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过19世纪3次英缅战争后缅甸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为应对英国对缅殖民统治以及防止英国势力侵入滇藏地区,清政府驻英公使曾纪泽率先提出应力争缅甸边镇八莫为清之商埠,一则使
【机 构】
:
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广东 广州5102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19世纪3次英缅战争后缅甸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为应对英国对缅殖民统治以及防止英国势力侵入滇藏地区,清政府驻英公使曾纪泽率先提出应力争缅甸边镇八莫为清之商埠,一则使云南商道经八莫直通伊洛瓦底江和印度洋,二则勿使英近我界.但清政府高层以力保缅甸朝贡作为谈判第一要义,对八莫问题未予高度重视,再加之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绕开曾纪泽直接与英国外交部私下交涉,由此形成清政府对英外交明暗两条线格局.尽管曾纪泽有清政府驻英使馆洋员马格里的支持和协助,但由于清政府高层的迟疑、赫德另拟交涉方案、李鸿章提出无法遥制八莫等现实问题,英方从考虑将八莫让与中国到允许中国在八莫设关取税再到断然拒绝中国有关八莫的提议,终使曾纪泽解决缅甸问题的方案落空.1886年中英签订《缅甸条约》,清政府承认英国对缅殖民统治地位,此后晚清西南边疆危机不断深化.
其他文献
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但信息化与现代化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那么,信息技术应用是否能够驱动我国治理现代化?如果可能,信息技术如何驱动治理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协同治理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和手段。黄河流域甘肃段地域广阔,内部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面对复杂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仅靠政府单一主体实施治理,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公民个人依旧作为“局外人”而存在,难以实现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更不能统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念和方式,凝聚生态环境治理合力,充分发挥不同性质主体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治理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调节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化,提升治
政策过程中的知识是政策科学探究的重点,政府注意力分配在长时间的稳定和剧烈变动之间交替,从而形成政策变迁过程是间断—均衡理论(PET)框架的关注议题。本文选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政策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案例,揭示中国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政策变迁特性。在正/负反馈作用机制中,植树造林政策共经历了两个间断期和三个平衡期,不同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变迁保持了原有的政策惯性与制度黏性,政策间断与政策平衡并不遵循交替演变的路径;政治权威、焦点事件、关键个人、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和执政党发展理念等因素通过改变政策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党的自身建设深深融入中国国家建构、国家改革、国家治理的进程,呈现出政党和国家、社会的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推进发展,必然引发中国社会革命、社会发展、社会转型,必然对政党建设、政党制度的发展不断地提出新问题、新要求,从而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向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成功的工业经济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党的工业建设成就结合基本经济制度将工业经济建设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工业化建立思想基础时期(1921-1949年),第二阶段是为工业化建立制度基础时期(1949-1978年),第三阶段是为工业化建立体制基础时期(1978-2012年),第四阶段是基本实现工业化阶段(2012-至今)。从一个根本目标、两个基本原则,三个统筹协调的视角出发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业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可以为当代工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方案和智慧。
随着中国崛起并对海洋展开积极维权行动,美国针对中国提出了“成本强加战略”。成本强加战略是长期和平时期的战略,目的是使发起国获得“艰难条件下的比较优势”,综合运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从过去几年美国的南海政策看,美国始终在积极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在此框架下,美越在南海问题上诉诸于军事、舆论、外交以及法理4个方面的相互策应。美越军事配合加大了中国维权成本,舆论配合加大了中国声誉成本,外交配合增加了中国政治成本,法理配合增加了中国制度成本。同时,成本强加战略框架下美越南海的合作面临两方面局限。一方面是成本强加战略本身
党的巡视制度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回顾党的巡视制度百年演变,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巡视制度建设始终在党内监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对巡视制度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巡视主体、巡视方向、巡视形式、巡视标准、巡视过程、巡视效果等作出了具体要求,这既是对巡视制度建设的现实思考,也是对党的百年巡视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完善和发展巡视制度,推进巡视工作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三方市场合作(third-party market cooperation)是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倡导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主要表现为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第三国
“两个大局”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战略选择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处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且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肩负着举旗定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基本主张,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从理论内涵上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统阐述了发展的目的、动力、价值和终极追求,是对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继承发展,是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忠实坚守,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自觉践行。从党的百年历史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对发展价值进行全面探索、审慎思考基础上,对新时代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刻回答。新时代要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