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传统的德育工作相比,无论是在施教方法上还是在理念方面都更具时代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利用网络优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必须承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继而形成了一种“哈姆雷特式”的困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困境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21-01
当下,凭借着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捷、能控率低、服务个性化、参与条件平等及影响力广的文化特征,互联网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造就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放化、对象主体化、手段现代化以及关系虚拟化等特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传统的德育工作而言更具有优势,但是同时,互联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而形成了一种困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所存在的现实困境。继而,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网络对民族文化冲击问题三个方面。
1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在国外著名学者埃瑟·戴森看来,虚拟世界、数字化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它可以释放出难以估计的能量,但是它一样可以撒下弥天大谎与对人恶意中伤攻击的地方或是恐怖主义者与江湖骗子所运用的高科技工具。在这样的世界里,由于虚拟、数字化所固有一种特殊虚弱性,比及现实世界,道德对于人的约束比较倾向于倚仗人自身内心的道德信念。而外在的社会舆论与传统习惯所具有的制约力越来越弱。另外,网络的匿名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弱化,因为匿名很容易使一些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放纵自我而不必担心受到谴责和承担责任。诚然,当前的网络在逐渐走向实名制,但其匿名性仍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么,道德责任感的降低就成了一种趋向。而这种趋向的形成,恰恰预示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难以通过教育来到引导与控制学生的行为。
除此之外,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明显趋于碎片化。与此同时,虚拟世界所带来的后现代性日渐削弱人们对普遍价值观的一种认同感。进而,形成了文化价值观的危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源于人们忽视了网络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一种生活状态或生存境况而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科技、一种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以利用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目前,高校网络消费者(学生为主)明显偏疏于对社会秩序的关注。其所关注的中心是自我生活的境况,所热衷的则是消费、安逸与利益。更为严重的,基于后现代思潮对一切既成规范价值持有意义虚无的态度,高校学生中的网络道德危机明显加剧。而这种后现代思潮恰恰源于网络科技的发展。
2 网络心理健康问题
从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层面上说,高校学生眼界的开阔,知识面的扩大,与世界沟通日益方便、快捷等等,都是有赖于网络化。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人们在日渐逃避直接的现实的交往,而更多地青睐于依赖互联网使用匿名的间接的交流方式。不可否认,使用这种间接交流方式确实可以避免紧张、尴尬、自卑等状况的发生,但是这会更容易引发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造成其心理畸形。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虚拟世界,获取信息依赖于符号,“谈情说爱”依赖于网络,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行为主体的冷漠,人际关系的淡漠,人际距离的疏远,导致了高校学生不适应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继而导致人际交往困难而使人产生情感缺乏等情绪。其二,人们常常会觉得交往的安全系数在不断下降,人与人之间真实可信的关系似乎很难存在。这种感觉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网络上时常出现一些犯罪或不道德的行为。这些主要包括虚假信息的发布、数据文字常常被篡改、病毒广泛传播、黑客入侵个人电脑窃取隐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多疑、恐惧而最终加剧行为麻木等心理疾病。其三,这一虚拟世界以其无限可能性加大了对其持有的一种向往。继而,加剧了人们对网络的沉溺而患上网絡综合症。因为,较之于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很多事都有可能而现实世界明显不足。比如,人们可以在这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接受和传播信息,并可以通过匿名的交流去感受他人的存在和关怀。
3 网络对民族文化冲击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网络已经遍及了全国的大部分区域。但是尽管发展速度快,由于建设时间短,我们的基础相对薄弱,经验也相对不足。同时,中文在互联网上并不是一种强势语言,对于长期沉溺于网络的高校学生而言,母语的弱化往往伴随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游移和转变。网络技术甚至被一些国家用以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继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本国民族精神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在葛兰西看来,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某一单一群体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能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世界观。那么,从网络社会的实际状况上看,英语作为网络语言的主导地位以及不断加强的“网络殖民化”倾向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文化霸权。而事实上,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新媒体。当下,美国正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将其创制的美国标准推行至世界,对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文化侵蚀和思想渗透,竭力向其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就成了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文化领域短兵相接、激烈争夺的阵地。从另一个角度上说,由于我们对网络的控制能力与信息屏蔽能力薄弱,网络对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这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的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也形成不可低估的恶劣影响。
综而观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三大问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诚然,网络化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概言之,首先,它引发了个体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一方面,丰富的网络信息增长了用户的见识;但另一方面却又对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出质疑。其次,它导致了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思想道德滑坡等问题。网络中的信息污染对网络用户的身心危害非常大,特别是包含色情、犯罪等有害信息的网站,对高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最后,尤为关键的,如前所述,过分依赖于网络会令正常人际交往缺失。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用户愿意更多借助于网络寻求心理安慰,甚至于脱离现实,对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问题视而不见,完全将生活沉浸于网络中而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总而言之,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所存在的这些现实困境,我们只有主动应对,积极利用,才能实现有效超越,继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然而,首先,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些现实困境,而这恰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兴玉,杨金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知识经济,2012(8):176.
[2] 张晓倩: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载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5):29-30.
[3] 马淑君.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1(1):129-13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困境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221-01
当下,凭借着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捷、能控率低、服务个性化、参与条件平等及影响力广的文化特征,互联网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造就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放化、对象主体化、手段现代化以及关系虚拟化等特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传统的德育工作而言更具有优势,但是同时,互联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而形成了一种困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所存在的现实困境。继而,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网络对民族文化冲击问题三个方面。
1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
在国外著名学者埃瑟·戴森看来,虚拟世界、数字化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它可以释放出难以估计的能量,但是它一样可以撒下弥天大谎与对人恶意中伤攻击的地方或是恐怖主义者与江湖骗子所运用的高科技工具。在这样的世界里,由于虚拟、数字化所固有一种特殊虚弱性,比及现实世界,道德对于人的约束比较倾向于倚仗人自身内心的道德信念。而外在的社会舆论与传统习惯所具有的制约力越来越弱。另外,网络的匿名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弱化,因为匿名很容易使一些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放纵自我而不必担心受到谴责和承担责任。诚然,当前的网络在逐渐走向实名制,但其匿名性仍具有深远的影响。那么,道德责任感的降低就成了一种趋向。而这种趋向的形成,恰恰预示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难以通过教育来到引导与控制学生的行为。
除此之外,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明显趋于碎片化。与此同时,虚拟世界所带来的后现代性日渐削弱人们对普遍价值观的一种认同感。进而,形成了文化价值观的危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源于人们忽视了网络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与一种生活状态或生存境况而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科技、一种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以利用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目前,高校网络消费者(学生为主)明显偏疏于对社会秩序的关注。其所关注的中心是自我生活的境况,所热衷的则是消费、安逸与利益。更为严重的,基于后现代思潮对一切既成规范价值持有意义虚无的态度,高校学生中的网络道德危机明显加剧。而这种后现代思潮恰恰源于网络科技的发展。
2 网络心理健康问题
从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层面上说,高校学生眼界的开阔,知识面的扩大,与世界沟通日益方便、快捷等等,都是有赖于网络化。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人们在日渐逃避直接的现实的交往,而更多地青睐于依赖互联网使用匿名的间接的交流方式。不可否认,使用这种间接交流方式确实可以避免紧张、尴尬、自卑等状况的发生,但是这会更容易引发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造成其心理畸形。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虚拟世界,获取信息依赖于符号,“谈情说爱”依赖于网络,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行为主体的冷漠,人际关系的淡漠,人际距离的疏远,导致了高校学生不适应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继而导致人际交往困难而使人产生情感缺乏等情绪。其二,人们常常会觉得交往的安全系数在不断下降,人与人之间真实可信的关系似乎很难存在。这种感觉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网络上时常出现一些犯罪或不道德的行为。这些主要包括虚假信息的发布、数据文字常常被篡改、病毒广泛传播、黑客入侵个人电脑窃取隐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多疑、恐惧而最终加剧行为麻木等心理疾病。其三,这一虚拟世界以其无限可能性加大了对其持有的一种向往。继而,加剧了人们对网络的沉溺而患上网絡综合症。因为,较之于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很多事都有可能而现实世界明显不足。比如,人们可以在这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接受和传播信息,并可以通过匿名的交流去感受他人的存在和关怀。
3 网络对民族文化冲击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网络已经遍及了全国的大部分区域。但是尽管发展速度快,由于建设时间短,我们的基础相对薄弱,经验也相对不足。同时,中文在互联网上并不是一种强势语言,对于长期沉溺于网络的高校学生而言,母语的弱化往往伴随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游移和转变。网络技术甚至被一些国家用以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继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本国民族精神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在葛兰西看来,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某一单一群体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能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世界观。那么,从网络社会的实际状况上看,英语作为网络语言的主导地位以及不断加强的“网络殖民化”倾向就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文化霸权。而事实上,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新媒体。当下,美国正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将其创制的美国标准推行至世界,对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文化侵蚀和思想渗透,竭力向其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就成了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文化领域短兵相接、激烈争夺的阵地。从另一个角度上说,由于我们对网络的控制能力与信息屏蔽能力薄弱,网络对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这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的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也形成不可低估的恶劣影响。
综而观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三大问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诚然,网络化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诸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概言之,首先,它引发了个体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一方面,丰富的网络信息增长了用户的见识;但另一方面却又对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出质疑。其次,它导致了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思想道德滑坡等问题。网络中的信息污染对网络用户的身心危害非常大,特别是包含色情、犯罪等有害信息的网站,对高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最后,尤为关键的,如前所述,过分依赖于网络会令正常人际交往缺失。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用户愿意更多借助于网络寻求心理安慰,甚至于脱离现实,对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问题视而不见,完全将生活沉浸于网络中而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总而言之,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所存在的这些现实困境,我们只有主动应对,积极利用,才能实现有效超越,继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然而,首先,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些现实困境,而这恰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兴玉,杨金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知识经济,2012(8):176.
[2] 张晓倩: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载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5):29-30.
[3] 马淑君.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1(1):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