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依据其发展趋势与变化的特点,分析了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劳务的需求,阐述了适应其需求的意义和存在的不适应因素,并对高职教育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国际劳务市场 国内劳务市场 技术劳务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劳务需求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大等。作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教育,如何审时度势,将二者的需求与发展有机地融合,如何以国际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国际劳务市场要求的技术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的职能在新时期的拓展,也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
1.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
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过了经济复苏和发展以及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务市场也从劳动密集型需求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需求转变。一方面对劳务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短缺较为严重,对劳务者的高要求与劳务者短缺构成了需求矛盾。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引进的外籍劳务60%以上是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德国这一比例达到70%,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结构性劳务短缺_的问题,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普通劳务比重下降,技术劳务比重上升,这种趋势已经和正在促进国际劳务市场结构的变化,逐步形成以高层次劳务为重点的多层次、多行业的劳务市场结构。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劳务市场变化,为高职教育之技术人才走出国门提供了机遇。
2.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与老龄化,导致劳务者需求强劲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导致劳动力供不应求,越是发达国家这种现象越是严重。据统计,1987年美国16--24岁就业人数为2340万,到上世纪末降至2000万。1993年欧共体12国的人口为3.21亿,2025年将降至3.15亿,但65岁以上者将由4310万增至6410万,日本、澳大利亚和东欧各国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为老人服务的医疗保健业会得到发展,外籍保姆、医生和护士需求将明显增大,如美国2006年护士空缺达到16%,沙特阿拉伯2006年雇佣了将近10万名外籍医护人员。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决定了劳务者的流向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为高职教育之技术人才走出国门提供了空间。
3.对智力型和技术劳务的限制日趋松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智力型和技术型劳务短缺的现象。究其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呈下降和老龄化趋势,加剧了劳动力短缺的凸现,尤其是专业技术性劳务的短缺更为凸现。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一些國家和地区不得不放宽移民管制政策。如2004年初,美国总统宣布推动移民政策法案改革,意欲逐步开放劳工市场,为有意到美工作的外国劳工提供临时、短期的就业机会。多年来,日本政府通过“研修生”方式变相扩大对外籍劳务的吸收。西班牙政府一直对劳工输入实行配额政策,以吸收更多的外籍劳务人才。其他国家也相继放松了对外籍人员入境的限制。国际劳务市场总体需求,呈继续稳定地发展的趋势,前景广阔。国际劳务市场对智力型和技术劳务限制的日趋松动,对于高职教育之技术人才走向国际劳务市场极为有利。
二、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意义
1.培养目的与需求一致。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的与之需求大体一致。还可以说,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劳务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的需求。二者的一致性既可保证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也是高职教育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在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劳务者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二者的一致性尤为重要。
2.增强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高职教育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就要明确定位,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办出类型特色。类型定位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第一线的生产技术人员、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应牢牢把持类型定位和培养目标。惟其如此,才能办出类型特色。二是要办出中国特色。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高职教育应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有着自身的国情,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它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社会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以“双师型”教师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保证、以产学研合作作为途径的,所体现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三是要办出地区特色。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有利条件,办出地区特色。高职教育惟其有特色,才有亮点、优势;惟其提升教育实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的需求。
3.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将培养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理念,引入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既可增强自身竞争力,也可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化教学改革。引入新的需求理念后,由于培养的目的性明确,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特点,使其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这对于克服本科式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授课的专指性强,有利于基础课程、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等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专项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就业定位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把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培训等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使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和需求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将培养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理念引入高职教育,体现的是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理念,它不仅是理念上的改变,拓展就业渠道,同时对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也有现实的意义。
4.改进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所需技术人才要求有着极大的 一致性。“德育首位”和“文化品位”注重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来实施教育,加强了价值观、意志与品质的锤炼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这些品质要求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于技术人才需求是相同的。“能力本位”是高职人才的重要特征。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它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拥有了这些能力,参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竞争就具有较强的优势。高职教育引入参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竞争理念,可根据需要和自身条件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生源和就业市场,面向国内和国际劳务市场,密切关注、跟踪市场的变化,使其适应需求。改进培养目标能使高职学生达到“规定性”的标准,并能够适应国际劳务技术市场的竞争,提高就业率。
三、高职教育与需求不适应因素
1.生源整体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生源不及普通高校那么单一,来源较为复杂,学生素质结构也复杂多样,加之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使得生源的整体素质偏低。面对不同学历起点、不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要构建统一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难度较大,要使其适应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样难度较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适应需求存在先天性之不足,后天补进任重道远。
2.目标定位的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的。但当前在培养目标的类型和层次上,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偏高偏低皆有之。在教学中往往以普通高校的从学科角度来分析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教学,而忽视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特征,不能较好地把行业、企业所需技术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当然也就适应不了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了。
3.教学体系的不适应。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尚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仍沿袭或套用专科教育的专业结构体系。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理念上不按高职教育的特征来确定,没有对专业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基本沿用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模式实施教学,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保障,高职办成了本科的压缩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此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不应是本科的压缩版。
教学体制的错位,过分地强调向本科教学体制靠拢,忽视其针对性、实用性,反而会成为就业的“瓶颈”,这也就难以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了。
4.课程模式的不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由非学科课程范型决定的课程模式。我国教育相关部门曾多次引进国外典型的非学科课程范型模式,如引进“双元制”、CBE、MES等。但实践证明,由于国情、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的差别,使得在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成功的模式在我国很难奏效。高职课程基本上仍旧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技能训练放在专业课之后,即最后半年的时间集中进行。这与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原则相违背,这也就不可能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了。
5.走出去的主要障碍。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但也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从国内劳务市场来看,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从国际劳务市场来看,中国劳动力输出方面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供应潜力大,但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還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障碍:
语言障碍。除新加坡等个别国家外,其他国家对外派劳务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外派劳务在语言上有先天性弱势,他们海外独立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差,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菲律宾等国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劳务市场准入障碍。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许多劳务进口国在数量或行业领域对劳务引进有严格限制。除日本、俄罗斯、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对我国有限开放劳务市场外,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市场对我国基本是关闭的。一些国家还专门设置带歧视性的障碍,如在资格认可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不认可我国的高职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
信息不畅障碍。国际劳务输出要求准确可靠的供求渠道和信息。目前,对外劳务领域政府部门、商会和驻外机构的职能缺位,对外劳务基本没有在海外设点,主要依靠临时性的招募进行劳务活动,且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谈不上主动、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和开拓市场。职能机构缺位、信息不畅和开发市场能力低下,也是高职技术人才难以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高职教育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思考
1.调整专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学校的专业设置也要发生变化。一些传统的专业应逐渐淡出,新兴的行业、专业应迅速出现,之所如此,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应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高度一致,以及高职教育应体现促进经济发展之功能所决定的。高职教育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既是满足国内劳务市场就业的需求,也是满足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还是高职教育职能的拓展。
2.强化产学研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还存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的提高,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一些高职院校已探索出“工学交替”、“订单式”等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但这些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合作各方之间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三方(学校、企业、政府)中,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压力所致,有了足够的动力,而其他两方则缺乏动力,特别是企业,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没有动力来作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运行体系没有构建,运行三方之关系还没有理顺,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评价体系。因此,应促使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研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鉴于现代新型产业专业渗透性和融合性强,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结构的特点,应建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以增强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强化素质教育。目前,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素质问题:合作精神欠缺,职业道德水准有待提高,责任心有待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还不够,甚者存在因个人素质不高而造成公司利益受损的现象。因此,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如掌握当代经济社会生产、管理、服务方面的先进技术或能力,具有对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追踪能力;培养具备满足服务国工作岗位要求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如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安于岗位工作、乐群利他、艰苦创业等精神。积极促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这两种育人环境的协调与结合,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高职教育模式,从教育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上全面改革,构建院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结合并协调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就能增强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国际劳务市场 国内劳务市场 技术劳务
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劳务需求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大等。作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教育,如何审时度势,将二者的需求与发展有机地融合,如何以国际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国际劳务市场要求的技术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的职能在新时期的拓展,也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
1.技术劳务需求普遍提高
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过了经济复苏和发展以及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务市场也从劳动密集型需求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需求转变。一方面对劳务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短缺较为严重,对劳务者的高要求与劳务者短缺构成了需求矛盾。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引进的外籍劳务60%以上是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德国这一比例达到70%,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结构性劳务短缺_的问题,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普通劳务比重下降,技术劳务比重上升,这种趋势已经和正在促进国际劳务市场结构的变化,逐步形成以高层次劳务为重点的多层次、多行业的劳务市场结构。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劳务市场变化,为高职教育之技术人才走出国门提供了机遇。
2.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与老龄化,导致劳务者需求强劲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导致劳动力供不应求,越是发达国家这种现象越是严重。据统计,1987年美国16--24岁就业人数为2340万,到上世纪末降至2000万。1993年欧共体12国的人口为3.21亿,2025年将降至3.15亿,但65岁以上者将由4310万增至6410万,日本、澳大利亚和东欧各国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为老人服务的医疗保健业会得到发展,外籍保姆、医生和护士需求将明显增大,如美国2006年护士空缺达到16%,沙特阿拉伯2006年雇佣了将近10万名外籍医护人员。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决定了劳务者的流向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为高职教育之技术人才走出国门提供了空间。
3.对智力型和技术劳务的限制日趋松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智力型和技术型劳务短缺的现象。究其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呈下降和老龄化趋势,加剧了劳动力短缺的凸现,尤其是专业技术性劳务的短缺更为凸现。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一些國家和地区不得不放宽移民管制政策。如2004年初,美国总统宣布推动移民政策法案改革,意欲逐步开放劳工市场,为有意到美工作的外国劳工提供临时、短期的就业机会。多年来,日本政府通过“研修生”方式变相扩大对外籍劳务的吸收。西班牙政府一直对劳工输入实行配额政策,以吸收更多的外籍劳务人才。其他国家也相继放松了对外籍人员入境的限制。国际劳务市场总体需求,呈继续稳定地发展的趋势,前景广阔。国际劳务市场对智力型和技术劳务限制的日趋松动,对于高职教育之技术人才走向国际劳务市场极为有利。
二、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意义
1.培养目的与需求一致。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的与之需求大体一致。还可以说,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劳务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的需求。二者的一致性既可保证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也是高职教育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在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劳务者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二者的一致性尤为重要。
2.增强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高职教育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就要明确定位,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办出类型特色。类型定位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第一线的生产技术人员、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应牢牢把持类型定位和培养目标。惟其如此,才能办出类型特色。二是要办出中国特色。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高职教育应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有着自身的国情,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它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社会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以“双师型”教师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保证、以产学研合作作为途径的,所体现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三是要办出地区特色。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有利条件,办出地区特色。高职教育惟其有特色,才有亮点、优势;惟其提升教育实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的需求。
3.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将培养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理念,引入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既可增强自身竞争力,也可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化教学改革。引入新的需求理念后,由于培养的目的性明确,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特点,使其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这对于克服本科式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授课的专指性强,有利于基础课程、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等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专项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就业定位范围的扩大,有利于把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培训等教育融入教学之中,使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和需求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将培养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理念引入高职教育,体现的是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理念,它不仅是理念上的改变,拓展就业渠道,同时对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也有现实的意义。
4.改进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所需技术人才要求有着极大的 一致性。“德育首位”和“文化品位”注重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来实施教育,加强了价值观、意志与品质的锤炼和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这些品质要求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于技术人才需求是相同的。“能力本位”是高职人才的重要特征。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它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拥有了这些能力,参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竞争就具有较强的优势。高职教育引入参与国际技术劳务市场竞争理念,可根据需要和自身条件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向生源和就业市场,面向国内和国际劳务市场,密切关注、跟踪市场的变化,使其适应需求。改进培养目标能使高职学生达到“规定性”的标准,并能够适应国际劳务技术市场的竞争,提高就业率。
三、高职教育与需求不适应因素
1.生源整体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生源不及普通高校那么单一,来源较为复杂,学生素质结构也复杂多样,加之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使得生源的整体素质偏低。面对不同学历起点、不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要构建统一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难度较大,要使其适应国际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样难度较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适应需求存在先天性之不足,后天补进任重道远。
2.目标定位的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的。但当前在培养目标的类型和层次上,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偏高偏低皆有之。在教学中往往以普通高校的从学科角度来分析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教学,而忽视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特征,不能较好地把行业、企业所需技术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当然也就适应不了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了。
3.教学体系的不适应。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尚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仍沿袭或套用专科教育的专业结构体系。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办学理念上不按高职教育的特征来确定,没有对专业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基本沿用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模式实施教学,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保障,高职办成了本科的压缩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此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不应是本科的压缩版。
教学体制的错位,过分地强调向本科教学体制靠拢,忽视其针对性、实用性,反而会成为就业的“瓶颈”,这也就难以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了。
4.课程模式的不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由非学科课程范型决定的课程模式。我国教育相关部门曾多次引进国外典型的非学科课程范型模式,如引进“双元制”、CBE、MES等。但实践证明,由于国情、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的差别,使得在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成功的模式在我国很难奏效。高职课程基本上仍旧沿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技能训练放在专业课之后,即最后半年的时间集中进行。这与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原则相违背,这也就不可能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了。
5.走出去的主要障碍。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但也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从国内劳务市场来看,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不能达到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从国际劳务市场来看,中国劳动力输出方面的明显优势是产量高,供应潜力大,但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還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障碍:
语言障碍。除新加坡等个别国家外,其他国家对外派劳务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外派劳务在语言上有先天性弱势,他们海外独立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差,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菲律宾等国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劳务市场准入障碍。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许多劳务进口国在数量或行业领域对劳务引进有严格限制。除日本、俄罗斯、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对我国有限开放劳务市场外,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市场对我国基本是关闭的。一些国家还专门设置带歧视性的障碍,如在资格认可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不认可我国的高职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
信息不畅障碍。国际劳务输出要求准确可靠的供求渠道和信息。目前,对外劳务领域政府部门、商会和驻外机构的职能缺位,对外劳务基本没有在海外设点,主要依靠临时性的招募进行劳务活动,且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谈不上主动、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和开拓市场。职能机构缺位、信息不畅和开发市场能力低下,也是高职技术人才难以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高职教育适应国际技术劳务市场需求思考
1.调整专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学校的专业设置也要发生变化。一些传统的专业应逐渐淡出,新兴的行业、专业应迅速出现,之所如此,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应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高度一致,以及高职教育应体现促进经济发展之功能所决定的。高职教育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既是满足国内劳务市场就业的需求,也是满足国际技术劳务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还是高职教育职能的拓展。
2.强化产学研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还存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的提高,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一些高职院校已探索出“工学交替”、“订单式”等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但这些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合作各方之间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三方(学校、企业、政府)中,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压力所致,有了足够的动力,而其他两方则缺乏动力,特别是企业,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没有动力来作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运行体系没有构建,运行三方之关系还没有理顺,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评价体系。因此,应促使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研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鉴于现代新型产业专业渗透性和融合性强,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结构的特点,应建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以增强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3.强化素质教育。目前,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素质问题:合作精神欠缺,职业道德水准有待提高,责任心有待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还不够,甚者存在因个人素质不高而造成公司利益受损的现象。因此,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如掌握当代经济社会生产、管理、服务方面的先进技术或能力,具有对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追踪能力;培养具备满足服务国工作岗位要求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如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安于岗位工作、乐群利他、艰苦创业等精神。积极促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这两种育人环境的协调与结合,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创新高职教育模式,从教育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上全面改革,构建院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结合并协调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就能增强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