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南亚的现代政治舞台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无疑是一位敢做敢为、敢怒敢言的国务活动家。但据我近距离观察,他同时也是一个贴近百姓、个性鲜活、情趣广泛的“常人”。
“开门宴客”
2001年9月,我出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之后的第一场外事活动就是为马哈蒂尔赴上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送行。记得当时前往机场送行的有数十人,除少数几名政府高官外,多系其好友和家人。大家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并无太多官方气氛。他的两个小孙子一直缠绕膝前,大姨子还当众塞了一个信封给他,说里面有点人民币,可以带在路上花。他登上飞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地为他们夫妇祈祷,直到飞机安全起飞。
那一幕给我印象很深,使我对这位领导人、这个国家有了一个最直观的认识。
开斋节是马来西亚穆斯林的最大节日,类似华人的春节。我在马期间,每年的开斋节,70多岁高龄的马哈蒂尔夫妇都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开门宴客”——在总理官邸接待成千上万前来“拜年”的平民百姓。老俩口和到访者一一握手、交谈,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如遇到来访者带着孩子,马哈蒂尔有时还会抱起孩子照个相,看上去很自然、亲切,毫无造作和距离感,就像普通百姓邻里之间走动一样。马哈蒂尔还在家里专门请厨师现场制作食品招待客人,除了各种马来糕、椰浆咖喱饭等马来族的特色食物外,还制作华族的“炒果条”(也就是炒河粉)、印度族的抛饼等。据说,由于担心“拜年”的百姓会因人多吃不上饭,他们夫妇每年都会事先准备几千个盒饭,并亲自在饭盒上签名,发放给那些不能在官邸用餐的百姓。
在加桌上吃饭
还有一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前往离市中心70多公里外的湿地公园,出席中国政府向马来西亚赠送一对丹顶鹤的交接仪式。刚刚在湿地公园骑马晨练完毕的马哈蒂尔,看上去精神抖擞。我们共同乘坐一辆电瓶车行进在公园的人行道上。沿途,他不停地向远近群众招手致意。更有甚者,一个小女孩突然跑过来要求和“总理爷爷”合影,他也完全配合,将小女孩抱起来,让记者拍照。当然,路上还有不少人在跑自己的步,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围观事件。我不由得想,国家领导人当到这个份儿上是否也是一种“享受”呢?
那几年,每逢华人春节的大年初一,华裔部长刘贤镇先生总会在香格里拉酒店设宴款待各界。马哈蒂尔总理和一干内阁成员,以及外国使节等都应邀出席。对于席间穿插表演的文艺节目,他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些来自中国的演员喜欢近距离为总理先生表演魔术和变脸之类的节目,博得满堂喝采,马哈蒂尔本人看上去也是乐在其中。
据在当地开酒店的一些华人朋友讲,马哈蒂尔经常喜欢搞“突然袭击”,在未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进店点菜吃饭。一开始他们会有些紧张,但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有时餐厅客满,只能在靠墙的地方给他临时加个小桌子。
马哈蒂尔作为总理在位22年,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也存在一些政敌,但却始终获得多数老百姓的拥戴。
记得有一次,我到他办公室去见他。当时在总理府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我进入房间时,看到总理夫人已穿戴整齐,远远地站在那里,等待这边“外事公务”结束后一起到阳台上去“检阅”群众队伍。据总理新闻秘书讲,这是群众自发来向总理夫妇表达敬意。按惯例,老两口要站在阳台上向群众挥手致意。在我乘车离开时,果然听到从人群中传来阵阵的口号声和掌声。
从未听他发表过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
马哈蒂尔在位时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客人是我国的交通部长张春贤。当时离他“退位”只有几天时间,但双方之间的谈话并未受到任何影响,气氛友好且轻松,该谈的都谈了。临别时,马哈蒂尔还同我们一一照相,留下珍贵纪念。其神态之从容、淡定,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
马哈蒂尔总理和他的政府长期致力于促进同中国的友好合作。我听过他很数次演讲,也参加了一场又一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和会见。他经常讲的几段话总是那么掷地有声。其一是,中国对亚洲邻国从不构成威胁。早在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就多次率庞大船队驻留马六甲,但中国人从未占领过马来西亚,恰恰是那些远在万里之遥的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对马来西亚实行了三、四百年的殖民统治;其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西方的金融大鳄在侵吞了东南亚各国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资产时,中国却挺身而出,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进而有效遏制了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其三,中国的崛起只会有利于东亚的繁荣和区域合作。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将是本地区各国不可多得的巨大市场。只要中国人每人用一茶匙棕榈油,马来西亚的棕油出口市场就有保障,等等。这么多年来,我还从未听到他发表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
2003年马哈蒂尔离任时,我在接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采访时讲过一段话。我说,马哈蒂尔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两国的友好合作,同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不管他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中国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欢迎他在方便的时候再次访华。
2004年2月我离任时,马哈蒂尔已卸下总理职务。我去向他辞行,并送上一张复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他凝视良久,问了一些有关古代中国的问题,并要我转达对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再次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这些年,马哈蒂尔曾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访问过四川、宁夏等地(2009年10月,本文编辑也曾专访过来华访问的、已卸任的这位马来西亚前总理——编者注)。记得有一次,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先生把我们六、七位前驻马大使一起请到官邸,同马哈蒂尔共进晚餐。他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了老朋友,话题很亲切、友好。他说,喜欢九寨沟,喜欢那里的空气和美景,特别是骑马。
马哈蒂尔的故乡在马来西亚的北部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那是一个非常整洁、漂亮的滨海小镇,至今仍保留着他的旧居和早年开诊所时使用过的房子和医疗器具,那里还收藏了很多有关这位传奇式人物的珍贵资料,是前往马来西亚旅游时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开门宴客”
2001年9月,我出任驻马来西亚大使之后的第一场外事活动就是为马哈蒂尔赴上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送行。记得当时前往机场送行的有数十人,除少数几名政府高官外,多系其好友和家人。大家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并无太多官方气氛。他的两个小孙子一直缠绕膝前,大姨子还当众塞了一个信封给他,说里面有点人民币,可以带在路上花。他登上飞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地为他们夫妇祈祷,直到飞机安全起飞。
那一幕给我印象很深,使我对这位领导人、这个国家有了一个最直观的认识。
开斋节是马来西亚穆斯林的最大节日,类似华人的春节。我在马期间,每年的开斋节,70多岁高龄的马哈蒂尔夫妇都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开门宴客”——在总理官邸接待成千上万前来“拜年”的平民百姓。老俩口和到访者一一握手、交谈,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如遇到来访者带着孩子,马哈蒂尔有时还会抱起孩子照个相,看上去很自然、亲切,毫无造作和距离感,就像普通百姓邻里之间走动一样。马哈蒂尔还在家里专门请厨师现场制作食品招待客人,除了各种马来糕、椰浆咖喱饭等马来族的特色食物外,还制作华族的“炒果条”(也就是炒河粉)、印度族的抛饼等。据说,由于担心“拜年”的百姓会因人多吃不上饭,他们夫妇每年都会事先准备几千个盒饭,并亲自在饭盒上签名,发放给那些不能在官邸用餐的百姓。
在加桌上吃饭
还有一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前往离市中心70多公里外的湿地公园,出席中国政府向马来西亚赠送一对丹顶鹤的交接仪式。刚刚在湿地公园骑马晨练完毕的马哈蒂尔,看上去精神抖擞。我们共同乘坐一辆电瓶车行进在公园的人行道上。沿途,他不停地向远近群众招手致意。更有甚者,一个小女孩突然跑过来要求和“总理爷爷”合影,他也完全配合,将小女孩抱起来,让记者拍照。当然,路上还有不少人在跑自己的步,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围观事件。我不由得想,国家领导人当到这个份儿上是否也是一种“享受”呢?
那几年,每逢华人春节的大年初一,华裔部长刘贤镇先生总会在香格里拉酒店设宴款待各界。马哈蒂尔总理和一干内阁成员,以及外国使节等都应邀出席。对于席间穿插表演的文艺节目,他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些来自中国的演员喜欢近距离为总理先生表演魔术和变脸之类的节目,博得满堂喝采,马哈蒂尔本人看上去也是乐在其中。
据在当地开酒店的一些华人朋友讲,马哈蒂尔经常喜欢搞“突然袭击”,在未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进店点菜吃饭。一开始他们会有些紧张,但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有时餐厅客满,只能在靠墙的地方给他临时加个小桌子。
马哈蒂尔作为总理在位22年,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也存在一些政敌,但却始终获得多数老百姓的拥戴。
记得有一次,我到他办公室去见他。当时在总理府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我进入房间时,看到总理夫人已穿戴整齐,远远地站在那里,等待这边“外事公务”结束后一起到阳台上去“检阅”群众队伍。据总理新闻秘书讲,这是群众自发来向总理夫妇表达敬意。按惯例,老两口要站在阳台上向群众挥手致意。在我乘车离开时,果然听到从人群中传来阵阵的口号声和掌声。
从未听他发表过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
马哈蒂尔在位时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客人是我国的交通部长张春贤。当时离他“退位”只有几天时间,但双方之间的谈话并未受到任何影响,气氛友好且轻松,该谈的都谈了。临别时,马哈蒂尔还同我们一一照相,留下珍贵纪念。其神态之从容、淡定,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
马哈蒂尔总理和他的政府长期致力于促进同中国的友好合作。我听过他很数次演讲,也参加了一场又一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和会见。他经常讲的几段话总是那么掷地有声。其一是,中国对亚洲邻国从不构成威胁。早在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就多次率庞大船队驻留马六甲,但中国人从未占领过马来西亚,恰恰是那些远在万里之遥的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对马来西亚实行了三、四百年的殖民统治;其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西方的金融大鳄在侵吞了东南亚各国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资产时,中国却挺身而出,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进而有效遏制了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其三,中国的崛起只会有利于东亚的繁荣和区域合作。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将是本地区各国不可多得的巨大市场。只要中国人每人用一茶匙棕榈油,马来西亚的棕油出口市场就有保障,等等。这么多年来,我还从未听到他发表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
2003年马哈蒂尔离任时,我在接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采访时讲过一段话。我说,马哈蒂尔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两国的友好合作,同中国几代领导人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不管他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中国的大门永远向他敞开,欢迎他在方便的时候再次访华。
2004年2月我离任时,马哈蒂尔已卸下总理职务。我去向他辞行,并送上一张复制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他凝视良久,问了一些有关古代中国的问题,并要我转达对中国领导人的问候,再次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
这些年,马哈蒂尔曾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访问过四川、宁夏等地(2009年10月,本文编辑也曾专访过来华访问的、已卸任的这位马来西亚前总理——编者注)。记得有一次,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先生把我们六、七位前驻马大使一起请到官邸,同马哈蒂尔共进晚餐。他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了老朋友,话题很亲切、友好。他说,喜欢九寨沟,喜欢那里的空气和美景,特别是骑马。
马哈蒂尔的故乡在马来西亚的北部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那是一个非常整洁、漂亮的滨海小镇,至今仍保留着他的旧居和早年开诊所时使用过的房子和医疗器具,那里还收藏了很多有关这位传奇式人物的珍贵资料,是前往马来西亚旅游时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