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施校本策略,推动课程改革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校本策略,从整体上勾画和明晰课程改革需要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抽丝剥茧,抓住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以积极的整体推动的方式,将课程改革展开。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校本策略,来推动课程改革,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我校的整体推动策略概括为:明晰“两条线索”,夯实“四个支柱”。
  一、一条线索是:围绕“四个转变”展开探索与实践
  “四个转变”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围绕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需转变、管理方式需转变、评价方式需转变。也只有评价方式转变了、管理方式转变了、教学方式转变了、学习方式才能转变。
  (一)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1、时间限制策略。通过对教师讲的时间作限制,达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的实现。2、空间流动策略。通过教师和学生在教室空间中的灵活变化和组合,为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打下基础。3、生成、互动策略。通过强调课堂生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角度互动,来促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4、习惯培养策略。除常规学习习惯养成外,狠抓自主能力核心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些习惯的养成为转变学习方式和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策略。凡教学中的问题,要求和学生商量,教师不能自作主张。课堂外和学生商量,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活动,教学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都有学生参与。6、互帮互学策略。培养“小老师”,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二)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
  在管理方式上我们主要是着眼于两个方面的转变:1、管理角色的转变: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当好帮助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在日益增长的教育教学需求中当好提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学生发展中当好指导者和平台构建者的角色。从以行政主导到以专业业务为主导的转变。2、管理立足点的转变:从以控制为主导到以服务为主导的立足点转变。控制和协调是在现有的资源范围中进行的,而开发和促进则能够不断发现和拓展资源,因而管理既是控制、协调,更是开发、促进。控制性管理向教育性管理转变。
  在评价方式的转变上主要着眼于四个多一点:个性评价多一点,评价层面多一点,评价人数多一点,评价方式多一点。凡是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尽可能的评价。尽量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规范等作用。
  二、一条线索是:围绕“四个构建”展开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单元课型计划,构建模式范例
  单元课型计划着眼于课堂教学的转变。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主导方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课堂主体观。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一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和训练层次;二是认真研究初中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各学科教材的共性及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学生的特点,初步构建以“教——扶——放”为主导思路的“单元启示课——学科自学指导课——学科活动课”为基本课型的单元教学模式;三是构建学校、教研组、年级组、教师四个层级的学法指导机制。学校用课型单元计划的最初想法是:一是给教师一个明确的指向,在明确的指向中,引导教师走向新课程;二是避免教师起于零打碎敲,止于零打碎敲的现象,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以教学文化积累的方式留存下来,为再度创新打下基础。
  (二)建立自我教育工作机制,构建自我教育体系
  自我教育机制着眼于学校生活。建立一个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工作机制,实现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的学生发展观,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立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目标系统和目标的具体化与阶段化;二是构建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操作机制和操作的系统化与精细化;三是形成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的全面性与灵活性。
  (三)实施微型单元课程策略,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单元课程策略着眼于校内空间。一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二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校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的几个模式,形成了结合农村学生特色的校本课程——视听课,每班每周安排两节视听课,影片的内容极其丰富,有空中课堂接受的资源,有资源室的光盘、有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源,也有我校刻录的实况活动光盘。视听课,丰富了学生视野,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差距。利用校园广播系统,语文组教师开发了经典美文诵读校本课程,每天第一节课前由语文教师领读,内容丰富多彩;英语组开发了英语课本剧校本课程;理化组开发了趣味理化校本课程等等。
  (四)追求教学段落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构建微观教学优化体系
  微观教学优化着眼于空间单元。追求教学段落科学化,按素质教育要求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行为,让教学快乐和效益双丰收。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工作中的科学化和艺术化水准不高而导致的“少、慢、费、差”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挖掘高标准的素质教育目标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比如考试问题,我校给考试的定位是:增长考试。基本思想是:学生要因考试而进步,因考试而合作,因考试而竞争,因考试而自信;避免因考试而自私,因考试而卑劣,因考试而怯懦,因考试而失学。追求和谐教育中的和谐考试。
  例如中考复习问题,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复习工作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是赢得分数和素质双重收获的基本策略。在中考复习中,管压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和学生身心备受摧残的现实面前,研究科学的复习策略,使中考复习科学化,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生动活泼的促进学生发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倡科学复习,反对枷锁复习,具体表述为:提倡兴趣复习、反对打骂复习;提倡方法复习、反对题海复习,提倡策略复习、反对管压复习,提倡效率复习、反对耗时复习,提倡增长复习、反对损失复习等等。   三、围绕“四个支柱”展开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改革的支柱之一—学校文化
  素质教育的运行,要有一个适宜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学校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和要求重建学校文化,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崇尚文化”、“崇尚科学”、“崇尚美德”、“崇尚理想”、“崇尚真善美”的文化氛围能从形式到本质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活力。课程改革如果没有学校文化的深层次支撑,是无法真正开花结果的。我校始终把学校文化当做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深入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来抓,初步形成了以党中文化三要素,三原色,四支点为特色的文化建设格局。三要素:美、厚、新;三原色: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四支点:育德文化、教研文化、远程教育文化、艺术和体育文化。
  学校文化要真正对课程改革起到支柱性的作用,就必须使被动的落后的观念和规矩改变為主动的先进的观念和规矩。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学校文化,每个学校文化都对课程改革会做出自己的反应。
  (二)课程改革的支柱之二——现代远程教育
  2004年,我校被确立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模式三项目学校。为能够实施好项目,使基于项目的信息技术迅速在实践中产生效益,学校在抓好科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科应用的同时,在全校树立“在使用中研究,在研究中使用”的工作意识,以信息化为抓手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张掖市树立了“农远项目”应用的榜样。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农村新课改构建了新的平台,所带来的优质资源为农村新课改提供了新的源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行是很难的。我们把目前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作为课程改革的支柱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三)课程改革的支柱之三——校本教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状态中研究。要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状态,就必须要抓好校本教研。
  1、创新了校本教研的形式与内容。
  学校积极研究新的研讨交流模式,力求避免过去个别教师上台交流,大部分教师当观众,载体单一的弊端,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载体上创新,尤其是思想上由原来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改为参与、学习、反思、体验、比较,提升等多元目标。创造了以“全员参与,整体互动,立体相融深化校本研究”的研讨交流模式。
  全员参与:鼓励所有的教师都参与,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交流的主体,避免个别教师唱戏,其余教师当观众的现象。整体互动:将研讨的时间划分为两个单元。一个单元是集中的展示交流,一个单元是教学及研究的长时间参与,学习,反思,体验,比较,提升等。部门互动,师师互动。立体相融:从观念,课堂教学行为,反思三个维度立体梳理,以案例,教学设计,说课,教后反思,课改论坛,和家常课等为载体整体推动。这个模式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模式运行中,产生了很好的效益。
  2、建立了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
  积极探索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的规律,创建了农村初中教科研工作高效有序的校本教研机制。研究实验管理机制、研究实验机制、教研激励机制和不断完善的信息资料保障机制,这四种机制构建了农村初中教育科研的新模式。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教改氛围,一批批教师脱颖而出。
  (四)课程改革的支柱之四——教师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还要依赖于有效的教师培训。对于发展中的农村学校而言,教师问题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学校积极探索农村教师成长的规律,构建了完整的、科学的校内教师培训体系,初步建立了校际教师培训体系和网络教师培训体系。积极实践“导师制”。以搞好三个落实:组织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落实,贯穿四种课型:备好研究课,听好示范课,上好汇报课,搞好评优课,来促使青年教师成长。从内容的全面性、方法上的多样性、形式上的文化性三个方面,立体式展开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关键词:和谐探索自主  理想的课堂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努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知识的引导者、彼此的沟通者、兴趣的激发者和情感的唤醒者,对学生要持一种尊重、理解、关怀的态度,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样他们就能无所不谈,就能尽量发表自己
期刊
基本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历来是初中初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它的掌握情况往往是衡量学生是否进入了化学殿堂和是否具备了基本化学素養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引导学生从元素组成论的微观世界看待自然事物的过程,体现着化学学科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而化学式又是联系元素符号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中间纽带。根据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对元素符号的学习掌握一般不存在障碍,但在学习化学式书写的方法后,往往
期刊
一、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学生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初中生刚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对环境未熟悉,对生活不适应,会导致个别学生出现适应不良,整天愁眉苦脸,无法安下心来学习。同时,学习科目一下子增多,难度增大,学校的管理与老师的教学方法跟小学有很大的差别,紧张的作息时间,也使部分初中生无法适应,学习成绩就有可能降下来。因此,对于初中新生要及以帮助他们适应中学生生活,增强学校适应能力。此外,随
期刊
一、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高度  校长的责任和地位,决定了对校长必须提出较高的素质要求。因此,校长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头脑,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认识水平、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引领教师推动学校不断创新发展。  校长要靠自己的为人、作风、勤奋和进取感召师生;要靠教育方针,靠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治理学校;要特别树立服务意识,不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的现状 存在问题 应用价值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
期刊
由于初中、高中学生相对较少,学校建设数量自然较少,这样许多学生离学校就变的很远,所以许多初高中学生需要在学校寄宿。小学生寄宿以前很少出现,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源不够,合并的学校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区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学生较少,出现2个,甚至4、5个学校合并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全国也很普遍。小学生的寄宿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生可以在家长自愿的原则下在学校寄宿,由于小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他们能否适应寄宿生活
期刊
一、教育的默契性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从产生起,其最基本的问题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在达其目标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学习者的默契,即理解沟通,密切配合既是教育自身的客观属性,同时又是教育者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模式。从先贤孔子的教育思想到当代大家的时代追求,从英材施教的模式选择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层取向,无不以构建两者的默契作为教育过程的鲜明特征。其表现为:  1、教育思想的同一性。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其教学
期刊
一个教师从专业认同到专业适应,再到专业成熟,进而发展到专家型、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相当长的持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认识进行建构、提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修正和改进。写教学随笔可以引领教师进行持续的自律性的研究,从而促使教师走上自主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对别人课堂的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即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着力于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们在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几点做法。  1.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时间,而不全是教师的“讲演”时间。一般来说,一堂课学生支配的时间不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因此,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目标,不仅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建设和实施,还要加强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下面就小学数学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综合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