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骶韧带悬吊术的中国女性在体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宫骶韧带悬吊术(ULS)所涉及的盆底支持结构进行在体生物力学性能测定。

方法

在10具死亡时间为48 h内且未经防腐处理的新鲜中国女性尸体,按照ULS手术操作方式缝合其所涉及的宫骶韧带、子宫颈周围环,应用在体拉伸测量系统完成连续加载并同步记录载荷和位移参数,根据所得的载荷-变形曲线分析比较宫骶韧带、子宫颈周围环的生物力学性能。

结果

10具新鲜尸体中宫骶韧带、子宫颈周围环的极限载荷分别为(37.3±23.5)、(49.3±28.4)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刚度分别为(1.26±1.22)、(1.45±0.92)N/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骶韧带及子宫颈周围环均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不易变形,ULS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有效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使用GnRH-a患者(31例)与单纯手术患者(26例)术后1年的自然妊娠率。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二分类logisti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子宫肌层纤维化程度与痛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子宫腺肌病组,选择同期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痛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改良Masson染色法和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子宫肌层中的胶原纤维面积比率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检测颈部透明层(NT)增厚胎儿拷贝数变异(CNV)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11周~13周+6)超声筛查的胎儿共19 261例,其中超声提示NT≥2.5 mm且接受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的单胎胎儿101例(0.5%,101/19 261)。最终纳入研究的101例胎儿,(1)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分为
目的分析颈部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影响水囊状淋巴管瘤(CH)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孕11周~13周+6超声检查提示NT≥3.0 mm、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216例,将资料完整、定期产前检查随访的164例(75.9%)单胎胎儿纳入研究。根据胎儿是否存在CH,分为CH组40例(24.4%)和单纯NT增厚组124例(75.6%
期刊
目的对国内、外侧脑室增宽(VM)胎儿的神经系统预后相关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探讨VM胎儿出生1年后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收集1980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22日发表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提取文献,以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对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就诊于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妇科门诊并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检查的经产妇女258例,采用阴道内测压法测量其盆底肌功能相关指标。(1)根据增加腹压时是否有漏尿或妇科检查时压力试验是否阳性分为尿失禁组和非尿失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盆底肌功能相关指标;(2)采用分类树的方法,建立SUI发生的分类树预测模型,分析盆底肌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指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较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严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妇科门诊行子宫颈锥切术的患者共750例,其中绝经后129例,未绝经62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其活检病理检查、子宫颈锥切术及其术后病理检查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