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楔片键琴(clavichord)是一种体型小、构造简单的键盘乐器,它与羽管键琴和维基娜琴相比,更接近于这几种键盘乐器的祖先——一种叫psaltery的古代齐特琴类的弦乐器。如果我们稍加想象,在psaltery的基础上加一个由键盘控制的击弦装置,就很有可能产生出类似楔片键琴的音响效果。配图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晚期哥特风格的画家莫纳科(Lorenzo Monaco,1370-1425)描绘圣经人物大卫王的一幅作品。因传说中的大卫王起家于一名乐手,画家便用流行于中世纪的psaltery这件乐器来强化人物的特征。大约也就是在这一画作产生一百年之后,楔片键琴这样以键盘控制击弦装置的乐器(专家认定最早提到这种乐器的文献是1502年)便出现了。
楔片鍵琴起源于中世纪末,流行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直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及北欧地区;欧洲南部的西班牙等地区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仍在使用这种乐器。在用途方面,由于声音弱小,楔片键琴一般都是为人们自娱或是初学者练习,另外还有作曲家将其作为写作工具来使用。但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是,由于楔片键琴的发声原理是由手指击键而直接启动敲击琴弦的金属楔片(见上图实物),而不是像羽管键琴那样弹奏力度受羽管拨弦装置的制约,因此它的弹奏者对音响的强弱有较大幅度的控制,这使得乐器的表现力要强于结构更复杂、声音更响亮但音量平均的羽管键琴。事实上,J.S.巴赫和他的儿子C.P.E.巴赫都有史料记载他们对楔片键琴的喜爱。其中J.S.巴赫在1723年创作的主要用于教学的二声部和三声部的《创意曲》在题头就特别指出,要以“宛如歌唱的方式来弹奏”而作为练习的最高目的。这一点,在当时的羽管键琴、维基娜琴以及管风琴等其他种类的键盘乐器上都很难达到。
楔片键琴的柔弱特点也常为画家们用以描述一些独处、幽静的场面。这在荷兰的风俗画作品中常有体现。
得奥(Gerrit Dou,1613-1675)是荷兰黄金时代中“莱顿精细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风俗画以精细、逼真而著称。他本人是伦勃朗的学生,在莱顿也有一批精细派的追随者,他自己的学生就包括前文提到过的米利斯和梅特苏。通过《楔片键琴旁的妇人》,画家精心绘制了充满浓重心态情绪的画面:妇人双手在键盘上弹奏,目光却朝向观者,半撩开的挂毯似乎暗示了观者向屋内窥视的举动;妇人的目光除了对观者窥视的惊讶之外,更带有渴望陪伴的期待。这一点,画家提供了不少经过缜密设计和描绘的细节,包括屋顶所吊的没有鸟的鸟笼,左下角空着的带有坐垫的坐椅,赫然显目并似乎在等待演奏者的一把维奥尔琴,还有乐谱以及一支木制竖笛等等。这种“期待中的独奏者”在当时荷兰风俗画鼎盛时期是艺术家们喜爱的题材,这一点,从上篇有关维基娜琴部分中弗米尔的《维基娜琴旁的少女》一例中也可见到。
《楔片键琴旁的妇人》一画中明显是一种小规模、便携式的键盘乐器,楔片击弦的柔弱乐音与独处、幽静的画面也非常吻合。与维基娜琴篇中的两例维基娜琴画面相比,这里楔片键琴与桌面不像维基娜琴那样配套而制,更显示了乐器便携、随置的性质。虽说乐器规模小,但也延承了当时的惯例,琴盖上加有彩绘。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楔片键琴旁的妇人》画中乐器上的黑白键安排是自然音(C音、D音等)为黑键,变化音(升C音,降E音等)则为白键,这与现代钢琴的黑白键功能正好相反。这种黑白键设置的情况在当时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包括十八世纪的早期钢琴)键盘乐器中是很常见的现象。
画中的维奥尔琴与弗米尔的《维基娜琴旁的少女》中的乐器相似,外形有着维奥尔琴的特征,并且从观者的视角可以看到有三只弦轴,可见是一件多于四根弦(很可能是六根弦)的乐器。但有一个与弗米尔作品中乐器的明显区别是,得奥作品中的维奥尔琴的音孔既非“C”孔也非提琴类的“f”孔,而是两者间的一种混合物。这样的音孔在十七世纪低音的维奥尔琴上也属常见。画中的圆桌上还有一支木制竖笛(recorder),是与维奥尔琴同时流行的木管乐器。它与维奥尔琴的命运相似,到后来欧洲管弦乐队定型之后,便逐渐在乐坛上消失了。
得奥的这一幅作品可以说是《楔片键琴旁的妇人》的姊妹篇。根据伦敦杜威肖像馆的介绍,这两幅作品早在1665年就在由得奥赞助人组织的一个被称为可能是“史上最早的在世画家的个展”中同时展出,然而在此后的三百五十多年中,这一对“姊妹篇”再也没有同时在一起出现过,直到最近杜威肖像馆借来了这幅私人收藏的《弹楔片键琴的少女》,它才终于能与该馆收藏的《楔片键琴旁的妇人》在经过数百年后再次同时展出。《弹楔片键琴的少女》最近一次在私人收藏家间易手是2012年1月,当时售价为三百三十三万美元。在历史上,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一件大师的名作。荷兰画家Andraan de Lelie在1795年的油画作品《杨兹的画廊》(The Art Gallery of Jan Gildemeester Jansz)中,就在“画廊”的显要位置再现了得奥的这部作品。
与得奥前一例独处和安静的画面不同,《弹楔片键琴的少女》将女主角拉向前景,取人物的四分之三部分,而在背景增加了一个隔屋的场景:一群男女在一起饮酒作乐。少女弹琴是为取悦于这群男女,还是力求在喧嚣中取静?艺术家并没有指明。少女手下的这个楔片键琴与《楔片键琴旁的妇人》中有几处不同:这件乐器没有顶盖,这样就缺少了琴盖彩绘所带有的那份优雅,乐器整体的尺寸按照与弹奏者人体比例来推测,似乎也稍小于得奥前一幅作品中的楔片键琴。《弹楔片键琴的少女》画中键盘的黑键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变化音,白键是自然音——十七、十八世纪键盘乐器中的“白键”时常会用木质的原色,并不都是人们现在所熟悉的钢琴键上的白色镶片。此外,两部画作中的乐器还有一个不同点:这幅画中的键盘凸出于乐器的主体,而前一例的键盘是缩进的,占用琴箱的一部分。
虽说在当今,钢琴作为一种键盘乐器,在中外的音乐厅和家庭音乐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回眸三百多年前,在钢琴于170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之前,欧洲却有多种与钢琴有着本质性不同的键盘乐器在乐人和民众中广为流行。对这些乐器的了解,也应该是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解的一部分,本系列中的数位荷兰风俗画大师的作品正好使我们透过他们的艺术视角,来了解十七世纪中叶之后大约二十五年的历史截面。与此同时,这些基本知识也可以让我们避免对西方早期键盘乐器由无知而造成误解,比如说目前在民间和学术界广泛误用“古钢琴”一词来命名这些早期键盘乐器。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关于中国古代乐器“瑟”的基本知识,而将其统称为“古”古筝,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楔片鍵琴起源于中世纪末,流行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直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及北欧地区;欧洲南部的西班牙等地区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仍在使用这种乐器。在用途方面,由于声音弱小,楔片键琴一般都是为人们自娱或是初学者练习,另外还有作曲家将其作为写作工具来使用。但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是,由于楔片键琴的发声原理是由手指击键而直接启动敲击琴弦的金属楔片(见上图实物),而不是像羽管键琴那样弹奏力度受羽管拨弦装置的制约,因此它的弹奏者对音响的强弱有较大幅度的控制,这使得乐器的表现力要强于结构更复杂、声音更响亮但音量平均的羽管键琴。事实上,J.S.巴赫和他的儿子C.P.E.巴赫都有史料记载他们对楔片键琴的喜爱。其中J.S.巴赫在1723年创作的主要用于教学的二声部和三声部的《创意曲》在题头就特别指出,要以“宛如歌唱的方式来弹奏”而作为练习的最高目的。这一点,在当时的羽管键琴、维基娜琴以及管风琴等其他种类的键盘乐器上都很难达到。
楔片键琴的柔弱特点也常为画家们用以描述一些独处、幽静的场面。这在荷兰的风俗画作品中常有体现。
得奥(Gerrit Dou,1613-1675)是荷兰黄金时代中“莱顿精细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风俗画以精细、逼真而著称。他本人是伦勃朗的学生,在莱顿也有一批精细派的追随者,他自己的学生就包括前文提到过的米利斯和梅特苏。通过《楔片键琴旁的妇人》,画家精心绘制了充满浓重心态情绪的画面:妇人双手在键盘上弹奏,目光却朝向观者,半撩开的挂毯似乎暗示了观者向屋内窥视的举动;妇人的目光除了对观者窥视的惊讶之外,更带有渴望陪伴的期待。这一点,画家提供了不少经过缜密设计和描绘的细节,包括屋顶所吊的没有鸟的鸟笼,左下角空着的带有坐垫的坐椅,赫然显目并似乎在等待演奏者的一把维奥尔琴,还有乐谱以及一支木制竖笛等等。这种“期待中的独奏者”在当时荷兰风俗画鼎盛时期是艺术家们喜爱的题材,这一点,从上篇有关维基娜琴部分中弗米尔的《维基娜琴旁的少女》一例中也可见到。
《楔片键琴旁的妇人》一画中明显是一种小规模、便携式的键盘乐器,楔片击弦的柔弱乐音与独处、幽静的画面也非常吻合。与维基娜琴篇中的两例维基娜琴画面相比,这里楔片键琴与桌面不像维基娜琴那样配套而制,更显示了乐器便携、随置的性质。虽说乐器规模小,但也延承了当时的惯例,琴盖上加有彩绘。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楔片键琴旁的妇人》画中乐器上的黑白键安排是自然音(C音、D音等)为黑键,变化音(升C音,降E音等)则为白键,这与现代钢琴的黑白键功能正好相反。这种黑白键设置的情况在当时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包括十八世纪的早期钢琴)键盘乐器中是很常见的现象。
画中的维奥尔琴与弗米尔的《维基娜琴旁的少女》中的乐器相似,外形有着维奥尔琴的特征,并且从观者的视角可以看到有三只弦轴,可见是一件多于四根弦(很可能是六根弦)的乐器。但有一个与弗米尔作品中乐器的明显区别是,得奥作品中的维奥尔琴的音孔既非“C”孔也非提琴类的“f”孔,而是两者间的一种混合物。这样的音孔在十七世纪低音的维奥尔琴上也属常见。画中的圆桌上还有一支木制竖笛(recorder),是与维奥尔琴同时流行的木管乐器。它与维奥尔琴的命运相似,到后来欧洲管弦乐队定型之后,便逐渐在乐坛上消失了。
得奥的这一幅作品可以说是《楔片键琴旁的妇人》的姊妹篇。根据伦敦杜威肖像馆的介绍,这两幅作品早在1665年就在由得奥赞助人组织的一个被称为可能是“史上最早的在世画家的个展”中同时展出,然而在此后的三百五十多年中,这一对“姊妹篇”再也没有同时在一起出现过,直到最近杜威肖像馆借来了这幅私人收藏的《弹楔片键琴的少女》,它才终于能与该馆收藏的《楔片键琴旁的妇人》在经过数百年后再次同时展出。《弹楔片键琴的少女》最近一次在私人收藏家间易手是2012年1月,当时售价为三百三十三万美元。在历史上,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一件大师的名作。荷兰画家Andraan de Lelie在1795年的油画作品《杨兹的画廊》(The Art Gallery of Jan Gildemeester Jansz)中,就在“画廊”的显要位置再现了得奥的这部作品。
与得奥前一例独处和安静的画面不同,《弹楔片键琴的少女》将女主角拉向前景,取人物的四分之三部分,而在背景增加了一个隔屋的场景:一群男女在一起饮酒作乐。少女弹琴是为取悦于这群男女,还是力求在喧嚣中取静?艺术家并没有指明。少女手下的这个楔片键琴与《楔片键琴旁的妇人》中有几处不同:这件乐器没有顶盖,这样就缺少了琴盖彩绘所带有的那份优雅,乐器整体的尺寸按照与弹奏者人体比例来推测,似乎也稍小于得奥前一幅作品中的楔片键琴。《弹楔片键琴的少女》画中键盘的黑键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变化音,白键是自然音——十七、十八世纪键盘乐器中的“白键”时常会用木质的原色,并不都是人们现在所熟悉的钢琴键上的白色镶片。此外,两部画作中的乐器还有一个不同点:这幅画中的键盘凸出于乐器的主体,而前一例的键盘是缩进的,占用琴箱的一部分。
虽说在当今,钢琴作为一种键盘乐器,在中外的音乐厅和家庭音乐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回眸三百多年前,在钢琴于170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之前,欧洲却有多种与钢琴有着本质性不同的键盘乐器在乐人和民众中广为流行。对这些乐器的了解,也应该是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解的一部分,本系列中的数位荷兰风俗画大师的作品正好使我们透过他们的艺术视角,来了解十七世纪中叶之后大约二十五年的历史截面。与此同时,这些基本知识也可以让我们避免对西方早期键盘乐器由无知而造成误解,比如说目前在民间和学术界广泛误用“古钢琴”一词来命名这些早期键盘乐器。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关于中国古代乐器“瑟”的基本知识,而将其统称为“古”古筝,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