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例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265例行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主要以取尽结石、修补胆管损伤、治疗恶性肿瘤为主要目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经胆道镜或ERCP+ EST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肝段或肝叶切除+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术,肝外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单纯胆肠内引流术或内镜下置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剖腹探查术,胆瘘或出血部位缝扎、止血、腹腔冲洗和置管引流术等.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以解除胆管狭窄,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途径为目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胆道第1次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占69.8% (120/172),明显高于胆道第2次或多次再次手术患者的31.2%( 29/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6.51,P<0.05).第2次或多次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占58.1% (54/93),明显高于第1次再次手术的4.1% (7/1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32,P<0.05).265例患者中46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其中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18/172),明显低于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30.1%(28/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61,P<0.05).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或MODS;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和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7%(3/172)和3.2%( 3/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9,P >0.05).结论 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包括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术前对病情充分评估,术中谨慎操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再次手术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胰肠吻合方式选择策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45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胰管直径≥4 mm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210例);对于胰管直径<4 mm的患者,其胰肠吻合术式由胰腺残端直径和空肠管腔口径决定,空肠管腔口径<胰腺残端直径者选择改良Child胰肠吻合(改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术式的选择.早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并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作用也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此类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肝癌是目前世界第5大常见恶性肿瘤[1].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数超过60万,因病死亡人数超过50万[2-3].肝癌主要高发于亚非大陆,但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肝癌是我国第2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新增病例占全球的55%,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5].因此,提高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意义不言而喻.关键词:肝肿瘤;血管阻断;外科手术
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是消化道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在X线监视下的导丝导管传送技术在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伴消化道梗阻患者重新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作用。
期刊
这世间,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成长,总有一些收获让我们自豪.2012年《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迎来了发展的第10个年头.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发展来说,是奋进、跨越和突破的10年。
期刊
胆道再次手术是指胆道手术后因为并发症、原有疾病未治愈或者再次复发而施行的手术,不包括其他腹部手术后再次针对胆道疾病所施行的手术[1].胆道再次手术往往为非计划性手术,即再次手术并非第1次手术时预先安排的,而是由于第1次手术时术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或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当,或因为发生并发症而被迫进行的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和经济、心理上的负担,而且手术的危险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可能比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同归模型对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发生的风险,并作风险等级划分.结果 共有17例患者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2011年1月10日因突发左上腹胀痛,向左侧腰背部放射,进行性加重收治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该患者伴头晕、恶心;无发热、心慌、气短;无阴道流血及黑便,小便正常;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体格检查:体温37 8℃,脉搏11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患者表情痛苦,自主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
期刊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此继发大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被认为是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核心因素.因此,合理选择吻合方式是决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吻合方式大体上可分为胰肠吻合与胰胃吻合两种.一直以来,学者们就何种吻合方式更具优势争论不止.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通过主流胰肠吻合方式(如套入式胰肠吻合、捆绑式胰肠吻合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多囊肝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例接受肝移植术的多囊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其中1例同时行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对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症、移植物功能、患者生存时间等进行随访.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5±2.8)h(4~11 h);平均无肝期时间为(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