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了一件我最想做的事,走了一段我最想走的路,看了一路我最想看的景,圆了一个我最想圆的梦,写了一本我最想写的书。”
2007年5月19日,《问道天路》签名售书会在四川雅安举行,“草根作家”正不停地签着他歪歪扭扭的名字——罗维孝。
罗维孝,一个50多岁的退休工人,一个白血球数量不到3000单位的人,在2005年,他用一辆自行车,花费62天行程5300公里,沿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骑行一周,为“世界屋脊”画了一个圈;随后,这个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硬汉,又花了一年时间,写下了《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62天》的长篇游记。
该书今年4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4月25日至5月1日,第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举行。罗维孝作为四川出版集团唯一特邀作者,前往重庆参加签名售书活动。仅仅两天时间,参展的数百本《问道天路》便被争购一空。这本长15万字、配有105张精美图片的纪实游记深受读者好评,被誉为骑游世界第三极的“出行宝典”。
骑游“屋脊”:跨越21座雪山14条江河
罗维孝的家在四川雅安。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其实最先叫康藏公路,就是因为最早是以原西康省省会雅安为起点的。川藏公路是1950年我军进西藏时在群山雪峰中开凿修建,地质气象情况复杂,常年塌方泥石流并改道不断,是一条“永远没有精确里程的国道”,世称“西部奇路”。而青藏公路因海拔更高,空气更稀薄,气候更恶劣多变,被称为“神仙行走的天路”。
2005年5月22日,由7位平均年龄54岁的老人组成的“雅安冬泳骑游青藏队”开始了远征“世界屋脊”的壮举。领头的正是时年56岁的罗维孝。
罗维孝曾当过兵,退伍后在雅安市电力集团公司工作,因身体不好提前退休。听医生说,冬泳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还能延缓衰老,于是老罗早上锻炼完身体后,都会去青衣江里畅游一番,每日如此,雷打不动。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罗,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沿川藏公路走到拉萨,看最想看的景。2005年元旦,老罗和几个老年冬泳爱好者梁辉、杨德钦、郭绍奎、何有忠、穆朝缜、丁爱英6人相约:骑车上“屋脊”!
骑游青藏高原,途中要翻越折多山、海子山、唐古拉山等多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世界屋脊”上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暴风雪……这些不但挑战着人的意志,更挑战着人的体能。
突遭藏獒袭击,路遇激流险阻,可可西里遭遇暴风雪与死亡搏击挣扎求生,路遇塌方差点被活埋,为探路一脚踏空险些掉下深渊……这诸多真实而又惊险的情景,让老罗至今心有余悸。也因为这样,出发时有7名队员,最后只剩下老罗和梁辉坚持走完了全程。
2005年6月25日16时,罗维孝一行胜利抵达拉萨。其中罗维孝和梁辉、郭绍奎3人完成全程骑行。至此,骑行两线的计划完成了一半。
按照国际惯例,创造纪录的骑行休整期不应超过3天。也就是说,向青藏公路的挑战,他们必须两天后开始。
青藏线路况不错。然而这里四季高寒缺氧,盛夏常发生的间歇性电闪雷鸣、狂风大雪和冰雹,将给自行车行进带来不少困难。经过之前的长途跋涉,大家的身体情况已经不是太好。于是在尊重个人意见基础上商定,丁爱英、杨德钦两位女将乘飞机返回;郭绍奎、何有忠从拉萨搭车越过唐古拉山、昆仑山口等1000多公里高风险地段,从格尔木恢复骑行。由老罗和梁辉代表全队完成冲击川藏、青藏两线的自行车骑行新纪录。
6月28日清晨,老罗和梁辉从拉萨出发,随着海拔升高,空气逐渐稀薄,常人不动都呼吸困难,他们长距离骑行的艰难可想而知。骑至羊八井,青藏铁路轨道正铺到此,施工负责人听说有两个勇士仅靠自行车骑行完川藏、青藏线,佩服之至,执意请他们参观刚刚铺就的最远端铁轨,称他们是“青藏铁路的第一批游客”。不过羊八井兵站站长却说:“你们是无法翻过唐古拉山的!”他的理由很简单:骑行青藏线的,要么有后援车跟随保障,要么装备十分高级,负重极轻。以他们的条件很难翻越。从拉萨到唐古拉山口600公里全是爬坡,从那曲到昆仑山口700多公里海拔在4700米至5300米之间,比之在川藏线上翻越高山仅作短暂停留,心脏负荷要沉重得多。
从当雄到那曲,沿途雪山皑皑、草地茫茫,骑行百里,竟无一家店铺。长时间的缺氧和大运动量骑行,他们的体力渐渐不支,有时几乎连啃压缩饼干的劲都没有了。一阵大雨伴七八级大风吹来,根本无法前进。他们只得倒卧在公路一侧,任凭高原冷雨浇淋,狂风抽打。不过他们明白,如果在此设帐篷过夜,即使夜间没有冰雹、狼群,仅降温也会让人感冒,患上令人生畏的高原肺水肿而丢命。老罗粗略计算,此处离那曲仅有20公里。于是,两人强打精神拼命骑行到了那曲。那曲军分区首长称二人为“天路双侠”,下令以最好的食宿标准予以接待,并让两人好好休整了一天,恢复体能。
翻越申格里贡山口时,他们碰上4位骑行装备十分精良的挪威人。尽管彼此语言不通,但同属“骑士”,并相遇在“世界屋脊”,于是大家支起相机合影致敬。翻过申格里贡山,风云突变,刚才晴好的天一瞬间乌云密布,竟飘起了鹅毛大雪,寒风一吹,身上的积雪变成了冰块。鹅毛大雪随着七八级阵风不断往眼睛里钻。好在两人从川藏线杀将过来,这种“六月飞雪”的阵势早有领教。
艰难骑至唐古拉山口前的安多已是21时。在海拔4700米的安多兵站门口问路时,穿着皮大衣的哨兵见暮色中的骑行者竟只穿着单衣单裤,雨衣上还覆盖着冰雪,站长立即让士兵们为他们安排食宿。
7月3日16时,经过近4000公里骑行,他们终于骑车由南向北登上了唐古拉山口。雨雪过后的唐古拉山非常雄伟壮丽,不远处是即将竣工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两人留影后见路况、天气均好,“老夫聊发少年狂”,任由自行车一路狂飙,由“世界屋脊”飞驰而下,一口气竟“飞翔”了127公里。
穿过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经都兰县,环绕美丽的青海湖骑行100多公里,7月12日骑抵西宁,他们又取道甘南入川,沿红军长征路线经阿坝到成都。7月20日,两人终于骑行到距成都只有270公里的阿坝理县,由于此段基本都是下坡,他们连续骑车20多个小时,当晚11时终于到达成都。之所以要到成都,是为了补川藏线从成都到雅安的这段路程。这样,他们完整地骑行了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两条高原公路。
7月22日,罗维孝和队友们从成都出发,轻松骑行140公里,胜利回到欢迎者云集的出发地雅安。至此,他们作为骑行队的代表,靠惊人的毅力,历时62天,用自行车在青藏高原上画出一个万里圆弧,代表中国人创造了若干项全国、亚洲乃至世界群众性体育运动纪录。
叩访“天路”:小学三年级水平写出一本书
罗维孝从青藏高原回来后,很多旅友找到他,打听骑游青藏高原的相关事项。拖着疲惫的身躯,满怀圆梦后的喜悦,回家后的老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行前的激动,壮观的送行,艰辛的路程,队员之间感人的互助精神和分别场景,多次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惊魂时刻,以及众多藏汉朋友无私的帮助,军民的鱼水深情……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
“我为什么不把这次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呢?”他想。其实在路上,老罗就做了大量的笔记。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川藏线、青藏线,去感受青藏高原那质朴、苍茫、深沉而又气势磅礴的美,当然,还可以了解雅安,了解雅安人的精神。念头在脑海里萌发,于是,老罗决定再一次行走天路——用心灵叩访。
罗维孝拿起了创作的笔,开始了第一段文字:“西藏,应该说是男人们心中最向往的世界。这种向往,如同一个女人向往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有着魔一样的诱惑力……”
走进西藏,一直是罗维孝年轻时候的梦想。1987年,他第一次骑自行车到海螺沟后,便产生了骑自行车去西藏的念头。后来一直把西藏当作神往的“世外桃源”,他做梦都想用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走进这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
行程中,罗维孝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到当地邮局加盖邮戳。回到家中,数不清的一枚枚邮戳,鲜活的一幕幕场景,如同定格的电影胶片,在脑海中不断回放,他提笔记录起62天骑游青藏高原的经历来……
老罗仅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写作的艰辛并不亚于重上一次高原。整整一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15万字的骑游日记《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62天》。
“写这本游记,与再次骑游相比,其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年多来,我六易其稿。我不是作家,我只是用笔记录了一路的真情实感和沿途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
在朋友的帮助下,老罗将游记上传到BBS,四川大学冬泳协会副会长陈学勤当晚就在网上通读了全文。第二天一早,陈学勤给罗维孝打来电话:“这是一本真实、独特的游记,是用生命写就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无异是一个优秀的旅游向导,是骑游世界第三极的出行指南。”陈学勤还建议他在雅安组织成立“驴”行青藏高原培训基地。
网友赞叹:“它的独特不仅因为写了‘有着魔一样诱惑力’的土地,也不仅因为它叙述了奇人奇旅,而且因为它用最质朴平实的日常语言,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这一切……”
四川出版集团旗下的四川民族出版社主动上门,要走了罗维孝的书稿,“这是一本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充分揭示人性美的好作品。”出版社相关人员如此评价。该出版社高度重视《问道天路》的出版发行工作,4月25日至5月1日,在重庆市举行的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62天》一书成功发行,位列博览会图书征订目录之首。博览会上的数百本刚出印刷厂的样书被抢购一空,来自全国各地的发行商纷纷与出版社签约。与会的外国友人也向出版社咨询该书是否出版外文版。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罗维孝透露出他的新计划,准备再去一次西藏,还是选择那辆陪伴了自己多年的自行车一起出游。到时候,他不但要骑游青藏高原,还准备去穿越滇藏线,再为世界屋脊画一个圈。
2007年5月19日,《问道天路》签名售书会在四川雅安举行,“草根作家”正不停地签着他歪歪扭扭的名字——罗维孝。
罗维孝,一个50多岁的退休工人,一个白血球数量不到3000单位的人,在2005年,他用一辆自行车,花费62天行程5300公里,沿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骑行一周,为“世界屋脊”画了一个圈;随后,这个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硬汉,又花了一年时间,写下了《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62天》的长篇游记。
该书今年4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4月25日至5月1日,第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举行。罗维孝作为四川出版集团唯一特邀作者,前往重庆参加签名售书活动。仅仅两天时间,参展的数百本《问道天路》便被争购一空。这本长15万字、配有105张精美图片的纪实游记深受读者好评,被誉为骑游世界第三极的“出行宝典”。
骑游“屋脊”:跨越21座雪山14条江河
罗维孝的家在四川雅安。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其实最先叫康藏公路,就是因为最早是以原西康省省会雅安为起点的。川藏公路是1950年我军进西藏时在群山雪峰中开凿修建,地质气象情况复杂,常年塌方泥石流并改道不断,是一条“永远没有精确里程的国道”,世称“西部奇路”。而青藏公路因海拔更高,空气更稀薄,气候更恶劣多变,被称为“神仙行走的天路”。
2005年5月22日,由7位平均年龄54岁的老人组成的“雅安冬泳骑游青藏队”开始了远征“世界屋脊”的壮举。领头的正是时年56岁的罗维孝。
罗维孝曾当过兵,退伍后在雅安市电力集团公司工作,因身体不好提前退休。听医生说,冬泳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还能延缓衰老,于是老罗早上锻炼完身体后,都会去青衣江里畅游一番,每日如此,雷打不动。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罗,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沿川藏公路走到拉萨,看最想看的景。2005年元旦,老罗和几个老年冬泳爱好者梁辉、杨德钦、郭绍奎、何有忠、穆朝缜、丁爱英6人相约:骑车上“屋脊”!
骑游青藏高原,途中要翻越折多山、海子山、唐古拉山等多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世界屋脊”上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一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暴风雪……这些不但挑战着人的意志,更挑战着人的体能。
突遭藏獒袭击,路遇激流险阻,可可西里遭遇暴风雪与死亡搏击挣扎求生,路遇塌方差点被活埋,为探路一脚踏空险些掉下深渊……这诸多真实而又惊险的情景,让老罗至今心有余悸。也因为这样,出发时有7名队员,最后只剩下老罗和梁辉坚持走完了全程。
2005年6月25日16时,罗维孝一行胜利抵达拉萨。其中罗维孝和梁辉、郭绍奎3人完成全程骑行。至此,骑行两线的计划完成了一半。
按照国际惯例,创造纪录的骑行休整期不应超过3天。也就是说,向青藏公路的挑战,他们必须两天后开始。
青藏线路况不错。然而这里四季高寒缺氧,盛夏常发生的间歇性电闪雷鸣、狂风大雪和冰雹,将给自行车行进带来不少困难。经过之前的长途跋涉,大家的身体情况已经不是太好。于是在尊重个人意见基础上商定,丁爱英、杨德钦两位女将乘飞机返回;郭绍奎、何有忠从拉萨搭车越过唐古拉山、昆仑山口等1000多公里高风险地段,从格尔木恢复骑行。由老罗和梁辉代表全队完成冲击川藏、青藏两线的自行车骑行新纪录。
6月28日清晨,老罗和梁辉从拉萨出发,随着海拔升高,空气逐渐稀薄,常人不动都呼吸困难,他们长距离骑行的艰难可想而知。骑至羊八井,青藏铁路轨道正铺到此,施工负责人听说有两个勇士仅靠自行车骑行完川藏、青藏线,佩服之至,执意请他们参观刚刚铺就的最远端铁轨,称他们是“青藏铁路的第一批游客”。不过羊八井兵站站长却说:“你们是无法翻过唐古拉山的!”他的理由很简单:骑行青藏线的,要么有后援车跟随保障,要么装备十分高级,负重极轻。以他们的条件很难翻越。从拉萨到唐古拉山口600公里全是爬坡,从那曲到昆仑山口700多公里海拔在4700米至5300米之间,比之在川藏线上翻越高山仅作短暂停留,心脏负荷要沉重得多。
从当雄到那曲,沿途雪山皑皑、草地茫茫,骑行百里,竟无一家店铺。长时间的缺氧和大运动量骑行,他们的体力渐渐不支,有时几乎连啃压缩饼干的劲都没有了。一阵大雨伴七八级大风吹来,根本无法前进。他们只得倒卧在公路一侧,任凭高原冷雨浇淋,狂风抽打。不过他们明白,如果在此设帐篷过夜,即使夜间没有冰雹、狼群,仅降温也会让人感冒,患上令人生畏的高原肺水肿而丢命。老罗粗略计算,此处离那曲仅有20公里。于是,两人强打精神拼命骑行到了那曲。那曲军分区首长称二人为“天路双侠”,下令以最好的食宿标准予以接待,并让两人好好休整了一天,恢复体能。
翻越申格里贡山口时,他们碰上4位骑行装备十分精良的挪威人。尽管彼此语言不通,但同属“骑士”,并相遇在“世界屋脊”,于是大家支起相机合影致敬。翻过申格里贡山,风云突变,刚才晴好的天一瞬间乌云密布,竟飘起了鹅毛大雪,寒风一吹,身上的积雪变成了冰块。鹅毛大雪随着七八级阵风不断往眼睛里钻。好在两人从川藏线杀将过来,这种“六月飞雪”的阵势早有领教。
艰难骑至唐古拉山口前的安多已是21时。在海拔4700米的安多兵站门口问路时,穿着皮大衣的哨兵见暮色中的骑行者竟只穿着单衣单裤,雨衣上还覆盖着冰雪,站长立即让士兵们为他们安排食宿。
7月3日16时,经过近4000公里骑行,他们终于骑车由南向北登上了唐古拉山口。雨雪过后的唐古拉山非常雄伟壮丽,不远处是即将竣工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两人留影后见路况、天气均好,“老夫聊发少年狂”,任由自行车一路狂飙,由“世界屋脊”飞驰而下,一口气竟“飞翔”了127公里。
穿过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经都兰县,环绕美丽的青海湖骑行100多公里,7月12日骑抵西宁,他们又取道甘南入川,沿红军长征路线经阿坝到成都。7月20日,两人终于骑行到距成都只有270公里的阿坝理县,由于此段基本都是下坡,他们连续骑车20多个小时,当晚11时终于到达成都。之所以要到成都,是为了补川藏线从成都到雅安的这段路程。这样,他们完整地骑行了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两条高原公路。
7月22日,罗维孝和队友们从成都出发,轻松骑行140公里,胜利回到欢迎者云集的出发地雅安。至此,他们作为骑行队的代表,靠惊人的毅力,历时62天,用自行车在青藏高原上画出一个万里圆弧,代表中国人创造了若干项全国、亚洲乃至世界群众性体育运动纪录。
叩访“天路”:小学三年级水平写出一本书
罗维孝从青藏高原回来后,很多旅友找到他,打听骑游青藏高原的相关事项。拖着疲惫的身躯,满怀圆梦后的喜悦,回家后的老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行前的激动,壮观的送行,艰辛的路程,队员之间感人的互助精神和分别场景,多次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惊魂时刻,以及众多藏汉朋友无私的帮助,军民的鱼水深情……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
“我为什么不把这次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呢?”他想。其实在路上,老罗就做了大量的笔记。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川藏线、青藏线,去感受青藏高原那质朴、苍茫、深沉而又气势磅礴的美,当然,还可以了解雅安,了解雅安人的精神。念头在脑海里萌发,于是,老罗决定再一次行走天路——用心灵叩访。
罗维孝拿起了创作的笔,开始了第一段文字:“西藏,应该说是男人们心中最向往的世界。这种向往,如同一个女人向往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有着魔一样的诱惑力……”
走进西藏,一直是罗维孝年轻时候的梦想。1987年,他第一次骑自行车到海螺沟后,便产生了骑自行车去西藏的念头。后来一直把西藏当作神往的“世外桃源”,他做梦都想用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走进这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
行程中,罗维孝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到当地邮局加盖邮戳。回到家中,数不清的一枚枚邮戳,鲜活的一幕幕场景,如同定格的电影胶片,在脑海中不断回放,他提笔记录起62天骑游青藏高原的经历来……
老罗仅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写作的艰辛并不亚于重上一次高原。整整一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15万字的骑游日记《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62天》。
“写这本游记,与再次骑游相比,其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年多来,我六易其稿。我不是作家,我只是用笔记录了一路的真情实感和沿途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
在朋友的帮助下,老罗将游记上传到BBS,四川大学冬泳协会副会长陈学勤当晚就在网上通读了全文。第二天一早,陈学勤给罗维孝打来电话:“这是一本真实、独特的游记,是用生命写就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无异是一个优秀的旅游向导,是骑游世界第三极的出行指南。”陈学勤还建议他在雅安组织成立“驴”行青藏高原培训基地。
网友赞叹:“它的独特不仅因为写了‘有着魔一样诱惑力’的土地,也不仅因为它叙述了奇人奇旅,而且因为它用最质朴平实的日常语言,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这一切……”
四川出版集团旗下的四川民族出版社主动上门,要走了罗维孝的书稿,“这是一本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充分揭示人性美的好作品。”出版社相关人员如此评价。该出版社高度重视《问道天路》的出版发行工作,4月25日至5月1日,在重庆市举行的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62天》一书成功发行,位列博览会图书征订目录之首。博览会上的数百本刚出印刷厂的样书被抢购一空,来自全国各地的发行商纷纷与出版社签约。与会的外国友人也向出版社咨询该书是否出版外文版。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罗维孝透露出他的新计划,准备再去一次西藏,还是选择那辆陪伴了自己多年的自行车一起出游。到时候,他不但要骑游青藏高原,还准备去穿越滇藏线,再为世界屋脊画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