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衣足食的生活,从有文字以来就一直是中国人朴素的理想。缺衣少食的童年,往往有着太多苦难的记忆。上世纪60—70年代,被今天的历史学家们称之为“人民共和国的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生活物资的短缺几乎困扰着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家庭;包括布票、粮票在内的70多种各类票证,锤炼着家庭主妇们的持家能力和吃苦品质。而苦难也留给了民族另一种馈赠——那就是共和国童年时期特有的精神财富,这一笔笔财富更是记忆深处的不灭回响。
《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这样追溯:1952年,新中国棉花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0万吨,已是1949年的整整三倍,却依然遮盖不了与之比翼齐飞的人口增长;同时,美国主导的海外对华物资贸易的封锁,也直接造成了当时国内棉花供应的紧张局面。而当年上海主流媒体还曾经剖析——“要是每人每年多做一套衣服,就等于要新建60家大型纺织厂”。于是,1954年9月15日,布票率先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成为社会生活中第一种工业消费品凭证和短缺经济的符号。
布票也影响着当时的精神生活:用过布票的人,身上的衣服一定都打过“补丁”;“补丁”的多少,还一度是中小学生是否艰苦朴素的标志。今天的80后、90后已不知情:布票作为中国政府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实施的是对布匹购销统一管理以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最初,是产棉大省江西和江苏推出;随后扩大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群众在跨地购买时,要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而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
新中国的缔造者们,自然不愿意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始终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他们一边抵御着外来入侵的威胁,一边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布下了国家工业体系的战略棋局。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自力更生项目的成功,不仅使国家摆脱了“贫油”的帽子,也在保障国民经济能源安全依赖的同时,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力量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石化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大规模地介入了社会生活——1950年开发了腈纶,1953年开发了涤纶,1957年開发了聚丙烯。石化行业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原料供应(50~60年代,原油每吨约15美元);有可靠的、有发展潜力的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广泛,开拓了新的生活应用领域。利用石化工业的最新应用技术来解决当时8亿人民的穿衣问题,成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那时,国民经济虽然处在计划体制的年代,但重大工业项目立项前的科学论证工作却是十分严谨的;新厂的选址更是如此。对此,石化行业前辈陈锦华后来是这样回忆的:“1972年1月,毛主席、周总理批准从国外引进4个成套石油化工化纤项目,计划分别建在上海、天津、辽宁、四川。当时我是主管这批引进项目的轻工业部计划组副组长兼引进成套设备办公室副主任。1972年5月,我们分别到这4个地方选择建设地点。上海市推荐了4个厂址,即高桥、吴淞、柘林、金山卫。我们对现场一一进行了考察”。在上海,历史最终选择了金山卫。
当时,启动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中共上海市委于1972年6月18日正式确定在上海市金山县金山卫境内,即杭州湾北翼的海滩上建设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而在这片滩涂上建厂,就必须先拦海、围堤、造地。当时的总厂筹建指挥部要求在1973年秋天到来之前,完成围海造堤任务,为建厂提供近10平方公里的基础性用地。1972年12月25日清晨,来自上海市金山县和浙江省平湖县的15个乡镇的5万余名民工担着扁担、箩筐、锄头、铁锹等农具,在上海石化第一代建设者的指挥下,集结在金山卫的海滩上、奏响了建设序曲……
1974年1月1日,上海石化热电厂打桩,之后每年生产10万吨化纤产品,相当于250万亩高产棉田的年产量,可向全国人民提供人均3尺的化纤织物原料。1978年筹建二期工程,化纤产量翻番,上海石化每年可向全国人民提供化纤织物原料的能力增加到了人均6尺多。1984年,国务院宣布取消布票。如果从1972年算起,上海人仅仅用12年的奋斗就终结了布票30年的“而立之命”,工业文明最终完成了农业文明无法实现的“丰衣”使命。相信,每一个上海人都会为前辈的功勋倍感自豪。而那一代人,确实无愧于自己的金色年华。
《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这样追溯:1952年,新中国棉花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0万吨,已是1949年的整整三倍,却依然遮盖不了与之比翼齐飞的人口增长;同时,美国主导的海外对华物资贸易的封锁,也直接造成了当时国内棉花供应的紧张局面。而当年上海主流媒体还曾经剖析——“要是每人每年多做一套衣服,就等于要新建60家大型纺织厂”。于是,1954年9月15日,布票率先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成为社会生活中第一种工业消费品凭证和短缺经济的符号。
布票也影响着当时的精神生活:用过布票的人,身上的衣服一定都打过“补丁”;“补丁”的多少,还一度是中小学生是否艰苦朴素的标志。今天的80后、90后已不知情:布票作为中国政府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实施的是对布匹购销统一管理以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最初,是产棉大省江西和江苏推出;随后扩大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群众在跨地购买时,要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而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
新中国的缔造者们,自然不愿意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始终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他们一边抵御着外来入侵的威胁,一边在东北、华北和华东布下了国家工业体系的战略棋局。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自力更生项目的成功,不仅使国家摆脱了“贫油”的帽子,也在保障国民经济能源安全依赖的同时,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力量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石化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大规模地介入了社会生活——1950年开发了腈纶,1953年开发了涤纶,1957年開发了聚丙烯。石化行业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原料供应(50~60年代,原油每吨约15美元);有可靠的、有发展潜力的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广泛,开拓了新的生活应用领域。利用石化工业的最新应用技术来解决当时8亿人民的穿衣问题,成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那时,国民经济虽然处在计划体制的年代,但重大工业项目立项前的科学论证工作却是十分严谨的;新厂的选址更是如此。对此,石化行业前辈陈锦华后来是这样回忆的:“1972年1月,毛主席、周总理批准从国外引进4个成套石油化工化纤项目,计划分别建在上海、天津、辽宁、四川。当时我是主管这批引进项目的轻工业部计划组副组长兼引进成套设备办公室副主任。1972年5月,我们分别到这4个地方选择建设地点。上海市推荐了4个厂址,即高桥、吴淞、柘林、金山卫。我们对现场一一进行了考察”。在上海,历史最终选择了金山卫。
当时,启动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中共上海市委于1972年6月18日正式确定在上海市金山县金山卫境内,即杭州湾北翼的海滩上建设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而在这片滩涂上建厂,就必须先拦海、围堤、造地。当时的总厂筹建指挥部要求在1973年秋天到来之前,完成围海造堤任务,为建厂提供近10平方公里的基础性用地。1972年12月25日清晨,来自上海市金山县和浙江省平湖县的15个乡镇的5万余名民工担着扁担、箩筐、锄头、铁锹等农具,在上海石化第一代建设者的指挥下,集结在金山卫的海滩上、奏响了建设序曲……
1974年1月1日,上海石化热电厂打桩,之后每年生产10万吨化纤产品,相当于250万亩高产棉田的年产量,可向全国人民提供人均3尺的化纤织物原料。1978年筹建二期工程,化纤产量翻番,上海石化每年可向全国人民提供化纤织物原料的能力增加到了人均6尺多。1984年,国务院宣布取消布票。如果从1972年算起,上海人仅仅用12年的奋斗就终结了布票30年的“而立之命”,工业文明最终完成了农业文明无法实现的“丰衣”使命。相信,每一个上海人都会为前辈的功勋倍感自豪。而那一代人,确实无愧于自己的金色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