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仅强调知识点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同时未形成全面的、有层次的、具体明晰的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且教育方法单一,强调知识点的考核与死记硬背,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杨振宁先生曾对中国科学教育中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过如下评论:“中国现在的教学方法,同我在西南联大时仍是一样的,要求学生样样学,而且教得很多、很细,是一种‘填鸭式’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怎么学……”其教学方法导致的后果是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養总体水平不高。学生不仅科学知识缺乏,知识面狭窄,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差,缺乏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较差。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和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而不是传统教学所认为的是学生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为此,初中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有兴趣、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这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地学。
一、在“做中学,做中想”中体验科学学习的快乐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这种教学形式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在初中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初中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学习,或者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想”,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领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蒸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蒸发的概念,了解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用粒子理论解释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是教学重点,用粒子理论解释蒸发现象是难点。在《蒸发》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蒸发的过程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对于影响蒸发快慢的具体因素知之甚少,而要从粒子角度来解释对于预备班的学生更是个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用多种实物模拟水的粒子,用湿粉笔写“蒸发”,在多种场景中体现蒸发的过程,并通过对教材上学生活动的改进,让学生能看得到、摸得到,最终能想得到,想得通,从而能够有所收获。让学生在多项活动中观察、设疑、实验、理解、解惑,是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时间超过了三分之二,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在新课引入时,我先用幻灯片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利用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出蒸发的概念,此处的教学体现了情境性的原则。由于每个同学都帮家长晒过衣服,所以学生一般知道将衣服展开置于阳光下或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但很少有同学们会将“展开”、“置于阳光下”、“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这些基本常识同“扩大蒸发表面积、提高蒸发的温度以及通风条件”等影响蒸发快慢的外界条件联系起来。于是我请同学晾晒衣服,并引导同学思考为什么衣服要展开而不是团在一起,为什么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阴暗处,为什么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而不是放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同时帮助学生把这些条件与影响蒸发的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自己提出假设。为了验证假设,先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分组研究外界温度高低、周围通风好坏、蒸发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经过不同组别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很快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外界因素有了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的重点,而且由于是学生亲自体验活动后得出的结论,所以更易于为学生接受,体现了探究性和实践性原则。本课的另一个难点就是用粒子理论来解释蒸发现象。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对于预备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游戏、一个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来理解本课内容。在这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由于六年级学生对各种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乐于参加探究活动,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我在教学时运用了实验探究、课外活动、课内汇报、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积极动手做,积极动脑思考,体现了实践性的原则。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力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在激发所有知识和技能储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充分的科学探索和人际交往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二、在交流和合作中体验科学学习的快乐
大量的学习活动都有个体和群体结合的过程,因而,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包括生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其中,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结论验证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所以,尤其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更应大力开展,使学生养成习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酸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酸碱性测试以及酸对金属、建材的腐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关心的环保热点问题上。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酸雨的定义、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交流形式: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相结合;本节课我所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注意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讨论和交流等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体现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整个教学体现了主体性原则。课堂整体设计采用“情境一立问一探究一引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只卡通兔,与老师一起讲解酸雨知识。
《酸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酸碱性测试以及酸对金属、建材的腐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关心的环保热点问题上。对此内容,学生略有了解,但不全面。教师在课前首先指导一组学生在网上收集、查阅了许多相关材料。另外,指导两组学生分别利用吊兰幼苗和荞麦种子设计、“实施了”模拟酸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借此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并使学生对酸雨的危害有一直观认识。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上课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即收集了一些雨水,让学生判断是否为酸雨,进而引出了酸雨的概念。此情境设计能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本课主题,另一方面则帮助学生回忆巩固之前学过的有关溶液酸碱性知识,学会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叠加,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融会贯通。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也体现了整个教学的情境性原则。随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探究活动:什么是酸雨、酸雨的来源,酸雨的危害。这部分探究活动由于时间关系,部分活动放在课前进行。在本课题最后一教学环节:“酸雨的防治”中,我要求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酸雨知识,讨论出有效的酸雨防治方法。此部分内容,让学生以环保局局长的身份来讨论此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的教学中各个活动之间能够衔接较好。我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了挑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且激烈的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我是整个活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本课教学中,我既关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环保意识等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发展。
三、在相互评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快乐
初中科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评价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互评,缺少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评价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等问题,难以保证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加强学生相互评价,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整体质量得到提高。例如,在调查和小组汇报结束后,可以由调查机构的工作人员给一个评价,小组以及学生自己也进行分别评价,再加上老师的评价,最后给这位同学一个分数,所以不单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评价等这样的评价积极有效,学生信服。
总之,只要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能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课堂不是一个苦恼的场所,而是一个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生动活泼的乐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学在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同时又能轻负高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
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和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而不是传统教学所认为的是学生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为此,初中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目的、有兴趣、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这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地学。
一、在“做中学,做中想”中体验科学学习的快乐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这种教学形式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在初中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过程中,科学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初中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学习,或者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想”,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领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蒸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蒸发的概念,了解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用粒子理论解释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速率的因素是教学重点,用粒子理论解释蒸发现象是难点。在《蒸发》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蒸发的过程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对于影响蒸发快慢的具体因素知之甚少,而要从粒子角度来解释对于预备班的学生更是个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用多种实物模拟水的粒子,用湿粉笔写“蒸发”,在多种场景中体现蒸发的过程,并通过对教材上学生活动的改进,让学生能看得到、摸得到,最终能想得到,想得通,从而能够有所收获。让学生在多项活动中观察、设疑、实验、理解、解惑,是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时间超过了三分之二,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在新课引入时,我先用幻灯片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利用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出蒸发的概念,此处的教学体现了情境性的原则。由于每个同学都帮家长晒过衣服,所以学生一般知道将衣服展开置于阳光下或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但很少有同学们会将“展开”、“置于阳光下”、“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这些基本常识同“扩大蒸发表面积、提高蒸发的温度以及通风条件”等影响蒸发快慢的外界条件联系起来。于是我请同学晾晒衣服,并引导同学思考为什么衣服要展开而不是团在一起,为什么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阴暗处,为什么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而不是放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同时帮助学生把这些条件与影响蒸发的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自己提出假设。为了验证假设,先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分组研究外界温度高低、周围通风好坏、蒸发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经过不同组别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很快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外界因素有了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的重点,而且由于是学生亲自体验活动后得出的结论,所以更易于为学生接受,体现了探究性和实践性原则。本课的另一个难点就是用粒子理论来解释蒸发现象。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对于预备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我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游戏、一个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来理解本课内容。在这课的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由于六年级学生对各种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乐于参加探究活动,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我在教学时运用了实验探究、课外活动、课内汇报、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积极动手做,积极动脑思考,体现了实践性的原则。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力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在激发所有知识和技能储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充分的科学探索和人际交往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二、在交流和合作中体验科学学习的快乐
大量的学习活动都有个体和群体结合的过程,因而,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包括生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其中,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结论验证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所以,尤其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中更应大力开展,使学生养成习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酸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酸碱性测试以及酸对金属、建材的腐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关心的环保热点问题上。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酸雨的定义、酸雨的危害以及酸雨的防治。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交流形式: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相结合;本节课我所用的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这节课的设计从整体上注意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讨论和交流等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体现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整个教学体现了主体性原则。课堂整体设计采用“情境一立问一探究一引申”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只卡通兔,与老师一起讲解酸雨知识。
《酸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酸碱性测试以及酸对金属、建材的腐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社会关心的环保热点问题上。对此内容,学生略有了解,但不全面。教师在课前首先指导一组学生在网上收集、查阅了许多相关材料。另外,指导两组学生分别利用吊兰幼苗和荞麦种子设计、“实施了”模拟酸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借此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并使学生对酸雨的危害有一直观认识。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上课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即收集了一些雨水,让学生判断是否为酸雨,进而引出了酸雨的概念。此情境设计能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本课主题,另一方面则帮助学生回忆巩固之前学过的有关溶液酸碱性知识,学会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叠加,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融会贯通。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也体现了整个教学的情境性原则。随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三个探究活动:什么是酸雨、酸雨的来源,酸雨的危害。这部分探究活动由于时间关系,部分活动放在课前进行。在本课题最后一教学环节:“酸雨的防治”中,我要求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酸雨知识,讨论出有效的酸雨防治方法。此部分内容,让学生以环保局局长的身份来讨论此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的教学中各个活动之间能够衔接较好。我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了挑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且激烈的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我是整个活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本课教学中,我既关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环保意识等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发展。
三、在相互评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快乐
初中科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评价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互评,缺少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评价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等问题,难以保证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加强学生相互评价,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整体质量得到提高。例如,在调查和小组汇报结束后,可以由调查机构的工作人员给一个评价,小组以及学生自己也进行分别评价,再加上老师的评价,最后给这位同学一个分数,所以不单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评价等这样的评价积极有效,学生信服。
总之,只要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能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到课堂不是一个苦恼的场所,而是一个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生动活泼的乐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学在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同时又能轻负高质。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兰江中学
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