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琰(177—?)原字昭姬,晋时为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文学家,通音律、善辨琴、会书法、博金石。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之女。 其父蔡邕,不仅是文学家、音乐家,还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开山鼻祖,著有《篆势》《笔赋》《笔论》《九势》,其中的《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论》中提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指明该以闲适静谧的心态来写作书法;《九势》称“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揭示了书法美的根源。蔡邕的这些书法观点奠定了中国书法的理论基础。汉灵帝熹平四年(176),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次“正定”儒家经本运动。当时,蔡邕和堂溪典、杨赐、马日磾、张驯、单飏等人为了去除现世经籍中的诸多谬误以不贻误后学,奏请汉灵帝正定那些经文,灵帝允之。后来蔡邕以八分体书写《尚书》《周易》《公羊春秋传》《论语》等五部经书,令刻工刻成石碑46块,立于太学门外,以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