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重视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对小学教育来说意义非凡。将教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劳动,养成勤劳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得到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后成为社会上有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注重如何向学生传授文化理论知识,让其尽快地掌握和领会知识要点,以便在考试中夺得高分。这样的一种教育形式实际上是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实行的一种应试教育,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才能符合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素质应该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和提高这个综合体的教育。小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现如今小学生大部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长此以往必将成为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一大阻碍,本文立足学科教材,对小学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的具体实践展开了以下探究思考。
一、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很多学校也因为经济收益的上升而聘用了很多打扫清洁的人员,这些人员同时也参与到校园环境的维护和劳动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参与,他们在学校只需要肩负着学习的任务,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劳动意识,也不致力于主动去参与劳动。因此,学校应该将一些必要的劳动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保护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主动劳动的意识,真正的参与到劳动中。
二、开发特色种植课程
为了更好的打造教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我校特意开发了特色的种植课程,有种植园区、谷类、蔬菜、瓜果等,而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也可以很好的通过种植活动来实现。这些种植活动课程可以让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在种植瓜果蔬菜、植树造林、除草施肥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
三、构建多彩的实践课程体系
为了充分的实现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还可以致力于打造多彩的时间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们学校在劳技校本课程就设置有创意拼贴、手工编织、趣味易拉罐、彩泥、趣味篮球、足球、舞蹈、书法、绘画等课程。其中创意拼贴、手工编织及趣味易拉罐作为重点课程。
四、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榜样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教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学生很多的影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教师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身教。为学生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积极地劳动,对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加以批评和指导,将学生引上正确的道路中。同时,如果只说不做就会显得很苍白,所以,教师需要适当的加以实践,亲自为学生示范如何去进行瓜果蔬菜的种植等,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从而向教师看齐。
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的充斥着劳动的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劳动中,而作为校方可以适当的组织评优评先,可以对学生的所作所为予以直接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进行劳动。
六、鼓励家庭劳动教育
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所以,应该给学生灌输社会劳动理念,让学生在社会中去努力的劳动,成为一个勤劳的人。如果有可能,让学生帮着家里做点农活、做家务、打扫家庭卫生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逐渐成为勤劳的人,成为一个干净利索的人。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小事做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现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七、定期社会劳动教育
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脱离了社会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這样的人才也不一定能够适应社会。所以,要想更好的将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就必须要增加学生社会劳动教育,让学生定期的去社会中劳动,如植树造林,不仅可以为环保做贡献,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能让学生在植树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锻炼,让学生真正的投身于劳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它要求全社会各个领域、各部门、各阶层形成一致的共识,通力合作。对人的素质培养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劳动去培养人的素质更不可忽视。社会或者个人的所有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如果一个人想要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将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这种新的创新育人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讓学生能够变得更加勤劳,能够主动的劳动,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2.杨玲. 例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09(7):57-59.
3.肖金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0(6):126-128.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注重如何向学生传授文化理论知识,让其尽快地掌握和领会知识要点,以便在考试中夺得高分。这样的一种教育形式实际上是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实行的一种应试教育,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才能符合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素质应该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和提高这个综合体的教育。小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现如今小学生大部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长此以往必将成为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一大阻碍,本文立足学科教材,对小学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的具体实践展开了以下探究思考。
一、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很多学校也因为经济收益的上升而聘用了很多打扫清洁的人员,这些人员同时也参与到校园环境的维护和劳动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参与,他们在学校只需要肩负着学习的任务,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劳动意识,也不致力于主动去参与劳动。因此,学校应该将一些必要的劳动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保护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主动劳动的意识,真正的参与到劳动中。
二、开发特色种植课程
为了更好的打造教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我校特意开发了特色的种植课程,有种植园区、谷类、蔬菜、瓜果等,而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也可以很好的通过种植活动来实现。这些种植活动课程可以让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在种植瓜果蔬菜、植树造林、除草施肥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
三、构建多彩的实践课程体系
为了充分的实现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还可以致力于打造多彩的时间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们学校在劳技校本课程就设置有创意拼贴、手工编织、趣味易拉罐、彩泥、趣味篮球、足球、舞蹈、书法、绘画等课程。其中创意拼贴、手工编织及趣味易拉罐作为重点课程。
四、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榜样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教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学生很多的影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教师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身教。为学生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积极地劳动,对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加以批评和指导,将学生引上正确的道路中。同时,如果只说不做就会显得很苍白,所以,教师需要适当的加以实践,亲自为学生示范如何去进行瓜果蔬菜的种植等,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学到更多,从而向教师看齐。
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的充斥着劳动的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劳动中,而作为校方可以适当的组织评优评先,可以对学生的所作所为予以直接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进行劳动。
六、鼓励家庭劳动教育
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所以,应该给学生灌输社会劳动理念,让学生在社会中去努力的劳动,成为一个勤劳的人。如果有可能,让学生帮着家里做点农活、做家务、打扫家庭卫生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逐渐成为勤劳的人,成为一个干净利索的人。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小事做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现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七、定期社会劳动教育
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脱离了社会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這样的人才也不一定能够适应社会。所以,要想更好的将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就必须要增加学生社会劳动教育,让学生定期的去社会中劳动,如植树造林,不仅可以为环保做贡献,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能让学生在植树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锻炼,让学生真正的投身于劳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它要求全社会各个领域、各部门、各阶层形成一致的共识,通力合作。对人的素质培养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劳动去培养人的素质更不可忽视。社会或者个人的所有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如果一个人想要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将劳动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这种新的创新育人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讓学生能够变得更加勤劳,能够主动的劳动,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2.杨玲. 例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09(7):57-59.
3.肖金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0(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