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签订足球合作协议 助力青少年足球发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林时间11月2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德国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中德双方在总理府签署了有关足球领域合作的三项协议。这是中国和外国签订的第一個国家级足球合作协议。
  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德国总理府部长阿尔特迈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德两国签署了三个不同层面的足球合作协议,分别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德国内政部、中国足协与德国足球职业联盟、中国教育部与德国足协签署。
  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透露了中国教育部与德国足协所签署协议的内容,发展校园足球是该协议的主旨。据王登峰主任所言,中德在校园足球计划中合作的最核心内容,归根结底在于教学及课余训练、比赛。
  第一,改善教学,首先涉及到教师培训。中国将请德国的足球讲师来中国培训体育教师。培训对象不任职于中国的俱乐部,而是在学校里担任体育教师。目的在于,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培养青少年踢球的兴趣,并能训练青少年的足球基本功。
  第二,在竞赛和选拔领域学校需要有一套竞赛体系。每个区域里选拔出优秀的孩子,将参加校内、校际直到全国性的赛事。中国需要德国在包括竞赛组织,尤其是选拔培训方面提供支持,由德国专业团队训练通过初步选拔的青少年球员,并对球员做进一步评估。
  第三,中德合作落脚于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的培训。中国计划在2025年建成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已经有1.4万所),计划配备至少5万名特色学校教练员。这5万名教练员的培训目前分两条道路:一是由中国国内的足球讲师来培训,二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讲师团队。外聘讲师团队方面,中国将与德国加强合作,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将优秀教练员送至欧洲深造。
  第四,加强与德国足协、德国足球俱乐部的合作。中国可以将一些优秀的青少年足球选手送至德国进行短期集训,组织一些中德青少年之间的足球比赛。
  王登峰表示,中国的校园足球计划立足长远,注重打基础,与德国合作的前景广阔。“我们曾经说,校园足球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都会成为会踢球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律师、法官等各行各业的人才,另外可能有一小部分能成为具备扎实文化根基的优秀足球人才。”此外,校园足球计划还培养了大量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按照每一所特色学校1000人来计算,未来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可以达到5000万。
  在刘延东副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亲切会见后,由中国大学生体协和德国足协(简称DFB)联合主办的中德校园足球座谈会在德国首都柏林开幕。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教育部学生体协副秘书长薛彦青及北京、上海、内蒙古、四川、青岛等地领导、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领导,DFB秘书长、副主席等高层、德国大学生体联高级顾问、德中校园足球促进会会长等中德两国60多名专家与会。
  王登峰表示,这场座谈会是中德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官员探讨加强合作的良机,中国教育部与德国足协将重点在足球教师培训、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拔体系方面展开合作。他强调,中国发展校园足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DFB秘书长弗里德里希·库尔提乌斯表示,中国有上万个中小学在积极开展足球运动,这足以体现中国对足球运动的重视。此外,2014年观看巴西世界杯德国队对阿根廷队决赛实况转播的中国人比德国人还多,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对德国足球的关注,而这也正是两国在足球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基础。
  来自中方的足球教育界人士和官员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向德方介绍了各自所在地区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表达了合作意愿。德国足协媒体负责人斯特凡·路德维希介绍了德国足协用软件对各级俱乐部及其球员进行管理的经验。柏林赫塔俱乐部的财务主管英戈·席勒介绍了赫塔俱乐部的青少年球员培养工作。
  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中国足球国家队首位外籍主教练的施拉普纳也参与了研讨会,并对中德足球合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施拉普纳表示,中德足球存在多年的合作关系,加强这种合作对中国足球是有利的,现在关键在于切实落实两国签署的合作协议。施拉普纳说,中国足球起起落落,没能给“足球金字塔”打好基础;而与德国合作能够为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本次座谈会的对话交流,多家相关单位代表就中德两国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达成共识,在会后签署并交换了相关协议。本次座谈会的圆满召开,成为中德在校园足球领域合作的新起点,将为中德关系深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理解、体验、感悟幼儿的行为,特别是对班级特殊幼儿,要给予特别的爱。  我班有两个特殊的孩子,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与同龄幼儿相比,在智力、口语表达、动作等方面发育迟缓。
众所周知,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眼睛中也有很多独特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菌种之间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会直接导致人类出现眼部疾病,对于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一、双眼中的各微生物菌种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微生物群在眼睛中所产生的作用是有一定争议的。此前大部分医学家认为眼睛中的微生物会被眼泪杀死、冲走。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经过研究之后得出,眼睛中存
冠心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已经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冠心病成了全世界范围内发病概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主要是由环境、遗传以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综合影响所引发的,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除了大量饮酒、吸烟过度、肥胖以及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外,还出现了一些全新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寻找新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危险防治策略,成了当前冠心病防治的主要方向。空气污染因素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空气
很多产妇在生完宝宝后心情波动较大,身体不适,加之对宝宝护理不熟悉,难以用准确、有效的方式护理宝宝。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的生長速度较快,特别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因此,新生儿第一周护理很重要,对其日后发育、成长有较大的影响。新生儿出生第一天  新生儿皮肤颜色不一,通常为嫩粉色,在哭闹时会呈现紫红色和深红色。另外,新生儿刚从母体娩出时因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出现身体发紫,是正常情况,家长不用太过担心。新
一、查找原因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愈加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体育课时数的增加,多班上课的现象更加突出,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甚至出现十几个班级同时在操场上体育课的“热闹场面”,这种“热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在:  1.场地冲突、器材短缺,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在上课过程中相互干扰,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3.在上课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因学生相互穿插
一、2016年第三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元月23日)  1.为师之道:巾帼不让须眉(用第三人称表述,记我佩服的女体育教师、女体育教研员或女体育干部);我的奋斗之路或“酸甜苦辣”(用第L称表述,仅限于女体育教师、女体育教研员或女体育干部)。  2.教学有招:运用短绳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方法,短绳在发展学生速度素质中的运用。  3.点击游戏:利用游戏教起跑(或途中跑、加速跑、变速跑、冲
摘要:釆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探讨了问题一探究教学模式在“社会体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问题 探究教学模式在“社会体育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显著,由于该模式对教师和学生要求较高,建议要创新应用该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 探究,教学模式;“社会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4-0054-04  “社会体育学”属于体育
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逐步体现出了课程游戏化、活动自主化的特点。课程游戏化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活动实施幼儿教育,让幼儿在“玩中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并通过游戏的隐性资源渗透品格教育;活动自主化则要求教师始终做到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自觉参与游戏活动,改善幼儿的游戏参与行为。在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主动构建良好的游戏活动基地,让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一、游戏前期的准备  在前
幼教事業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保障,而游戏由于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使其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愉悦幼儿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幼儿视觉、听觉、触觉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幼儿教育中游戏的运用现状  (一)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以往幼儿园游戏教学模式没有将游戏与教学的知识点衔接起来,偏重于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背景多元化,家庭育儿理念的差异较大,教养方式参差不齐,“讲道理”“发脾气”“体罚”的现象在家庭中轮番上演。如何做到家庭科学育儿,寻找出家庭教育的“攻关秘籍”至关重要。笔者基于多年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从解读幼儿性格特质、转变育儿观念、进行情感联结以及正面有效沟通几个方面出发,阐述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对策与方法,以期为家长提供启示和帮助。家庭教育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家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