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月经疼痛是在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作,但大多于月经第一、二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腹痛常持续数小时,偶有1~2天,当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疼痛剧烈时,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甚至昏厥。亦有部分病人在月经前1~2天即有下腹部疼痛,接近月经或来潮时加剧。膜样痛经的病人则在第3~4天时疼痛最剧烈,膜状物排出后即消失。痛经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已婚与未婚的妇女均可发生,未婚的以原发性为多,已婚的以继发性居多。以青年妇女更为多见,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往往经结婚或生育后痛经缓解或消失。原发性痛经流血量不多,但每间有血块或大片膜样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