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 指导学校制定并有效执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是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聚焦课堂应用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的主线,“简单实用”是培训课程开发的根本原则,混合培训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路径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8454(2018)12-0070-04
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1]。《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成为评判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是决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2]。教师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实践主体的角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培养[3],甚至关系到“课堂革命”的成败和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前教师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培训现状,课题组于2017年8月通过网络调研形式(主要通过微信、QQ等)组织开展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调查》。调查涉及到四川、重庆、西藏、北京、天津、陕西等省市,各省市详细分布如图1所示(备注:0%表示有教师浏览问卷,但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337人次调查邀请,最后完成有效问卷322份,问卷回收率为95.6%,其中女性受访者占42.81%,男性受访者占57.19%,符合调查统计要求。
本次调研中小学教师接近1∶1,其中小学教师占46.27%,中学教师占48.76%,其它(主要包含技装所、教育局、电教馆等管理机构)占4.97%,各类学校教师详细比例如表1所示。
2.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研内容具体、形式较为丰富,并与项目规划紧密结合。调研依托问卷网平台开展数据搜集和统计,调研问卷共有21个题目:其中单项选择题目11个,多项选择题目9个,主观题(开放式问答题目)1个。调研涉及到学校(区域)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思路、方法、路径)与提升等领域。
在本次调研中,绝大多数(90.37%)教师选择使用手机等移动工具完成,而只有约9.63%的教师选择使用电脑完成问卷。在对问卷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封闭性问题进行统计,而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则主要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 辅助下的人工方式处理。为了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信息,课题组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半结构性网络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校需要建设统一的资源访问平台
在322名受访者中,仅有49.07%的学校建立了统一访问的门户网站,44.72%的学校建立了内部统一资源访问平台。另一方面,仅有47.83%的学校是统一为教师提供了或指定了专门的教学平台(软件)。这三组数据与当前的“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为学校规划和建设统一访问门户和内部统一资源访问平台刻不容缓。
2.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认同感较强
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认同情况,基本决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成效。在本次322名受访者中,有35.09%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37.89%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提升教学治理作用比较大。两项合计后有73.98%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详细统计情况图2所示。
这说明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同感较强,为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开展智慧课堂等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3.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空间巨大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从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角度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进行了了解,其基本情况如图3所示。
在322名受访者中,仅有18.94%的教师认为教师教育信息与应用能力水平处于良好水平,77.02%的教师认为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一般或不太好,需要提高。
4.接受培训是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关于教师接受培训的情况,本次调研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①“您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如何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有203人(占63.04%)选择“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②“您认为,贵校未来3年内将建设的重点是”,有205人(占63.66%)认为“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是学校未来3年建设的重点;③对“在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上,下列哪些途径最为有效”这一问题的调研中,227位教师(占70.5%)认为是接受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培训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5.聚焦课堂应用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的主线
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在本次调研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了解,涵盖学校信息化发展、教师最需要培训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 (1)从学校宏观的层面探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手段方法(详细情况见图4),认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不够”的受访者有131人,占总数的40.68%。
(2)从教师个体层面了解教师对应信息化的需求(见表2),从已有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培训需求集中体现于课堂教学应用,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应用。
(3)聚焦课堂详细了解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见图5),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技能培训64.60%,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52.17%,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培训49.69%。
由此观之,受访教师无论从学校信息化推进、个人培训需求,还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方面,都比较集中于课堂教学应用的培训,突出表现为教育信息化基本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
6.混合培训是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最佳方法调查中,60.56%的受访者认为是“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155位受访者认为“网络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是最有效的培训模式,各类培训模式的详细统计情况见图6。
由此观之,开展以“讲授、讨论和实践的”的混合培训方式和基于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必将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方法措施
依据本次调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
1.指导学校制定并有效执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发展规划
从调查数据来看,61.73%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初级水平,仅有26.54%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有规划且执行良好。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如何科学有效制定并执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尤其是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规划是当前比较迫切的工作。
2.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是必要条件
从受访者反馈数据来看,近半数的学校尚未建立统一的校内外数据访问平台,近半数学校有在使用统一的数据访问、教学应用平台,因此,我们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建构统一数据访问平台,配置相对统一的软硬件系统;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应用学校统一访问平台,有效开展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测评与培训。
3.聚焦课堂应用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的主线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应该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主线,从理念、技能、方法、实践等层面有效推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抓住这一主线,为参培教师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可选择、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4.“简单实用”是培训课程开发的根本原则
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中,一定要遵循“简单实用”的根本原则,在本次调查中,60.87%的受访者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进行准备。“简单实用”是教师对于技术融合教学的根本需求和精髓,也是基于教育大数据分析凝练的结果,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务必遵从这一根本原则。
5.混合培训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
“混合培训”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在连通理论引导下的培训内容上的深度混合:要开展基于“专家(高校与一线)引领示范、学员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深度混合培训;二是在培训形式上,要有效应用面授、网络研修、教师工作坊、教师社区、远程指导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方便、快捷、高效的培训模式。
四、思考与建议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与培训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基石,随着国家、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体对教育信息化认知与投入的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无限拓展,因此,笔者建议如下:①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应遵循“规划-平台-培训-应用-提升”的路径开展,在整个路径中,校长和信息中心主任是两个关键性的角色,校长的高度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度。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应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聚焦课堂,开展个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在培训平台建设方面基于移动平台的课程开发是重点。③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领域,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我们在进行培训模式建构、培训课程开发等主要工作的同时,应该协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新时代社会需求、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有效结合。
总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应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化为基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为主线,将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素养、课堂应用、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全面融合。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共建共享,突出特色”的原则,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为手段,全面理解教育信息化理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快推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将“课堂革命”进行到底,全面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N].中国教育報,2017-11-21(01).
[2]杜玉霞.基于“互联网 ”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7(8):86-92.
[3]肖桐,杨磊,易连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7(4):78-83.
(编辑:鲁利瑞)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路径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8454(2018)12-0070-04
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1]。《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成为评判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是决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2]。教师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实践主体的角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培养[3],甚至关系到“课堂革命”的成败和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前教师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培训现状,课题组于2017年8月通过网络调研形式(主要通过微信、QQ等)组织开展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调查》。调查涉及到四川、重庆、西藏、北京、天津、陕西等省市,各省市详细分布如图1所示(备注:0%表示有教师浏览问卷,但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337人次调查邀请,最后完成有效问卷322份,问卷回收率为95.6%,其中女性受访者占42.81%,男性受访者占57.19%,符合调查统计要求。
本次调研中小学教师接近1∶1,其中小学教师占46.27%,中学教师占48.76%,其它(主要包含技装所、教育局、电教馆等管理机构)占4.97%,各类学校教师详细比例如表1所示。
2.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研内容具体、形式较为丰富,并与项目规划紧密结合。调研依托问卷网平台开展数据搜集和统计,调研问卷共有21个题目:其中单项选择题目11个,多项选择题目9个,主观题(开放式问答题目)1个。调研涉及到学校(区域)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思路、方法、路径)与提升等领域。
在本次调研中,绝大多数(90.37%)教师选择使用手机等移动工具完成,而只有约9.63%的教师选择使用电脑完成问卷。在对问卷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封闭性问题进行统计,而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则主要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 辅助下的人工方式处理。为了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信息,课题组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半结构性网络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校需要建设统一的资源访问平台
在322名受访者中,仅有49.07%的学校建立了统一访问的门户网站,44.72%的学校建立了内部统一资源访问平台。另一方面,仅有47.83%的学校是统一为教师提供了或指定了专门的教学平台(软件)。这三组数据与当前的“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为学校规划和建设统一访问门户和内部统一资源访问平台刻不容缓。
2.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认同感较强
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认同情况,基本决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成效。在本次322名受访者中,有35.09%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37.89%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提升教学治理作用比较大。两项合计后有73.98%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详细统计情况图2所示。
这说明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同感较强,为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开展智慧课堂等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3.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空间巨大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从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角度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进行了了解,其基本情况如图3所示。
在322名受访者中,仅有18.94%的教师认为教师教育信息与应用能力水平处于良好水平,77.02%的教师认为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一般或不太好,需要提高。
4.接受培训是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关于教师接受培训的情况,本次调研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①“您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如何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有203人(占63.04%)选择“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②“您认为,贵校未来3年内将建设的重点是”,有205人(占63.66%)认为“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是学校未来3年建设的重点;③对“在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上,下列哪些途径最为有效”这一问题的调研中,227位教师(占70.5%)认为是接受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培训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5.聚焦课堂应用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的主线
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在本次调研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了解,涵盖学校信息化发展、教师最需要培训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 (1)从学校宏观的层面探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手段方法(详细情况见图4),认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不够”的受访者有131人,占总数的40.68%。
(2)从教师个体层面了解教师对应信息化的需求(见表2),从已有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培训需求集中体现于课堂教学应用,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应用。
(3)聚焦课堂详细了解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见图5),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技能培训64.60%,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训52.17%,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培训49.69%。
由此观之,受访教师无论从学校信息化推进、个人培训需求,还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方面,都比较集中于课堂教学应用的培训,突出表现为教育信息化基本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
6.混合培训是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最佳方法调查中,60.56%的受访者认为是“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155位受访者认为“网络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是最有效的培训模式,各类培训模式的详细统计情况见图6。
由此观之,开展以“讲授、讨论和实践的”的混合培训方式和基于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必将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方法措施
依据本次调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
1.指导学校制定并有效执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发展规划
从调查数据来看,61.73%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初级水平,仅有26.54%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有规划且执行良好。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如何科学有效制定并执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尤其是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规划是当前比较迫切的工作。
2.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是必要条件
从受访者反馈数据来看,近半数的学校尚未建立统一的校内外数据访问平台,近半数学校有在使用统一的数据访问、教学应用平台,因此,我们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建构统一数据访问平台,配置相对统一的软硬件系统;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应用学校统一访问平台,有效开展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测评与培训。
3.聚焦课堂应用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的主线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应该以教师课堂应用为主线,从理念、技能、方法、实践等层面有效推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抓住这一主线,为参培教师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可选择、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4.“简单实用”是培训课程开发的根本原则
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中,一定要遵循“简单实用”的根本原则,在本次调查中,60.87%的受访者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进行准备。“简单实用”是教师对于技术融合教学的根本需求和精髓,也是基于教育大数据分析凝练的结果,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务必遵从这一根本原则。
5.混合培训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
“混合培训”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在连通理论引导下的培训内容上的深度混合:要开展基于“专家(高校与一线)引领示范、学员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深度混合培训;二是在培训形式上,要有效应用面授、网络研修、教师工作坊、教师社区、远程指导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方便、快捷、高效的培训模式。
四、思考与建议
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与培训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基石,随着国家、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体对教育信息化认知与投入的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无限拓展,因此,笔者建议如下:①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应遵循“规划-平台-培训-应用-提升”的路径开展,在整个路径中,校长和信息中心主任是两个关键性的角色,校长的高度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度。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应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聚焦课堂,开展个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在培训平台建设方面基于移动平台的课程开发是重点。③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领域,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我们在进行培训模式建构、培训课程开发等主要工作的同时,应该协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与新时代社会需求、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有效结合。
总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应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化为基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为主线,将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素养、课堂应用、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全面融合。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共建共享,突出特色”的原则,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为手段,全面理解教育信息化理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快推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将“课堂革命”进行到底,全面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N].中国教育報,2017-11-21(01).
[2]杜玉霞.基于“互联网 ”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7(8):86-92.
[3]肖桐,杨磊,易连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7(4):78-83.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