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样板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质量验评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结合自己对水利工程工作的一点体会,提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一、水利工程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无论是治理江河、兴建城市防洪、低洼地区除涝,还是蓄水灌溉、解决饮水、防治污染、开发水电,其质量好坏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城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几年来,国家从宏观的层面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为龙头,颁发了工程建设程序、质量监督、质量评定、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框架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发了地方法规,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普遍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正确使用国家投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2.施工管理单位技术资质不具备。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管理范围窄、级别低、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工程设计施工不规范。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4.监控措施检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在所难免。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三、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1.拓展质监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等级。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防等单位加强《建筑法》等相关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以工程质量达标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施工企业实施,只有加大各项达标监测,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全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水利工程质量夯实基础。针对水利工程治理发挥效益慢,工程质量外观难控制的技术难题,要把工程外观质量提升到与工程内在质量同等重要位置去抓,采用外观质量一票否决制。具体要求施工方在关键部位施工时制定专门技术措施,监理单位指定有针对性的监理细则。
2.妥善处理质量缺陷。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发展,质量缺陷问题也随之而来,也会影响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减少缺陷处理的影响面,尽可能采取局部返工和修复的方法,同时在施工中不破坏原结构,合理缩短工期,做到缺陷处理消失在萌芽状态。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
4.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5.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6.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7.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8.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审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认证。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予验收认证。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试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验收。
结束语
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公益性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栗涛,闫宇振,余梁蜀.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2).
[2]陈晓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转
[3]《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4]钟庆华:《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5]李强坤:《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4年3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探讨
一、水利工程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无论是治理江河、兴建城市防洪、低洼地区除涝,还是蓄水灌溉、解决饮水、防治污染、开发水电,其质量好坏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城乡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几年来,国家从宏观的层面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为龙头,颁发了工程建设程序、质量监督、质量评定、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框架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各地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发了地方法规,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普遍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正确使用国家投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2.施工管理单位技术资质不具备。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管理范围窄、级别低、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工程设计施工不规范。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4.监控措施检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在所难免。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三、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1.拓展质监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等级。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防等单位加强《建筑法》等相关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以工程质量达标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企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施工企业实施,只有加大各项达标监测,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全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水利工程质量夯实基础。针对水利工程治理发挥效益慢,工程质量外观难控制的技术难题,要把工程外观质量提升到与工程内在质量同等重要位置去抓,采用外观质量一票否决制。具体要求施工方在关键部位施工时制定专门技术措施,监理单位指定有针对性的监理细则。
2.妥善处理质量缺陷。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快速发展,质量缺陷问题也随之而来,也会影响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及人民生活的安定。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减少缺陷处理的影响面,尽可能采取局部返工和修复的方法,同时在施工中不破坏原结构,合理缩短工期,做到缺陷处理消失在萌芽状态。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
4.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5.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6.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7.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8.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审标准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组织验收认证。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予验收认证。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试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验收。
结束语
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公益性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栗涛,闫宇振,余梁蜀.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2).
[2]陈晓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转
[3]《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4]钟庆华:《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5]李强坤:《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