匹敌的科技创新软实力;被世界捧为“救世金主”的中国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结束“寒窑苦读”,甚至连“寒窑苦读”的机会都没有的局面,这让人忍不住探寻和思考货币的真正价值。假设美国经济真的陷入崩溃,留下的将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但留给我们什么?是一文不值的美元!这只是个假设,希望提供给国人4万亿该如何花的思考。
汉语中的“危机”有着微妙的含义:危险中总是蕴含着机遇。正如世界银行中蒙局局长David Dollar在其新近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这次危机如果擅加利用,很可能成为中国的“三赢”机遇:解决困扰中国的贫富差距、改善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在将经济引向和谐的同时实现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