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造园类型的全面分析与比较,并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创新等若干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现代景观;继承;发展;创新
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生存空间,对自然环境改造极限的到来,人类在更多地进行人工环境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以保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景观与设计应举足轻重,使现代园林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极大的深化与扩展,现代景观设计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园林,传统园林难以满足今天社会,而必须继承、开拓,创新。提出应大力保护和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从而为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1 继承中西特色,发展传统
1.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具有独特美学思想,优秀造园传统,在文化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成风格多样性。“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造园的基本原则,在狭小、局促的空间内再现自然,经过造园家的艺术处理,将自然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中国古典园林以真山真水为基础,以植物做点缀,在布局上因山就势,灵活布置,一切都顺应自然。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应该是“道家情思”和“自然为万物之本”的思想。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讲求“出世”“无为”,这些思想都推动了园林的发展,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发展。大多数文人怀才不遇、逃避现实、隐逸于山水之乐,更在自己的寓所周围营造园林,一方面供自己娱乐之用,另一方面借山水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又一特征,意境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最高成就,意境是主观的意、情、神和客观的境、景、物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的艺术整体,是体现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场景的溶合——情景交融,是美的创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国书画、园林等艺术共同的创作原则,是创现意境的重要条件。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灵活的空间,引起人们产生联想、引起共鸣,构成意境。特别是通过墙和围廊的似隔非隔,达到空间的渗透、对比、主从、对景、借景、虚实等。
1.2 追求“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某种真景,反映真景,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往往和文人联系在一起,文人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境界,他们在赋诗作画中更多地反映这种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在他们的园林中才能创造出“诗画”般的情趣,同时也为自己的园林赋诗作画题字,增添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趣”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情”“境”的同时,也追求空间的“趣”。趣是较高层次的空间意境,园林的趣是指园林空间中融入了文人的活动,是文人感情的升华。“趣”之本意也非景物的奇形怪状,而是借景物的形式表达某种心境。中国古典园林在封闭、局促的空间内再现自然山水,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咫尺山林,由于空间狭小、不可能完全模仿自然山水,只能通过种种空间处理手法,“小中见大”,在市井之中创造山林之趣。
2 现代景观设计“兼容并畜”
2.1 强调“革命”“基于”“演进”。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造景风格手法都包容进去,都为我所用,以创造一个丰富的含有“多义性”。现代景观,一般所谓有创造性的见解式手法也往往原于多方信息的碰撞,启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强调现代景观的时代感,工业化与技术的表现力。现代景观从古典园林演化至现代开放式空间,再到现代开放式景观、大地艺术,其内涵与处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与扩展,如城市景观、城市广场和江滨水景观山地点,旅游、生态、人居、绿化、亮化景观、特色景观、水引、中庭、道路绿化等,如今开放、大众化、公共性已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先居经过数千年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原始的环境观、宗都观和宇宙观,为现代景观设计得到充分表现、扩展。可以说,这种传统观念在潜移默然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与现代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只有不断地拓展延伸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现实,然而时代精神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悄然的变迁。
2.2 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工业化、标准化进一步普及推广、千篇一律的东西开始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泛滥。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常常不知身在何处,归宿感的缺失唤起了他们对着信息的到来,使景观环境的技术含量在增高,这不仅反映在景观环境中组成空间的材料,制作和工艺的高技术上,也包括设计方法的高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脑中可以模拟环境。它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用来造景的方法与素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美景观念——景观技术美学,而古典造园由干受到技术所限,使它对景观表现被限至在一定的程度上。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分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两者古已有之,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追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场所感”的强烈追求,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位顺应人们的这种心理要求,加以引申、阐发、尝试、运用隐喻或象征的手法来完成对历史的追忆和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挖掘景观由此就具有了“叙事性”成为“意义”的载体,而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
2.3 特色景观。古人云:“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地点的精神内容要从几方面去找:其一是从功能方面即从景观的使用性质方面分析;其二是从地点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等等自然特色中去找;其三是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事件、文化特色中去找。将几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并敢于突出其中最有吸引力的特色。景观艺术终究是一种很形象的东西,是从我们对有感染力的形象记忆中创造出来的,光靠理性分析显然不够,要借助于形象思维,抓住与这个地点有联系的神话或民俗中的典故做文章,以现代技术将它们表现出来就具有独特的创意。另一种方法是凭“直觉”去探求表现场所精神的景观形象与环境气氛。总的看,场所精神离不形特色,没有扣人心弦的特色,不能给人留下印象和记忆的称不上是场所精神。精神能赋于特色更高的意义,并隐藏在特色之中。场所精神借助于景观的表象,及其环境所蕴含着的情调、神韵、气氛、节奏、尺度、风格等显现出来,只能意会,难以准确地言传,正如音乐传达其内在感情一样,所以歌德说景观是凝固的音乐。
3 现代景观发展的三个趋势
3.1 向自然的回归。希望在城市中重现大自然的美景。虽然城市空间不允许更多的自然风光,创造“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色,取得和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
3.2 向历史的回归。历史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人类能够从历史文化中直观自己的天性。历史文化具有继承性,人类也更喜欢历史文化、历史遗迹,这也是人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1)人们本能地对属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怀有感情,心理上会接受;(2)人们具有怀旧的情绪,觉得过去值得人去回忆,是一种逆反、拓补的心态;(3)这也是民族文化的延续,接受历史展望未来,人们靠历史的对比来看到未来的希望。因此,人们更加怀念历史文化,喜欢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一方面应保持这种文化延续性,使建筑景观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形态;另一方面,从历史片段、历史符号的联想,到历史文化遗迹的凝缩,在建筑景观中能够再现的历史文化。
3.3 向高技术、高情感的发展。建筑环境更是技术展示的舞台,各种尖端技术、高技术产品陈列在城市中,向人们传达各种技术信息,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建筑环境的技术含量在增高。这不仅反映在建筑景观中组成空间的材料、制作和工艺的高技术上,也包括设计方法的高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脑中可以模拟环境。建筑环境的高技术正需要高情感的建筑空间,人们在同技术交道的同时,更需要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如在办公场所多设置小吧台、小休息区等空莘正是满足情感上的交流。在室外同样应设置一些建筑景观,在紧张之余进行情感上的放松。
4 艺术思潮的影响
艺术思潮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极少受到单一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留给我们大量宝贵的艺术遗产,现代技术也给我们提供了众多崭新的艺术素材。如何运用它们,使之必须解决的问题。现代逻辑如果没有根本性创新就不可能生发景园设计的全新演绎。现代派绘画与雕塑是现代艺术的母体,景观艺术也从中获得了无尽的灵感与源泉。六七十年代以来的景观设计也并非完全受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许多现代景观作品中也能看到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等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极简主义的绘画排除具象的图像与虚幻的画面空间,而偏向纯粹,单一的艺术要素。不难看出极简主义景观作品的一般特点:形式纯净、质感纯正、变化节制、对比强烈、序列清晰、整体感强。与极简主义的要素倾向纯粹单一相比,波普艺术的要素则倾向多元混杂的通俗化与符号化。中采用了艳丽的树脂玻璃碎与废罐头等作为造园素材,都所映了波普艺术在创作上倾向于日常用品等消费性题材的影响。与其他艺术思潮不同的是,六十年代末以来的大地艺术是对景观设计领域一次真正的全新开拓,大地艺术带给我们许多传统中被长期忽视甚至缺失的新东西:地形设计的艺术外理,引入了新的造景元素,特别是自然或自然力元素。如闪电、潮汐、风化、侵蚀等等,使景观表现出非持久和转瞬即逝的特点。正同此理,“闪电的原野”所强调的并非是构成景观的物质实体——不锈钢针,而是自然现象中令人敬畏和震撼和力量。
现代景观设计极少受到单一艺术思潮的影响,正是因为受到多种艺术的交叉影响而使其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风格,要想对它们进行明确的分类和归纳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景观艺术的表现有一个基本的共同前提,那就是时代精神与人的不同需求。众多的艺术流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但其本身也是进代文化发展的结果。
总之,建筑环境景观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观念、思想的综合表象,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载体,也是文化的映射。建筑环境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小环境,而是包含在文化形态中的空间,也不能简单地凭视觉去把握,而是用身心去感受,领会真正的涵义,应该知道建筑景观确实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现代景观;继承;发展;创新
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生存空间,对自然环境改造极限的到来,人类在更多地进行人工环境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以保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平衡,景观与设计应举足轻重,使现代园林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极大的深化与扩展,现代景观设计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园林,传统园林难以满足今天社会,而必须继承、开拓,创新。提出应大力保护和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从而为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1 继承中西特色,发展传统
1.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具有独特美学思想,优秀造园传统,在文化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成风格多样性。“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造园的基本原则,在狭小、局促的空间内再现自然,经过造园家的艺术处理,将自然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中国古典园林以真山真水为基础,以植物做点缀,在布局上因山就势,灵活布置,一切都顺应自然。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应该是“道家情思”和“自然为万物之本”的思想。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讲求“出世”“无为”,这些思想都推动了园林的发展,特别是文人园林的发展。大多数文人怀才不遇、逃避现实、隐逸于山水之乐,更在自己的寓所周围营造园林,一方面供自己娱乐之用,另一方面借山水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怀。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又一特征,意境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最高成就,意境是主观的意、情、神和客观的境、景、物相互结合,互相渗透的艺术整体,是体现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场景的溶合——情景交融,是美的创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国书画、园林等艺术共同的创作原则,是创现意境的重要条件。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创造灵活的空间,引起人们产生联想、引起共鸣,构成意境。特别是通过墙和围廊的似隔非隔,达到空间的渗透、对比、主从、对景、借景、虚实等。
1.2 追求“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某种真景,反映真景,同时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为园林增色,反映虚境,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往往和文人联系在一起,文人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境界,他们在赋诗作画中更多地反映这种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在他们的园林中才能创造出“诗画”般的情趣,同时也为自己的园林赋诗作画题字,增添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趣”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情”“境”的同时,也追求空间的“趣”。趣是较高层次的空间意境,园林的趣是指园林空间中融入了文人的活动,是文人感情的升华。“趣”之本意也非景物的奇形怪状,而是借景物的形式表达某种心境。中国古典园林在封闭、局促的空间内再现自然山水,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咫尺山林,由于空间狭小、不可能完全模仿自然山水,只能通过种种空间处理手法,“小中见大”,在市井之中创造山林之趣。
2 现代景观设计“兼容并畜”
2.1 强调“革命”“基于”“演进”。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造景风格手法都包容进去,都为我所用,以创造一个丰富的含有“多义性”。现代景观,一般所谓有创造性的见解式手法也往往原于多方信息的碰撞,启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强调现代景观的时代感,工业化与技术的表现力。现代景观从古典园林演化至现代开放式空间,再到现代开放式景观、大地艺术,其内涵与处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深化与扩展,如城市景观、城市广场和江滨水景观山地点,旅游、生态、人居、绿化、亮化景观、特色景观、水引、中庭、道路绿化等,如今开放、大众化、公共性已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先居经过数千年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原始的环境观、宗都观和宇宙观,为现代景观设计得到充分表现、扩展。可以说,这种传统观念在潜移默然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与现代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只有不断地拓展延伸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现实,然而时代精神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悄然的变迁。
2.2 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工业化、标准化进一步普及推广、千篇一律的东西开始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泛滥。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常常不知身在何处,归宿感的缺失唤起了他们对着信息的到来,使景观环境的技术含量在增高,这不仅反映在景观环境中组成空间的材料,制作和工艺的高技术上,也包括设计方法的高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脑中可以模拟环境。它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用来造景的方法与素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美景观念——景观技术美学,而古典造园由干受到技术所限,使它对景观表现被限至在一定的程度上。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分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两者古已有之,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追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场所感”的强烈追求,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位顺应人们的这种心理要求,加以引申、阐发、尝试、运用隐喻或象征的手法来完成对历史的追忆和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挖掘景观由此就具有了“叙事性”成为“意义”的载体,而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
2.3 特色景观。古人云:“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地点的精神内容要从几方面去找:其一是从功能方面即从景观的使用性质方面分析;其二是从地点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等等自然特色中去找;其三是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事件、文化特色中去找。将几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并敢于突出其中最有吸引力的特色。景观艺术终究是一种很形象的东西,是从我们对有感染力的形象记忆中创造出来的,光靠理性分析显然不够,要借助于形象思维,抓住与这个地点有联系的神话或民俗中的典故做文章,以现代技术将它们表现出来就具有独特的创意。另一种方法是凭“直觉”去探求表现场所精神的景观形象与环境气氛。总的看,场所精神离不形特色,没有扣人心弦的特色,不能给人留下印象和记忆的称不上是场所精神。精神能赋于特色更高的意义,并隐藏在特色之中。场所精神借助于景观的表象,及其环境所蕴含着的情调、神韵、气氛、节奏、尺度、风格等显现出来,只能意会,难以准确地言传,正如音乐传达其内在感情一样,所以歌德说景观是凝固的音乐。
3 现代景观发展的三个趋势
3.1 向自然的回归。希望在城市中重现大自然的美景。虽然城市空间不允许更多的自然风光,创造“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色,取得和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
3.2 向历史的回归。历史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人类能够从历史文化中直观自己的天性。历史文化具有继承性,人类也更喜欢历史文化、历史遗迹,这也是人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1)人们本能地对属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怀有感情,心理上会接受;(2)人们具有怀旧的情绪,觉得过去值得人去回忆,是一种逆反、拓补的心态;(3)这也是民族文化的延续,接受历史展望未来,人们靠历史的对比来看到未来的希望。因此,人们更加怀念历史文化,喜欢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一方面应保持这种文化延续性,使建筑景观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形态;另一方面,从历史片段、历史符号的联想,到历史文化遗迹的凝缩,在建筑景观中能够再现的历史文化。
3.3 向高技术、高情感的发展。建筑环境更是技术展示的舞台,各种尖端技术、高技术产品陈列在城市中,向人们传达各种技术信息,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建筑环境的技术含量在增高。这不仅反映在建筑景观中组成空间的材料、制作和工艺的高技术上,也包括设计方法的高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脑中可以模拟环境。建筑环境的高技术正需要高情感的建筑空间,人们在同技术交道的同时,更需要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如在办公场所多设置小吧台、小休息区等空莘正是满足情感上的交流。在室外同样应设置一些建筑景观,在紧张之余进行情感上的放松。
4 艺术思潮的影响
艺术思潮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极少受到单一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留给我们大量宝贵的艺术遗产,现代技术也给我们提供了众多崭新的艺术素材。如何运用它们,使之必须解决的问题。现代逻辑如果没有根本性创新就不可能生发景园设计的全新演绎。现代派绘画与雕塑是现代艺术的母体,景观艺术也从中获得了无尽的灵感与源泉。六七十年代以来的景观设计也并非完全受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许多现代景观作品中也能看到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等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极简主义的绘画排除具象的图像与虚幻的画面空间,而偏向纯粹,单一的艺术要素。不难看出极简主义景观作品的一般特点:形式纯净、质感纯正、变化节制、对比强烈、序列清晰、整体感强。与极简主义的要素倾向纯粹单一相比,波普艺术的要素则倾向多元混杂的通俗化与符号化。中采用了艳丽的树脂玻璃碎与废罐头等作为造园素材,都所映了波普艺术在创作上倾向于日常用品等消费性题材的影响。与其他艺术思潮不同的是,六十年代末以来的大地艺术是对景观设计领域一次真正的全新开拓,大地艺术带给我们许多传统中被长期忽视甚至缺失的新东西:地形设计的艺术外理,引入了新的造景元素,特别是自然或自然力元素。如闪电、潮汐、风化、侵蚀等等,使景观表现出非持久和转瞬即逝的特点。正同此理,“闪电的原野”所强调的并非是构成景观的物质实体——不锈钢针,而是自然现象中令人敬畏和震撼和力量。
现代景观设计极少受到单一艺术思潮的影响,正是因为受到多种艺术的交叉影响而使其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风格,要想对它们进行明确的分类和归纳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景观艺术的表现有一个基本的共同前提,那就是时代精神与人的不同需求。众多的艺术流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但其本身也是进代文化发展的结果。
总之,建筑环境景观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观念、思想的综合表象,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载体,也是文化的映射。建筑环境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小环境,而是包含在文化形态中的空间,也不能简单地凭视觉去把握,而是用身心去感受,领会真正的涵义,应该知道建筑景观确实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