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关于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比较推崇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的解释:正义曰:“易无思也,无为也”者,任运自然,不关心虑,是无思也;任运自动,不须营造,是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既无思无为,故“寂然不动”。有感必应,万事皆通,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故谓事故,言通天下万事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者,言易理神功不测,非天下万事之中,至极神妙,其孰能与于此也。此《经》明易理神妙不测,故云“非天下之至神”,若非天下之至神,谁能与于此也。
细细品读下来,首先感受到前辈治学的心境,对于一句话,从没有轻易的在眼前放过,对于一词一字都保持着谨慎、恪敬的治学态度。句子的意境首先是从“无思、无为”展开的。何为无思?简而言之就是心不动,任凭运行保持自然而然的状态,不让心去思虑,此即无思的境界;而无为呢?对应理解就是身不动,任凭运行自由地活动,不需要经营、构造,这就是无为。说到无为,这本身在传统文化中尤其于道家而言就是一个大命题,在此暂不多谈。无思亦无为,就是心不动、身不动,所以呈现寂静不动的状态。寂字的本义是静悄悄,没有声音,但处在不同情状下,寂的意味也不同。这句中的寂所指的不是死寂、寂寞,而是饱含寂定的意味。佛教讲求寂灭常静之道,寂定在佛家专指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所以这句中的寂对应寂定的词义更为恰当。
再引申一步,寂并非指一潭死水,寂指静而未动的状态,可以动但不妄动,也并非与世隔绝,而是对宇宙万物保持清晰感知,一旦道体感知行动起来,万事万物没有不通达的,即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易经》很神奇,它的本体就是形而上的道,道的本质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奇、奇妙的东西。怎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不仅是佛教净土法门一心不乱所追求的境界,禅宗讲明心见性也有这层含义。寂然的状态,不是因为一切皆无,比如无烦恼、无诱惑,而恰是在“有”的状态下做到“寂然”、做到“无”,才是真境界。而这种层次无需外求,就如同道体一样,从不曾须臾离开,但关键看自身内视的意愿和程度。
关于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比较推崇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的解释:正义曰:“易无思也,无为也”者,任运自然,不关心虑,是无思也;任运自动,不须营造,是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既无思无为,故“寂然不动”。有感必应,万事皆通,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故谓事故,言通天下万事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者,言易理神功不测,非天下万事之中,至极神妙,其孰能与于此也。此《经》明易理神妙不测,故云“非天下之至神”,若非天下之至神,谁能与于此也。
细细品读下来,首先感受到前辈治学的心境,对于一句话,从没有轻易的在眼前放过,对于一词一字都保持着谨慎、恪敬的治学态度。句子的意境首先是从“无思、无为”展开的。何为无思?简而言之就是心不动,任凭运行保持自然而然的状态,不让心去思虑,此即无思的境界;而无为呢?对应理解就是身不动,任凭运行自由地活动,不需要经营、构造,这就是无为。说到无为,这本身在传统文化中尤其于道家而言就是一个大命题,在此暂不多谈。无思亦无为,就是心不动、身不动,所以呈现寂静不动的状态。寂字的本义是静悄悄,没有声音,但处在不同情状下,寂的意味也不同。这句中的寂所指的不是死寂、寂寞,而是饱含寂定的意味。佛教讲求寂灭常静之道,寂定在佛家专指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所以这句中的寂对应寂定的词义更为恰当。
再引申一步,寂并非指一潭死水,寂指静而未动的状态,可以动但不妄动,也并非与世隔绝,而是对宇宙万物保持清晰感知,一旦道体感知行动起来,万事万物没有不通达的,即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易经》很神奇,它的本体就是形而上的道,道的本质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奇、奇妙的东西。怎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不仅是佛教净土法门一心不乱所追求的境界,禅宗讲明心见性也有这层含义。寂然的状态,不是因为一切皆无,比如无烦恼、无诱惑,而恰是在“有”的状态下做到“寂然”、做到“无”,才是真境界。而这种层次无需外求,就如同道体一样,从不曾须臾离开,但关键看自身内视的意愿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